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玄霸,字大德,隴西成紀人。唐朝宗室大臣,唐高祖李淵第三子,唐太宗李世民同母弟,母為太穆皇後竇氏。辯惠聰明,富有辯才,年僅十六歲,無子。獲贈司空、秦州總管、衛王,諡號為懷,改葬於芷陽。


    趙慈景,字慈景,天水郡西縣人,隋唐時期官員,唐高祖李淵女婿,廣州刺史趙懷訥之子,出身天水趙氏,儀表英俊,迎娶桂陽公主。晉陽起兵後,被囚於長安。嶽父唐國公李淵攻克長安,授相府文學掾,冊封開化郡公。唐朝建立後,遷兵部侍郎,出任金紫光祿大夫、華州刺史。討伐堯君素,兵敗被殺,獲贈秦州都督,諡號為忠。


    楊上善,隋代、初唐時人,享年93歲。正史無傳,官至太子文學,編有《黃帝內經太素》三十卷。此書保存了早期的《素問》風貌,得到現代學者的重視,是研究《黃帝內經》的重要參考書。


    王行本,隋末唐初武將,隋河東通守堯君素的部將。堯君素堅守河東郡抗唐,最後被部下殺害,河東郡落入唐軍之手。隨即王行本又殺嘩變將領,繼續固守,劉武周南下,王行本依附劉武周,麵對唐軍猛烈的攻勢和部將的反叛,王行本投降唐軍,被殺。


    王世惲,隋末唐初起義軍首領,唐初中原割據勢力王世充之兄。皇泰主楊侗被迫禪位於王世充,王世惲將楊侗軟禁。王世充廢除隋皇泰主楊侗,自立稱帝,封兄王世惲為齊王、尚書令。後來,裴仁基、裴行儼、宇文儒童要謀殺王世充,王世惲說這是有楊侗的指使,王世充於是派王仁則毒殺楊侗。王世充命兩個哥哥楚王王世偉為太保、齊王王世惲為太傅,兼尚書令。唐朝秦王李世民率軍攻打洛陽,王世充派王世惲鎮守洛陽南城。王世充投降後,王世惲和他一起被仇家獨孤修德所殺。


    孟海公,曹州濟陰人,隋末農民起義軍領袖。在周橋聚眾起義,占有曹、戴兩州,自稱錄事,擁有部眾三萬人。隋煬帝遇弑後,孟海公自稱宋義王。竇建德從河北率軍渡過黃河南下,孟海公不敵戰敗後,因而歸附竇建德。竇建德留部將範願守曹州,孟海公隨竇軍西進洛陽救援王世充,但因為士卒疲憊,屢戰不利。竇建德不聽淩敬提出的改道攻入關中,結果在成皋一戰遭李世民擊敗,全軍覆沒,孟海公被俘,押解到長安,下令將孟海公處死。


    張金樹,原隋末唐初起義軍高開道手下,後殺高開道降唐。部將張金樹陰謀圖叛,一麵煽惑兵眾解甲歸鄉,一麵在高親兵內部設伏,佯以戲嬉,暗藏其刀杖,斷其弓弦,夤夜一聲號令,內外夾擊,高開道持勇披甲挺槍而出,但重圍如堵,絕境難逃。高開道無奈含恨痛飲,先縊死妻妾子女,後自殺。


    張瑾,隋末唐初將領。左衛將軍張瑾與述連官,嚐有評議,偶不中意,述張目叱之,瑾惶懼而走,文武百僚莫敢違忤。張瑾以右禦衛將軍從煬帝伐高麗。隋末,張瑾陷王世充,及洛陽平,詔征瑾入朝,以舊恩,曆左衛大將軍,軍器太監。李淵重建十二軍,哀瑾年老,從容謂之曰:“公筋力漸長,過爾勞曳,無乃辛苦耶,朕不惜官,但恐相損。”瑾固請曰:“幸遇明時,願得奉陪。”帝頷之,封張瑾為羽林將軍。


