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誌不在年高,可以用來形容,楊曉帆這樣的天才少年。
位置決定話語權,就是指慕豪傑,現在對於論證會的控場權限和處置能力。
麵對著好幾個大校軍官,一堆老專家、老教授,甚至還有兩個火炮委員會的副主任委員。
作為軍方科研部的項目主管參謀,年僅27歲,不過正團職上校的慕豪傑,就有這個權力,也有這個氣魄。
沒有征求任何人的意見,直接拍板就決定了。他絲毫沒有一絲慌張,非常沉穩地宣布了論證意見。
“楊分析師剛才說了,這個方艙是好的,火炮意義不大。就說明這個項目還是有可取之處的,隻是還不夠完善。
這樣,火炮學院項目組,可以進一步改進一下方案。必要時,可以請教一下楊分析師。”
“楊曉帆,你大膽參與,有什麽想法和張教授他們多溝通一下,可以直接講。一個項目,運作到這一步,投入了大量時間、精力,還有經費,也不容易。輕易放棄了,太可惜,也是一種損失和浪費。”
“明天上午,我帶著另外一個組的人員,繼續分析那個項目。火炮野外移動方艙保障這個項目,你們自己進行修改。明天下午三點,再召開一次項目論證會,定出最終意見。”
慕豪傑直接決定延長一天會議,兩個項目都要重新過一下。
對於楊曉帆的意見,他原本就非常看重。剛才楊曉帆慷慨陳詞的時候,他就基本做了這個決定。
兄弟關鍵時刻支持我,那我也必須給兄弟麵子。更何況他能夠感覺出,楊曉帆說的一切都是對的。
慕豪傑,心裏還有一個小心思。
他不但打算把楊曉帆,送給自己的老爸當關門弟子。還準備拐過來,給自己當個顧問啥的。
有他把關項目,簡直是太舒服了,太放心了。
慕豪傑這次是自己過來開會,沒帶小參謀。臨時延長會議,既要和部長報告,還要通知與會人員,並且要協調招待所。
事情既多又雜,說完之後,慕豪傑直接就通知散會。他站了起來,向陪坐席走了過去。
對上楊曉帆,慕豪傑還是有點兒不好意思。畢竟現在的他,還是太年輕,還沒修煉出上一世後來的厚臉皮。那時候,讓楊曉帆幹多少活,都理所應當的樣子。
“曉帆,辛苦你了。我還有不少事情要去協調和處理。晚上說不定還要回趟京城,就不能請你吃飯了。”
沒等楊曉帆客氣或者拒絕。
慕豪傑又一轉頭,對著炮兵學院的張教授說:“張教授,給你提供一個好機會啊,晚上請楊分析師好好吃一頓。”
“我實話告訴你啊,這個請客,絕對不虧。這個小兄弟,是個大才,對你的幫助小不了。”
軍人都非常豪爽,好聚會,好飲酒。而且軍人也敬佩強者,仰慕智者。
晚上炮兵學院的項目組,確實在附近找了一個飯店,專門宴請了楊曉帆。
張教授也是明白人,懂得識時務者為俊傑。
而且慕豪傑位高權重,基本可以決定他們項目是否可以立項通過。隻有聽人家的建議,才能峰回路轉,柳暗花明。
楊曉帆不但見識過人,而且很明顯和慕豪傑私人關係很好,深得人家的信任。
這樣的人,肯定要努力交好,以後可以幫忙的地方太多了。
火炮委員會的兩位副主任,自然也在邀請行列。其餘的專家,就沒有都請了。
人太多了,既不方便說話,也顯得誠意不夠。
楊曉帆也是心思靈巧之人,知道慕豪傑是給他一個機會,此刻他確實也需要人脈和關係。而且他捅的簍子,肯定也要他去收拾。
上一世,他也是認真做項目的,深知此中的艱難與不易,哪能真的給人家攪黃了。
楊曉帆本也是軍人出身,談吐大方,自在灑脫。和一幫子老家夥,在酒桌上相談甚歡,絲毫不落下風,沒有扭捏之態。
李可才歲數大,資格老,但卻是第一個按捺不住的。老同誌一般都很著急,搞不清楚這個情況,估計晚上都會失眠。
“楊分析師,今天你在會議上的發言,發人深省,振聾發聵,可謂是開眼看火炮的第一人啊!”
