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下蟹籠!
釣魚又趕海,我是漁村最靚的仔 作者:腦洞大開的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中午11點,船漁船抵達了第二個寶箱刷新點,是僅有的幾個白銀寶箱之一。
刷新點位於一處海溝上方,根據聲呐的探測結果,水深在95米左右。
在平均60米水深的彎彎海峽,已經算是非常深的了。
將漁船控製在半速,楚洋開啟寶箱。
【白銀寶箱已開啟,獎勵:隨機刷新海洋經濟生物(稀有),捕獲限時:300分鍾。】
一道光帶順著海溝的方向,自西北向東南延伸了300餘米長。
給了5個小時的捕獲限時,而且是不限數量的海洋經濟生物,是魚群?蝦群?還是蟹群?
楚洋想了想,光帶的方向與海溝延伸方向基本一致,他感覺蝦群蟹群的可能性會高一些。
當然也不無底棲魚群的可能性。
就在楚洋思考時,孫慶軍開口問道:
“阿洋,在這裏下網嗎,我怕我們的曳綱不夠啊。”
曳綱就是拖曳漁網的繩索,兩側連在網綱處,另一端連接在船上的絞網機上,投放長度為網衣長度的30到50倍。
像閩泉漁1688號上,楚洋他們選用的就是3米的網衣,一般投放曳綱在100到150米之間。
聽起來,這長度似乎都夠底拖了,但要注意,漁網在水中時實際上是斜躺的狀態,100米的曳綱,在正常拖網車速下,也就是能拖捕10到30米水深的海魚。
要對90米以下的深海進行拖網捕魚,曳綱少說也要投放到400米以上,把絞網機上的纜繩全放出去都不夠。
“不用,這次我們先下籠,把船上的蟹籠全部搬出來。”楚洋決定了,大聲喊道。
沒辦法,吃完早飯後海麵上就刮起了兩三級的風,不大聲喊大家聽不清。
這個級別的風在陸地上甚至連晾在衣架上的內褲都吹不走,但在空曠無邊的海麵上,卻能使浪花翻湧,令十幾米長的漁船產生明顯的顛簸搖晃。
要是風再大一些,達到4到5級,那就能掀起2米以上的巨浪,一般漁船就隻能返航了。
不過根據天氣預報,未來一周內,都不會有超過3級的風,所以不必太擔心。
除非突然發生極端的海上強對流……
楚洋一聲令下,孫慶軍指揮著漁夫們,開始往外搬蟹籠和浮標。
其實深海蟹籠和淡水用的蟹籠差不多,一般是圓形或者方形,無非是籠網更大更結實。
像楚洋船上的蟹籠,就是規格120*80*60的四角籠,在海捕籠中算小的了,畢竟閩泉漁1688主要還是依靠拖網作業,蟹籠隻是順帶的。
像那些捕撈太子蟹、麵包蟹的專業遠洋捕蟹船,用的都是1米5以上的大籠。
最誇張的是白令海峽上那些捕撈阿拉斯加帝王蟹的捕蟹籠,直接是用鋼筋焊的,籠網用鋼絲繩編成,一個蟹籠都幾百公斤重,放籠的時候一不小心就會隨機帶走一位船員作為餌料。
帝王蟹籠
再加上環境惡劣,氣溫低,帝王蟹殺傷力大,所以據作者也沒查到的不知名也不權威機構統計,差不多每七名去阿拉斯加捕帝王蟹的吊毛就會有一人死於非命,所以阿拉斯加捕蟹人也被稱為世界上風險最高的職業,死亡率超過火藥雕刻師。
當然人家風險高收益也大,跟船出一趟海分成少說十幾萬,運氣稍微好點來上兩大籠帝王蟹,那就是幾十萬。
楚洋想想都很心動,以後有機會得去看看。
這邊,孫慶軍、孫慶雷、孫慶雲和張洪濤已經在給蟹籠裝餌了,楚洋也拉了條小馬紮,坐下幫忙。
每個蟹籠的籠網中部有一個塑料罐,罐子裏就是裝誘餌的,孫慶軍把之前拖網捕撈上來的雜魚拿出來,作餌料用。
楚洋兩刀把兩條巴掌長的鯖魚砍成六截,連帶著腸子內髒一起塞進塑料罐內,然後把一條100米長的細纜繩綁在籠頂中部的繩扣上,纜繩的另一頭連上紅色的塑料浮標,這樣一個蟹籠就完成了。
起籠的時候,到時候隻需要用錨鉤勾住浮標,順著纜繩把籠子收回到船上就行。
船上的蟹籠一共就帶了15個,楚洋這邊剛弄完兩個,剩下的已經全被孫慶軍他們搞定了。
“阿洋,那咱們現在開始下蟹籠?”張洪濤有些興奮地問道。
這玩意他還沒玩過呢,第一次,希望能破個好處。
“行啊,那就下吧。”
下蟹籠沒啥技巧,就是保持著船速沿著海溝走,每隔二十米丟一個籠子下去,注意看浮標不要脫掉就行。
放完15個蟹籠,楚洋也沒敢走太遠,就把船停在了不遠處的一處較淺海域,然後開始拖網。
畢竟這是在海上,誰知道會不會有哪條路過的缺德船,看到浮標後偷他們的蟹籠。
“起網咯!”