    頡利寇靈州,唐以右衛大將軍張瑾為行軍總管以禦之,中書侍郎溫彥博為長史,瑾未至屯,虜已石嶺,圍並州,攻靈州,轉擾潞、沁二州。唐軍得悉頡利主力至朔州,代州都督藺謨與突厥戰於新城,唐軍不利,於是複令張瑾為並州道行軍總管屯兵石嶺。張瑾與突厥戰於太穀,全軍皆沒,鄆州都督張德政戰死,溫彥博沒於虜庭,瑾脫身奔於李靖。突厥大舉來寇,瑾不戰,保於豳州,唐高祖李淵以其年老,拜冠軍將軍,優以散秩。


    元寶藏,隋末唐初河南人,隋煬帝大業末,為武陽郡丞。以郡歸李密,後據魏州。魏徵曾為寶藏掌書記,唐高祖武德二年,說寶藏執楊恭仁詣京師,仍授魏州刺史、河北道行軍大總管,封武陽郡開國公。


    處羅可汗,阿史那氏,名俟利弗設,啟民可汗阿史那·染幹之子,始畢可汗阿史那·咄吉世之弟,頡利可汗阿史那·咄苾之兄,東突厥可汗。


    薛元敬,字子誠,一說本名莊,字元敬,蒲州汾陰人,薛收的侄子,唐太宗十八學士之一。長於文學,與薛收及薛收族兄薛德音齊名,世稱‘河東三鳳’,其中薛收為長雛、薛德音為鶩鷟,薛元敬為鵷雛。秦王李世民召為天策府參軍兼值記室,杜如晦稱之為“小記室”,李世民為皇太子,任太子舍人,掌軍府書檄和朝廷誥令,深得唐太宗之賞識。


    楊慶,河間王楊弘之子,隋朝宗室,襲封郇王。狡詐多謀,善於見機行事,隋煬帝猜忌骨肉,滕王楊綸等都遭廢黜流放,隻有楊慶得以保全,後升任滎陽太守,在職期間頗有政績。李密占據洛口倉,滎陽各縣大多響應李密,楊慶領兵拒守,李密頻頻進攻,未能攻來。李密因糧盡窘迫,便派人勸降楊弘,隋煬帝遇害的消息傳來,楊慶於是投降李密。李密被王世充打敗,楊慶回到洛陽,越王楊侗登基後,任他為宗正卿。王世充篡位稱帝,降封楊慶為郇國公,授任滎州刺史,並將侄女嫁給他。因王世充將要失敗,於是歸順唐朝,擔任宜州刺史,封郇國公,王世充因楊慶背叛自己,將其母元太妃殺害。


    楊文幹,唐朝初年慶州都督,原是太子李建成的宿衛,擔任慶州都督,私募壯士送長安東宮。李建成派爾朱煥、橋公山,送鎧甲到慶州。兩人來到豳州的時候,告發楊文幹叛亂。同時,寧州人杜風舉到唐高祖所在的仁智宮,也進行告發,唐高祖大怒,產生了廢黜李建成的念頭。把在長安李建成召到仁智宮軟禁起來。派司農卿宇文穎到慶州傳召楊文幹。宇文穎到慶州,卻私下告知楊文幹。楊文幹起兵造反,唐高祖派遣左武衛將軍錢九隴、靈州都督楊師道進擊楊文幹。唐高祖派秦王李世民去攻打楊文幹,楊文幹攻下了寧州,但很快被李世民率軍擊敗,楊文幹被屬下殺死,李世民捉住了宇文穎,將他誅殺。


    高滿政,名卿,渤海蓨縣人,在後從劉武周起兵。劉武周死後,突厥任命苑君璋為大行台,統帥其餘眾,井令突厥將領鬱射設督兵助鎮。苑君璋與高滿政進攻代州,被唐軍打敗。唐高祖遣使勸他歸附唐朝,但苑君璋拒絕,並再次進犯代州,仍被打敗。高滿政主張“盡殺突厥以歸唐朝”,苑君璋不從。高滿政順應人心,殺死守衛在馬邑的突厥兵,並逼苑君璋歸唐,苑君璋在內外叛離、置身無所的情勢下亡奔突厥。高滿政以朔州城投降唐朝,被唐任命為朔州總管,封為榮國公。


