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場上的武器是刀劍,朝堂上武器是嘴。


    吳三桂以為其他人也會進行彈劾,已經做好了舌戰群儒的準備。


    沒想到的是...彈劾他的隻有這幾位。


    其他人站在原地,目光平靜,看不出任何情緒。


    就連高高在座的皇帝,也是一臉平淡沒有悲喜。


    他頓感不妙。


    從走進皇極殿的那一刻起,他的目光始終四處遊走。


    朝中的情況已經被他在京中的細作傳遞了出去,所以對朝堂上這些麵孔沒有意外。


    李邦華,方嶽貢,範景文...


    內閣的人齊了!剩下的人分別來自都察院,兵部,吏部,兵科給事中和五軍都督府。


    這些人聚在一起,明顯是找茬的。


    誰讓他們找茬的?


    除了高高在座的皇帝,還能有誰?


    可既然找茬,為何不見其他人有所行動?


    吳三桂的腦子頓時有些不夠用了,但他還是按照謀士方光琛提前告訴的對策進行反駁。


    “陛下,臣有罪,臣也認罪!”


    在場的人無不驚訝,以為吳三桂放棄了抵抗。


    就在眾人以為他認罪伏法的時候,卻聽吳三桂繼續說道:“但臣嘴裏的罪與施大人口中的罪不同,臣請陛下聽臣解釋。”


    崇禎一臉平靜的點頭:“朕在聽。”


    吳三桂心中一喜,跪在地上緩緩說道:“自從收到朝廷的聖旨後,臣本想立刻組織兵馬千裏勤王。”


    “但建奴在側虎視眈眈,一旦臣領精銳進關,剩下的寧遠守軍根本擋不住建奴,假如此時建奴進犯,寧遠百姓將遭受滅頂之災!”


    忠於朝廷?


    崇禎眯著眼,對吳三桂又有了新的認知:此人身後的謀士絕非等閑之輩。


    吳三桂繼續說:“雖然關寧軍驍勇善戰忠於朝廷,但寧遠百姓都是他們的摯友親朋,如果置百姓於不顧,就算臣帶兵勤王,關寧軍也無心戀戰一觸即潰。”


    “所以臣才盡遷寧遠百姓進關!望陛下見諒!”


    說完這些,吳三桂偷眼觀察四周。


    內閣的幾個老狐狸還是老樣子,板著臉沒有態度,氣的吳三桂心裏直罵街:“王八蛋,一幫老狐狸,呸!”


    五軍都督府的幾位都督都是軍人出身,看表情似乎是讚同他的說法。


    其他的人態度吳三桂根本不在乎。


    他在乎的是皇帝。


    這大明朝是皇上說了算,其他人隻能發表意見。


    隻要皇帝說他沒罪,那麽他就沒罪。


    迫於台階太高,他又匍匐在地,根本看不到崇禎的臉。


    一時間,急的他抓耳撓腮,非常難受。


    崇禎坐在龍椅上,穩如泰山。


    吳三桂該死嗎?


    該死!


    現在能殺他嗎?


    不能,否則後果會很嚴重。


    要知道,吳三桂本人雖然在京師,但他的主力步兵卻在山海關駐守。


    崇禎二年,袁崇煥擅殺毛文龍,雖然當時沒出現兵變,但幾年後毛文龍手下的孔有德,耿仲明和尚可喜紛紛叛變投降了建奴。


    究其原因,是袁崇煥擅殺毛文龍讓他們這些老部下不滿,契機出現後發生兵變。


    同理。


    崇禎二年逮捕袁崇煥後,祖大壽揚長而去。他公開帶著一萬五千多人的部隊撤回遼東,拒不執行崇禎皇帝的命令,還“毀山海關出,遠近大震。”


    雖然孫承宗最後派人將其召回,但從那之後祖大壽從不輕易離開軍營,生怕被東廠番子暗中抓捕。


    根據這些人的反應,尤其是祖大壽的表現,已然能猜出抓捕吳三桂後關寧軍的反應。


    山海關是京師東麵唯一的屏障,一旦失守北方遲早淪陷。


    聽到吳三桂的辯解後,左都禦史施邦耀反問:“請問平西伯,你於三月十六日抵達山海關,進關之後隻需派步兵死守關隘,其餘騎兵可盡發京師,解京師之圍。而且據我所知,此次勤王之兵都是騎兵,六天的路,為何用了十三天?”


    吳三桂頓時淚如雨下:“禦史大人有所不知!不是我來的晚,是糧草跟不上!”


    他指著五軍都督府的幾位都督說道:“幾位都督都是行伍之人,應該知道在沒有後勤的情況下,騎兵最多攜帶六天口糧(人吃米馬吃豆)。”


    幾位都督同時點頭。


    這是常識問題,沒有假。


    見幾位都督點頭,吳三桂頓時來了精神,他跪在地上挺直了上半身:“此次進京勤王按照計劃需攜帶六天的口糧,但是關寧軍仰仗火器,戰馬運力有限,為了運輸火器不得不放棄大部分糧草。”


    “行至半路糧草耗盡,不得不原地修整籌備糧草。朝廷欠餉嚴重,買糧草的錢都是臨時拚湊的。而且關寧軍是朝廷的軍隊,是官軍!不能想流賊一樣燒殺搶掠,所以籌備糧草的時間比較慢。”


    “迫於當時的形式,我和總督王永吉大人商議後決定,先把糧草集中給他,由他帶領六千騎兵先一步趕往京師,等籌備足夠的糧草後,我帶著剩下的人立刻出發。”


    “緊趕慢趕,終於在今晨抵達京師!”


    “可無論什麽原因,臣還是勤王來遲,請陛下降罪!”


    吳三桂解釋過後,朝堂上恢複安靜。


    文臣武將互相對視之後,一時間沒了主意。


    左都禦史施邦耀還想說些什麽,但仔細琢磨吳三桂的話後才發現,這些話在明麵上貌似無懈可擊。


    山海關距離京師不到七百裏,關寧軍每個騎兵隻有一匹戰馬,如果想保持戰馬的戰鬥力,每日行軍也就一百多裏。


    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如果攜帶的糧草不夠,隻能就近籌糧。


    籌糧辦法有兩種:買,搶!


    朝廷欠餉,他沒錢買!吳三桂是官軍,也不想搶糧。


    這兩個理由都說的過去,也站得住腳。


    崇禎淡淡一笑:“平西伯,既然你已經認罪,那就按照規矩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七天拯救大明?我還是上吊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盲寫小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盲寫小說並收藏七天拯救大明?我還是上吊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