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什麽能比聽到孩子進步,更讓長輩開心的呢。


    張國慶一聽,非常高興,孩子真的太優秀了。


    “真棒,不過這也是意料之內的。你學習那麽好,這個結果也是名至實歸、水到渠成。”


    “老楊,這麽好的日子,來整兩杯。我回家拿瓶好酒,你準備幾個小菜。”


    說著,張國慶轉身就要回去。


    楊騰飛一看,連忙一把將他拉住,並笑著說:


    “累一天了,今兒就不喝了。等他通知書到了,咱們再好好喝一頓,坐下說會兒話,喝點茶。”


    楊騰飛也不知道楊曉帆要幹啥,隻是說和張家遺失的女兒有關。


    要是這樣,今天可不能喝酒,必須保持清醒。


    “茶就算了,本來睡眠就不好,就喝白開水吧。”楊騰飛不喝酒,張國慶也不會勉強。


    其實他還真想喝點,過幾天就快到女兒生日了,他也有點難受。


    張國慶心神恍惚一下,就正常了。他也是心思靈巧之人,知道楊家今天找他,應該是有事情的。


    他端起水杯,慢慢喝著溫開水,等待著。


    楊曉帆知道,此事沒有必要再繞圈子。張國慶的心性,他還是很了解的。


    堅韌,頑強,勇敢,睿智。


    能夠夫妻兩人離開省城,到一個陌生地方打拚,還發展的這麽好,就說明了一切。


    “張叔,我找您是有事情的。”


    “您家的小妹妹,今年應該16歲了。”


    “她應該不是您說的遺失,而是被拐走的吧。”


    張國慶臉色大變,人也激動了,一下站了起來。


    “人皆有逆鱗,觸之則怒”。


    在張家,母親看顧,女兒被拐走,這就是絕對的逆鱗。張國慶在家裏,都甚至不敢,也不能提女兒。


    每年女兒生日那天,他就自己找地方喝點小酒,心裏和女兒對對話,一醉解千愁。


    他知道,這一天。妻子也會親自做一碗生日麵,後來會買一個小蛋糕,插上代表年齡的蠟燭。


    不同的慶生方式,都代表著父母對女兒深深的思念和關愛,還有無盡的愧疚和悔恨。


    兩人都心照不宣,互不幹涉,互不說透。


    那天去公園,本來張國慶也是要去的,因單位加班未成。


    女兒奶聲奶氣說的,“爸爸,你忙完後,來公園接我和媽媽。”


    那是至今為止,今生聽到女兒說的最後一句話。家裏現在也沒有女兒一張照片,全部留在了省城家裏。


    張國慶去省城開會的時候,都會去看看,但那隻有女兒從出生到3歲的照片。


    3歲以後的樣貌,隻能憑靠想象。


    她有自己的眼睛和鼻梁,有她媽媽的眉毛和嘴唇,配上白皙的皮膚,黑黑的長發,高挑的個子。


    一定是個最美的美少女。


    張國慶不忍心責怪妻子,隻能一遍又一遍,暗罵無良的人販子。


    詛咒他們受盡折磨,斷子絕孫,不得好死。


    張國慶瞪著眼睛,有些動氣,不知道楊曉帆為什麽要提這些,為什麽要這麽說。


    楊騰飛也傻了,有點呆若木雞。


    他也是第一次聽說,孩子是被拐走的。心裏也有些著急,感覺兒子有點孟浪了。


    楊曉帆也沒辦法,他輩分低,說話沒有力度。不直接講,根本引不起重視。


    他接著說:“張叔,您別著急,我隻是確認一下。我最近參與了警方一個案子,有機會抓住人販子。”


    “更有可能找回小妹妹。”


    這就是說話的藝術,先引起重視,後指出成果。一下就掌控住了談話的主動權。


    張國慶果然冷靜了,從暴怒到了平靜,從平靜到欣喜,從欣喜到奢望,各種情緒複雜交替,也不過一刹那。


    他目光灼灼地盯著楊曉帆,似乎想從這個從小看著長大的孩子身上,得到真正的保證。


    楊曉帆扶著張國慶,讓他慢慢坐下。非常堅定地說:“張叔,請相信我。不過還需要,我們一起共同努力。”


    楊曉帆也沒有賣關子,對著這兩個他最信任的男人,從“幼兒園幼兒失蹤案”講起,一直說到今天晚上的意外發現。


    對於他自己在兩個案情中起的作用,既沒有誇大,也沒有藏私。他必須要證明自己的作用和價值,才能得到信任。


    “張叔,爸,我堅信,現在被抓的張鐵柱,就是省城拐賣孩子的主犯。”


    “他一定知道小妹妹的下落,至少知道大概範圍。”


    “這個人非常狡猾,必須有足夠的證據,讓他認罪。他才能為了爭取減刑,而主動交代。”


    聽完楊曉帆洋洋灑灑講了這麽多。


    楊騰飛覺得似乎越來越不了解這個兒子了。他的能力才幹,他的社會交往,真的可以獨當一麵了。


    張國慶聽的更加認真,吃過苦才知道多難,遭過罪才知道多累。拐賣集團多麽陰險狡詐,他是非常清楚的。


    楊曉帆做的這一切,說的輕描淡寫。但對於破案,簡直是意義重大。以後如果能夠找到女兒,絕對要記首功。


    張國慶還時常追問幾句,基本將事情弄明白了。他也不矯情,朗聲說道:


    “曉帆,大恩不言謝。也虧了你王姨沒白疼你,你簡直是我們家的大福星。”


    “為了能夠找到女兒,救出女兒,我做什麽都可以的。”


    “隻是叔叔有個不情之請,你王姨現在,真是受不了一點刺激了。咱能不能先別讓她知道?”


    事已如此,張國慶也沒隱瞞,詳細講了具體情況。


    張家張老爺子和王家王老爺子,都是老革命,當初也都在省裏擔任重要領導。


    孩子被拐後,王馨怡急了,直接找了兩個老爺子的秘書。讓他們給省公安廳施壓,破格加大偵破力度。


    王馨怡自己,也在公安局協助辦案,熬了很久。但最後都徒勞無功,沒有找回孩子。


    兩個老爺子知道後,雖然心疼孩子遺失,但對王馨怡也進行了嚴肅批評,讓她不要再仗勢行事,更不要幹涉公安機關,老老實實做好配合工作。


    但王馨怡根本不聽,依舊自己通過各種關係,采取各種手段,堅持不懈地尋找孩子。


    幾個月,就因過度疲勞、心力憔悴,生了一場大病,休養了很久,才逐漸康複。


    從此,她對王家和張家有很大的不滿,對公安機關有很深的成見,對自己也有很強的怨氣。


    無奈之下,張國慶才帶著她,一起調到了柳水地區,遠離了省城那個傷心地。


    王馨怡的心結太重,心思較多。這些年身體雖調養的不錯了,但也經常失眠多夢,火大易怒,很難緩解。


    張國慶擔心她,無法承受再一次從希望到絕望的打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助力華夏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想飛翔的翅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想飛翔的翅膀並收藏重生之助力華夏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