    高雅賢,原為竇建德部將,竇建德死後,高雅賢等就奉劉黑闥為主,擊敗羅藝,進攻唐朝,洺水之戰,高雅賢戰死。


    劉季真,石州離石人,稽胡族,隋末唐初軍閥劉龍兒之子。劉龍兒舉兵叛亂,自稱為王,受冊成為太子,父親去世後,再次聚眾強盜,依附於定揚可汗劉武周,暗中勾結突厥。兵敗投降唐朝後,授石州總管,賜姓李氏,封為彭山郡王。再次聯合劉武周,兵敗失敗後,投奔高滿政,不久被殺。


    韋圓照,字天光,京兆杜陵人,隋唐時期大臣,鄖國公韋孝寬之孫,京兆尹韋總之子。出身京兆韋氏鄖公房,襲封河南郡公。涉獵經史,為人孝友,迎娶隋文帝孫女豐寧公主。坐罪賜死,時年五十二,葬於雍州萬年縣洪固鄉福潤裏。


    張鎮周,是隋、唐交替時同安郡人,隋朝左屯尉將軍,金紫光祿大夫,降唐後授左武侯將軍。對於這位跟隨李淵在征戰立過汗馬功勞成為開國元勳之列的人物,雖因某種原因沒有被寫進新、舊唐書的列傳,但對他就任東安州都督的吏治精神,卻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並把他作為教育地方官員的優秀典範而加以頌揚。


    竇琮,扶風平陵人,北周雍州牧竇恭之子,唐酂國公竇軌之弟,隋末唐初將領。少有武幹,隋大業末,犯法亡命太原,依高祖李淵,秦王降禮接納,引為統軍。從平西河,破霍邑,封扶風郡公。從劉文靜擊屈突通於潼關,又進兵下陝縣,拔太原倉。武德初,為右屯衛大將軍,受命留陝護餉道。東都平,檢校晉州都督。複從擊劉黑闥,以功封譙國公。


    李叔良,本名李穎,字叔良,隴西狄道,唐朝初年宗室、將領,唐太祖李虎之孫,追封郇王李禕長子,唐高祖李淵堂弟,宰相李林甫曾祖。參與晉陽起兵,授左光祿大夫,冊封長平郡公。授刑部侍郎,冊封長平郡王,帶兵鎮守涇州,參加淺水原之戰,抵禦西秦霸王薛舉。抵禦突厥入侵,中箭而死,獲贈左翊衛大將軍、靈州總管,諡號為“肅”。


    周法明,祖父周靈起,南梁車騎大將軍,父親周炅,南陳大都督,次兄周法尚,隋朝武衛大將軍。周法明隋朝時為真定令,隋末大亂時襲據黃州,並派三子分襲三州以降蕭銑。先附李密後,以四州降唐,被封為黃州總管。攻蕭銑安州,擒總管馬貴遷。輔公佑造反,周法明帶兵相討,為張善安所拒。後周法明登戰艦飲酒,張善安使人偽裝成漁民將其暗殺,侄周紹範為唐朝譙郡公。


    郭文懿,字文懿,太原陽曲人,隋朝時期大臣。早年輔佐隋煬帝。越王楊侗稱帝,以為內史侍郎,與元文都、段達、王世充、皇甫無逸、盧楚、趙長文等輔佐朝事,號稱‘七貴’。王世充發動政變,慘遭殺害。


    李湛,祖籍隴西成紀,唐世祖李昞次子,唐高祖李淵的二哥,追封蜀王。生子隴西恭王李博義、渤海敬王李奉慈。


    李博義,祖籍隴西成紀,唐朝宗室,隴西恭王。北周柱國大將軍唐國公李昞之孫,蜀王李湛之子,唐高祖李淵侄子。唐朝武德初,與奉慈例王。高宗時,擢累禮部尚書,特進。驕侈不循法度,伎妾數百,曳羅紈,甘粱肉,放於聲樂以自娛。其弟奉慈亦荒縱,皆為帝所鄙。嚐曰:“吾仇人有善且用之,況親戚乎?王等昵小人,專為不軌,先王墳典不聞學,何以為善哉?”各賜市書絹二百疋,以愧切之,然不自克也。薨,贈開府儀同三司、荊州都督。


