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出反常必有妖。
楊曉帆耐著性子,拿著方案繼續向下看,看的很認真,很是重視。
畢竟出現在這個書房的方案,半路夭折的可能性,基本已經不大了。
看著楊曉帆越來越凝重的神情,金老也非常得意。終於把你這個小神童,也給鎮著了。
他離休以後,還兼任地區經濟建設委員會副會長,會長則是現任地區政府一把手。
這個投資公司,基本是金老一手籌劃、推動和建立的。
去年年初,國家成立了開發投資公司。下半年的內參,就發了喜報和經驗推廣。
國有資金,投資範圍有效擴大,成果特別好,取得了服務社會和優異回報的雙贏效果。
特別是引進民間資本,集中資金和人才,密切配合,辦大事,幹大活,建大功,效果非常顯著,反響很好。
金老當時就動了心,專門組織力量進行了深入研究探索,黨委政府也非常支持。
針對柳水基礎建設較為薄弱的實際,他還多次到省裏,找老領導請求傾斜照顧,到省發改委申請專項資金,請求試點先行。
功夫不費有心人,付出終有回報。
終於在今年春節後,省裏正式批複了下來。柳水是國民聯合補充試點,承擔農業地區的一個改革發展樣本試驗。
當前投資公司的組織機構已經初步成立,省發改委的補貼資金和地區政府的投資資金,也已經基本到位。
對於引進的民營資本,經過核查篩選,也初步入圍了幾家。
但金老這個投資公司的設計師和推動者,卻對其中的兩家資本,不太滿意。
資本構成較為複雜,背後都有背景。現在可能老實,以後很難控製,怕將來對經營不利。
蛇吞象的危險,國有資本流失的隱患,並不是不存在,而是也有可能。
正打瞌睡呢,楊曉帆來了,還帶著錢來了。如果他能投進來,就解決了很多問題。
小楊多靠譜啊!
金老的想法很好,但是他也不會勉強。強扭的瓜不甜,商業都講究雙贏。
楊曉帆終於看完了方案,他對此評價還是挺高的。想法很大膽,組織也挺健全,優勢亮點主要有兩點:
一是投資公司主要投資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與時俱進,開拓創新。
二是投資公司雖然不設股東會,但民營資本有參與項目的建議權、投票權和了解權,每月還有財報可以查閱。
楊曉帆覺得這個事情,是很值得做的。而且現在商機遍地,又有政府出麵,幹什麽都能掙錢的。
但他還沒有消除心中的疑惑,還想繼續了解具體情況。
楊曉帆很聰明地,發現了金老表情的得意之處,那他必須要及時送上馬屁。
“爺爺,這個方案真不錯。思路開闊,設計合理,特別是前瞻性和操作性,都很強。”
“肯定是您具體操刀的吧!”
金老聽後,哈哈大笑。
這個小楊真會說話,瞧人家用的詞多好,“前瞻性”、“操刀”,聽起來就得勁,一般人可是想不出來de 。
“那肯定的了,是我總負責,牽頭跑下來的。當然我主要負責把關定向,其他同誌做了大量具體工作。”
金老爺子還是要小小謙虛一下,他還故意生了小氣。
“你都喊我爺爺了,我還能忽悠你,這是不是好機會?”
