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字為善,唐朝第三位皇帝,李世民第九子,母為文德順聖皇後長孫氏,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同母弟,出生於東宮麗正殿,封晉王。後太子李承乾與次子魏王李泰相繼被廢,被冊為皇太子,唐太宗去世,太子李治即位,是為唐高宗。即位之初,繼續執行太宗製訂的各項政治經濟製度,李積、長孫無忌、褚遂良共同輔政,由於勤於政事,故而“百姓阜安,有貞觀之遺風,史稱“永徽之治”。在位期間先後消滅西突厥、百濟、高句麗,高宗時期唐朝版圖為最大,東起朝鮮半島,西擴鹹海,北包貝加爾湖,南至越南中部,維持了三十二年。
在廢立皇後問題上堅持自己的主張,排除了元老派的幹擾,高宗經常頭暈目眩,影響處理政務,武皇後乘機開始參與國家大事,高宗的健康狀況不佳,政權由高宗向武則天手中轉移的趨勢逐步形成。去世於貞觀殿,享年五十六歲,葬於乾陵,廟號高宗,諡號天皇大帝。
李治,幼而聰慧,端莊安詳,寬厚仁慈,和睦兄弟,開始由著作郎蕭德言教授《孝經》,唐太宗問道:“你認為這部《孝經》中什麽最重要?”李治對答道:“孝道最為重要,幼年侍奉雙親,長大後侍奉君王,最後達到修身養性的目的,君子侍奉君上,到了廟堂之上想著為國盡忠,退居在家的時候想到是勸諫君主的過錯,糾正其惡。”唐太宗聽聞大喜,說道:“你如果按此行事,完全能夠事奉好父兄,做好臣子了。”文德皇後長孫氏去世,晉王李治才九歲,悲哀思念之情感動了左右之人,唐太宗多次加以安慰,從此特別受到寵愛,不久被任命為右武候大將軍。
唐太宗晚年,由於寵愛第四子魏王李泰,而導致太子李承乾與魏王一方爭奪儲位,由於李承乾與漢王李元昌、城陽公主的駙馬杜荷、侯君集等人勾結,打算先下手為強起兵逼宮,結果事情敗露,李承乾被廢黜。唐太宗打算立四子李泰為儲君,李泰許以唐太宗將“殺子傳弟”,表示將來將皇位傳與胞弟晉王李治,李泰又以漢王李元昌事恫嚇與李元昌交好的李治,李治將此事告訴李世民,而被廢的李承乾也坦承自己謀反,是因為李泰對太子位有所圖謀。
李世民下定決心,帶著李治駕臨兩儀殿,在長孫無忌、房玄齡、李積等重臣麵前,因為諸子諸弟爭位之事而欲拔劍自殺,長孫無忌等出麵阻攔,表示晉王李治可立為儲君。唐太宗親駕承天門,下詔立李治為皇太子,唐太宗每次上朝,常令李治在旁邊,讓他觀看自己決斷各種政務,有時候讓他參加議事,唐太宗多次稱讚他的才能。
唐太宗將討伐高句麗,命令李治留守定州,等到唐太宗基本確定了發兵日期之後,李治神色悲哀整天啼哭,因而請求驛站飛馬傳遞自己生活工作起居的表章,並傳遞邊境情況的報告,唐太宗都同意了,用快馬奏事,從此開始。等到唐太宗大軍凱旋,李治跟從唐太宗到並州,當時唐太宗生了個大毒瘡,李治親自用口吸毒膿,扶著車輦步行跟從了多日。