    李琛,字仲寶,襄武郡王,木訥少文。隋義寧初,封襄武郡公,與太常卿鄭元璹持女伎聘突厥始畢可汗,約和親。始畢禮之,贈遺蕃渥,遣骨吐祿特勒隨琛入獻,授刑部侍郎。武德初,始王,曆利、蒲、絳三州總管。宋金剛陷澮州,稽胡多叛,詔琛鎮隰州,政寬簡,為夷夏愛便。薨,子儉襲王,例降為公。


    馬元規,原為隋朝將領,後加入李唐,與呂子臧攻打朱燦,兵敗身亡。


    董景珍,隋末起義軍領袖,鄱陽人。


    安修仁,字修仁,武威姑臧人,粟特族,唐初大臣,位列武德十六功臣之一,中唐名將李抱真高祖父。大業末年,支持李軌起兵,受任戶部尚書,掌握樞密。配合兄長安興貴起兵擒拿李軌,送達長安,促進涼州歸附於唐朝,授左武候大將軍、涼州都督,冊封申國公。


    李玄通,雍州藍田人,隋唐時期將領。初仕隋朝,擔任鷹揚郎將。歸順大唐,出任定州總管。劉黑闥叛軍攻陷定州後,以身殉國。


    李仲文,字仲文,遼東襄平人,隋末唐初大臣,趙國公李弼之孫,真鄉郡公李衍之子。大業末年,跟隨平陽公主起兵鄠縣,支持唐高祖李淵建國稱帝後,授太常少卿。出任行軍總管,帶兵攻打宋金剛,戰敗被俘,借機逃還,協同浩州剌史劉贍防守城池,平定石州稽胡劉季真兄弟叛亂。遷檢校並州總管,抵抗定揚可汗劉武周和突厥入侵。受到驃騎大將軍可朱渾定遠舉報,征入朝中,依附於突厥處羅可汗,圖謀不軌,坐罪處死。


    李守素,趙州平棘縣人,出自趙郡李氏東祖,東魏冀州司馬李公緒之孫,邵州司戶參軍李少連之子,李守衝、李守玄、李守忱、李延祖的兄弟,祖上世代為山東地區著名的家族。


    李延伯,隴西郡成紀縣人,西魏大臣,唐太祖李虎之子,唐世祖李昞之兄,唐高祖李淵伯父。唐朝建立,唐高祖李淵追封伯父李延伯為南陽公。


    李孝基,字孝基,隴西狄道人,唐朝宗室、將領,西魏、北周八柱國之一李虎之孫,北周梁州刺史李璋次子。封為永安王,曆任陝州總管、鴻臚卿,坐罪免官。拜行軍總管,帶領工部尚書獨孤懷恩、內史侍郎唐儉、陝州總管於筠,攻打劉武周部將宋金剛,兵敗被俘,後來因密謀逃歸唐朝慘遭劉武周殺害,唐高祖為李孝基廢朝三日,追贈左衛大將軍,諡號為壯。


    李澄,祖籍隴西成紀,唐世祖李昞長子,唐高祖李淵大哥。早薨,無嗣。武德初,追封為梁王。


    李瑊,祖籍隴西成紀,唐朝宗室,西魏八柱國之一李虎曾孫,北周朔州總管李蔚之孫,隋朝右領軍大將軍李安之子,唐高祖李淵的堂侄。


    元文都,字文都,河南洛陽人。隋朝時期大臣,北魏景穆帝拓跋晃後代,北周小塚宰元孝則之子。個性耿直,頗有才幹。初仕北周,拜右侍上士。隋朝開皇年間,曆任內史舍人、庫部郎中、考功郎中、太府少卿。隋煬帝即位後,曆任司農少卿、司隸大夫、禦史大夫、太府卿、東都留守。隋煬帝死後,擁立越王楊侗為帝,拜內史令、開府儀同三司、光祿大夫、左驍衛大將軍,冊封魯國公。私通於魏公李密,遭到王世充殺害。


    吉藏,俗姓安,又稱胡吉藏,隋唐時僧人,祖籍安息,三論宗創始人。祖世避仇移居南海,後遷金陵,其名為真諦所取。


    邴元真,隋朝人,早年在故縣擔任過小吏。隋煬帝大業年間,邴元真追隨翟讓、單雄信等人於瓦崗城起義。


    田瓚,隋末唐朝人物,殺楊士林投奔王世充,王世充拜他為顯州總管。田瓚率領所屬二十五州降唐。由於田瓚降唐,王世充派遣王弘烈鎮守的襄陽與東都洛陽被割斷。唐高祖任命田瓚為顯州刺史,賜爵蔡國公。


