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給何心這樣的男人,窩囊了一輩子,他根本就掙不來錢,每天的日子都過的緊巴巴,看著別人的好生活蒸蒸日上,自己還住在這種小草房裏過日子。
丈夫靠不住了想著兒女們可以改變下現狀,卻沒想到娶了個更厲害的兒媳婦,在整個何家莊似乎還沒有見識過這麽狠的角色,盡管自己這些年一忍再忍,她還是把自己當個無用的老太太打發。霸占了老夫妻倆的地,甚至沒錢的時候還要啃老,不僅如此就是孫子也在她的教育下對自己不敬老。
賈珍一輩子都覺得自己站在道理的最高點,她的所作所為都是無理可挑的,到了兒媳婦這裏卻也犯了難,驗證了一句常說的話“一物降一物”。
何心的病情一天天的嚴重,速度來的迅猛急促,大家都還在感嘆人到老年傻了倒是件幸事時何心就病危了。
直到生命的最後幾個小時,何偉峰才把父親拉回所謂的家,在這個家裏躺著睡覺的時候還是二十年前,這一晃幾十年都過去了,被人抬著進入何家村再入自己的房間,這段路等了這麽多年。
何心在家裏看著未曾住過的房間,白色的牆,幹淨的天花板,嶄新的家具,還有陽光透過窗戶投進來的光芒,一切都是這麽的新鮮,家裏的人腳步聲告訴自己時間在催促的前進,很多很多的人都在自己迷糊的眼前進來了消失了,聽不清誰在說話,隻是一陣忙亂。
在彌留之際何心似乎什麽都記起來了,他看著母親穿著單薄的衣服在眼前忙進忙出,父親高興的走過來拍拍自己的頭,何心想睜大眼睛看看,又見母親痛苦的抱著父親大聲的哭泣,想知道發生了什麽事,又很遙遠,怎麽都起不來。
何心突然記起來自己好多天都沒去看望母親了,他張張嘴巴想告訴身邊吵嚷的人群扶自己起來,他昨天還路過母親的眼前隻是沒有和她說話,今天突然有好多的話想跟母親說說,可怎麽叫都沒人答應,想伸手拉也夠不著。
掙紮了半天,何心累的滿頭大汗,他覺得自己好像要去很遠的地方,但他想見見母親再走,自己過去何賢他不至於攆出來吧,自己是他哥哥,他做事沒那麽絕吧,這樣說來兄弟之間還有緩回的餘地,畢竟母親還在呢。
何心終是走了,他似乎是笑著的,又似乎是哭著的,嘴角帶著弧線,眼淚卻流了下來,誰也不知道他彌留之際到底想到了什麽。
賈珍還是回到了自己的小茅草屋居住,女兒陪了幾天後都回了家,每天這個不大的屋子就剩下孤單的自己。兒子偶爾會來看看,生活就是這樣的喜怒無常,本想著自己可以走到老伴的前麵,以後留下他一個大男人可怎麽生活,卻沒想他卻留下孤零零的自己。
何賢還是過自己的悠哉日子,他並沒有太多的感情表露在外,對於這個哥哥他已經心如止水。
想想母親去世後何心冷酷的眼睛不曾流一滴淚,他們的孩子更是嬉嬉鬧鬧,何賢想著都覺得心酸,母親何曾想到自己離開這個世界後還有自己的親人這麽高興。
二姐去世後也不見何心一家任何人的出現,幾十年的仇或許還有想開了的時候,卻比仇人還要記恨萬分的確是最親的人,人的心可以用石頭做的話何心就是世上最硬的那塊不化的黑心石。
☆、好的生活
何賢也上了歲數,雖沒有給子女們人上人的生活環境,但讓他們也在無憂無慮中健康的長大。
何智從小白白淨淨,見麵的人都以為是城市來的孩子,靦腆懂事,深的奶奶父母疼愛。
長大後隻讀到了高中就要求輟學,他覺得憑自己的聰明才智能在外麵打拚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孩子終歸是想的簡單,真正進入社會才知道生存有時都是一件難事,何談生活上的蒸蒸日上。
何智輟學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出門打工,跟同學在外地辛苦工作一年,到手的錢隻夠買車票,看著辛苦錢所剩無幾,何智才體會到別人口中的出門不易,沒有一個人是隨隨便便成功的。
經過幾年的頹廢後,何智在父母的支持下借錢學起了修車,掌握門技術還可以混口飯吃,也能娶的上媳婦。
這點倒是真起了效果,說媒的人絡繹不絕,都快踩斷何賢家的門檻了。
對於媳婦的選擇何智有自己的想法,自己雖不是帥哥行列的,但也不難看,標準的身材,協調的曲線,再加上白淨的臉龐,起碼對得起觀眾了。所以找的媳婦也不能白瞎了我這樣的人。
