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7章 馬世耀的選擇
七天拯救大明?我還是上吊吧 作者:文盲寫小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滿達海為了隱藏大軍行蹤,派出的探馬數量非常少。
不過...
他十分清楚吳家墳再往北有明軍。
不止有守堡兵,還有李定國的一萬騎兵以及李過,李來亨麾下三千多步兵。
這些信息都是濟爾哈朗派人告訴他的。
濟爾哈朗的消息來自吳三桂。
為了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消息傳遞給滿達海,濟爾哈朗在遼澤外圍臨時設置了大量驛站和驛兵。
得到這個消息後,滿達海並未將李定國放在心上。
在他看來。
李定國兵力沒有他多,必然不是他的對手。
況且濟爾哈朗給他的任務是奇襲大淩河堡,斷王永吉的糧道,圍點打援!
吳家墳北麵有數座堡壘。
城牆雖有損毀,但是臨時修補後也能抵擋進攻。
他沒必要在那裏浪費時間和兵力。
最關鍵的是,一旦攻打那裏的堡壘,就會暴露他麾下大軍的行蹤。
讓奇襲大淩河堡失去意義。
行軍途中。
正紅旗漢軍旗主吳守進來到滿達海身邊提議道:“王爺,奴才以為李定國早晚是個禍害,不如先把他殺了給固山貝子爺(尼堪)報仇雪恨,然後再奔襲大淩河堡。”
“報仇肯定是要報仇的,不過沒必要專門跑一趟,李定國會自己送上門。”滿達海笑著說道。
“送上門?”吳守進有懵。
他想了一會後還是沒有想明白,於是躬身施禮:“請王爺釋疑。”
“圍點打援!”滿達海信心滿滿,“圍住大淩河堡後,王永吉必然會派兵支援。李定國距離大淩河堡最近,會被第一個派過去。如此一來,不是送上門還是什麽?”
吳守進恍然大悟:“王爺用兵如神,奴才佩服。”
轟隆隆——
馬蹄聲中,四萬建奴大軍消失在遠處的地平線上。
最先發現滿達海行蹤的是李定國。
探馬第一時間匯報:“報,數萬建奴從吳家墳集結,然後向西麵的大淩河堡疾馳而去。”
李定國有些吃驚。
首先他沒想到建奴竟然在東麵集結了這麽多兵力。
其次沒想到對方的目標竟然是大淩河堡!
那裏可是明軍腹地!
這種長驅直入的戰術不但需要極大的勇氣,還需要情報支撐。
大淩河堡是平遼大軍的橋頭堡。
王永吉深入草原的糧草物資都會從那裏中轉。
建奴是怎麽知道的?
猜的?
有可能。
大淩河堡的地理位置就決定了這座城池的戰略意義。
李定國沒有時間多想就下達了第一個命令:“立刻把消息告知總督大人,越快越好!”
驛兵走後,他又開始思考如何用兵。
其實他在昨天就接到了唐通的求援。
不過他沒有動。
不是見死不救,而是沒有命令!
入遼之後。
大範圍調動兵馬需要有王永吉的命令。
王永吉這麽做有他的道理。
職位越高的人,目光看的越遠,用兵部署的戰略性也就更強一些。
為了整個大局,王永吉不會追求單個戰場的勝負。
如果能換來全局性的大勝,他甚至會不惜代價。
“大人為何還不下令?”高文貴等不及了,在旁邊提醒。
“下什麽令?”李定國反問。
“當然是追擊建奴,馳援大淩河堡的命令啊!”高文貴有些詫異。
在他的認知裏,建奴都殺到家裏了,此時不出兵更待何時?
“追擊建奴?”李定國笑了笑:“建奴有四萬大軍,加上李過父子和附近的守堡兵,咱們滿打滿算也不過一萬四千人!一萬四千對四萬,怎麽打?”
“就算咱們能抗住四萬建奴的攻擊,別忘了錦州城外還有萬餘建奴騎兵,他們隨時都能繞過錦州,與大淩河堡的建奴兩麵夾擊。”
“這...”高文貴雖然意識到了自己的魯莽,但還是有些不放心:“如果大淩河堡出了事,平遼大軍就會受到影響。輕則軍心不穩,重則...會發生潰敗啊!”
