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用督查使的職位誘惑,平息罷考
七天拯救大明?我還是上吊吧 作者:文盲寫小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呂宮沒理會那個考生,而是看向李邦華:“李閣老,還有一個叫李深的讀書人。”
李邦華看向身後的官吏,意思是讓他們快點找。
可越是著急,越是找不到對應的名字。
在眾人的注視下,官吏們腦門開始冒汗。
又找了一刻鍾,其中一個官吏站起身來帶李邦華身邊低聲說道:“閣老,查無此人。”
查無此人?
李邦華心中微微有些詫異。
資料丟了?
沒有登記?
還說是,賬冊本身就是假的?
不不不。
常州知府士弘升的為人他還是十分清楚的。
不但為官清廉,做事還十分小心謹慎。
他既不會丟失賬冊,更不會造假。
所以應該是人名出錯了。
想到這李邦華問呂宮:“查無此人,你確定對方叫李深嗎?”
呂宮後退半步:“李閣老不用查了,那個人名是我編造的。”
“為何編造人名?”
“我怕閣老讓人隨口編造假的賬冊騙人,所以才編造了一個假人名。”
李邦華嗬嗬一笑:“老夫既然敢在此和你們對峙,心裏便沒有鬼。”
他對著身後的官吏說道:“將那幾本賬冊交到這位考生手中,讓他們辨別真偽。”
官吏們紛紛將賬冊遞過來,交到呂宮手中。
呂宮不敢獨自一人辨別,將賬冊分別交給其他人逐一查看。
眾人看完之後紛紛沉默。
從賬冊的紙張和墨跡來看,這賬冊已使用多年,筆跡也有舊有新。
顯然不是臨時偽造的。
李邦華見狀說道:“大聲告訴他們,你剛才說的那幾個人有沒有罪?”
呂宮先是低頭,隨後抬頭高呼:“他們都有罪,是我錯怪李閣老了。”
“大點聲!”
“他們都有罪,我錯怪李閣老了!”呂宮用盡全身的力氣吼了出來。
現場的考生頓時安靜下來。
帶頭的都認錯了,他們還有什麽好堅持的?
李邦華心中長舒了一口。
萬幸,這幫讀書人都明事理。
如果換成老百姓,十個李邦華都被打死了。
因為老百姓不會聽道理,他們隻想發泄心中的不滿。至於之後的事,他們根本沒想過。
看著沉默如山的考生們,李邦華知道他剛才那番對答的說服力還不夠。
常州府的官員確實沒問題,可是其他府的官員就不一定了。
他十分清楚下麵的官員是什麽樣。
仗著有朝廷撐腰,他們作威作福,橫征暴斂,欺壓百姓。
有些地方的官員隨意草菅人命。
反正沒人監督,就算有人監督也能用金錢收買。
想到這,李邦華提高嗓音道:“老夫此番南下一是為了賑災,二是追繳賦稅欠款,三是整頓吏治。”
“你們誰還有疑問都可以上前詢問,老夫會一一解答。”
“但是提前說一聲,南直隸下轄有十五個直隸府和四個散州。截止到今天隻有徐州府,淮安府和常州三府完成了追繳賦稅的工作。”
“其他各府出現的問題,老夫還不知情。”
“不過老夫並不會推卸責任,經查明後凡是官員的問題,一律嚴懲。可如果是當地士紳的問題,老夫也會像對待官員那樣對待它們。”
“有問題的排好隊一一上前來詢問,沒問題退到一旁!”
“另外還有一件大事宣布,朝廷打算聘用一批屢試不中的讀書人擔任督查使,監督地方官員,有興趣的可以留下來單獨谘詢。”
李邦華這番話很快被人傳遞出去。
考生們都驚呆了...
這是什麽意思?
有問題的都能找李邦華解決?而且朝廷打算聘用一批讀書人監督官員?
說是督查使,其實就是禦史!
大明朝的禦史權利很大,別說聘用了,不給錢都行啊!
尤其是那些屢試不中的讀書人,他們空有一腔為國為民的熱血卻報國無門。
現在好了,機會來了!
有幾個老學究率先反應過來,他們推開人群往裏擠:“都讓一讓,讓一讓。”
其他人反應過來後迅速守住自己的位置,並說道:“別擠,前麵都是人。”
“我年紀大,讓我先來。”
“年紀大就回家躺著去,來這湊什麽熱鬧?”
“你這後生怎麽說話呢?懂不懂尊老愛幼?”老學究兩眼一瞪。
年輕人想了想,十分恭敬的說道:“您老別踏馬擠了,再擠就揍您!”