半個小時後,楚洋站在駕駛艙門口大聲喊道。
伴隨著絞網機轟鳴,網囊被再次拉出水麵。
“唉~”
對著幹癟的網囊,孫慶軍不由得感歎了一聲。
孫慶雷孫慶雲臉色也不太好看,這一網算是廢了。
就連楚洋都有些失落,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但真的看到空空如也的網囊,還是有些接受不能。
不過他不能表現出來,拍拍手朝大夥笑道:
“沒事,先吃中飯,吃完中飯再來一網。”
“吃飯吃飯!”張洪濤鼓著掌附和道。
中午吃的黃燜雞,兩隻雞加起來8斤,再加土豆、胡蘿卜、洋蔥、燈籠椒,裝了滿滿一不鏽鋼臉盆。
船員們每人捧一個不鏽鋼平底大碗,裝半碗飯,再往上澆兩大勺黃燜雞。
濃稠的雞湯滲進米飯裏,配上燉的幾乎化開的胡蘿卜和土豆,香迷糊了簡直。
就著啤酒連炫兩大碗,吃完繼續開工。
等第二網拉上來,總算是見到收獲了。
嘩啦!
隨著楚洋將網兜底部的係繩一拉,魚群就如同下餃子般落在了甲板上。
這一網,大多都是種乳白色,體表無鱗,長著張尖牙大嘴的海魚。
楚洋從腳邊撿起一條放在手掌中,觀察數秒後便撇了撇嘴。
“是龍頭魚。”
龍頭魚、九肚魚,魚肉嫩,無刺,關鍵便宜,作者巨喜歡吃
這種魚有肉無骨,個體一般,口感倒是還行,就是賣不上價。
孫慶軍笑嗬嗬地拍拍他的肩膀,安慰道:“也不錯啊,總算有個兩三百斤,一千塊錢有了。”
兩三百斤才一千多塊錢,一斤才合五六塊,還是海捕的。
沒錯,這魚價格就是這麽賤!
刷新點位於一處海溝上方,根據聲呐的探測結果,水深在95米左右。
在平均60米水深的彎彎海峽,已經算是非常深的了。
將漁船控製在半速,楚洋開啟寶箱。
【白銀寶箱已開啟,獎勵:隨機刷新海洋經濟生物(稀有),捕獲限時:300分鍾。】
一道光帶順著海溝的方向,自西北向東南延伸了300餘米長。
給了5個小時的捕獲限時,而且是不限數量的海洋經濟生物,是魚群?蝦群?還是蟹群?
楚洋想了想,光帶的方向與海溝延伸方向基本一致,他感覺蝦群蟹群的可能性會高一些。
當然也不無底棲魚群的可能性。
就在楚洋思考時,孫慶軍開口問道:
“阿洋,在這裏下網嗎,我怕我們的曳綱不夠啊。”
曳綱就是拖曳漁網的繩索,兩側連在網綱處,另一端連接在船上的絞網機上,投放長度為網衣長度的30到50倍。
像閩泉漁1688號上,楚洋他們選用的就是3米的網衣,一般投放曳綱在100到150米之間。
聽起來,這長度似乎都夠底拖了,但要注意,漁網在水中時實際上是斜躺的狀態,100米的曳綱,在正常拖網車速下,也就是能拖捕10到30米水深的海魚。
要對90米以下的深海進行拖網捕魚,曳綱少說也要投放到400米以上,把絞網機上的纜繩全放出去都不夠。
“不用,這次我們先下籠,把船上的蟹籠全部搬出來。”楚洋決定了,大聲喊道。
沒辦法,吃完早飯後海麵上就刮起了兩三級的風,不大聲喊大家聽不清。
這個級別的風在陸地上甚至連晾在衣架上的內褲都吹不走,但在空曠無邊的海麵上,卻能使浪花翻湧,令十幾米長的漁船產生明顯的顛簸搖晃。
要是風再大一些,達到4到5級,那就能掀起2米以上的巨浪,一般漁船就隻能返航了。
不過根據天氣預報,未來一周內,都不會有超過3級的風,所以不必太擔心。
除非突然發生極端的海上強對流……
楚洋一聲令下,孫慶軍指揮著漁夫們,開始往外搬蟹籠和浮標。
其實深海蟹籠和淡水用的蟹籠差不多,一般是圓形或者方形,無非是籠網更大更結實。
像楚洋船上的蟹籠,就是規格120*80*60的四角籠,在海捕籠中算小的了,畢竟閩泉漁1688主要還是依靠拖網作業,蟹籠隻是順帶的。
