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彥暉,蔡州上蔡人,唐末五代時期楚國將領,蔡州節度使秦宗權族弟。早年在秦宗權軍中效力,後又相繼追隨孫儒、劉建鋒、馬殷,在唐末軍閥混戰中由江淮一路轉戰到湖南,擔任武安軍捉生指揮使,後與李瓊一同攻略湖南、桂管,因功升任在城都指揮使。輔佐馬殷建立楚國,並領兵於越堤大破吳軍,奪取嶽州、朗州等地,官至檢校太傅、道州刺史,最終病逝。在楚國建立的過程中立有大功,與許德勳、李瓊、王環並稱‘虎臣’。


    秦彥暉,蔡州節度使秦宗權的族弟,年輕時便在其麾下效力,強健勇敢,頗有智略。秦宗權命其弟秦宗衡率領一支軍隊,與孫儒、劉建鋒、馬殷等將領一同攻略淮南。當時,秦宗權因屢敗於宣武節度使朱溫,勢力日蹙,秦彥暉擔心日後遭禍,便主動請求調到秦宗衡麾下。但孫儒不久又發動兵變,殺死秦宗衡,帶著軍隊脫離了秦宗權的控製,秦彥暉又追隨孫儒,並參與了孫儒與寧國節度使楊行密爭奪淮南的戰爭。


    楊行密攻殺孫儒,奪取了淮南,被授為淮南節度使。孫儒殘部七千餘人,在劉建鋒、馬殷的率領下,南下攻掠江西,很快便發展到十餘萬兵力。後來,又攻入湖南道,最終奪取潭州,控製了武安軍。唐朝乃以劉建鋒為武安軍節度使,秦彥暉當時也在這支南下的隊伍之中,被劉建鋒任命為捉生指揮使。


    劉建鋒為軍卒陳贍所殺,馬殷被擁立為藩帥,秦彥暉又繼續效力於馬殷,馬殷被正式拜為武安軍節度使。當時,武安軍管內轄有七州,馬殷僅能控製潭州、邵州。秦彥暉與李瓊被任命為嶺北七州遊奕使,率軍攻取衡州,斬殺刺史楊師遠,隨即又攻永州,擊殺刺史唐世旻,又接連奪取道州、郴州、連州,徹底控製了湖南道。


    馬殷命秦彥暉、李瓊領兵七千,南攻桂管靜江軍。在全義嶺之戰中,俘殺靜江軍副使陳可璠,乘勝進至桂州,迫降靜江軍節度使劉士政,盡取其治下桂州、宜州、嚴州、柳州、象州等五州之地。此戰,雖以李瓊戰功最著,但秦彥暉同為大將,統領諸軍,被被授為檢校太保,改任在城都指揮使。


    武昌節度使杜洪被吳軍圍困在鄂州,遣使向朱溫求援,朱溫遂以朝廷的名義,令馬殷及荊南節度使成汭、武貞節度使雷彥威援救杜洪,成汭親率艦隊馳援鄂州。馬殷命秦彥暉與許德勳率水師東下,但他們沒有去救武昌,反而與雷彥威合兵,攻陷了荊南鎮治江陵,掠其人、財而歸。鄂州前線的荊南軍由此士氣盡毀,成汭兵敗,投江自殺,杜洪敗死,武昌鎮被吳國所吞並。


    朱溫篡唐稱帝,建立後梁,馬殷向後梁稱臣,被封為楚王,建立了楚國,但吳國仍沿用唐朝年號,與後梁相抗衡。


    不久,吳將劉存、劉威、陳知新等率水軍三萬攻打楚國,秦彥暉亦領三萬水軍,順江東下,迎戰吳軍。時逢大雨,劉存等引軍退到越堤北,秦彥暉率軍追擊,與劉存等戰於越堤,大敗吳軍。楚將黃璠領三百戰艦自瀏陽口切斷江上道路,與秦彥暉合擊吳軍,吳軍大潰,裨將死者百餘人,士卒死者以萬計,亡戰艦八百餘艘,劉存、陳知新皆被楚軍俘殺,劉威率餘眾逃回吳國。


    秦彥暉乘勝再取嶽州,以功進授檢校太傅。後來,後梁以雷彥恭依附吳國為由,命馬殷出兵討伐雷彥恭,馬殷遂命秦彥暉聯合荊南軍攻打朗州。秦彥暉命部將曹德昌率壯士趁夜由水道潛入城中,舉火為號,他在城外鳴金鼓大噪,領兵破門入城,朗州大將區景思戰死,雷彥恭逃奔吳國,其弟雷彥雄等七人皆被秦彥暉所俘。澧州刺史向瓌素,亦率所統溪洞諸蠻歸附於楚國,楚國據有朗、澧二州,並改武貞軍為永順軍。後來,官至道州刺史,卸任回到潭州,不久病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徐夏半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徐夏半生並收藏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