楊曉帆舔著臉說,“確實是好機會,不過大約需要多大資金?第一個項目什麽時候立項,以及具體展開啊。”
他要盤算一下自己的底子,還有具體時間安排。
金老得意地說:“資金第一批籌集總額是1000萬,政府出資500萬控股,其它引入2-5家民營資本。”
這種和分輪投資是一樣的,隻有第一批投資可以拿到等額資金股權。
就是你投100萬,可以拿到10%的股權。
但是如果第二輪引入資本的話,資金就要大幅稀釋。
同樣100萬,估計連5%的股權也拿不到。
“我的意見是,任何一家資本的投資不能超過150萬,必須要牢固確保,國資的絕對控股權。”
楊曉帆知道金老的想法很好,但是還是有些天真。這個問題的核心,不在於控股權,而是這個投資公司的掌舵人。
如果不能建立起和業績相匹配的薪酬體係,或者在選人上慎之又慎,並加強監管,遲早要出問題的。
拿著幾千元的薪水,談著上千萬的生意。那種不平衡的感覺,是很可怕的,尤其到了退休或者離職前期。
而且把國資企業幹破產,然後個人承包進行重組,幾乎是那一時代暴富的最佳捷徑
當然那是很久以後的事情了,楊曉帆相信自己那個時候,應該有能力有信心,保護自己的財富的。
楊曉帆繼續自己的拍馬奉承大業,“您考慮的太對了!企業姓黨,國有控股,是必須堅持的底線,也是幹事創業的關鍵。”
金老心裏這個舒坦啊,小楊說的,簡直太合他的心思了,真是理解他、了解他、讚同他。
其實他做這件事情,身邊同意的人並不多。不談老伴,謝老就是首當其衝,投反對票的,兩人還爭吵了幾次。
謝老雖然委婉地說,離休了就要好好休養。努力鍛煉,培養愛好,管好自己的身體,調劑好生活,是最重要的。
但其表達的核心是,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就算想繼續發光發熱的,但一定不要做大事。
可以給學生講講課,到下麵調調研,給政府加加油,為貧困地區捐捐款,這樣多好。
金老做的這個事情,已經嚴重超出了離休領導,應有的職權和應盡的責任。
而且涉及麵廣、影響性大、牽扯問題多,又涉及到重大項目和大額資金。
典型屬於做對無功、做錯有過的類型。弄不好,金老頭的一世英名,就栽裏頭了。
謝老常年做政治、組幹工作。管人用人樹人做的多,但查人抓人判人,幹的也不少。
他深深感到,人性是最不穩定的,也是最難以揣摩的。
對此,金老卻不置可否。
他覺得自己身體好,能力強。為柳水建設,再出出力,幹幹活,是應當的,而且是必須的。
改革,本來就是摸著石頭過河,都在探索。哪裏有萬全之策,不能都明哲保身。
做事和做官是不一樣,但求盡力盡力,不懼風言流語。
不進狂瀾走滄海,一拳天與壓潮頭。
這才應該是,我們這一代打江山人的真實寫照。
楊曉帆耐著性子,拿著方案繼續向下看,看的很認真,很是重視。
畢竟出現在這個書房的方案,半路夭折的可能性,基本已經不大了。
看著楊曉帆越來越凝重的神情,金老也非常得意。終於把你這個小神童,也給鎮著了。
他離休以後,還兼任地區經濟建設委員會副會長,會長則是現任地區政府一把手。
這個投資公司,基本是金老一手籌劃、推動和建立的。
去年年初,國家成立了開發投資公司。下半年的內參,就發了喜報和經驗推廣。
國有資金,投資範圍有效擴大,成果特別好,取得了服務社會和優異回報的雙贏效果。
特別是引進民間資本,集中資金和人才,密切配合,辦大事,幹大活,建大功,效果非常顯著,反響很好。
金老當時就動了心,專門組織力量進行了深入研究探索,黨委政府也非常支持。
針對柳水基礎建設較為薄弱的實際,他還多次到省裏,找老領導請求傾斜照顧,到省發改委申請專項資金,請求試點先行。
功夫不費有心人,付出終有回報。
終於在今年春節後,省裏正式批複了下來。柳水是國民聯合補充試點,承擔農業地區的一個改革發展樣本試驗。
當前投資公司的組織機構已經初步成立,省發改委的補貼資金和地區政府的投資資金,也已經基本到位。
對於引進的民營資本,經過核查篩選,也初步入圍了幾家。
但金老這個投資公司的設計師和推動者,卻對其中的兩家資本,不太滿意。
資本構成較為複雜,背後都有背景。現在可能老實,以後很難控製,怕將來對經營不利。
蛇吞象的危險,國有資本流失的隱患,並不是不存在,而是也有可能。
正打瞌睡呢,楊曉帆來了,還帶著錢來了。如果他能投進來,就解決了很多問題。
小楊多靠譜啊!