“火炮在我們華夏,真的沒有未來的嗎?”
研究了一輩子火炮,也幹了一輩子保障工作。對這個大鐵家夥的感情,那可真不是蓋的。
此刻的楊曉帆,一掃會議上的飛揚之態,非常謙遜有禮。他先站起來,表示了一下敬意,坐下立即回應道:
“李主任,您客氣了,叫我小楊即可。”
這個問題其實不好回答的。特別還有楊曉帆不想用冰涼的話語,去刺激這些軍中的老專家。
為國家、為軍隊奉獻了一輩子,任何時候,都值得被敬仰以待。
“李主任,至少我覺得,不能這麽說。隻能說隨著科技的發展,國家戰略目標的調整,火炮的使命任務,也發生了調整變化。”
“由以往的軍中重器、戰爭主力,轉變為防禦和守衛。我們華夏地大物博,無論海岸線,還是國界線,都十分冗長。”
“近海防禦,國界守衛,很長一段時間內,都離不開重型火炮的威懾和震撼。”
其實李可才作為火炮專家,自己也是知道這些道理的。但不知為什麽,下午聽了楊曉帆會議上講話,心裏就一直很憋屈。
特別想聽聽這個少年,對於火炮的真實想法。
就像一個老人,明明知道自己老了,年輕人已經成長起來了,但心裏仍是有些不甘和落寞。
反而更想得到,優秀後輩的理解和尊重。
此刻他知道了這個少年的內心所想和真摯心聲。心裏一下兒就暢快了。
“小楊,你很不錯。真是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
“火炮和我們這些老家夥一樣,都有自己肩負的曆史責任和職能使命。”
“火炮的攻堅任務,會被更先進的武器所替代。我們的工作,也會被更加優秀的你們而接替。”
“這也是人生一大快事,當浮一大白。來,咱們大家一起喝一個。”
楊曉帆也豪情滿滿,意氣風發,拿起酒杯,一飲而盡。小楊同誌的酒量很棒的!
突然坐在身邊的李可才,附耳過來,小聲說道:
“小楊,你有沒有興趣參軍入伍啊?本碩博8年連讀,我收你當關門弟子。”
“全軍院校,你隨便選。我老李有這個麵子和能力的。”
位置決定話語權,就是指慕豪傑,現在對於論證會的控場權限和處置能力。
麵對著好幾個大校軍官,一堆老專家、老教授,甚至還有兩個火炮委員會的副主任委員。
作為軍方科研部的項目主管參謀,年僅27歲,不過正團職上校的慕豪傑,就有這個權力,也有這個氣魄。
沒有征求任何人的意見,直接拍板就決定了。他絲毫沒有一絲慌張,非常沉穩地宣布了論證意見。
“楊分析師剛才說了,這個方艙是好的,火炮意義不大。就說明這個項目還是有可取之處的,隻是還不夠完善。
這樣,火炮學院項目組,可以進一步改進一下方案。必要時,可以請教一下楊分析師。”
“楊曉帆,你大膽參與,有什麽想法和張教授他們多溝通一下,可以直接講。一個項目,運作到這一步,投入了大量時間、精力,還有經費,也不容易。輕易放棄了,太可惜,也是一種損失和浪費。”
“明天上午,我帶著另外一個組的人員,繼續分析那個項目。火炮野外移動方艙保障這個項目,你們自己進行修改。明天下午三點,再召開一次項目論證會,定出最終意見。”
慕豪傑直接決定延長一天會議,兩個項目都要重新過一下。
對於楊曉帆的意見,他原本就非常看重。剛才楊曉帆慷慨陳詞的時候,他就基本做了這個決定。
兄弟關鍵時刻支持我,那我也必須給兄弟麵子。更何況他能夠感覺出,楊曉帆說的一切都是對的。
慕豪傑,心裏還有一個小心思。
他不但打算把楊曉帆,送給自己的老爸當關門弟子。還準備拐過來,給自己當個顧問啥的。
有他把關項目,簡直是太舒服了,太放心了。
慕豪傑這次是自己過來開會,沒帶小參謀。臨時延長會議,既要和部長報告,還要通知與會人員,並且要協調招待所。
事情既多又雜,說完之後,慕豪傑直接就通知散會。他站了起來,向陪坐席走了過去。
