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迪一看,這些災民雖然衣衫襤褸,臉黃肌瘦,但一個個眼睛有神,不像其它州縣的災民那樣眼中無光。
李迪心中湧起無數疑惑,急切地想要知道這裏到底發生了什麽!
趙辰跟著大部隊來到了府衙,李迪在府衙門口落轎,下轎之後,在幕僚、官員、護衛的簇擁下進了府衙。
知府範仲滿吩咐下去,府衙中馬上就擺好了接旨的香案。
府衙中上百位官員、士子、秀才、縉紳紛紛跪了下來。李迪站在香案前,朗聲宣布聖旨。
李迪宣旨完畢,範仲滿代泗州知州接過聖旨,跪伏在地上的官員、縉紳、士子、秀才鴉雀無聲。
李迪高聲道:“範知府,爾等站起來回話!”
範仲滿沉聲道:“多謝欽差大人!”
眾人紛紛謝恩起身,眼睛看著欽差大人李迪!
李迪年近五十,穿著欽差官服,圓臉無須,麵色紅潤,甚是沉穩。
李迪開門見山地道:“範大人辛苦了,泗州災情如何?”
範仲滿站起來道:“回稟大人,泗州城被洪水圍困已一月有餘,城中市民十萬,災民已經超過十三四萬,目前總體情況可控,災民已經安置在城中百姓、府衙和廟觀之中,糧食還可堅持二十餘日!”
李迪一聽眼中露出驚訝之色,泗州城湧進了這麽多的災民,看街麵上的情況,竟然能夠正常運轉,實屬不易。災民的糧食從何而來?這麽多的災民如何管理?看來這位範知府是一位能人幹吏,自己怎麽還從來沒有聽說過這個人呢。
李迪臉色稍霽道:“很好,如此危局之下能夠調度得當,救災民於水火之中,回京之後本欽差必定為你請功!”
範仲滿道:“大人,屬下實不敢居功,泗州城能有如此局麵,要多謝定國公世子趙辰鼎力相助。世子能力卓絕,手腕高超,可比肩古之甘羅。當然,也得益於泗州府衙、鄉紳,和眾多進京趕考士子的鼎力協助,可為他們請功!”
“額!”
李迪臉色微微一愣,他的眼神在接旨的人群中掃了一下,其他人他一個都不認識,倒是一眼就看到了站在一邊的趙辰。
很明顯,這位身穿華服的弱冠青年從氣勢上看就與眾不同,這是大家族出來的公子才有的氣度!
趙辰的名字他當然知道,定國公世子,弱冠之年,在京城中賣詩替父還債,數首詩詞聞名京城,詩才天授,有駱、王、李、杜之才。
他有數首名篇傳遍青樓、士林。一句“欲問江梅瘦幾分”,將京師名妓李詩夢捧的大紅大紫,豔名位居四大花魁之首。京中名妓爭相求詩而不得其門,可謂柳巷元魁。
對於李迪這等重臣來說,已經過了這種風花雪月的年紀,他看重的是這位世子的謀略才華,年紀輕輕就能把朝中數位大臣玩弄於鼓掌之間,逼迫朝廷出手為其父親還債,還贏得了孝順的美名,此子以後必定是驚世之才!
後又觀其發明天仙釀,勾連太上皇、軍頭們為其背書,戲弄太子爺,蕩平魏王莊,卻能全身而退,此子智謀之深非比常人!
再看趙辰站在院中沉穩的氣勢,挺拔的身姿,果然與眾不同!
“你就是定國公世子趙辰?”李迪沉聲道。
趙辰出列,向欽差李迪躬身行禮。按照規矩,賈環還沒有襲爵,也沒有功名在身,躬身行禮較為合適!
李迪虛扶了下,道:“世子免禮,你怎麽到了泗州?”
趙辰沉聲道:“回大人,學生去了一趟江南遊曆。”
趙辰打量了趙辰一會兒,道:“久聞世子詩才驚豔,手段高絕,今天看來果然名不虛傳,真乃英姿少年,雛鳳清聲。”
李迪這是出於內心的讚譽,作為朝廷翰林侍讀,未來的儲相,這就給了趙辰相當高的評價。
趙辰拱手道:“儲相過譽了,晚輩實愧不敢當,都是範知府和各位的功勞!”
“範知府說泗州救災是你在總調度,各位士子幫忙,甚好,可否陪本座巡視一番?”李迪相邀道。
趙辰笑道:“吾所願爾!”
李迪遣散了眾人,和範知府、趙辰一起用了午膳,然後帶著趙辰、範知府等一行四五十多人,浩浩蕩蕩的出了府衙大院,前往街上察看救災工作。
除了府衙,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帶著紅袖套的大媽大娘們,每隔數十米就有一個來回查看!
就看到一位大媽指著一位災民道:“這些垃圾趕緊送到指定的地點去,不然今天克扣一個饅頭!”
那位災民一聽臉色大變,口中答應著“好,好!”,一溜煙地把那些垃圾拿走了!
李迪問道:“範大人,這是為何?”
範大人道:“李大人,這些老媽子是街道衛生監督員,檢查每個地方的衛生情況,不準亂扔垃圾,不準隨地大小便,不準隨地吐痰,違者一天減少一個饅頭的糧食!”
李迪聽了為之莞爾,“這個辦法甚好!”
再往前走,又看到數十個年輕的災民在清理積水,一個個揮汗如雨!
趙辰解釋道:“大人,這是以工代賑,除了可以吃飽,每人每天可以多發二個饅頭!”
“可有人願意?”李迪問道。
“報名者絡繹不絕!”