像那些捕撈太子蟹、麵包蟹的專業遠洋捕蟹船,用的都是1米5以上的大籠。
最誇張的是白令海峽上那些捕撈阿拉斯加帝王蟹的捕蟹籠,直接是用鋼筋焊的,籠網用鋼絲繩編成,一個蟹籠都幾百公斤重,放籠的時候一不小心就會隨機帶走一位船員作為餌料。
帝王蟹籠
再加上環境惡劣,氣溫低,帝王蟹殺傷力大,所以據作者也沒查到的不知名也不權威機構統計,差不多每七名去阿拉斯加捕帝王蟹的吊毛就會有一人死於非命,所以阿拉斯加捕蟹人也被稱為世界上風險最高的職業,死亡率超過火藥雕刻師。
當然人家風險高收益也大,跟船出一趟海分成少說十幾萬,運氣稍微好點來上兩大籠帝王蟹,那就是幾十萬。
楚洋想想都很心動,以後有機會得去看看。
這邊,孫慶軍、孫慶雷、孫慶雲和張洪濤已經在給蟹籠裝餌了,楚洋也拉了條小馬紮,坐下幫忙。
每個蟹籠的籠網中部有一個塑料罐,罐子裏就是裝誘餌的,孫慶軍把之前拖網捕撈上來的雜魚拿出來,作餌料用。
楚洋兩刀把兩條巴掌長的鯖魚砍成六截,連帶著腸子內髒一起塞進塑料罐內,然後把一條100米長的細纜繩綁在籠頂中部的繩扣上,纜繩的另一頭連上紅色的塑料浮標,這樣一個蟹籠就完成了。
起籠的時候,到時候隻需要用錨鉤勾住浮標,順著纜繩把籠子收回到船上就行。
船上的蟹籠一共就帶了15個,楚洋這邊剛弄完兩個,剩下的已經全被孫慶軍他們搞定了。
“阿洋,那咱們現在開始下蟹籠?”張洪濤有些興奮地問道。
這玩意他還沒玩過呢,第一次,希望能破個好處。
“行啊,那就下吧。”
下蟹籠沒啥技巧,就是保持著船速沿著海溝走,每隔二十米丟一個籠子下去,注意看浮標不要脫掉就行。
放完15個蟹籠,楚洋也沒敢走太遠,就把船停在了不遠處的一處較淺海域,然後開始拖網。
畢竟這是在海上,誰知道會不會有哪條路過的缺德船,看到浮標後偷他們的蟹籠。
“起網咯!”
半個小時後,楚洋站在駕駛艙門口大聲喊道。
伴隨著絞網機轟鳴,網囊被再次拉出水麵。
“唉~”
對著幹癟的網囊,孫慶軍不由得感歎了一聲。
孫慶雷孫慶雲臉色也不太好看,這一網算是廢了。
就連楚洋都有些失落,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但真的看到空空如也的網囊,還是有些接受不能。
不過他不能表現出來,拍拍手朝大夥笑道:
“沒事,先吃中飯,吃完中飯再來一網。”
“吃飯吃飯!”張洪濤鼓著掌附和道。
中午吃的黃燜雞,兩隻雞加起來8斤,再加土豆、胡蘿卜、洋蔥、燈籠椒,裝了滿滿一不鏽鋼臉盆。
船員們每人捧一個不鏽鋼平底大碗,裝半碗飯,再往上澆兩大勺黃燜雞。
濃稠的雞湯滲進米飯裏,配上燉的幾乎化開的胡蘿卜和土豆,香迷糊了簡直。
就著啤酒連炫兩大碗,吃完繼續開工。
等第二網拉上來,總算是見到收獲了。
嘩啦!
隨著楚洋將網兜底部的係繩一拉,魚群就如同下餃子般落在了甲板上。
這一網,大多都是種乳白色,體表無鱗,長著張尖牙大嘴的海魚。
楚洋從腳邊撿起一條放在手掌中,觀察數秒後便撇了撇嘴。
“是龍頭魚。”
龍頭魚、九肚魚,魚肉嫩,無刺,關鍵便宜,作者巨喜歡吃
這種魚有肉無骨,個體一般,口感倒是還行,就是賣不上價。
孫慶軍笑嗬嗬地拍拍他的肩膀,安慰道:“也不錯啊,總算有個兩三百斤,一千塊錢有了。”
兩三百斤才一千多塊錢,一斤才合五六塊,還是海捕的。
沒錯,這魚價格就是這麽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