唐太宗駕崩於終南山的翠微宮,李治回京即皇帝位,時年二十二歲。詔令其舅父司徒、趙國公長孫無忌為太尉兼檢校中書令,英國公李積為開府儀同三司,以二人為輔政大臣。有關的部門請求改治書侍禦史為禦史中丞,諸州治中為司馬,別駕為長史,治禮郎為奉禮郎,以避諱唐高宗的名諱。唐高宗因為貞觀時先帝“世民”二字沒有避諱,所以沒有同意,有關衙門上奏道:“先帝兩個名字,在禮製上不偏向某一避諱,皇上既是單名,臣下不應指斥。”唐高宗聽從。
河東發生地震,唐高宗下詔派遣使者前去慰問,免當地賦稅三年,以開府儀同三司、英國公李積為尚書左仆射、同中書門下三品。唐太宗安葬在昭陵,加授鄜州刺史、荊王李元景為司徒,前安州都督、吳王李恪為司空兼梁州刺史,贈梁國公房玄齡為太尉;贈申國公高士廉為司徒,贈蔣國公屈突通為左仆射,都可在太宗廟庭配祭,立嫡妻王氏為皇後,封長子陳王李忠為雍州牧。
西突厥賀魯自立為沙缽略可汗,沙缽略可汗攻入庭州,唐高宗派遣梁建方率軍征討。房遺愛、高陽公主、巴陵公主、薛萬徹、柴令武等人謀反,密謀擁立荊州王李元景為帝,事情敗露。房遺愛、薛萬徹、柴令武等都被處死,李元景、巴陵、高陽公主都被賜以自殺。左驍衛大將軍、安國公執失思力發配到轀州充軍,侍中兼太子詹事、平昌縣公宇文節發配到桂州充軍。吳王李恪、江夏王李道宗、蜀王李愔等因得罪長孫無忌和褚遂良,或死或貶,經過此事,唐高宗皇位的重大威脅勢力被鏟除。
百濟侵犯新羅邊境,兼並新羅大片領土,新羅派使者金法敏懇請唐高宗“詔百濟令歸所侵之城”,高宗於是詔令百濟國王曰:“朕萬國之主,豈可不恤危籓新羅!百濟國王所兼新羅之城,並宜還其本國。”然後“解患釋紛,韜戈偃革,百姓獲息肩之願,無戰爭之勞。”若不從命,便支持新羅同百濟決戰,“亦令約束高麗,不許遠相救恤。高麗若不承命,即令契丹諸蕃渡遼澤入抄掠。王可深思朕言,自求多福。”
早在李治還是太子的時候,就與大他四歲的太宗才人武氏私通,唐太宗駕崩後,武氏依唐後宮之例,入感業寺削發為尼。唐高宗在太宗周年忌日入感業寺進香之時,又與武氏相遇,兩人相認並互訴離別後的思念之情。唐高宗的孝服已滿,武氏便再度入宮,被拜為二品昭儀,深知王皇後的心意,遂對王皇後卑躬屈膝,百依百順。王皇後不斷在高宗麵前稱讚她,更加深了高宗對她的寵愛,為她提供了步步登高的階梯,而同時王皇後、蕭淑妃都遭冷遇了。最後,高宗決心要廢王立武,改換皇後,他也深知此事非同小可,遂事先征求有關大臣的意見。
長孫無忌是高宗的舅父,褚遂良參與過太宗很多軍政大事的決策,被太宗視為忠烈之臣,太宗臨終時,特意向他們兩人托付後事,並明確表示:“我仁孝的兒子兒媳,如今就托付給兩位愛卿了,太子自幼仁孝,這都是你們了解的,一定要好好輔佐他!”同時又對高宗說:“有長孫無忌和褚遂良在,你即位之後可以不用愁了。”顯然廢立皇後是非聽取這二位顧命大臣的意見不可的,高宗先禮後兵,自己親自前往長孫無忌住宅表明態度,武則天母親楊氏、許敬宗等人也曾勸說長孫無忌順水推舟,都無濟於事。接著,高宗又召長孫無忌、李積、於誌寧、褚遂良等人入內殿,征求他們對改立皇後的意見,李積采取明哲保身的態度,借口有病,根本沒有入內。於誌寧膽小怕事,不明確表態,褚遂良、長孫無忌堅決反對,勿庸置疑,高宗要改立皇後,必須采取果斷措施。高宗不再考慮元老派的反對,下詔廢王皇後,立武則天為後,皇後正式易人。