一連見了十幾個姑娘都沒瞧的上眼的,急的何賢夫婦趕緊教育兒子。
看女孩子不能光看模樣呀,咱都是農民,娶回家來是要跟你踏實過日子的,不是牆上的畫擺在那裏看的。
劉曉春語重心長的勸解兒子,對待事情要想的長遠,也要貼合實際。
每個男人都想娶個美的像畫的姑娘,可人家那種姑娘也要求高。
何智點頭許諾了父母可以按他們的要求考慮,但在實實在在的見麵後他從不聽從父親的意見。
之前很多次都是劉曉春跟著兒子去相親,時間長了她都對自己的兒子很不滿,自己每次覺得人家姑娘模樣不錯,家教可以的時候兒子全是否定,都不曉得他到底要找什麽樣的。
屢次無果後劉曉春放棄了,又改為何賢陪著兒子去。
男人看待問題或許有共同點,第一次何賢陪著就成功了。
隻不過何賢還沒來得及認真仔細的觀察對方,人家倆人已經統一了決定,對對方很滿意。
緣分有時遲遲碰不到,你自己堅持自己所想的拒絕多點,就會招來大家的非議,覺得你太矯情,要求太高,也不知自己的家庭到底可以娶個多好的。
別人卻不懂得找一個投緣的,自己欣賞的另一伴是一件多麽高興的事,緣分就是在你尋尋覓覓中悄然而至。
何慧從小就是個乖乖女,她雖不太愛說話卻是個做事有自己分寸的女孩子。
小的時候家庭不是很好,她特別懂得父母的生活不易,在自己能力範圍內盡量的幫他們做點力所能及的事。
包括照顧奶奶,好好學習也是一件。
隻有學習好了父母臉上才能露出幸福的微笑,對今後的日子才能充滿美好的願望。
何慧確實也做到了,她從小到大都是學習標兵,在班裏在村裏都是現在人們談論的焦點。
每次聽到家長教育自己的孩子都會說帶上何慧的名字。
你就不能像咱們的何慧一樣,你看看人家,從小幫父母幹活還要照顧奶奶,照樣把學習搞的好好的,那個時候沒有補習班也沒有這麽多的學習資料,人家怎麽就能學習那麽好,你看你,現在的條件這麽好不知道珍惜,學習成績一塌糊塗。
孩子都會委屈的低下頭,想著何慧到底是誰呀。
真是這麽個理,在四十歲以前的人眼裏,何慧還是他們村那個次次第一名,回回得獎狀的懂事女孩。
在年輕的孩子們誰會翻開歷史去找找父母始終所說何人,何慧早已到了外地學習,一年半載回來一次,還不能多的停留就要出去打工掙點學費,年年如此。
</br>
丈夫靠不住了想著兒女們可以改變下現狀,卻沒想到娶了個更厲害的兒媳婦,在整個何家莊似乎還沒有見識過這麽狠的角色,盡管自己這些年一忍再忍,她還是把自己當個無用的老太太打發。霸占了老夫妻倆的地,甚至沒錢的時候還要啃老,不僅如此就是孫子也在她的教育下對自己不敬老。
賈珍一輩子都覺得自己站在道理的最高點,她的所作所為都是無理可挑的,到了兒媳婦這裏卻也犯了難,驗證了一句常說的話“一物降一物”。
何心的病情一天天的嚴重,速度來的迅猛急促,大家都還在感嘆人到老年傻了倒是件幸事時何心就病危了。
直到生命的最後幾個小時,何偉峰才把父親拉回所謂的家,在這個家裏躺著睡覺的時候還是二十年前,這一晃幾十年都過去了,被人抬著進入何家村再入自己的房間,這段路等了這麽多年。
何心在家裏看著未曾住過的房間,白色的牆,幹淨的天花板,嶄新的家具,還有陽光透過窗戶投進來的光芒,一切都是這麽的新鮮,家裏的人腳步聲告訴自己時間在催促的前進,很多很多的人都在自己迷糊的眼前進來了消失了,聽不清誰在說話,隻是一陣忙亂。
在彌留之際何心似乎什麽都記起來了,他看著母親穿著單薄的衣服在眼前忙進忙出,父親高興的走過來拍拍自己的頭,何心想睜大眼睛看看,又見母親痛苦的抱著父親大聲的哭泣,想知道發生了什麽事,又很遙遠,怎麽都起不來。
何心突然記起來自己好多天都沒去看望母親了,他張張嘴巴想告訴身邊吵嚷的人群扶自己起來,他昨天還路過母親的眼前隻是沒有和她說話,今天突然有好多的話想跟母親說說,可怎麽叫都沒人答應,想伸手拉也夠不著。
掙紮了半天,何心累的滿頭大汗,他覺得自己好像要去很遠的地方,但他想見見母親再走,自己過去何賢他不至於攆出來吧,自己是他哥哥,他做事沒那麽絕吧,這樣說來兄弟之間還有緩回的餘地,畢竟母親還在呢。
何心終是走了,他似乎是笑著的,又似乎是哭著的,嘴角帶著弧線,眼淚卻流了下來,誰也不知道他彌留之際到底想到了什麽。
