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章是科普,可以跳過去,自己查的資料,粘貼錯了,見諒··· ···


    隨著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張,中國鮑魚產業已經形成了相對完整的產業鏈。鮑魚最上遊是育苗產業,中國南北方均已實現工廠化育苗;養殖環節已經形成了底播增殖、池塘圍堰養殖、軟式浮筏養殖、漁排養殖多種養殖模式並存的局麵,具有顯著的區域特色;市場流通環節中,鮑魚產品以鮮活品和加工品兩種產品形態參與市場,分別構成鮮活鮑魚主產業鏈和加工鮑魚主產業鏈;銷售環節中,得益於先進的儲藏和運輸方法,鮑魚可以從原產地運輸到國內各大城市海產品批發市場,形成了比較穩定的批發商、零售商群體。鮑魚企業數量不斷增加,加工、銷售、出口能力顯著增強。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鮑魚的需求持續增長,我國鮑魚養殖產量逐年增長。根據中國漁業統計年鑒數據顯示,我國鮑魚海水養殖產量自2015年起快速增長,且增速處於逐年增長趨勢,到2021年產量已達21.78萬噸,同比2020年增長7.1%,產量增速較2020年小幅度下降,主要受福建、遼寧和廣東等地養殖麵積下降明顯,2022年產量繼續上升,達23.3萬噸。2022年我國鮑魚消費量達22.94萬噸,預計隨著深加工等需求帶動,我國鮑魚消費仍存在不小提升空間。整體消費結構占比第而言而言,目前國內整體鮑魚仍以鮮食為和初加工需求為主,占比超七成。目前國內鮑魚深加工仍主要以以煮熟晾曬幹製的幹鮑,速凍鮑魚內、鮑魚片, 清水鮑魚罐頭為主,隨著相關研究和領域持續推進,在日常食品中應用有望持續增長帶動鮑魚深加工需求增長。


    就我國鮑魚進出口量變動來看,2020年疫情影響國內整體投資和消費熱度下降明顯,疊加國產鮑魚競爭力和畝產提升明顯,整體鮑魚進口量出現明顯下降,截止2022年僅為905.9噸,出口量來看,國內鮑魚供給提升背景下,加之國際疫情影響其他地區鮑魚供給下降帶動我國鮑魚產量持續上行,2022年達3812.3噸。


    鮑魚是中國重要的海產養殖經濟貝類,2020年中國鮑魚養殖產量達到20.35萬噸,約占世界總產量的90%。鮑魚養殖產業雖得到快速發展,但很多問題也日益凸顯,例如:近岸適養空間不斷壓縮,台風赤潮等自然災害風險依然存在,以及全球氣候變化導致的高溫和低氧環境致使鮑魚的夏季死亡率逐年升高等。


    世界各主要養鮑大國的養殖現狀,從幼體培育、中間培育和養成階段三方麵對比了世界各國的養殖模式特點。其次,重點梳理了中國鮑魚養殖模式60年來的曆史變遷和麵臨的嚴峻挑戰。鑒於此,本文在研究團隊前期工作基礎上,提出“基於自動化、智能化的陸基循環水養殖係統構建”這一解決方案,並從“新品種的持續開發、培育”“適宜環境因子的精準調控”“基於運動和攝食行為的投喂策略選擇”“適合循環水養殖的新型優質配合飼料的研發”“節能、高效的水處理循環係統的建立”“實時、在線追蹤的大數據分析係統的革新”六個方麵進行了具體闡述。最後,研究團隊基於“碳中和”理論提出實施陸海統籌減排增匯方案,即通過不斷創建新設施、新技術、新模式助推鮑魚養殖產業早日實現機械化、智能化、信息化 ,為促進中國鮑魚養殖產業的科學規劃、合理布局以及實現中國由漁業大國向環境保護與資源利用並重的漁業強國轉變提供理論借鑒和數據支撐。


    柯才煥教授研究團隊經過20餘年的不懈努力,已構建較為齊全的鮑魚種質資源庫,育成一係列具有優異性狀的原創育種材料,並培育出“東優一號”“西盤鮑”和“綠盤鮑”3個國審鮑魚新品種。針對鮑魚的遺傳改良研究,前期多聚焦在生長性狀,今後將拓展到抗性、品質等複雜性狀,並開發針對此類性狀的高效測定和評價新方法,從而有效提高中國鮑魚的良種覆蓋率並實現產業提質增效,為鮑魚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最為重要的種業支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八零海島:乘風破浪的軍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歡歌笑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歡歌笑語並收藏八零海島:乘風破浪的軍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