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顏,字光遠,突厥阿跌族,河曲人,原名阿跌光顏,因功賜姓李,唐朝中期名將,雞田州刺史阿跌良臣之子、尚書左仆射李光進之弟。出身將門,勇健善射,隨兄在河東軍任職,曾參與討伐李懷光、劉辟、楊惠琳及王承宗的戰爭,曆授代、洺二州刺史,升任忠武節度使。參與討伐淮西叛鎮吳元濟,與淮西軍多次交戰,牽製其主力,為李愬夜襲蔡州提供條件,淮西之亂平定後,封武威郡開國公。任義成軍節度使,與田弘正等奉命征討平盧節度使李師道,屢破平盧兵,遷邠寧節度使。唐穆宗即位後,官加使相,曆任鳳翔、忠武等鎮節度使。受命征討成德叛藩王廷湊,因時局混亂,深感難以成功,便推辭回鎮,唐敬宗即位後,正式受拜司徒兼侍中。去世時年六十五,獲贈太尉,諡號忠。


    李光顏,本為河曲部落稽阿跌族人,原姓阿跌氏,後因功賜姓李,其家族自曾祖父阿跌賀之,世襲雞田州刺史之職。其父阿跌良臣,隸屬於朔方軍,於唐代宗時官至禦史中丞,後追贈太保。李光顏之姐嫁於舍利葛旃,舍利葛旃於仆固懷恩叛亂時殺仆固瑒而歸附河東節度使辛雲京,李光顏與其兄李光進從小依靠舍利葛旃,因此定居於太原。舍利葛旃善騎射,李光顏兄弟自幼皆隨他習武,舍利葛旃惟獨稱讚李光顏勇敢強健,連自己也不能趕上。


    成年後,李光顏在河東軍任偏將,在討伐朔方節度使李懷光時立下戰功。唐憲宗命高崇文、李元奕、嚴礪等共同出兵討伐叛亂的西川節度副使劉辟,在戰鬥中,李光顏奪旗斬將,出入賊軍來去如神,從此小有名氣。夏綏節度使韓全義之甥楊惠琳擁兵抗拒朝廷新任的夏綏節度使上任,河東節度使嚴綬受命進擊楊惠琳,他派李光顏兄弟率軍進擊,李光顏於此役立下戰功,此後曆授代、洺二州刺史,兼禦史大夫。


    憲宗命河東、河中、振武、義武諸鎮為恒州北道招討,合軍討伐叛亂的成德節度使王承宗,李光顏也參與此役。王承宗率精騎二萬,越過木刀溝,與官軍展開大戰,義武節度使張茂昭親率子侄上陣,與諸軍分左、右兩翼力戰。當時,矢如雨下,李光顏與兄長李光進及沙陀大將朱邪執宜等也率兵死戰,最終大敗叛軍,斬首萬級,王承宗僅以身免。


    朝廷準備討伐淮西吳元濟叛亂,李光顏調任陳州刺史,充任忠武軍都知兵馬使,升任忠武軍節度使、檢校工部尚書。憲宗發十六道兵討伐準西,李光顏為大將,獨率本部兵馬進軍溵水,列營時曲,李光顏於臨潁及南頓接連擊破淮西軍。當時,征討淮西諸軍久未有功,憲宗派禦史中丞裴度前往行營撫慰將士,察看形勢,裴度回朝後,惟獨奏報李光顏勇而知義,始終不辱朝命。


    李光顏在時曲大破吳元濟軍。開始叛軍清晨逼近李光顏的營壘列陣,李光顏的部隊無法出壘,他便自毀左右牆,親率幾位騎兵向淮西陣中衝鋒,多次來回衝殺,叛軍都認得他,箭象刺蝟毛般密集地向他身上射去。李光顏的兒子攔住馬鞍,勸父不要深入敵陣,李光顏舉刀喝退,繼續前進。將士見主帥效死,個個奮勇爭先,叛軍徹底潰敗,死傷數千人,捷報傳至京師,人人互相慶賀。李光顏敗於時曲,李光顏與烏重胤在小溵水擊敗淮西兵馬,並攻克小溵水城。


    李光顏與烏重胤在陵雲柵擊破淮西軍,斬首三千級。李光顏與烏重胤又於陵雲柵敗淮西兵,斬首兩千多級。李光顏與烏重胤攻克陵雲柵,攻占了石、越二柵壘,憲宗聽聞後大悅,賜給告捷的人奴婢和銀錦,升任檢校尚書左仆射。


    李光顏在郾城大破淮西軍三萬人,叛將張伯良逃走,叛軍將士的十分之二三被殺,俘獲戰馬千匹、兵器甲胄三萬套。郾城守將鄧懷金請降,李光顏成功收複郾城,李光顏與烏重胤於賈店戰敗。當時,宰相裴度率僚佐在沱口觀看修築城牆,淮西大將董重質率騎兵從五溝出發,前來攔擊裴度,大聲呼喊著向前進軍,搭著弓弩,拔出兵器,兵鋒將要危及裴度。李光顏與田布盡力作戰,抵禦董重質,裴度才得以進入沱口城中,叛軍撤退時,田布又扼守敵叛軍在溝中的退路,叛軍下馬翻越溝塹,摔死壓死的有一千多人。