賈珍還是回到了自己的小茅草屋居住,女兒陪了幾天後都回了家,每天這個不大的屋子就剩下孤單的自己。兒子偶爾會來看看,生活就是這樣的喜怒無常,本想著自己可以走到老伴的前麵,以後留下他一個大男人可怎麽生活,卻沒想他卻留下孤零零的自己。
何賢還是過自己的悠哉日子,他並沒有太多的感情表露在外,對於這個哥哥他已經心如止水。
想想母親去世後何心冷酷的眼睛不曾流一滴淚,他們的孩子更是嬉嬉鬧鬧,何賢想著都覺得心酸,母親何曾想到自己離開這個世界後還有自己的親人這麽高興。
二姐去世後也不見何心一家任何人的出現,幾十年的仇或許還有想開了的時候,卻比仇人還要記恨萬分的確是最親的人,人的心可以用石頭做的話何心就是世上最硬的那塊不化的黑心石。
☆、好的生活
何賢也上了歲數,雖沒有給子女們人上人的生活環境,但讓他們也在無憂無慮中健康的長大。
何智從小白白淨淨,見麵的人都以為是城市來的孩子,靦腆懂事,深的奶奶父母疼愛。
長大後隻讀到了高中就要求輟學,他覺得憑自己的聰明才智能在外麵打拚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孩子終歸是想的簡單,真正進入社會才知道生存有時都是一件難事,何談生活上的蒸蒸日上。
何智輟學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出門打工,跟同學在外地辛苦工作一年,到手的錢隻夠買車票,看著辛苦錢所剩無幾,何智才體會到別人口中的出門不易,沒有一個人是隨隨便便成功的。
經過幾年的頹廢後,何智在父母的支持下借錢學起了修車,掌握門技術還可以混口飯吃,也能娶的上媳婦。
這點倒是真起了效果,說媒的人絡繹不絕,都快踩斷何賢家的門檻了。
對於媳婦的選擇何智有自己的想法,自己雖不是帥哥行列的,但也不難看,標準的身材,協調的曲線,再加上白淨的臉龐,起碼對得起觀眾了。所以找的媳婦也不能白瞎了我這樣的人。
一連見了十幾個姑娘都沒瞧的上眼的,急的何賢夫婦趕緊教育兒子。
看女孩子不能光看模樣呀,咱都是農民,娶回家來是要跟你踏實過日子的,不是牆上的畫擺在那裏看的。
劉曉春語重心長的勸解兒子,對待事情要想的長遠,也要貼合實際。
每個男人都想娶個美的像畫的姑娘,可人家那種姑娘也要求高。
何智點頭許諾了父母可以按他們的要求考慮,但在實實在在的見麵後他從不聽從父親的意見。
之前很多次都是劉曉春跟著兒子去相親,時間長了她都對自己的兒子很不滿,自己每次覺得人家姑娘模樣不錯,家教可以的時候兒子全是否定,都不曉得他到底要找什麽樣的。
屢次無果後劉曉春放棄了,又改為何賢陪著兒子去。
男人看待問題或許有共同點,第一次何賢陪著就成功了。
隻不過何賢還沒來得及認真仔細的觀察對方,人家倆人已經統一了決定,對對方很滿意。
緣分有時遲遲碰不到,你自己堅持自己所想的拒絕多點,就會招來大家的非議,覺得你太矯情,要求太高,也不知自己的家庭到底可以娶個多好的。
別人卻不懂得找一個投緣的,自己欣賞的另一伴是一件多麽高興的事,緣分就是在你尋尋覓覓中悄然而至。
何慧從小就是個乖乖女,她雖不太愛說話卻是個做事有自己分寸的女孩子。
小的時候家庭不是很好,她特別懂得父母的生活不易,在自己能力範圍內盡量的幫他們做點力所能及的事。
包括照顧奶奶,好好學習也是一件。
隻有學習好了父母臉上才能露出幸福的微笑,對今後的日子才能充滿美好的願望。
何慧確實也做到了,她從小到大都是學習標兵,在班裏在村裏都是現在人們談論的焦點。
每次聽到家長教育自己的孩子都會說帶上何慧的名字。
你就不能像咱們的何慧一樣,你看看人家,從小幫父母幹活還要照顧奶奶,照樣把學習搞的好好的,那個時候沒有補習班也沒有這麽多的學習資料,人家怎麽就能學習那麽好,你看你,現在的條件這麽好不知道珍惜,學習成績一塌糊塗。
孩子都會委屈的低下頭,想著何慧到底是誰呀。
真是這麽個理,在四十歲以前的人眼裏,何慧還是他們村那個次次第一名,回回得獎狀的懂事女孩。
在年輕的孩子們誰會翻開歷史去找找父母始終所說何人,何慧早已到了外地學習,一年半載回來一次,還不能多的停留就要出去打工掙點學費,年年如此。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