    段德操,武威郡姑臧人,北齊名將段韶之子。唐初名將,武德年間鎮守西北,多次打敗梁師都,成為梁師都的宿敵。鞏固了大唐初年西北的安定。曆任延州總管,左武衛將軍,鄜州道行軍總管。


    薑寶誼,秦州上邽人,隋末唐初將領,蜀漢名將薑維後人,北周秦州刺史薑世遠之子。起家左翊衛府果毅都尉,遷鷹揚郎將,跟隨唐國公李淵鎮壓農民起義。晉陽起兵後,授任左統軍郎,封永安縣公。屢立戰功,拜右武衛大將軍。帶兵攻打宋金剛,兵敗被殺,追贈左衛大將軍、幽州總管,諡號剛。


    雲定興,隋廢太子楊勇妾侍雲昭訓之父。勇妃元氏無寵,遇心疾,二日而薨,獨孤後意有他故,其責望勇。雲定興出入東宮無節,數進奇服異器以求媚悅。勇廢,除名配少府。大業中,以宇文述薦,擢授少府丞,尋代何稠為少監,轉衛尉少卿,遷左禦衛將軍,進左屯衛大將軍。大業末年,天下大亂,煬帝依然執意遊幸江都。禁衛驍果多為關中人,思鄉心切逃亡者,捕得即斬。驍果軍變,並推宇文化及為首弑煬帝。在洛陽的越王楊侗即位,年號皇泰。皇泰帝將東都的七萬軍隊交給王世充指揮,王世充手握重兵,最終篡位自立,雲定興因為是隋室舊臣而被封為太尉。


    獨孤懷恩,字懷恩,河南洛陽人。隋唐外戚大臣,北周名臣獨孤信孫子,文獻皇後和元貞皇後侄子,唐高祖李淵表弟。隋朝時期,少得文獻皇後喜愛,養於宮中,起家鄠縣令。義寧元年,拜長安令。唐朝建立後,擢為工部尚書,帶兵攻打堯君素。武德三年,攻打蒲州,久攻不克反被俘虜。曾密謀聯合劉武周襲取永豐倉,以加害李世民,後改為密謀加害李淵,計劃暴露被誅


    李道玄,字道玄,隴西狄道人,唐朝宗室,大臣,西魏、北周八柱國之一李虎曾孫,隋朝夏州總管李繪之孫,追封河南王李贄之子。唐高祖李淵的堂侄。謹厚好武,舉止文雅。唐朝建立後,授柱國、右千牛衛大將軍、封淮陽王。跟隨秦王李世民蕩平四海,遷洛州刺史。出任河北道行軍總管,負責討伐劉黑闥叛亂,因與部將不和,戰敗被殺,時年僅十九歲,唐高祖下詔追封左驍衛大將軍,諡號為壯。


    竇璡,竇抗的弟第,字之推,扶風平陵人。隋朝大業末年,任扶風太守。唐起兵後,以郡歸附,曆任民部尚書。跟隨秦王李世民平定薛仁杲,不久鎮守益州。後授任秘書監,封鄧國公。貞觀初年,升任將作大匠,極盡奢華,費用多不勝數。唐太宗李世民發怒,免去其官職。後去世。撰有《正聲調》一卷。


    李德良,字德良,隴西成紀人,唐朝宗室大臣,唐太祖李虎之孫,郇王李禕之子。武德初年,授新興郡王,曆任諸州刺史,獲贈涼州都督。


    賈閏甫,隋唐時期人物,魏公李密的謀臣。父親賈務本,為張須陀部下大將。李密率部至稠桑,李密密謀叛唐自立,問計於賈閏甫,賈閏甫力勸不可,李密大怒,想要殺了他,但因王伯當等人的求情而放了他,賈閏甫逃往熊州。後賈閏甫任職於唐朝,著有《李密傳》三卷。


