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又有錢進了
八零海島:乘風破浪的軍嫂 作者:歡歌笑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後來還是二表哥跑了一趟,阿達本來不以為他們有多少貨,看了後,忽然就拍起了大腿。
“老林,你這自行車借我一下,我得回去找拖拉機,還得提前聯係下客商。”
林衛國說了下地方,阿達就推著車急匆匆的出來了,瞪了幾步,邁腿上車,一蹬就快速的往村子裏過去。
今晚上這些貨,他得安排幾個拖拉機,必須得早點送出去。
這邊繼續分揀和卸貨。
阿達回來的很快,到了碼頭就喊著:“來,咱們先稱重,這些也得稱一會了。”
一直到晚飯時候,上麵分揀,下邊稱重。
也算是從船上到回來都沒耽誤,一直在分揀,總算是分揀完了,然後趕緊稱重,這個過程中已經拉走了兩拖拉機了,剩下的這些,等下還得拉一車。
好在都能送出去了,阿達的心裏也鬆了一口氣。要是平時還好,現在台風剛過,道路都泥濘不堪,送出去不好走,這也是先頭阿達著急的原因。
等到都過完秤,這次賣貨更多,大堂哥他們的小船賣了123塊8毛,林家這條大船,賣了1840塊,這也是因為捕捉到大魚和金鯧魚群的緣故。
這下可就讓大堂哥刮目相看了,雖然以前也知道大船肯定厲害,但是那畢竟在遠海,出去好幾天才回來一趟。
這次兩條船基本上一起開出避風港的,回來也沒差半小時,基本上都是拖了兩網。
但是收貨的差距差的太多了,這小船能賣這麽多已經算是不錯了,可是連個大船的零頭都算不上。
這時候也隻能羨慕了,讓他們買大船,肯定也買不起。
這種拖網小船,要是到市裏的造船廠,3000塊以內差不多能拿下。
但是那種大船,沒有塊想都別想。
鎮上就有人在造船廠訂了一艘大船,長度還不如林家這個,才22米,設備也差著,船上各方麵都不如,聽說都花了多。
就是把他和二堂哥一起賣了也不值這些錢啊。
也就隻能眼饞了。
相對比村裏其他人,其實大堂哥他們也算幸福,畢竟自己能有船合夥。
還有多少人想合夥都沒船呢。
村子裏現在這種小型的鐵皮拖網漁船,現在一共都不到20艘。
但是,村子可是大村,前後街加到一起差不多800戶,絕大多數都是靠著這片海為生的。
小木船就比較多了,加在一起也就上百艘,不過小木船的作業範圍就是沿岸地帶,平時除了手拋網外也就是放放地籠,收獲和這種拖網漁船沒法比。
也就是這年代海洋資源還算豐富,再過些年頭,這些小木船基本上也會被淘汰了。
隨著捕撈作業的增多,海洋資源的逐漸匱乏,近海捕撈都困難,那時候小木船所能創造的價值就太少了。
林衛國喜笑顏開的拿著單子遞給楊三妹,就是隨便出去,拖個兩網,趕上平時一天的收獲了,怎麽能不高興。
楊三妹也一臉滿足,她手上可是拿了兩張單子,不僅大船的,大堂哥的單子也一直都是她收了,拿了錢之後每到月底才會再分。
不過錢數大堂哥和二堂哥也是清楚的,合夥了這麽長時間,楊三妹一直都是到月底就給他們結了,很痛快,也沒有各種事,也不會說扣錢什麽的,兩人也都知足。
“你倆在這吃吧,後邊食堂都做好飯了。”楊三妹把單子裝到口袋裏後,對著兩個人說道。
大堂哥和二堂哥趕緊拒絕:“不了,家裏也肯定做好了,中午都沒回去,早點回去他們也能放心。”
楊三妹就指著地上的桶說道:“那這些拿回去,家裏去吃。”
裏邊都是小雜魚,不止是大堂哥捕的,還有林父船上剩下的,楊三妹給兩人各湊了一桶。
