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整理收獲
八零海島:乘風破浪的軍嫂 作者:歡歌笑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吃完飯,林彩蝶把趙崢嶸送出空間,自己就到東島上,開始收拾這兩天的收獲了。
首先是昨天晚上拆開的那些,因為比較晚,著急休息,林彩蝶還真沒細看,隻是看了個大概。
這個時候,林彩蝶開始一個個的細致的看了起來。
首先是自己昨天拆開的那些袋子。
林彩蝶看了下, 除了一袋子是鞋子外,另外有2袋子衣服,3袋子布料。
趙崢嶸也拆了8個袋子,這些袋子都是衣服和布料,衣服五袋,布料3袋。
相對來說,還是成衣的利潤更高。
林彩蝶把布料都按著花色、厚度,一匹匹的單獨放好,一共19匹,相當豐富了。
若是做衣服,這些料子,夠全家穿十年。
林彩蝶肯定不會說這些都拿去做衣服,該出手的肯定也會出手。
然後就是那些衣服了,整整7大袋,倒出來像是一個小山一般。
男女款式都有,女的多,男的少。
林彩蝶分辨著也單獨放了,男款的其實好找,不是大花襯衫,就是牛仔喇叭褲,看上去很是“潮”流。
女款的就樣式多一些,襯衣、褲子、裙子、t恤、外衫之類的啥都有。
以林彩蝶多幾十年的見識和眼光來看,很多衣服就是放在後世也不過時。
林彩蝶特地看了下,衣服的領子上有商標,心裏也沒那麽抵觸。
主要是上輩子看新聞看的,那些“外貿尾單” “出口轉內銷”的衣服,很多都是洋垃圾,甚至是從死人身上扒下來的。
這些衣服上百噸的被運入國內,而且是在2010年以後還有。
那時候曝光,並不是說那時候才開始,林彩蝶不知道具體的時間,但是每年都會有很多批次被查獲。
1999年京市查獲14包約1.5萬件國外進口的舊服裝。
2002年,在雙慶萬州兩個服裝店查獲了數百件來自日韓的洋服裝。
溫市在2005年時曾出現\"洋垃圾\"一條街……
此後,幾乎每年都有類似新聞曝光,多個省份均現洋垃圾店鋪。
2016年11月,鵬城海關集中銷毀441噸走私廢舊衣物。而在此不久前鵬城邊防剛截獲了一批549噸重的洋垃圾服裝,其數量之大令人驚歎。
而最早成批次的向我國輸入這種衣服的記載,是在1985年,小鬼子成立專門的公司,就是運輸這些衣服。
(以上資料真實,作者查詢後隻覺心中憤怒,外國人倒也罷了,很多國人為了利益,做出的事情更讓人恨不得直接槍斃他。)
現在雖然沒到1985 ,但林彩蝶一直都有預防的。
那樣的衣服,她是不會穿的。
檢查了下,這幾包衣服還好,倒不是“洋垃圾”,甚至還有港島服裝廠的標誌和生產證書。
檢查出這些衣服是新的,林彩蝶就收拾了下,這些回頭可以送人一些,剩下的該處理就處理了。
自家穿,是穿不完的。
收拾完衣服後,林彩蝶就到了另一邊,看那些其他的貨了。
卡帶,也就是錄音機磁帶,算是現在比較好銷售的東西,林彩蝶看了下,這裏磁帶就有兩箱子。
嗯,這些回頭可以留兩盤自己聽, 剩下的該賣還是要賣掉。
然後繼續收拾,李家運的都是比較熱的,電子手表、皮鞋、玩具、香皂、香煙、皮包等等,基本上都是國內熱銷的輕工業產品。
