都板街,就是林彩蝶所在,這裏就是唐人街的核心,是老美西部最大的華人聚集區。


    林彩蝶此時就在街道上的一個茶館門口,聽著一個老頭在那擺龍門陣,講著這邊的曆史。


    林彩蝶也挺感興趣的湊了過去,聽老頭白話。


    老頭講話中帶著得意:“咱們這的唐人街是最有年頭的,當初大量的國人過來,身處異鄉、語言不通,怎麽辦,隻能聚集起來,不然沒法謀生啊··· ···”


    在老人的講述中,林彩蝶也了解了這邊的由來。


    唐人街,顧名思義,就是華人的聚居地,而舊今山唐人街可以說是最早的,甚至還是世界各地唐人街的樣板。


    開始的時候不是叫唐人街。


    在30年代開始,大批閩粵地區居民背井離鄉,遠赴老美西海岸。


    他們身處異國他鄉,語言不通,為謀生隻好聚集在一起。久而久之,在國人居住的地方,形成了一條條富有華夏特色風情的街道,街道上牌樓矗立,宮燈高掛,醒目的繁體漢字招牌比比皆是。


    華夏元素貫穿著每家店鋪,甚至很多都是以國內老家的街道命名。在菜市場,顧客與商販用當地方言討價還價,若是不注意他們手中的鈔票,還以為自己置身於國內的某個地區菜市場。


    每逢佳節,唐人街張燈結彩、鞭炮齊鳴,人們舞獅舞龍、耍龍燈。許多華人攜家帶口來到餐館吃家鄉飯,敘同宗情,永遠難忘故鄉的土壤。


    在這裏,他們將傳統文化一代代傳遞下來,英語國家將這類華人聚集的地方叫作“chinatown”,也就是唐人街。


    這些人開始是怎麽過來的呢。


    從清末開始一直到民國中期,國內沿海地區居民為了謀生,開始遠赴海外,當時是以勞工的形式出現的,比較有名的是老美西海岸、下南洋等等。


    這一時期輸出的勞工超過1000萬人口。


    而在清末時候,加利福尼亞這裏淘金的國人就有之多。


    華人移民聚集在舊今山,淘金之餘,他們打起了零工,做起了小買賣,並以其高超的手工技藝及吃苦耐勞、勤儉節約的品質很快在當地站穩了腳跟。


    其後,老美的太平洋鐵路計劃,需要大量勞力,華人勞工的數量越來越多,多數都是從國內過來的。


    華人留居數量的增加,使得居住地也在不斷的擴大。整個唐人街大約有9個街區,華人社區隨舊今山城市規模的拓展而不斷發展、擴大。後來,正式確立唐人街的範圍:南邊以加利福尼亞街為界,東至幹尼街,北至百老匯,西至士德頓街,共12個街區。至此,唐人街也不再隻是一條華人聚居的街道,變成了一座小型城市——華埠。


    林彩蝶在這個過程中也了解到了當初老一輩過來開創事業的不容易。


    其實什麽是容易的,別看鷺島圓沙洲上都是那些下南洋闖蕩後富起來的人回來建設的,但是,當初下南洋的有多少人,能夠出頭的又有多少。


    鳳毛麟角。


    同時,老頭也說道了這邊的堂口,其實就是開始時華埠各大會館,主要是為了解決華人之間的矛盾,後來延伸至於白人之間的矛盾,其實創立是好的,但是後來就發展成了堂口。


    老頭說這些的時候就不詳細了,淺嚐輒止,似乎也怕說多了惹來事端。


    了解了後,林彩蝶也不著急了,既然這都形成華人小鎮了,那這裏肯定有超級市場的,也肯定會有那些比較比較大的購物中心,慢慢找就是了。


    林彩蝶這次過來本就沒有什麽針對性的目標,但是還是在這裏隱晦的打聽裝配式建築的一些信息。


    她是太想給空間好好休整一下,最主要的就是在幾個島上建立一個好的房子。


    其實林彩蝶這不需要修地基,建房子還是很簡單的。哪怕就是沒有裝配式建築,就是木屋別墅都行。


    反正直接整體搬遷到空間裏就行,不行自己再收拾一下,基本上也可以了。


    林彩蝶也隻是想著,但是現在也沒有頭緒,也不著急去做。


    現在她手上隻有將近8萬美刀,其實夠做很多事了,她得詳細的打探一下,之後才能有計劃的去實施。


    林彩蝶看到這裏也有旅館,就打算找家旅館住。


    即便是有空間,林彩蝶也可以住旅館然後再進空間。


    林彩蝶找到了一個掛著“閔東人家”牌子的旅館,就走了進去。


    沒別的,這裏是自己老家那邊的,怎麽也有些親切感吧。人家都說在國內出去,一個省的都是老鄉,那在國外,不是更近一些。


    林彩蝶進去,這個旅館也很有特色,和林彩蝶今天吃麵的那個館子很像,都是從一樓的一個僅一米寬的過道上樓,前台接待都是在二樓。


    唯一的不同是,這旅館是二樓三樓都有房間,占了兩層。


    看到林彩蝶進來,在前台處的一個女的放下手上的雜誌,站起來問林彩蝶:“柴克印。”


    林彩蝶:··· ···


    女子一看,又換了漢語說道:“住店嗎?”


    林彩蝶點點頭:“嗯。”


    這女的就笑了:“我看你年輕,以為你是說英語的呢。”


    林彩蝶:“英語懂的不多,說家鄉話就好。”


    女的聽了眼睛都亮了兩分:“你也是閔東的?”


    林彩蝶:“我是閩南的。”


    女子笑著說:“那也是老鄉。”


    兩個人就用閔省話聊上了。


    說實在的,就是在閔省,可能一個地方和另一個地方的話都不一樣。


    不過林彩蝶多活一輩子,開民宿時普通話練的好,全省的一些方言也都有接觸。


    這女的呢,早早出海,在這邊說的家鄉話也不純粹,就這樣,兩人居然還說到一起了,也都聽懂了,一點都不違和。


    這女人就問起林彩蝶了:“你是剛到這邊嗎?”


    林彩蝶點點頭:“對的,今天剛到唐人街。”


    那女人:“我是從小就出生在這邊,我阿爺是閔東的,當年過來淘金,在這邊成的家,我阿奶就是閩南的。”


    林彩蝶想著怪不得說話能溝通,這才是原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八零海島:乘風破浪的軍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歡歌笑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歡歌笑語並收藏八零海島:乘風破浪的軍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