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垍,字弘中,絳州聞喜人,唐朝中後期名相,內史裴居道七世孫、高陵令裴昱第二子。出身河東裴氏東眷房,二十歲時中進士,舉賢良極諫科對策第一,補美原縣尉,曆任監察禦史、殿中侍禦史、考功員外郎等職。唐憲宗繼位後,召為翰林學士,遷中書舍人,舉薦李絳、崔群同掌機要政務。因舉人不當,罷為戶部侍郎,為官好直,深得憲宗信任,遷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加集賢院大學士、監修國史。裴垍拜相之後,改革稅收弊政,減輕百姓負擔,推薦韋貫之、裴度為知製誥,擢拔李夷簡為禦史中丞,知人善任,貶抑庸劣,使政治清明。裴垍身患中風,被罷為兵部尚書、銀青光祿大夫,改太子賓客,旋即病逝,獲贈太子太傅。


    裴垍,武則天年間宰相裴居道的七代孫,二十歲時中進士,朝廷製舉賢良極諫科,裴垍對策第一,補為美原縣尉。任期滿後,各藩鎮和州府,交相征辟,但均不赴就,不久,朝廷拜他為監察禦史,此後還相繼任殿中侍禦史、尚書禮部考功員外郎等職。這期間,吏部侍郎鄭珣瑜曾委托裴垍主持考試詞判,裴垍秉公辦事,嚴肅認真,不受請托賄賂,皆以實才取人。


    召裴垍入為翰林學士,曆任考功郎中,知製誥、中書舍人等職。當時,李吉甫方拜相,不知該如何用人,便向裴垍請教,裴垍隨即列出三十人的名字,李吉甫按照他給的列表錄用人才,受人稱讚。朝廷詔舉賢良,裴垍守正不受請托,考核皆務才實。當時,應試的皇甫湜、牛僧孺、李宗閔等人,在對策中指陳時弊、言詞激切,考官楊於陵、韋貫之將三人招為上第錄取,裴垍複查考試結果也無異議。然而,宰相李吉甫泣奏唐憲宗,認為裴垍所錄非人,唐憲宗於是貶黜楊於陵、韋貫之外任,罷免裴垍翰林學士職務,降為戶部侍郎。不過,唐憲宗事非情願,也知裴垍正直,從此反而更加信重。


    李吉甫出任淮南節度使,唐憲宗遂拜裴垍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主持朝政,加任集賢院大學士、監修國史。當時,百姓輸賦稅於州府要分成三份:一曰上供;二曰送使;三曰留州。在唐德宗建中初年製定兩稅法時,物重錢輕,後來漸至物輕錢重,百姓賦稅交錢,這樣稅額到唐憲宗時就增加了一倍。此外,唐時所說的“貫”或“緡”,按規定為千錢,但在習慣流行中並不足千錢,稱省估,州裏長吏為了中飽私囊,讓百姓以足額交錢,稱為實估,這樣又加重了人民的負擔。裴垍為相以後,奏請唐憲宗同意,將天下留州送使錢,改由省估征收。同時規定觀察使或節度使,隻征收所在州的賦稅作為公費開支,如不足,才可征收所轄支郡,這樣減輕了人民的負擔。


    當宰相時,還很年輕,但是嚴肅為政,依法辦事,頗有一番作為,一心為國家朝廷辦事,觸犯了勳貴舊臣的利益,引起他們的不滿。但因裴垍事事在理,又得到唐憲宗的支持,他們奈何不得。此外,裴垍注意聽從不同意見,以補自己的不足。


    裴垍為翰林學士時,曾舉薦李絳、崔群同掌機要政務;為宰相以後,又用韋貫之、裴度為知製誥,擢拔李夷簡為禦史中丞,這些人後來都相繼機任宰相,為一代名臣。他選用的其他人也都很精明,不負人望。裴垍才能兼備,風範凜然,知人善任,在他前後擔任宰相的人中,是無人可比的,時論認為:他執政時期朝無奸侫,百業漸興,出現唐朝後期少有的清明時期。當時,吐突承璀很受唐憲宗的恩寵,常尋機向唐憲宗有私人請求。但唐憲宗礙於裴垍,不敢如吐突承璀所願,並誡其收斂一些,唐憲宗由於對裴垍信重,在朝廷常稱其官號,而不直呼其名。


    裴垍患中風病,唐憲宗得知後非常歎惜,特遣中使前往存慰,並對其飲食用藥都讓及時奏上,親加過問,但裴垍的病並不好轉,且日加重。唐憲宗隻好免去了他的宰相職務,而改任兵部尚書,不久又遷任太子賓客,裴垍於當年去世,朝廷特贈他為太子少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徐夏半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徐夏半生並收藏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