對上楊曉帆,慕豪傑還是有點兒不好意思。畢竟現在的他,還是太年輕,還沒修煉出上一世後來的厚臉皮。那時候,讓楊曉帆幹多少活,都理所應當的樣子。
“曉帆,辛苦你了。我還有不少事情要去協調和處理。晚上說不定還要回趟京城,就不能請你吃飯了。”
沒等楊曉帆客氣或者拒絕。
慕豪傑又一轉頭,對著炮兵學院的張教授說:“張教授,給你提供一個好機會啊,晚上請楊分析師好好吃一頓。”
“我實話告訴你啊,這個請客,絕對不虧。這個小兄弟,是個大才,對你的幫助小不了。”
軍人都非常豪爽,好聚會,好飲酒。而且軍人也敬佩強者,仰慕智者。
晚上炮兵學院的項目組,確實在附近找了一個飯店,專門宴請了楊曉帆。
張教授也是明白人,懂得識時務者為俊傑。
而且慕豪傑位高權重,基本可以決定他們項目是否可以立項通過。隻有聽人家的建議,才能峰回路轉,柳暗花明。
楊曉帆不但見識過人,而且很明顯和慕豪傑私人關係很好,深得人家的信任。
這樣的人,肯定要努力交好,以後可以幫忙的地方太多了。
火炮委員會的兩位副主任,自然也在邀請行列。其餘的專家,就沒有都請了。
人太多了,既不方便說話,也顯得誠意不夠。
楊曉帆也是心思靈巧之人,知道慕豪傑是給他一個機會,此刻他確實也需要人脈和關係。而且他捅的簍子,肯定也要他去收拾。
上一世,他也是認真做項目的,深知此中的艱難與不易,哪能真的給人家攪黃了。
楊曉帆本也是軍人出身,談吐大方,自在灑脫。和一幫子老家夥,在酒桌上相談甚歡,絲毫不落下風,沒有扭捏之態。
李可才歲數大,資格老,但卻是第一個按捺不住的。老同誌一般都很著急,搞不清楚這個情況,估計晚上都會失眠。
“楊分析師,今天你在會議上的發言,發人深省,振聾發聵,可謂是開眼看火炮的第一人啊!”
“火炮在我們華夏,真的沒有未來的嗎?”
研究了一輩子火炮,也幹了一輩子保障工作。對這個大鐵家夥的感情,那可真不是蓋的。
此刻的楊曉帆,一掃會議上的飛揚之態,非常謙遜有禮。他先站起來,表示了一下敬意,坐下立即回應道:
“李主任,您客氣了,叫我小楊即可。”
這個問題其實不好回答的。特別還有楊曉帆不想用冰涼的話語,去刺激這些軍中的老專家。
為國家、為軍隊奉獻了一輩子,任何時候,都值得被敬仰以待。
“李主任,至少我覺得,不能這麽說。隻能說隨著科技的發展,國家戰略目標的調整,火炮的使命任務,也發生了調整變化。”
“由以往的軍中重器、戰爭主力,轉變為防禦和守衛。我們華夏地大物博,無論海岸線,還是國界線,都十分冗長。”
“近海防禦,國界守衛,很長一段時間內,都離不開重型火炮的威懾和震撼。”
其實李可才作為火炮專家,自己也是知道這些道理的。但不知為什麽,下午聽了楊曉帆會議上講話,心裏就一直很憋屈。
特別想聽聽這個少年,對於火炮的真實想法。
就像一個老人,明明知道自己老了,年輕人已經成長起來了,但心裏仍是有些不甘和落寞。
反而更想得到,優秀後輩的理解和尊重。
此刻他知道了這個少年的內心所想和真摯心聲。心裏一下兒就暢快了。
“小楊,你很不錯。真是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
“火炮和我們這些老家夥一樣,都有自己肩負的曆史責任和職能使命。”
“火炮的攻堅任務,會被更先進的武器所替代。我們的工作,也會被更加優秀的你們而接替。”
“這也是人生一大快事,當浮一大白。來,咱們大家一起喝一個。”
楊曉帆也豪情滿滿,意氣風發,拿起酒杯,一飲而盡。小楊同誌的酒量很棒的!
突然坐在身邊的李可才,附耳過來,小聲說道:
“小楊,你有沒有興趣參軍入伍啊?本碩博8年連讀,我收你當關門弟子。”
“全軍院校,你隨便選。我老李有這個麵子和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