說實在的,兩人自從合夥後,家裏倒是不缺魚蝦吃了,大的沒有,但是小的平日裏總是會有不少,楊三妹也都不咋留,基本上都讓兩人帶回去了。
知道三叔家裏不缺這些小雜魚,兩人也不客氣,每人拎上一桶就往家裏走去。
林衛國也都給船工們,每人都分了些小雜魚,他們都自己有桶,出海了就帶上,不是那種大桶,但是裝的也夠家裏吃了。
遞給桶的時候,林衛國也說了:“今天人少,你們也累了,回頭你們四個一人一個紅包。”
幾人都高興的笑了:“謝謝林叔。”“謝謝林老板”的話說個不停。
雖然這種紅包不大,一般都是兩塊錢,但是能多得兩塊,誰都不會拒絕。
出來扛活,一天也不到兩塊啊,這麽一下就賺了兩塊,還隻是紅包,另外每個月的工錢也不少,這種活多來幾次才好。
送走這些船工後,楊三妹這才一擺手:“走吧,咱們也該開飯了。”
一家人慢慢的走了回去,這下林衛國感覺到餓了。
中午就沒吃東西,大家餓了都是直接撿船上的白蝦生吃幾條,雖然白蝦生吃也能過的去,而且還帶著一絲絲的甜味。但是拿東西又不頂餓,到這會了,肚子早就空了。
到了後邊,楊霞已經把飯都端桌上了,研究中心的人也都過來了,三人算是最晚的。
林衛國連連抱歉的說道:“哎呀,以後就不要等我們了,這多不合適。”
於主任笑了下說道:“哪有不合適,我們也都剛到,前後腳的事,來,快坐吧。”
餓了,吃啥都香,林衛國照例拿了白酒,累了必須得喝點,然後張羅著幾個同好一起。
林彩蝶也有些餓了,也不管那桌,自己端了飯就吃了起來,晚上的菜也很豐富,不過最讓林彩蝶喜歡的是一小盆的酸湯魚,吃起來很是開胃。
看著林彩蝶吃了一碗又裝了一碗,楊霞笑了:“都說了酸兒辣女,小蝶你這胎應該有兒子的。”
林彩蝶笑了下:“或許吧。”
其實在她心裏,男孩女孩無所謂的,反正都是自己的孩子,不過她無所謂,也得考慮現實,這個年代確實就是重男輕女,沒有兒子真就會被人講究。
“老林,你這自行車借我一下,我得回去找拖拉機,還得提前聯係下客商。”
林衛國說了下地方,阿達就推著車急匆匆的出來了,瞪了幾步,邁腿上車,一蹬就快速的往村子裏過去。
今晚上這些貨,他得安排幾個拖拉機,必須得早點送出去。
這邊繼續分揀和卸貨。
阿達回來的很快,到了碼頭就喊著:“來,咱們先稱重,這些也得稱一會了。”
一直到晚飯時候,上麵分揀,下邊稱重。
也算是從船上到回來都沒耽誤,一直在分揀,總算是分揀完了,然後趕緊稱重,這個過程中已經拉走了兩拖拉機了,剩下的這些,等下還得拉一車。
好在都能送出去了,阿達的心裏也鬆了一口氣。要是平時還好,現在台風剛過,道路都泥濘不堪,送出去不好走,這也是先頭阿達著急的原因。
等到都過完秤,這次賣貨更多,大堂哥他們的小船賣了123塊8毛,林家這條大船,賣了1840塊,這也是因為捕捉到大魚和金鯧魚群的緣故。
這下可就讓大堂哥刮目相看了,雖然以前也知道大船肯定厲害,但是那畢竟在遠海,出去好幾天才回來一趟。
這次兩條船基本上一起開出避風港的,回來也沒差半小時,基本上都是拖了兩網。
但是收貨的差距差的太多了,這小船能賣這麽多已經算是不錯了,可是連個大船的零頭都算不上。
這時候也隻能羨慕了,讓他們買大船,肯定也買不起。
這種拖網小船,要是到市裏的造船廠,3000塊以內差不多能拿下。
但是那種大船,沒有塊想都別想。
鎮上就有人在造船廠訂了一艘大船,長度還不如林家這個,才22米,設備也差著,船上各方麵都不如,聽說都花了多。
就是把他和二堂哥一起賣了也不值這些錢啊。
