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參,荊州江陵人或南陽棘陽人,唐代詩人,與高適並稱“高岑”。出生在一個官僚家庭,因聰穎早慧而五歲讀書、九歲屬文,進士及第,守選三年後獲授右內率府兵曹參軍,後兩次從軍邊塞,先任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後任安西北庭節度使封常清幕府判官。唐代宗時,岑參曾任嘉州刺史,故世稱“岑嘉州”,卒於成都,享年約五十二歲。文學創作方麵,岑參工詩,長於七言歌行,對邊塞風光,軍旅生活,以及異域的文化風俗有親切的感受,邊塞詩尤多佳作。


    岑參西上長安,獻書闕下,但沒有得到提擢,之後屢次奔走在長安、洛陽之間大約十年。王昌齡任江寧丞,岑參作《送王大昌齡赴江寧》以送,以第二人登進士第,之後是三年的守選期。


    岑參從長安出發,沿京洛大道東進,在孟津渡過黃河,到達河溯之地,尋找陶處士,然後向東北達到新鄉縣,拜訪縣尉王釜,之後經過相州到達鄴城,接著抵達了邯鄲,又經過清河縣到達冀州,之後由冀州向北達到瀛州,而後向西北而行到達安喜縣,拜訪了三叔父岑棓。夏末秋初時,岑參開始南返,先到井陘,拜訪李道士,再到黃河邊的黎陽縣,渡河到南岸的白馬渡,然後向東南直抵潁陽度歲。


    由潁陽出發西返長安,先北渡黃河到達舊居之地王屋山,然後北赴晉州,在晉州故地重遊,再到絳州,並在參觀驪姬墓。之後東渡黃河到達蒲關,在蒲關寄宿,最後到長安杜陵別業,送安喜縣人郭乂回鄉時作《送郭乂雜言》。為了順利參加的冬集,岑參再次東去潁陽向州府匯報守選情況,並領取應選解文,在等待官府發放應選解文期間,岑參曾到達匡城縣,受到周縣尉的招待,後於夜晚到達大梁投宿,又曾和好友韓樽在偃師東拜訪景雲寺暉上人。在獲得了官府發放的應選解文後,西歸長安參加冬集,為順利得到授官而作《感舊賦》分送衙門有關“達人”。


    守選期滿的岑參獲授右內率府兵曹參軍,並在獲授官後創作了《初授官題高冠草堂》。顏真卿任河西隴右軍試覆屯交兵使,岑參在長安作《胡笳歌送顏真卿使赴河隴》以送。高仙芝入朝,表岑參為右威衛錄事參軍,岑參於是出塞,赴安西擔任高仙芝幕府掌書記。高仙芝獲授武威太守、河西節度使,其幕僚岑參等收到消息後前往武威。在武威期間,岑參作有《武威送劉單判官赴安西行營便呈高開府》等詩,後高仙芝兵敗還朝,岑參便東歸,到達臨洮,後約於初秋到達長安。


    岑參與杜甫、高適、儲光羲、薛據在長安同登慈恩寺塔,作《與高適薛據登慈恩寺浮圖》,顏真卿出為平原郡太守,岑參作《送顏平原》以送。應封常清之辟而入其幕府,再次出塞,赴北庭任安西北庭節度判官,封常清出師西征,岑參在後方。封常清破播仙,凱旋歸來時岑參作《獻封大夫破播仙凱歌六首》以獻。


    岑參於北庭作《北庭作》,因唐肅宗在鳳翔,岑參遂自北庭到唐肅宗行在,並在鳳翔作《行軍詩二首》等。裴薦、孟昌浩、魏齊聃、杜甫和韋少遊五人薦岑參可為諫官,唐肅宗以岑參為右補闕,扈從唐肅宗歸長安。


    岑參常與左省、右省兩省僚友杜甫、王維、賈至等唱和,作有《秋夕讀書幽興獻兵部李侍郎》等。大概因為指述權佞而由右補闕轉任起居舍人,暫任虢州長史,開始出關赴任。不久後,兼任殿中侍禦史,充任關西節度判官。


    天下兵馬元帥雍王李適,會師陝州來討伐史朝義,岑參任掌書記,大約在冬季,岑參入長安,改任考功員外郎,次年轉任虞部郎中。岑參轉任庫部郎中,岑參被貶為嘉州刺史,與少尹成賁一同自長安前往成都,二人行至梁州,因成都政局紛亂滯留其地。


    杜鴻漸任劍南西川節度使,表岑參為職方郎中,兼殿中侍禦使,岑參遂入其幕府。岑參自梁州前往利州益昌與杜鴻漸會合,到達利州益昌,入劍門關,抵達成都。赴嘉州刺史任,作有《招蜀客歸》等,因被罷官而自嘉州東歸,到達戎州時受亡命之徒所阻,而無法繼續沿著水路東歸,滯留滬口,後自陸路北歸成都,秋冬之際,岑參逝於成都旅舍,享年約五十二歲。


    岑參工詩,長於七言歌行,詩歌意境新奇,風格奇峭,氣勢磅礴,想象豐富,詞采瑰麗,熱情奔放,富有浪漫主義的特色。其詩歌的題材涉及到述誌、贈答、山水、行旅各方麵,而以邊塞詩寫得最出色,在盛唐時代,岑參寫的邊塞詩數量最多,成就最突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徐夏半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徐夏半生並收藏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