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牆雖然很高,但根本攔不住這些士兵。


    他們悄悄來到院牆下麵搭人梯,然後用最快的速度抓住了那隻大公雞。


    大公雞受驚開始叫喚。


    一個士兵抓住雞脖子用力一擰,將大公雞的脖子擰斷。


    就在幾人打算帶著公雞逃離現場時,院子裏的家仆拿著棍子走了出來。


    他們邊走邊罵:“哪個不長眼的敢偷韓員外家的雞?”


    不等話音落地,他們便和正要逃跑的士兵們迎麵相遇。


    “快來人啊,這幫臭當兵的偷東西了。”家仆立刻大喊。


    喊聲不但把府裏其他家仆喊了出來,附近的鄰居們也都走出來查看情況。


    這些士兵頓時酒醒了一半。


    他們自知理虧,於是扔下大公雞的屍體轉身就跑。


    家仆們在後麵緊追不舍。


    按理說家仆根本跑不過這些經常訓練的士兵。


    但士兵們都喝了酒。


    其中一人由於沒注意腳下,逃跑時被地麵的凸起絆倒。


    其他人迅速上前營救,結果被跟在身後家仆們用亂棍打散。


    他們就地尋找趁手的家夥,打算和這幫家仆拚命。


    可找了半天也隻找到一些木棍和土塊。


    家仆們本來都想跑了,等看清士兵們手裏的“武器”後立刻收住腳步,準備開戰。


    就在雙方即將開打時,一隊換防的士兵從遠處走了過來。


    “怎麽回事?”帶隊的將領問。


    家仆先是自報家門,然後把事情經過快速說了一遍。


    帶隊的將領問這些士兵:“你們是誰的兵?”


    士兵們不敢回答,隻能用沉默應對。


    “抓了,先抓了再說。”帶隊的將領一聲令下,這些士兵盡數被抓。


    消息很快傳到了登州巡撫袁樞和鄭成功的耳朵裏。


    此時他們正在為另一件事發愁。


    登州府衙外,袁樞和鄭成功並排站立。


    他們麵前站著幾十個人。


    其中年長者占了七成,年輕人隻占了三成左右。


    一個頭須皆白的老者說道:“兩位大人為何不讓我們去遼東?”


    “你們去遼東幹什麽?”袁樞皺著眉問。


    “我們去遼東找建奴核實證據!衍聖公根本不會做出投敵資敵的事,他是被人冤枉的,是被害死的,我們要替他平反!”


    “衍聖公投敵資敵證據確鑿,何來被冤枉一說?”


    “證據都是假的,難道還不是冤枉嗎?”那個老者冷笑著說道。


    “謹言慎言!”袁樞看向那名老者,“這位先生尊姓大名?”


    “老夫孫之獬!”


    袁樞覺得這個名字有些耳熟,但一時半刻想不起來是誰。


    他怔了怔問道:“你是哪裏人?可曾在朝中為官?”


    “老夫淄川人,乃天啟二年進士,後為翰林院檢討,天啟七年擔任順天鄉試主考官。”孫之獬回答。


    他的話說了一半,剩下的沒說。


    孫之獬之前確實在朝為官。


    但是在崇禎元年被朝廷削籍為民。


    當時崇禎帝下令毀掉《三朝要典》,孫之獬不同意,抱著《三朝要典》到太廟大哭。


    《三朝咬典》共二十四冊,成書於天啟年間,在魏忠賢的支持下編纂而成。


    內容主要是萬曆、泰昌和天啟三朝有關梃擊案、紅丸案和移宮案的檔案資料。


    由於參與修撰的都是閹黨人,再加上裏麵有很多主觀論斷,所以被崇禎下旨毀掉。


    他哭廟的行為徹底惹惱了崇禎,所以才被削籍為民,同時被當時的讀書人所不齒。


    曆史上的孫之獬在崇禎時期一直沒有得到啟用。


    滿清入關後,他被召入京擔任禮部右侍郎。


    小人失勢不可怕,可怕的是重新得誌的行為。


    複起後的孫之獬徹底成了滿清的走狗。


    當時多爾袞在山海關擊敗李自成後率部進京,並告知沿途百姓:投誠官吏軍民皆著剃發,衣冠悉遵本朝製度。


    也就是滿清的剃發令。


    當時官員和百姓並未遵守這個製度,滿清也沒有落實,畢竟剛剛入關根基未穩。


    有一天。


    孫之獬為了逢迎滿清,剃發留辮且身穿滿人官服上朝。


    在朝堂上。


    滿人官員說他雖然身穿滿人服飾卻是漢人,不讓他和滿人官員站在一起。


    漢人官員說他雖是漢人,卻是滿人裝扮,也不能讓和漢人官員戰在一起。


    孫之獬站無可站,很是難堪。


    惱羞成怒的他立刻給福臨和多爾袞上疏,言:陛下平定中國,萬事鼎新,而衣冠束發之製,獨存漢舊,此乃陛下從中國,非中國從陛下也。


    多爾袞認為孫之獬說的有道理,但沒有立刻下令剃發,而是在穩固政權後的次年的六月下達了剃發令。


    各地反抗聲音四起,血流成河。


    次年秋天,孫之獬告老還鄉時恰逢當地爆發了農民起義。


    農民軍攻進淄川活捉孫之獬,在他身上刺滿了針孔,並插上毛發進行懲罰。


    最後將其斬首示眾,暴屍荒野。


    看著孫之獬“大義凜然”的樣子,登州巡撫袁樞說道:“我記得孫員外是淄川人,來登州作甚?”


    “老夫要乘坐水師戰船去遼東。”孫之獬回答。


    “然後呢?”袁樞繼續問。


    “然後想辦法見到建奴,詢問他們衍聖公的事是真是假。”


    “嗬嗬,”不等袁樞回答,鄭成功冷笑一聲:“見到之後又能怎樣?建奴說的話就可信?”


    “是否可信也要等見到之後再說,”孫之獬堅持道:“兩位大人都是明事理之人,都知道斷案時不能隻能一麵之詞,還望兩位大人允許我們達成戰船去遼東。”


    “那裏是戰場,隨時都會死人。”袁樞開始警告。


    孫之獬繼續堅持:“衍聖公受辱蒙冤,我等就算喪命也要洗清衍聖公的冤屈,還望兩位大人成全。”


    “去遼東的船除了運糧船就是戰船,隻能搭載士兵,不能搭載平民。”鄭成功搖頭道。


    孫之獬輕笑一聲:“既然兩位大人用各種理由搪塞我們,那我們就繼續在這等,一直等到兩位大人同意為止。”


    “對,咱們就在這等,一直等到兩位大人同意。”


    “都別走,繼續等。”


    其他讀書人紛紛嚷了起來。


    看著這群迂腐且認死理的讀書人,袁樞和鄭成功頓感無奈。


    “袁大人,”鄭成功對著袁樞說道:“實在不行派人把他們驅散吧。”


    “別,”袁樞急忙擺手:“京師學生包圍衍聖公府時,順天府就是這麽幹的,現在順天府尹已經被關進刑部了。”


    “那也不能讓他們在這鬧事啊?”鄭成功又氣又恨。


    “沒事,這裏不是天子腳下,他們掀不起風浪來。”


    袁樞話音剛落,一個士兵騎馬從遠處跑了過來。


    由於府衙外都是讀書人和圍觀的百姓,他根本過不來。


    於是隻能翻身下馬穿過人群來到袁樞麵前,湊到他耳旁低聲說道:“大人,出大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七天拯救大明?我還是上吊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盲寫小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盲寫小說並收藏七天拯救大明?我還是上吊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