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仁秀,渤海國第十代君主,大明忠之從父,大祚榮之弟大野勃的曾孫,年號是建興。大仁秀兼並了靺鞨鐵利、安車骨、拂涅、號室等部,擊敗了黑水靺鞨,渤海國達到極盛。所謂“海東盛國”主要就是指他統治的時期。


    大仁秀,渤海國高王大祚榮弟大野勃的曾孫,簡王大明忠的從父。渤海國康王大嵩璘病逝,其子大元瑜受唐冊封,嗣襲王位,改元永德。大元瑜在位3年逝世,諡定王,其長弟大言義“權知國務”,主持政事。次年,受唐冊封,正式即位,改元朱雀,大言義在位6年,亡故,諡曰僖王。大言義死後,其弟大明忠嗣位,改元太始,僅一年,大明忠去世,諡簡王。大明忠死後,由大仁秀權知國務,執掌王權,遣使李繼常等26人朝唐告哀,唐遣使赴渤海王都上京龍泉府,冊封大仁秀為銀青光祿大夫、檢校秘書監、忽汗州都督、渤海國王。


    大仁秀,才智出眾,熟悉漢籍,了解中原情況,為了消除吏製方麵的弊端,大仁秀重用賢能,大力選拔人才,這不僅為渤海的統治機構注入活力,而且使大仁秀得到一批中、下層人士的支持。


    大仁秀利用新羅內部“州郡大饑,盜賊蜂起”之機,揮師南下,沉重打擊了長期以來對渤海國懷有敵對情緒的新羅,使新羅退到大同江一線築起長城三百裏。南定新羅之後,大仁秀又討伐海北諸部。“海”即指今興凱湖,海北諸部,指南黑水,即《新唐書·北狄傳》所提到的佛涅、虞婁、越喜、鐵利諸部。這些部落雖曾不同程度被大武藝和大欽茂所征服,但在相當長時間裏保持著一定的獨立性。經大仁秀征討後,這些部落徹底成為渤海國的役屬,其所分布的地域成為渤海國的“境宇”,渤海國逐漸形成“地方五千裏”的疆域規模,渤海國疆域的基本格局至此形成。


    大仁秀根據律令製,大膽革新,對全渤海的行政區劃,按京、府、州、縣進行整頓或者重新劃定,從而統一確定了渤海的政區和地方機構。大仁秀時期,渤海轄有5京、15府、62州,其轄區北到黑水靺鞨,南抵新羅,西接契丹,東迄日本海,大仁秀南征北戰,開拓大片土地,奠定了渤海疆域。


    大仁秀一直同唐廷保持親密關係,稱臣納貢,恭謹事唐,不缺藩禮。在其執掌權柄的13年裏,有記錄可查的遣使朝唐就有14次,其使節在唐朝受到重視和歡迎,依據唐製進行革新。為了培養熟悉漢籍、通曉古今製度、有很高漢文化水平的統治人才,特派遣學生,赴長安深造。這些學生,多以品學兼優,受到崇敬,如“才綺文新”的李居正,在仕途中,任“公卿”。


    由於大仁秀繼高王大祚榮、武王大武藝、文王大欽茂、康王大嵩璘之後,大力吸收中原、日本、新羅等文化,加速了各地製度、技術、習俗在渤海的傳播。大仁秀時代,渤海統治集團,地方官吏,貴族地主,京、府、州、縣等主要地區某些居民,均日趨新羅化。


    在大仁秀的治理下,渤海得以“中興”,渤海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繼文王大欽茂後,再次出現盛況,渤海國更加鞏固和強大,成為中外聞名的“海東盛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徐夏半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徐夏半生並收藏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