老學究看著對方伸出來的拳頭,頓時沒了脾氣,隻能老老實實站在後麵排隊。
“這是朝廷使得障眼法,大家夥千瓦別被騙了!”人群中有人拱火。
“對,咱們聯合起來想朝廷請願,要求罷免李邦華!”
周圍的考生迅速退向旁邊,將兩個喊話讀書人讓了出來。
有人鄙視道:“你們有事去前麵說,別連累我們。”
“對啊,閣老說有事可以跟他老人家親自說,你們在這起什麽哄?”
李邦華假裝沒看到,一邊接待考生的谘詢一邊讓人維持秩序。
“都別擠,都別擠!凡是在場的考生都有機會擔任督查使!”
學生們激動不已,紛紛上前與李邦華近距離接觸。
畢竟他是內閣首輔,文臣之首。
考生們起初還控訴當地官員的種種不法行為。
隨著時間的推移,控訴官員的人越來越少,谘詢如何當督查使的人越來越多。
李邦華的回答很有趣:“秋闈放榜的當天會告訴他們具體信息。”
整個谘詢過程從上午一直持續到傍晚才結束。
就這樣還有很多上年紀的老學究舍不得走。
“大人,快告訴我們督查使有什麽權利吧!我們都等不及了。”
“等不及也得等,這是朝廷的差事,兒戲不得。”官吏們回答。
“不要錢讓我當行不?”一個老學究突然說道。
其他人跟著開了竅,紛紛表示自己不要餉銀,隻要能讓他們擔任督查使就行。
李邦華看著這些比他小不了幾歲的讀書人,心中感歎不已。
科舉雖然給了下麵人上升的通道,可錄用的人還是太少了。
有些人究其一生也無法邁入官途。
不過科舉是公平的。
上到王宮貴胄,下到黎民百姓都得參加科舉才能入朝為官(這裏指文官)。
李邦華轉身對著欽差隊伍裏的官員說道:“貼出告示,就說今天,明天和後天,欽差隊伍都會在考場外接待考生的谘詢。”
“把他們的訴求記下來,隨後安排人一一核實處理。人手不夠就從南京國子監借,還不夠的話就從府學,州學,縣學借人。”
“借調過來的人飯管飽,另外還會按照士兵的標準發放行糧(出差補助)。”
“秋闈推遲到大後天,屆時還不參加者視為主動放棄。”
李邦華看向身後的官吏,意思是讓他們快點找。
可越是著急,越是找不到對應的名字。
在眾人的注視下,官吏們腦門開始冒汗。
又找了一刻鍾,其中一個官吏站起身來帶李邦華身邊低聲說道:“閣老,查無此人。”
查無此人?
李邦華心中微微有些詫異。
資料丟了?
沒有登記?
還說是,賬冊本身就是假的?
不不不。
常州知府士弘升的為人他還是十分清楚的。
不但為官清廉,做事還十分小心謹慎。
他既不會丟失賬冊,更不會造假。
所以應該是人名出錯了。
想到這李邦華問呂宮:“查無此人,你確定對方叫李深嗎?”
呂宮後退半步:“李閣老不用查了,那個人名是我編造的。”
“為何編造人名?”
“我怕閣老讓人隨口編造假的賬冊騙人,所以才編造了一個假人名。”
李邦華嗬嗬一笑:“老夫既然敢在此和你們對峙,心裏便沒有鬼。”
他對著身後的官吏說道:“將那幾本賬冊交到這位考生手中,讓他們辨別真偽。”
官吏們紛紛將賬冊遞過來,交到呂宮手中。
呂宮不敢獨自一人辨別,將賬冊分別交給其他人逐一查看。
眾人看完之後紛紛沉默。
從賬冊的紙張和墨跡來看,這賬冊已使用多年,筆跡也有舊有新。
顯然不是臨時偽造的。
李邦華見狀說道:“大聲告訴他們,你剛才說的那幾個人有沒有罪?”
呂宮先是低頭,隨後抬頭高呼:“他們都有罪,是我錯怪李閣老了。”
“大點聲!”
“他們都有罪,我錯怪李閣老了!”呂宮用盡全身的力氣吼了出來。
現場的考生頓時安靜下來。
帶頭的都認錯了,他們還有什麽好堅持的?