“放心,”李定國很是淡定的說道:“以我對馬世耀的了解,他必然會龜縮在城中的防守,而不是出城和建奴野戰。”
“隻要守上兩天,咱們就能等來軍令。”
“嗯?”高文貴撓了下後腦勺,“等到軍令後再出兵不也一樣嗎?還是一萬四對四萬!”
“非也,”李定國神秘地笑了笑,“建奴必然已經做好了圍點打援的準備,所以咱們要反其道而行之!”
正如李定國所料。
聽聞數萬建奴直奔大淩河堡後,馬世耀差點被嚇死。
他第一個想法是向錦州的唐通和鬆山的劉芳亮求援。
可轉念一想又放棄了這個想法。
錦州北麵敵情不明,唐通自己的麻煩就不小,更別提支援他了。
鬆山的劉芳亮也指望不上。
他麾下僅有三千兵馬,就算來到大淩河堡也無濟於事。
到時候不但會吃敗仗,還會丟掉鬆山,讓錦州失去側翼。
唯一能指望的隻有東邊的李定國和平遼大軍主力。
可是建奴是從東邊來的。
和李定國一個方向。
難道李定國不戰而退?亦或者已經投降?
想到這,馬世耀不敢想了,隻能把希望寄托在平遼大軍的主力身上。
他大聲下令:“傳令各部,全都爬上城牆死守待援!”
在古代。
敵軍來襲時出城野戰並非首選策略。
高大的城牆帶來的防守優勢是巨大的。
出城野戰等於放棄優勢,和對方站到同一高度作戰。
然而在城中死守也有缺點。
首先會被敵軍包圍,兵敗後無處可逃。
城中糧草不多的話還會麵臨斷糧。
另外龜縮城中防守的策略會嚴重打擊士兵的士氣。
在士兵們的眼裏,對方都打到家門口了,龜縮城中等於示弱。
通俗點就是認慫!
兩軍交戰時,認慫的debuff會一直在守軍身上持續。
戰力可想而知。
出城野戰的優勢是能振奮士氣,打亂敵人攻城的計劃。
另外...
即便不敵也能轉身逃跑,不至於無路可逃。
馬世耀自知不敵建奴,所以選擇在城中死守。
被圍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援軍。
而他...有數萬援軍!
不過...
他十分清楚吳家墳再往北有明軍。
不止有守堡兵,還有李定國的一萬騎兵以及李過,李來亨麾下三千多步兵。
這些信息都是濟爾哈朗派人告訴他的。
濟爾哈朗的消息來自吳三桂。
為了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消息傳遞給滿達海,濟爾哈朗在遼澤外圍臨時設置了大量驛站和驛兵。
得到這個消息後,滿達海並未將李定國放在心上。
在他看來。
李定國兵力沒有他多,必然不是他的對手。
況且濟爾哈朗給他的任務是奇襲大淩河堡,斷王永吉的糧道,圍點打援!
吳家墳北麵有數座堡壘。
城牆雖有損毀,但是臨時修補後也能抵擋進攻。
他沒必要在那裏浪費時間和兵力。
最關鍵的是,一旦攻打那裏的堡壘,就會暴露他麾下大軍的行蹤。
讓奇襲大淩河堡失去意義。
行軍途中。
正紅旗漢軍旗主吳守進來到滿達海身邊提議道:“王爺,奴才以為李定國早晚是個禍害,不如先把他殺了給固山貝子爺(尼堪)報仇雪恨,然後再奔襲大淩河堡。”
“報仇肯定是要報仇的,不過沒必要專門跑一趟,李定國會自己送上門。”滿達海笑著說道。
“送上門?”吳守進有懵。
他想了一會後還是沒有想明白,於是躬身施禮:“請王爺釋疑。”
“圍點打援!”滿達海信心滿滿,“圍住大淩河堡後,王永吉必然會派兵支援。李定國距離大淩河堡最近,會被第一個派過去。如此一來,不是送上門還是什麽?”
吳守進恍然大悟:“王爺用兵如神,奴才佩服。”
轟隆隆——
馬蹄聲中,四萬建奴大軍消失在遠處的地平線上。
最先發現滿達海行蹤的是李定國。
探馬第一時間匯報:“報,數萬建奴從吳家墳集結,然後向西麵的大淩河堡疾馳而去。”
李定國有些吃驚。
首先他沒想到建奴竟然在東麵集結了這麽多兵力。
其次沒想到對方的目標竟然是大淩河堡!