不僅如此,長孫無忌、褚遂良又先後被貶官,褚遂良死於愛州,長孫無忌於黔州被逼自殺。長孫無忌這棵大樹一倒,關隴集團許多元老派人物都受到株連,從此以後,高宗在政治上不再受人製約,一切都自作主張。
高宗廢王立武,改換皇後的問題,已超出了皇帝家務事的範圍,褚遂良堅決反對的理由,是皇後出身世家,而且是先帝為高宗選擇的,輕易廢後,即是違先帝之命,即使想要更換皇後,也要在世族大家中選擇,沒有必要非要是武氏。王皇後出身名門大族,武氏出身低微,這種門第觀念,反映著士族官僚與庶族官僚的矛盾。士族地主勢力的沒落,庶族地主勢力的上升,是南北朝後期以來的曆史潮流。高宗敢冒“違先帝之命”的風險,打破士族勢力的威脅,直接掌握政權,正是他不願任人擺布,敢作敢為的具體表現,昏懦的皇帝是不可能有這種膽量和作為的。
高宗經常頭暈目眩,影響處理政務,武則天乘機插手政治,開始參與國家大事,武則天取得皇後的地位並不滿足,她還想進一步掌握政權。於是,她一方麵排除異己,掃清政治道路上的障礙;一方麵又組織力量,培植私人勢力,為自己進一步掌權做準備。李治因武後慢慢有主導政局的趨勢,一度有廢後的打算,未料計劃被武後得知,武後向李治申訴辯解,事情遂作罷,但是協助李治擬詔的上官儀則遭族誅。
這件事情過後,李治再也無由壓製武後,李治患風眩頭重,目不能視,難於操持政務,武後得以逐漸掌握朝政,李治在武後的建議下使用天皇稱號,與天後武氏並稱二聖。武則天為了取得政權,還想盡一切辦法表現自己的政治才能。唐高宗率文武百官、扈從儀仗,武後率內外命婦,從東都出發,前往泰山封禪,車乘連綿數百裏,隨行的還有突厥、於闐、波斯、天竺國、倭國、新羅、百濟、高句麗等國的使節和酋長。
朝廷下詔尊皇帝為天皇,皇後為天後。當時天後雖是掌握實權,但仍居於後台,她向高宗提出建言十二事:勸農桑,薄賦徭;給複三輔地;息兵,以道德化天下;南北中尚禁浮巧;省功費力役;廣言路;杜讒口;王公以降皆習《老子》;父在為母服齊衰三年;上元前勳官已給告身者無追核;京官八品以上益稟入;百官任事久,材高位下者得進階申滯。高宗曾下詔實行,至於實行的效果如何,由於缺乏這方麵的資料,尚難作出確切的說明。
高宗的健康狀況不佳,武則天懂得文史,才能出眾,政權由高宗向武則天手中轉移的趨勢逐步形成。李治患的風眩症更加嚴重,便與大臣們商議,準備讓武後攝政,宰相郝處俊諫道:“陛下怎麽能將高祖、太宗的天下,不傳給子孫而委任給天後啊!”李治因而暫時停議。武後得知後,就召集了一些“文學之士”撰《列女傳》、《臣軌》、《百僚新戒》、《樂書》,約千餘卷;並且密令參決百官疏奏,以分宰相的權力。
李治期朝政主要和武氏共同商議處理,但李治仍掌握實權,在他執政年間,武後的支持者李義府、許敬宗等先後倒台,武後的政敵及家屬拜相,王廢後的族兄王方翼也受到任用,擬定《內訓》和《外戚誡》壓製武家人興風作浪,武後對此皆無可奈何。
李治駕到奉天宮,武後從泰山封禪以後,勸李治封中嶽,李治因患病而終止。不久,高宗詔命皇太子李顯代理國政,裴炎、劉齊賢、郭正一等人在東宮任同平章事,李治從奉天宮回東都洛陽,病得很厲害,宰相以下大臣都不能晉見,要宣布赦免之書,李治想要親自到則天門樓,由於氣不順而不能上馬,於是召百姓在殿前宣讀赦免書。