也就隻能眼饞了。
相對比村裏其他人,其實大堂哥他們也算幸福,畢竟自己能有船合夥。
還有多少人想合夥都沒船呢。
村子裏現在這種小型的鐵皮拖網漁船,現在一共都不到20艘。
但是,村子可是大村,前後街加到一起差不多800戶,絕大多數都是靠著這片海為生的。
小木船就比較多了,加在一起也就上百艘,不過小木船的作業範圍就是沿岸地帶,平時除了手拋網外也就是放放地籠,收獲和這種拖網漁船沒法比。
也就是這年代海洋資源還算豐富,再過些年頭,這些小木船基本上也會被淘汰了。
隨著捕撈作業的增多,海洋資源的逐漸匱乏,近海捕撈都困難,那時候小木船所能創造的價值就太少了。
林衛國喜笑顏開的拿著單子遞給楊三妹,就是隨便出去,拖個兩網,趕上平時一天的收獲了,怎麽能不高興。
楊三妹也一臉滿足,她手上可是拿了兩張單子,不僅大船的,大堂哥的單子也一直都是她收了,拿了錢之後每到月底才會再分。
不過錢數大堂哥和二堂哥也是清楚的,合夥了這麽長時間,楊三妹一直都是到月底就給他們結了,很痛快,也沒有各種事,也不會說扣錢什麽的,兩人也都知足。
“你倆在這吃吧,後邊食堂都做好飯了。”楊三妹把單子裝到口袋裏後,對著兩個人說道。
大堂哥和二堂哥趕緊拒絕:“不了,家裏也肯定做好了,中午都沒回去,早點回去他們也能放心。”
楊三妹就指著地上的桶說道:“那這些拿回去,家裏去吃。”
裏邊都是小雜魚,不止是大堂哥捕的,還有林父船上剩下的,楊三妹給兩人各湊了一桶。
說實在的,兩人自從合夥後,家裏倒是不缺魚蝦吃了,大的沒有,但是小的平日裏總是會有不少,楊三妹也都不咋留,基本上都讓兩人帶回去了。
知道三叔家裏不缺這些小雜魚,兩人也不客氣,每人拎上一桶就往家裏走去。
林衛國也都給船工們,每人都分了些小雜魚,他們都自己有桶,出海了就帶上,不是那種大桶,但是裝的也夠家裏吃了。
遞給桶的時候,林衛國也說了:“今天人少,你們也累了,回頭你們四個一人一個紅包。”
幾人都高興的笑了:“謝謝林叔。”“謝謝林老板”的話說個不停。
雖然這種紅包不大,一般都是兩塊錢,但是能多得兩塊,誰都不會拒絕。
出來扛活,一天也不到兩塊啊,這麽一下就賺了兩塊,還隻是紅包,另外每個月的工錢也不少,這種活多來幾次才好。
送走這些船工後,楊三妹這才一擺手:“走吧,咱們也該開飯了。”
一家人慢慢的走了回去,這下林衛國感覺到餓了。
中午就沒吃東西,大家餓了都是直接撿船上的白蝦生吃幾條,雖然白蝦生吃也能過的去,而且還帶著一絲絲的甜味。但是拿東西又不頂餓,到這會了,肚子早就空了。
到了後邊,楊霞已經把飯都端桌上了,研究中心的人也都過來了,三人算是最晚的。
林衛國連連抱歉的說道:“哎呀,以後就不要等我們了,這多不合適。”
於主任笑了下說道:“哪有不合適,我們也都剛到,前後腳的事,來,快坐吧。”
餓了,吃啥都香,林衛國照例拿了白酒,累了必須得喝點,然後張羅著幾個同好一起。
林彩蝶也有些餓了,也不管那桌,自己端了飯就吃了起來,晚上的菜也很豐富,不過最讓林彩蝶喜歡的是一小盆的酸湯魚,吃起來很是開胃。
看著林彩蝶吃了一碗又裝了一碗,楊霞笑了:“都說了酸兒辣女,小蝶你這胎應該有兒子的。”
林彩蝶笑了下:“或許吧。”
其實在她心裏,男孩女孩無所謂的,反正都是自己的孩子,不過她無所謂,也得考慮現實,這個年代確實就是重男輕女,沒有兒子真就會被人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