林彩蝶挑挑揀揀的,也選出些自家留著用的,剩下的也都分別分類的放好。
這裏邊,最讓林彩蝶覺得意外的,居然有電飯鍋。
雖然是最原始的那種,但是也是電的啊。
這東西煮飯怎麽也比柴火要方便的多。
電飯鍋應該是大箱子裏裝的,林彩蝶看到有4個,不過都不是很大,按照後世的那種容量區分的話,這4個電飯鍋應該都是4l的,也就是4-6人用的。
這個林彩蝶打算是全都留下的,拿到村子裏,煮粥也好,煮飯也好,都能用的上,這樣夥房那邊也能輕省一些。
把電飯鍋單獨放一邊,其他的也都收拾好,想要留下的,也單獨放著,剩下那些,林彩蝶打算回頭去一趟縣城,找光子散出去。
這些東西整理完,林彩蝶就看那些集裝箱去了。
她第一個打開的就是裝電風扇的那個集裝箱。
馬上天氣越來越熱了,有電扇和沒電扇完全是兩個概念。
其實不管是在島上,還是在村子裏,兩個院子都算是在海邊,夏天其實不是那麽悶熱。
就是白天半下午的時候,或者是熱天晚上的時候,會有些熱的感覺。
但是有個風扇也能解決大問題。
這東西其實也是跑海的走私客常帶的,不過像林彩蝶這樣,直接弄了一集裝箱的,絕無僅有。
林彩蝶也看了,這裏的風扇都是港島的風扇廠生產的,基本上就兩種。
一種是帶腿的台扇,外邊用鐵棍做成罩子,裏邊三個葉片,這種的在後世也依然用這個結構,區別就是功能上豐富一些,帶個遙控之類的。
還有一種是吊扇,這個在後世基本上已經消失了。
這種就是直接吊在房頂上,獨立的三個大的葉片。
林彩蝶看了下,想著要是家裏用的話,還是這種立著的安全。
不過在漁場那邊,夥房和食堂倒是可以安裝兩個吊扇,這樣夏天做飯和吃飯時就涼爽了。
其他的屋子,沒必要裝了。
看著這一集裝箱的電扇,林彩蝶失笑出聲,這就是自己漁場那邊,每個屋都裝,也隻能用一小部分啊。
首先是昨天晚上拆開的那些,因為比較晚,著急休息,林彩蝶還真沒細看,隻是看了個大概。
這個時候,林彩蝶開始一個個的細致的看了起來。
首先是自己昨天拆開的那些袋子。
林彩蝶看了下, 除了一袋子是鞋子外,另外有2袋子衣服,3袋子布料。
趙崢嶸也拆了8個袋子,這些袋子都是衣服和布料,衣服五袋,布料3袋。
相對來說,還是成衣的利潤更高。
林彩蝶把布料都按著花色、厚度,一匹匹的單獨放好,一共19匹,相當豐富了。
若是做衣服,這些料子,夠全家穿十年。
林彩蝶肯定不會說這些都拿去做衣服,該出手的肯定也會出手。
然後就是那些衣服了,整整7大袋,倒出來像是一個小山一般。
男女款式都有,女的多,男的少。
林彩蝶分辨著也單獨放了,男款的其實好找,不是大花襯衫,就是牛仔喇叭褲,看上去很是“潮”流。
女款的就樣式多一些,襯衣、褲子、裙子、t恤、外衫之類的啥都有。
以林彩蝶多幾十年的見識和眼光來看,很多衣服就是放在後世也不過時。
林彩蝶特地看了下,衣服的領子上有商標,心裏也沒那麽抵觸。
主要是上輩子看新聞看的,那些“外貿尾單” “出口轉內銷”的衣服,很多都是洋垃圾,甚至是從死人身上扒下來的。
這些衣服上百噸的被運入國內,而且是在2010年以後還有。
那時候曝光,並不是說那時候才開始,林彩蝶不知道具體的時間,但是每年都會有很多批次被查獲。
1999年京市查獲14包約1.5萬件國外進口的舊服裝。
