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存亮,字季明,河中人,賢宦。唐憲宗時,馬存亮累官左神策軍副使、左監門衛將軍,知內侍省事,進左神策中尉,他精明強幹,裁選軍屬得當。在平定染署工匠張韶的事變中功居第一,此後避權外出,任淮南監軍,又入朝任內飛龍使,與權宦王守澄力爭,使宰相宋申錫之家免遭屠戮。唐文宗時,以右領軍衛上將軍之銜致仕,封岐國公,曆仕六朝,以忠謹著稱,去世時年六十三,獲贈揚州大都督。


    馬存亮,曆經升遷,擔任左神策軍副使,升任雲麾將軍、左監門衛將軍、知內侍省事兼左街功德使,再晉升為左神策軍中尉。當時,在籍軍人計有十多萬人,馬存亮選用人才,使軍中沒有無用之人、部屬中沒有多餘的官員。


    唐敬宗即位後,馬存亮為宦官吐突承璀辯護,認為他雖然犯有過失,但不該被殺,敬宗於是下詔,為吐突承璀平反,並令其養子吐突士曄將他以禮收葬。染署工匠張韶每次把染材運送到宮中時,衛士都不加盤問,而占卜者蘇玄明則借機鼓動張韶叛亂。


    張韶暗中糾結眾工匠一百多人,把兵器藏在紫草車中,運入右銀台門,約定在傍晚發動變亂。有人前來盤問,張韶以為陰謀泄露,於是將其殺死,將浴堂門關閉,提前起事。當時,敬宗在清思殿擊球,聞訊大驚,在隨從的勸說下,前往了馬存亮掌管的左神策軍。起初,敬宗寵愛右神策護軍中尉梁守謙,每次親臨觀看左、右神策兩軍的表演,往往希望右神策軍獲勝,左神策軍因此心懷怨恨。


    馬存亮出來迎接,捧著敬宗的腳哭泣,把敬宗背進左神策軍,並派五百騎兵前去迎接郭太皇太後、王太後。等兩位太後來到時,賊人已經砍開門,進了清思殿,馬存亮派左神策大將軍康藝全、右神策大將軍康誌睦及將軍何文哲等率領騎兵討伐叛軍,日暮時分,神策軍將張韶和蘇玄明射殺。


    在叛軍進宮時,宦官由望仙門倉促出逃,朝廷內外都不知道敬宗去往何處。黎明時分,左、右神策軍捉住所有的亂黨,肅清內宮,敬宗乘車返回。群臣前往延英殿覲見敬宗,但前來的人不到十分之一二,因沒有禁止叛軍進宮而得罪的有數十人,按法當死,因馬存亮之請,敬宗僅對三十五人施以杖刑,隨後論功,敬宗賞賜馬存亮實封食邑二百戶。馬存亮在平定事變的過程中,功勞最高,他卻不願意因此得權,請求出任淮南監軍使,後入朝任職,被授為內飛龍使。


    唐文宗與宰相宋申錫密議誅除宦官,此事卻被神策中尉王守澄及其黨鄭注得知。鄭注令神策都虞候豆盧著誣告宋申錫謀立文宗之弟、漳王李湊,文宗信以為真,大為惱怒。王守澄隨即要派兩百騎兵屠滅宋申錫全家,馬存亮與王守澄一同覲見文宗,爭執道:“現在謀反的人隻有宋申錫,為何不召集宰相一起商議此事。如今突然這樣做,京城肯定大亂!”王守澄這才作罷。宋申錫經朝臣解救,最終被貶為開州司馬,馬存亮因自己無法為他辯冤,即日請求致仕,獲準以開府儀同三司、右領軍衛上將軍之銜辭官,歸居於長安永嘉裏的私宅,獲封岐國公。


    馬存亮去世,享年六十三歲,被追贈為揚州大都督,葬於京兆灞陵附近。馬存亮曆仕六朝,以忠謹著稱。唐憲宗時,任左神策中尉,他精明強幹,裁選軍屬得當。在平定染署工匠張韶的事變中,馬存亮功居第一。唐文宗時,與權宦王守澄力爭,使宰相宋申錫之家免遭屠戮,對穩定時局起了一定的作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徐夏半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徐夏半生並收藏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