當晚,李治在東都貞觀殿去世,終年五十六歲,宣布遺詔:“七天裝在靈柩內,皇太子在靈柩前即皇帝位。園陵製度,務以節儉,軍國大事有不能決斷者,請天後處理決斷。”群臣上諡號曰天皇大帝,廟號高宗,安葬在乾陵。
在廢立皇後問題上堅持自己的主張,排除了元老派的幹擾,高宗經常頭暈目眩,影響處理政務,武皇後乘機開始參與國家大事,高宗的健康狀況不佳,政權由高宗向武則天手中轉移的趨勢逐步形成。去世於貞觀殿,享年五十六歲,葬於乾陵,廟號高宗,諡號天皇大帝。
李治,幼而聰慧,端莊安詳,寬厚仁慈,和睦兄弟,開始由著作郎蕭德言教授《孝經》,唐太宗問道:“你認為這部《孝經》中什麽最重要?”李治對答道:“孝道最為重要,幼年侍奉雙親,長大後侍奉君王,最後達到修身養性的目的,君子侍奉君上,到了廟堂之上想著為國盡忠,退居在家的時候想到是勸諫君主的過錯,糾正其惡。”唐太宗聽聞大喜,說道:“你如果按此行事,完全能夠事奉好父兄,做好臣子了。”文德皇後長孫氏去世,晉王李治才九歲,悲哀思念之情感動了左右之人,唐太宗多次加以安慰,從此特別受到寵愛,不久被任命為右武候大將軍。
唐太宗晚年,由於寵愛第四子魏王李泰,而導致太子李承乾與魏王一方爭奪儲位,由於李承乾與漢王李元昌、城陽公主的駙馬杜荷、侯君集等人勾結,打算先下手為強起兵逼宮,結果事情敗露,李承乾被廢黜。唐太宗打算立四子李泰為儲君,李泰許以唐太宗將“殺子傳弟”,表示將來將皇位傳與胞弟晉王李治,李泰又以漢王李元昌事恫嚇與李元昌交好的李治,李治將此事告訴李世民,而被廢的李承乾也坦承自己謀反,是因為李泰對太子位有所圖謀。
李世民下定決心,帶著李治駕臨兩儀殿,在長孫無忌、房玄齡、李積等重臣麵前,因為諸子諸弟爭位之事而欲拔劍自殺,長孫無忌等出麵阻攔,表示晉王李治可立為儲君。唐太宗親駕承天門,下詔立李治為皇太子,唐太宗每次上朝,常令李治在旁邊,讓他觀看自己決斷各種政務,有時候讓他參加議事,唐太宗多次稱讚他的才能。
唐太宗將討伐高句麗,命令李治留守定州,等到唐太宗基本確定了發兵日期之後,李治神色悲哀整天啼哭,因而請求驛站飛馬傳遞自己生活工作起居的表章,並傳遞邊境情況的報告,唐太宗都同意了,用快馬奏事,從此開始。等到唐太宗大軍凱旋,李治跟從唐太宗到並州,當時唐太宗生了個大毒瘡,李治親自用口吸毒膿,扶著車輦步行跟從了多日。
唐太宗駕崩於終南山的翠微宮,李治回京即皇帝位,時年二十二歲。詔令其舅父司徒、趙國公長孫無忌為太尉兼檢校中書令,英國公李積為開府儀同三司,以二人為輔政大臣。有關的部門請求改治書侍禦史為禦史中丞,諸州治中為司馬,別駕為長史,治禮郎為奉禮郎,以避諱唐高宗的名諱。唐高宗因為貞觀時先帝“世民”二字沒有避諱,所以沒有同意,有關衙門上奏道:“先帝兩個名字,在禮製上不偏向某一避諱,皇上既是單名,臣下不應指斥。”唐高宗聽從。