2002年,在雙慶萬州兩個服裝店查獲了數百件來自日韓的洋服裝。
溫市在2005年時曾出現\"洋垃圾\"一條街……
此後,幾乎每年都有類似新聞曝光,多個省份均現洋垃圾店鋪。
2016年11月,鵬城海關集中銷毀441噸走私廢舊衣物。而在此不久前鵬城邊防剛截獲了一批549噸重的洋垃圾服裝,其數量之大令人驚歎。
而最早成批次的向我國輸入這種衣服的記載,是在1985年,小鬼子成立專門的公司,就是運輸這些衣服。
(以上資料真實,作者查詢後隻覺心中憤怒,外國人倒也罷了,很多國人為了利益,做出的事情更讓人恨不得直接槍斃他。)
現在雖然沒到1985 ,但林彩蝶一直都有預防的。
那樣的衣服,她是不會穿的。
檢查了下,這幾包衣服還好,倒不是“洋垃圾”,甚至還有港島服裝廠的標誌和生產證書。
檢查出這些衣服是新的,林彩蝶就收拾了下,這些回頭可以送人一些,剩下的該處理就處理了。
自家穿,是穿不完的。
收拾完衣服後,林彩蝶就到了另一邊,看那些其他的貨了。
卡帶,也就是錄音機磁帶,算是現在比較好銷售的東西,林彩蝶看了下,這裏磁帶就有兩箱子。
嗯,這些回頭可以留兩盤自己聽, 剩下的該賣還是要賣掉。
然後繼續收拾,李家運的都是比較熱的,電子手表、皮鞋、玩具、香皂、香煙、皮包等等,基本上都是國內熱銷的輕工業產品。
林彩蝶挑挑揀揀的,也選出些自家留著用的,剩下的也都分別分類的放好。
這裏邊,最讓林彩蝶覺得意外的,居然有電飯鍋。
雖然是最原始的那種,但是也是電的啊。
這東西煮飯怎麽也比柴火要方便的多。
電飯鍋應該是大箱子裏裝的,林彩蝶看到有4個,不過都不是很大,按照後世的那種容量區分的話,這4個電飯鍋應該都是4l的,也就是4-6人用的。
這個林彩蝶打算是全都留下的,拿到村子裏,煮粥也好,煮飯也好,都能用的上,這樣夥房那邊也能輕省一些。
把電飯鍋單獨放一邊,其他的也都收拾好,想要留下的,也單獨放著,剩下那些,林彩蝶打算回頭去一趟縣城,找光子散出去。
這些東西整理完,林彩蝶就看那些集裝箱去了。
她第一個打開的就是裝電風扇的那個集裝箱。
馬上天氣越來越熱了,有電扇和沒電扇完全是兩個概念。
其實不管是在島上,還是在村子裏,兩個院子都算是在海邊,夏天其實不是那麽悶熱。
就是白天半下午的時候,或者是熱天晚上的時候,會有些熱的感覺。
但是有個風扇也能解決大問題。
這東西其實也是跑海的走私客常帶的,不過像林彩蝶這樣,直接弄了一集裝箱的,絕無僅有。
林彩蝶也看了,這裏的風扇都是港島的風扇廠生產的,基本上就兩種。
一種是帶腿的台扇,外邊用鐵棍做成罩子,裏邊三個葉片,這種的在後世也依然用這個結構,區別就是功能上豐富一些,帶個遙控之類的。
還有一種是吊扇,這個在後世基本上已經消失了。
這種就是直接吊在房頂上,獨立的三個大的葉片。
林彩蝶看了下,想著要是家裏用的話,還是這種立著的安全。
不過在漁場那邊,夥房和食堂倒是可以安裝兩個吊扇,這樣夏天做飯和吃飯時就涼爽了。
其他的屋子,沒必要裝了。
看著這一集裝箱的電扇,林彩蝶失笑出聲,這就是自己漁場那邊,每個屋都裝,也隻能用一小部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