李邦華心中長舒了一口。
萬幸,這幫讀書人都明事理。
如果換成老百姓,十個李邦華都被打死了。
因為老百姓不會聽道理,他們隻想發泄心中的不滿。至於之後的事,他們根本沒想過。
看著沉默如山的考生們,李邦華知道他剛才那番對答的說服力還不夠。
常州府的官員確實沒問題,可是其他府的官員就不一定了。
他十分清楚下麵的官員是什麽樣。
仗著有朝廷撐腰,他們作威作福,橫征暴斂,欺壓百姓。
有些地方的官員隨意草菅人命。
反正沒人監督,就算有人監督也能用金錢收買。
想到這,李邦華提高嗓音道:“老夫此番南下一是為了賑災,二是追繳賦稅欠款,三是整頓吏治。”
“你們誰還有疑問都可以上前詢問,老夫會一一解答。”
“但是提前說一聲,南直隸下轄有十五個直隸府和四個散州。截止到今天隻有徐州府,淮安府和常州三府完成了追繳賦稅的工作。”
“其他各府出現的問題,老夫還不知情。”
“不過老夫並不會推卸責任,經查明後凡是官員的問題,一律嚴懲。可如果是當地士紳的問題,老夫也會像對待官員那樣對待它們。”
“有問題的排好隊一一上前來詢問,沒問題退到一旁!”
“另外還有一件大事宣布,朝廷打算聘用一批屢試不中的讀書人擔任督查使,監督地方官員,有興趣的可以留下來單獨谘詢。”
李邦華這番話很快被人傳遞出去。
考生們都驚呆了...
這是什麽意思?
有問題的都能找李邦華解決?而且朝廷打算聘用一批讀書人監督官員?
說是督查使,其實就是禦史!
大明朝的禦史權利很大,別說聘用了,不給錢都行啊!
尤其是那些屢試不中的讀書人,他們空有一腔為國為民的熱血卻報國無門。
現在好了,機會來了!
有幾個老學究率先反應過來,他們推開人群往裏擠:“都讓一讓,讓一讓。”
其他人反應過來後迅速守住自己的位置,並說道:“別擠,前麵都是人。”
“我年紀大,讓我先來。”
“年紀大就回家躺著去,來這湊什麽熱鬧?”
“你這後生怎麽說話呢?懂不懂尊老愛幼?”老學究兩眼一瞪。
年輕人想了想,十分恭敬的說道:“您老別踏馬擠了,再擠就揍您!”
老學究看著對方伸出來的拳頭,頓時沒了脾氣,隻能老老實實站在後麵排隊。
“這是朝廷使得障眼法,大家夥千瓦別被騙了!”人群中有人拱火。
“對,咱們聯合起來想朝廷請願,要求罷免李邦華!”
周圍的考生迅速退向旁邊,將兩個喊話讀書人讓了出來。
有人鄙視道:“你們有事去前麵說,別連累我們。”
“對啊,閣老說有事可以跟他老人家親自說,你們在這起什麽哄?”
李邦華假裝沒看到,一邊接待考生的谘詢一邊讓人維持秩序。
“都別擠,都別擠!凡是在場的考生都有機會擔任督查使!”
學生們激動不已,紛紛上前與李邦華近距離接觸。
畢竟他是內閣首輔,文臣之首。
考生們起初還控訴當地官員的種種不法行為。
隨著時間的推移,控訴官員的人越來越少,谘詢如何當督查使的人越來越多。
李邦華的回答很有趣:“秋闈放榜的當天會告訴他們具體信息。”
整個谘詢過程從上午一直持續到傍晚才結束。
就這樣還有很多上年紀的老學究舍不得走。
“大人,快告訴我們督查使有什麽權利吧!我們都等不及了。”
“等不及也得等,這是朝廷的差事,兒戲不得。”官吏們回答。
“不要錢讓我當行不?”一個老學究突然說道。
其他人跟著開了竅,紛紛表示自己不要餉銀,隻要能讓他們擔任督查使就行。
李邦華看著這些比他小不了幾歲的讀書人,心中感歎不已。
科舉雖然給了下麵人上升的通道,可錄用的人還是太少了。
有些人究其一生也無法邁入官途。
不過科舉是公平的。
上到王宮貴胄,下到黎民百姓都得參加科舉才能入朝為官(這裏指文官)。
李邦華轉身對著欽差隊伍裏的官員說道:“貼出告示,就說今天,明天和後天,欽差隊伍都會在考場外接待考生的谘詢。”
“把他們的訴求記下來,隨後安排人一一核實處理。人手不夠就從南京國子監借,還不夠的話就從府學,州學,縣學借人。”
“借調過來的人飯管飽,另外還會按照士兵的標準發放行糧(出差補助)。”
“秋闈推遲到大後天,屆時還不參加者視為主動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