河東發生地震,唐高宗下詔派遣使者前去慰問,免當地賦稅三年,以開府儀同三司、英國公李積為尚書左仆射、同中書門下三品。唐太宗安葬在昭陵,加授鄜州刺史、荊王李元景為司徒,前安州都督、吳王李恪為司空兼梁州刺史,贈梁國公房玄齡為太尉;贈申國公高士廉為司徒,贈蔣國公屈突通為左仆射,都可在太宗廟庭配祭,立嫡妻王氏為皇後,封長子陳王李忠為雍州牧。
西突厥賀魯自立為沙缽略可汗,沙缽略可汗攻入庭州,唐高宗派遣梁建方率軍征討。房遺愛、高陽公主、巴陵公主、薛萬徹、柴令武等人謀反,密謀擁立荊州王李元景為帝,事情敗露。房遺愛、薛萬徹、柴令武等都被處死,李元景、巴陵、高陽公主都被賜以自殺。左驍衛大將軍、安國公執失思力發配到轀州充軍,侍中兼太子詹事、平昌縣公宇文節發配到桂州充軍。吳王李恪、江夏王李道宗、蜀王李愔等因得罪長孫無忌和褚遂良,或死或貶,經過此事,唐高宗皇位的重大威脅勢力被鏟除。
百濟侵犯新羅邊境,兼並新羅大片領土,新羅派使者金法敏懇請唐高宗“詔百濟令歸所侵之城”,高宗於是詔令百濟國王曰:“朕萬國之主,豈可不恤危籓新羅!百濟國王所兼新羅之城,並宜還其本國。”然後“解患釋紛,韜戈偃革,百姓獲息肩之願,無戰爭之勞。”若不從命,便支持新羅同百濟決戰,“亦令約束高麗,不許遠相救恤。高麗若不承命,即令契丹諸蕃渡遼澤入抄掠。王可深思朕言,自求多福。”
早在李治還是太子的時候,就與大他四歲的太宗才人武氏私通,唐太宗駕崩後,武氏依唐後宮之例,入感業寺削發為尼。唐高宗在太宗周年忌日入感業寺進香之時,又與武氏相遇,兩人相認並互訴離別後的思念之情。唐高宗的孝服已滿,武氏便再度入宮,被拜為二品昭儀,深知王皇後的心意,遂對王皇後卑躬屈膝,百依百順。王皇後不斷在高宗麵前稱讚她,更加深了高宗對她的寵愛,為她提供了步步登高的階梯,而同時王皇後、蕭淑妃都遭冷遇了。最後,高宗決心要廢王立武,改換皇後,他也深知此事非同小可,遂事先征求有關大臣的意見。
長孫無忌是高宗的舅父,褚遂良參與過太宗很多軍政大事的決策,被太宗視為忠烈之臣,太宗臨終時,特意向他們兩人托付後事,並明確表示:“我仁孝的兒子兒媳,如今就托付給兩位愛卿了,太子自幼仁孝,這都是你們了解的,一定要好好輔佐他!”同時又對高宗說:“有長孫無忌和褚遂良在,你即位之後可以不用愁了。”顯然廢立皇後是非聽取這二位顧命大臣的意見不可的,高宗先禮後兵,自己親自前往長孫無忌住宅表明態度,武則天母親楊氏、許敬宗等人也曾勸說長孫無忌順水推舟,都無濟於事。接著,高宗又召長孫無忌、李積、於誌寧、褚遂良等人入內殿,征求他們對改立皇後的意見,李積采取明哲保身的態度,借口有病,根本沒有入內。於誌寧膽小怕事,不明確表態,褚遂良、長孫無忌堅決反對,勿庸置疑,高宗要改立皇後,必須采取果斷措施。高宗不再考慮元老派的反對,下詔廢王皇後,立武則天為後,皇後正式易人。
不僅如此,長孫無忌、褚遂良又先後被貶官,褚遂良死於愛州,長孫無忌於黔州被逼自殺。長孫無忌這棵大樹一倒,關隴集團許多元老派人物都受到株連,從此以後,高宗在政治上不再受人製約,一切都自作主張。