    李素立,趙州高邑人,北齊梁州刺史義深曾孫也。祖駼,散騎常侍。父政藻,隋水部郎中,大業末充使淮南,為盜所殺。素立,武德初為監察禦史。


    梁碩,隋末唐初人物。薛舉作亂於金城郡,李軌與同郡人關謹、梁碩、李贇、安修仁等人等擁李軌稱霸河西。李軌以梁碩為謀主,授職吏部尚書。梁碩有謀略,眾人怕他,梁碩見從前西域遷來的胡人種族繁盛,曾勸李軌加以提防,因而與戶部尚書安修仁交惡;李軌之子李仲琰曾問候梁碩,梁碩不為他起身,李仲琰很是反感。於是一起誣陷梁碩。李軌不察實情,持毒於其家殺害梁碩,由此故人漸漸心懷疑懼,不為李軌所用。


    獨孤武都,隋馬軍總管,深受太尉王世充的信任。獨孤武都的族弟獨孤機時任司隸大夫,他和虞部郎楊恭慎、步兵總管劉孝元、李儉、崔孝仁等人不滿於王世充的專橫跋扈,暗中準備降唐,聯合唐軍,內應外合。獨孤機、孫師孝等人為了爭取獨孤武都參加同盟,派崔孝仁前往獨孤武都府上策反。獨孤武都同意調動部將任環秘密回東都鏟除王世充降唐。但此事被泄露了出去,王世充立刻將獨孤武都等人殺死。


    李懷儼,李襲譽兄子,金州安康人也。頗以文才著名,曆蘭台侍郎,受製檢校寫四部書進內,以書有汙,左授郢州刺史。


    呂子臧,蒲州河東人也。大業末,為南陽郡丞。高祖克京師,遣馬元規撫慰山南,子臧堅守不下,元規遣使諷諭之,前後數輩,皆為子臧所殺。及煬帝被殺,高祖又遣其婿薛君倩齎手詔諭旨,子臧乃為煬帝發喪成禮。而後歸國,拜鄧州刺史,封南陽郡公。


    呂崇茂,唐初起義軍首領,夏縣人。劉武周南侵,裴寂堅壁清野,焚燒百姓糧食,引發百姓不滿。夏縣居民呂崇茂聚眾自稱魏王,響應劉武周。裴寂去討伐,呂崇茂將他打敗。唐高祖下詔命永安王李孝基、工部尚書獨孤懷恩、陝州總管於筠、內史侍郎唐儉等人帶兵討伐呂崇茂。呂崇茂向劉武周大將宋金剛求援,宋金剛派遣尉遲敬德、尋相帶兵救援,李孝基、獨孤懷恩、於筠、唐儉以及行軍總管劉世讓都被俘虜。唐派遣將軍桑顯和再攻呂崇茂,尉遲敬德帶兵幫呂崇茂守衛夏縣,唐高祖暗中派人赦免呂崇茂之罪,拜他為夏州刺史,讓他除掉尉遲敬德。事泄,尉遲敬德殺死呂崇茂,離開夏縣。呂崇茂餘部又據夏縣拒守。秦王李世民平定劉武周,收服尉遲敬德,率軍從晉州回師攻打夏縣,屠之。


    韋津,隋朝官員,鄖國公韋孝寬子,曆任中書侍郎、判民部尚書事。瓦崗軍李密打敗王世充,進據北芒,來到上春門,段達聯合判尚書左丞郭文懿、戶部尚書韋津出兵抵禦。段達見李密手下猛將眾多,臨陣脫逃,李密趁機大敗隋軍,韋津兵敗被俘。歸唐高祖李淵,授諫議大夫、檢校黃門侍郎,卒於陵州刺史任上。


    韋壽,字世齡,京兆杜陵人,北周到隋朝時期大臣,太傅鄖國公韋孝寬第四子。出自京兆韋氏,起家太子千牛備身,曆任雍州主簿、少禦伯下大夫、京兆尹,封為永安縣開國侯。隨父平定尉遲迥叛亂,授儀同三司,封滑國公。隋朝建立,曆任恒毛二州刺史,頗有政績,卒於家中,時年四十二歲,追贈雍州刺史,諡號為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徐夏半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徐夏半生並收藏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