金老的想法很好,但是他也不會勉強。強扭的瓜不甜,商業都講究雙贏。
楊曉帆終於看完了方案,他對此評價還是挺高的。想法很大膽,組織也挺健全,優勢亮點主要有兩點:
一是投資公司主要投資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與時俱進,開拓創新。
二是投資公司雖然不設股東會,但民營資本有參與項目的建議權、投票權和了解權,每月還有財報可以查閱。
楊曉帆覺得這個事情,是很值得做的。而且現在商機遍地,又有政府出麵,幹什麽都能掙錢的。
但他還沒有消除心中的疑惑,還想繼續了解具體情況。
楊曉帆很聰明地,發現了金老表情的得意之處,那他必須要及時送上馬屁。
“爺爺,這個方案真不錯。思路開闊,設計合理,特別是前瞻性和操作性,都很強。”
“肯定是您具體操刀的吧!”
金老聽後,哈哈大笑。
這個小楊真會說話,瞧人家用的詞多好,“前瞻性”、“操刀”,聽起來就得勁,一般人可是想不出來de 。
“那肯定的了,是我總負責,牽頭跑下來的。當然我主要負責把關定向,其他同誌做了大量具體工作。”
金老爺子還是要小小謙虛一下,他還故意生了小氣。
“你都喊我爺爺了,我還能忽悠你,這是不是好機會?”
楊曉帆舔著臉說,“確實是好機會,不過大約需要多大資金?第一個項目什麽時候立項,以及具體展開啊。”
他要盤算一下自己的底子,還有具體時間安排。
金老得意地說:“資金第一批籌集總額是1000萬,政府出資500萬控股,其它引入2-5家民營資本。”
這種和分輪投資是一樣的,隻有第一批投資可以拿到等額資金股權。
就是你投100萬,可以拿到10%的股權。
但是如果第二輪引入資本的話,資金就要大幅稀釋。
同樣100萬,估計連5%的股權也拿不到。
“我的意見是,任何一家資本的投資不能超過150萬,必須要牢固確保,國資的絕對控股權。”
楊曉帆知道金老的想法很好,但是還是有些天真。這個問題的核心,不在於控股權,而是這個投資公司的掌舵人。
如果不能建立起和業績相匹配的薪酬體係,或者在選人上慎之又慎,並加強監管,遲早要出問題的。
拿著幾千元的薪水,談著上千萬的生意。那種不平衡的感覺,是很可怕的,尤其到了退休或者離職前期。
而且把國資企業幹破產,然後個人承包進行重組,幾乎是那一時代暴富的最佳捷徑
當然那是很久以後的事情了,楊曉帆相信自己那個時候,應該有能力有信心,保護自己的財富的。
楊曉帆繼續自己的拍馬奉承大業,“您考慮的太對了!企業姓黨,國有控股,是必須堅持的底線,也是幹事創業的關鍵。”
金老心裏這個舒坦啊,小楊說的,簡直太合他的心思了,真是理解他、了解他、讚同他。
其實他做這件事情,身邊同意的人並不多。不談老伴,謝老就是首當其衝,投反對票的,兩人還爭吵了幾次。
謝老雖然委婉地說,離休了就要好好休養。努力鍛煉,培養愛好,管好自己的身體,調劑好生活,是最重要的。
但其表達的核心是,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就算想繼續發光發熱的,但一定不要做大事。
可以給學生講講課,到下麵調調研,給政府加加油,為貧困地區捐捐款,這樣多好。
金老做的這個事情,已經嚴重超出了離休領導,應有的職權和應盡的責任。
而且涉及麵廣、影響性大、牽扯問題多,又涉及到重大項目和大額資金。
典型屬於做對無功、做錯有過的類型。弄不好,金老頭的一世英名,就栽裏頭了。
謝老常年做政治、組幹工作。管人用人樹人做的多,但查人抓人判人,幹的也不少。
他深深感到,人性是最不穩定的,也是最難以揣摩的。
對此,金老卻不置可否。
他覺得自己身體好,能力強。為柳水建設,再出出力,幹幹活,是應當的,而且是必須的。
改革,本來就是摸著石頭過河,都在探索。哪裏有萬全之策,不能都明哲保身。
做事和做官是不一樣,但求盡力盡力,不懼風言流語。
不進狂瀾走滄海,一拳天與壓潮頭。
這才應該是,我們這一代打江山人的真實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