那裏可是明軍腹地!
這種長驅直入的戰術不但需要極大的勇氣,還需要情報支撐。
大淩河堡是平遼大軍的橋頭堡。
王永吉深入草原的糧草物資都會從那裏中轉。
建奴是怎麽知道的?
猜的?
有可能。
大淩河堡的地理位置就決定了這座城池的戰略意義。
李定國沒有時間多想就下達了第一個命令:“立刻把消息告知總督大人,越快越好!”
驛兵走後,他又開始思考如何用兵。
其實他在昨天就接到了唐通的求援。
不過他沒有動。
不是見死不救,而是沒有命令!
入遼之後。
大範圍調動兵馬需要有王永吉的命令。
王永吉這麽做有他的道理。
職位越高的人,目光看的越遠,用兵部署的戰略性也就更強一些。
為了整個大局,王永吉不會追求單個戰場的勝負。
如果能換來全局性的大勝,他甚至會不惜代價。
“大人為何還不下令?”高文貴等不及了,在旁邊提醒。
“下什麽令?”李定國反問。
“當然是追擊建奴,馳援大淩河堡的命令啊!”高文貴有些詫異。
在他的認知裏,建奴都殺到家裏了,此時不出兵更待何時?
“追擊建奴?”李定國笑了笑:“建奴有四萬大軍,加上李過父子和附近的守堡兵,咱們滿打滿算也不過一萬四千人!一萬四千對四萬,怎麽打?”
“就算咱們能抗住四萬建奴的攻擊,別忘了錦州城外還有萬餘建奴騎兵,他們隨時都能繞過錦州,與大淩河堡的建奴兩麵夾擊。”
“這...”高文貴雖然意識到了自己的魯莽,但還是有些不放心:“如果大淩河堡出了事,平遼大軍就會受到影響。輕則軍心不穩,重則...會發生潰敗啊!”
“放心,”李定國很是淡定的說道:“以我對馬世耀的了解,他必然會龜縮在城中的防守,而不是出城和建奴野戰。”
“隻要守上兩天,咱們就能等來軍令。”
“嗯?”高文貴撓了下後腦勺,“等到軍令後再出兵不也一樣嗎?還是一萬四對四萬!”
“非也,”李定國神秘地笑了笑,“建奴必然已經做好了圍點打援的準備,所以咱們要反其道而行之!”
正如李定國所料。
聽聞數萬建奴直奔大淩河堡後,馬世耀差點被嚇死。
他第一個想法是向錦州的唐通和鬆山的劉芳亮求援。
可轉念一想又放棄了這個想法。
錦州北麵敵情不明,唐通自己的麻煩就不小,更別提支援他了。
鬆山的劉芳亮也指望不上。
他麾下僅有三千兵馬,就算來到大淩河堡也無濟於事。
到時候不但會吃敗仗,還會丟掉鬆山,讓錦州失去側翼。
唯一能指望的隻有東邊的李定國和平遼大軍主力。
可是建奴是從東邊來的。
和李定國一個方向。
難道李定國不戰而退?亦或者已經投降?
想到這,馬世耀不敢想了,隻能把希望寄托在平遼大軍的主力身上。
他大聲下令:“傳令各部,全都爬上城牆死守待援!”
在古代。
敵軍來襲時出城野戰並非首選策略。
高大的城牆帶來的防守優勢是巨大的。
出城野戰等於放棄優勢,和對方站到同一高度作戰。
然而在城中死守也有缺點。
首先會被敵軍包圍,兵敗後無處可逃。
城中糧草不多的話還會麵臨斷糧。
另外龜縮城中防守的策略會嚴重打擊士兵的士氣。
在士兵們的眼裏,對方都打到家門口了,龜縮城中等於示弱。
通俗點就是認慫!
兩軍交戰時,認慫的debuff會一直在守軍身上持續。
戰力可想而知。
出城野戰的優勢是能振奮士氣,打亂敵人攻城的計劃。
另外...
即便不敵也能轉身逃跑,不至於無路可逃。
馬世耀自知不敵建奴,所以選擇在城中死守。
被圍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援軍。
而他...有數萬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