    此時,李愬乘其無備,率兵夜襲蔡州,生俘吳元濟,董重質的家屬也在蔡州被俘,董重質因而拋棄時曲軍隊,向李愬投降。李光顏聞知後,躍馬入叛軍大營,大呼賊兵投降,叛軍一萬多人,都解甲投戈等候發落。憲宗對眾人論功行賞,加李光顏為檢校司空、使持節許州諸軍事兼許州刺史、禦史大夫,並賜勳上柱國,封爵武威郡開國公,食邑二千戶,其餘散官勳職如故。憲宗命中官到李光顏居宅賜宴,並賜給芻米二十餘車,憲宗又於麟德殿召見他,賜金帶錦彩。朝廷準備征討平盧節度使李師道,授李光顏為義成軍節度使,李光顏到軍後,立即奔赴行營,與魏博節度使田弘正共同率軍討伐。數十日內,李光顏兩度於濮陽擊敗叛軍,斬殺數千人,並率軍深入叛軍後方。


    吐蕃入侵,朝廷改授李光顏為邠寧節度使。當時,鹽州城被吐蕃毀壞,朝廷命李文悅為刺史,令李光顏充任勾當修築鹽州城使,依例準許他隨帶陳許六千人前往邠寧赴任。憲宗暴死,由唐穆宗李恒即位,穆宗加授李光顏特進,依例賜其子四品正員官,以表彰他修築鹽城之功。穆宗因李光顏功冠諸將,不久後又命他回京,在宮中賜宴優賞,於開化裏賜他宅第,加職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隨即帶著平章事官銜回到邠寧鎮署。


    吐蕃侵涇原,夏州節度使田縉因貪贓卑下侵擾黨項羌,羌人便引吐蕃入寇,等到吐蕃軍進攻涇州,邊將郝玼血戰才使其退卻。李光顏聞知吐蕃攻涇州時,部署軍隊前往援救,邠寧駐軍喧然而議說:“一人供給五十緡而不識戰陣,那是什麽人呀!正常規定的衣物資用得不到卻要前去迎著白刃,這又是什麽人哪!”洶洶然憤恨不可遏止。李光顏素來頗得軍心,此時委婉陳說大義,言出流涕,三軍為之感動,都流下眼淚,便欣然出發。吐蕃聽聞李光顏全軍前來後,因畏懼而退去,史稱“蓋田縉始生國患,而賴光顏、郝玼之驅戮也”。


    李光顏調任鳳翔尹,充任鳳翔隴右節度使,依舊任檢校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朝廷因李光顏從前鎮守忠武軍時頗得人心,正欲討伐成德叛藩王庭湊,故改授其為忠武軍節度使,李光顏赴鎮之日,宰相百官按例在章敬寺送別,穆宗駕臨通化門送行,賜給錦彩、銀器、良馬、玉帶等物。朝廷下詔討伐王廷湊,命李光顏兼任深州行營諸軍節度使,李光顏受命後即出兵征討,但朝廷討伐王庭湊不利,李光顏也隻能閉壁自守。


    因孤軍深入,糧餉運送艱難,朝廷又將滄、景、德、棣等州劃與李光顏兼管,任命他為橫海節度使、滄景觀察使,仍兼任忠武、深州行營節度使。因諸州與叛鎮鄰近,便於急速運送,李光顏認為朝廷處置失當,叛鎮相互勾連,不能短時間平定,如果自己行事有差錯,就會前功盡棄,便懇切推辭兼管方鎮之職。李光顏統轄的忠武軍士兵得知朝廷已經停罷了諸道在河朔前線的軍隊,而自己還要留守滄州和景州,都大聲喧鬧,向西奔走,要返回許州。李光顏無法製止,以致受驚得病,他一再向朝廷上表,祈請辭去橫海節度使歸鎮,穆宗允準,後朝廷果然討伐無功而赦免王廷湊。


    宣武節度使李願被士兵驅逐,軍中擁立牙將李絺為帥,發動叛亂,朝廷命李光顏率忠武軍討伐,紮營於尉氏。牙將李質趁李絺腦疽發作時將其誅殺,傳首京師,並迎接新任宣武節度使韓充。李光顏意欲必先收汴,借機大肆俘獲搶掠,而監軍姚文壽也企圖召李光顏入城,但韓充直入汴州,最終斷絕了其念想。唐敬宗拜李光顏為守司徒兼侍中,升任太原尹、北京留守、河東節度使,進階開府儀同三司,於宣政殿正式受冊封司徒兼侍中。


    李光顏去世,享年六十五歲,河東軍的官民聽聞此訊後,為其罷市,敬宗也為其廢朝三日,追贈太尉,諡號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徐夏半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徐夏半生並收藏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