高宗廢王立武,改換皇後的問題,已超出了皇帝家務事的範圍,褚遂良堅決反對的理由,是皇後出身世家,而且是先帝為高宗選擇的,輕易廢後,即是違先帝之命,即使想要更換皇後,也要在世族大家中選擇,沒有必要非要是武氏。王皇後出身名門大族,武氏出身低微,這種門第觀念,反映著士族官僚與庶族官僚的矛盾。士族地主勢力的沒落,庶族地主勢力的上升,是南北朝後期以來的曆史潮流。高宗敢冒“違先帝之命”的風險,打破士族勢力的威脅,直接掌握政權,正是他不願任人擺布,敢作敢為的具體表現,昏懦的皇帝是不可能有這種膽量和作為的。
高宗經常頭暈目眩,影響處理政務,武則天乘機插手政治,開始參與國家大事,武則天取得皇後的地位並不滿足,她還想進一步掌握政權。於是,她一方麵排除異己,掃清政治道路上的障礙;一方麵又組織力量,培植私人勢力,為自己進一步掌權做準備。李治因武後慢慢有主導政局的趨勢,一度有廢後的打算,未料計劃被武後得知,武後向李治申訴辯解,事情遂作罷,但是協助李治擬詔的上官儀則遭族誅。
這件事情過後,李治再也無由壓製武後,李治患風眩頭重,目不能視,難於操持政務,武後得以逐漸掌握朝政,李治在武後的建議下使用天皇稱號,與天後武氏並稱二聖。武則天為了取得政權,還想盡一切辦法表現自己的政治才能。唐高宗率文武百官、扈從儀仗,武後率內外命婦,從東都出發,前往泰山封禪,車乘連綿數百裏,隨行的還有突厥、於闐、波斯、天竺國、倭國、新羅、百濟、高句麗等國的使節和酋長。
朝廷下詔尊皇帝為天皇,皇後為天後。當時天後雖是掌握實權,但仍居於後台,她向高宗提出建言十二事:勸農桑,薄賦徭;給複三輔地;息兵,以道德化天下;南北中尚禁浮巧;省功費力役;廣言路;杜讒口;王公以降皆習《老子》;父在為母服齊衰三年;上元前勳官已給告身者無追核;京官八品以上益稟入;百官任事久,材高位下者得進階申滯。高宗曾下詔實行,至於實行的效果如何,由於缺乏這方麵的資料,尚難作出確切的說明。
高宗的健康狀況不佳,武則天懂得文史,才能出眾,政權由高宗向武則天手中轉移的趨勢逐步形成。李治患的風眩症更加嚴重,便與大臣們商議,準備讓武後攝政,宰相郝處俊諫道:“陛下怎麽能將高祖、太宗的天下,不傳給子孫而委任給天後啊!”李治因而暫時停議。武後得知後,就召集了一些“文學之士”撰《列女傳》、《臣軌》、《百僚新戒》、《樂書》,約千餘卷;並且密令參決百官疏奏,以分宰相的權力。
李治期朝政主要和武氏共同商議處理,但李治仍掌握實權,在他執政年間,武後的支持者李義府、許敬宗等先後倒台,武後的政敵及家屬拜相,王廢後的族兄王方翼也受到任用,擬定《內訓》和《外戚誡》壓製武家人興風作浪,武後對此皆無可奈何。
李治駕到奉天宮,武後從泰山封禪以後,勸李治封中嶽,李治因患病而終止。不久,高宗詔命皇太子李顯代理國政,裴炎、劉齊賢、郭正一等人在東宮任同平章事,李治從奉天宮回東都洛陽,病得很厲害,宰相以下大臣都不能晉見,要宣布赦免之書,李治想要親自到則天門樓,由於氣不順而不能上馬,於是召百姓在殿前宣讀赦免書。
當晚,李治在東都貞觀殿去世,終年五十六歲,宣布遺詔:“七天裝在靈柩內,皇太子在靈柩前即皇帝位。園陵製度,務以節儉,軍國大事有不能決斷者,請天後處理決斷。”群臣上諡號曰天皇大帝,廟號高宗,安葬在乾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