李迪聽了陷入了沉思,泗州救災井然有序,這個世子趙辰手段高絕,果然名不虛傳!
時近中午,外麵正在施粥,各個街道上排滿了一列列的災民,一個個沉默不語,幾名壯漢在旁邊監督,看起來井然有序!
李迪發現這裏的災民竟然如此老實,與前麵在其他州縣看到的鬧哄哄的樣子決然不同,問道:“這些災民怎麽如此老實有序?”
負責維護秩序的一位官員道:“回稟欽差大人,我們一天二次施粥,有喧嘩者減少一頓,有鬧事者餓一天!”
李迪點點頭,道:“甚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等到李迪視察完畢,他看向趙辰的眼神變了,這個世子果然如傳說中有經世之才,如此混亂的局麵竟然讓他整治的井然有序!
李迪走進粥桶,臉色陡然一變,道:“這粥怎麽如此渾濁不堪?”
趙辰解釋道:“不少富戶前來蹭食,晚輩隻能在粥裏麵灑下一些砂石,不影響災民健康!”
“這!”
李迪沉思良久,然後歎氣道:“人性如此,能夠想出此策,實屬不易!”
李迪心中湧起無數疑惑,急切地想要知道這裏到底發生了什麽!
趙辰跟著大部隊來到了府衙,李迪在府衙門口落轎,下轎之後,在幕僚、官員、護衛的簇擁下進了府衙。
知府範仲滿吩咐下去,府衙中馬上就擺好了接旨的香案。
府衙中上百位官員、士子、秀才、縉紳紛紛跪了下來。李迪站在香案前,朗聲宣布聖旨。
李迪宣旨完畢,範仲滿代泗州知州接過聖旨,跪伏在地上的官員、縉紳、士子、秀才鴉雀無聲。
李迪高聲道:“範知府,爾等站起來回話!”
範仲滿沉聲道:“多謝欽差大人!”
眾人紛紛謝恩起身,眼睛看著欽差大人李迪!
李迪年近五十,穿著欽差官服,圓臉無須,麵色紅潤,甚是沉穩。
李迪開門見山地道:“範大人辛苦了,泗州災情如何?”
範仲滿站起來道:“回稟大人,泗州城被洪水圍困已一月有餘,城中市民十萬,災民已經超過十三四萬,目前總體情況可控,災民已經安置在城中百姓、府衙和廟觀之中,糧食還可堅持二十餘日!”
李迪一聽眼中露出驚訝之色,泗州城湧進了這麽多的災民,看街麵上的情況,竟然能夠正常運轉,實屬不易。災民的糧食從何而來?這麽多的災民如何管理?看來這位範知府是一位能人幹吏,自己怎麽還從來沒有聽說過這個人呢。
李迪臉色稍霽道:“很好,如此危局之下能夠調度得當,救災民於水火之中,回京之後本欽差必定為你請功!”
範仲滿道:“大人,屬下實不敢居功,泗州城能有如此局麵,要多謝定國公世子趙辰鼎力相助。世子能力卓絕,手腕高超,可比肩古之甘羅。當然,也得益於泗州府衙、鄉紳,和眾多進京趕考士子的鼎力協助,可為他們請功!”
“額!”
李迪臉色微微一愣,他的眼神在接旨的人群中掃了一下,其他人他一個都不認識,倒是一眼就看到了站在一邊的趙辰。
很明顯,這位身穿華服的弱冠青年從氣勢上看就與眾不同,這是大家族出來的公子才有的氣度!
趙辰的名字他當然知道,定國公世子,弱冠之年,在京城中賣詩替父還債,數首詩詞聞名京城,詩才天授,有駱、王、李、杜之才。
他有數首名篇傳遍青樓、士林。一句“欲問江梅瘦幾分”,將京師名妓李詩夢捧的大紅大紫,豔名位居四大花魁之首。京中名妓爭相求詩而不得其門,可謂柳巷元魁。
對於李迪這等重臣來說,已經過了這種風花雪月的年紀,他看重的是這位世子的謀略才華,年紀輕輕就能把朝中數位大臣玩弄於鼓掌之間,逼迫朝廷出手為其父親還債,還贏得了孝順的美名,此子以後必定是驚世之才!
後又觀其發明天仙釀,勾連太上皇、軍頭們為其背書,戲弄太子爺,蕩平魏王莊,卻能全身而退,此子智謀之深非比常人!
再看趙辰站在院中沉穩的氣勢,挺拔的身姿,果然與眾不同!
“你就是定國公世子趙辰?”李迪沉聲道。
趙辰出列,向欽差李迪躬身行禮。按照規矩,賈環還沒有襲爵,也沒有功名在身,躬身行禮較為合適!
李迪虛扶了下,道:“世子免禮,你怎麽到了泗州?”
趙辰沉聲道:“回大人,學生去了一趟江南遊曆。”
趙辰打量了趙辰一會兒,道:“久聞世子詩才驚豔,手段高絕,今天看來果然名不虛傳,真乃英姿少年,雛鳳清聲。”
李迪這是出於內心的讚譽,作為朝廷翰林侍讀,未來的儲相,這就給了趙辰相當高的評價。
趙辰拱手道:“儲相過譽了,晚輩實愧不敢當,都是範知府和各位的功勞!”
“範知府說泗州救災是你在總調度,各位士子幫忙,甚好,可否陪本座巡視一番?”李迪相邀道。
趙辰笑道:“吾所願爾!”
李迪遣散了眾人,和範知府、趙辰一起用了午膳,然後帶著趙辰、範知府等一行四五十多人,浩浩蕩蕩的出了府衙大院,前往街上察看救災工作。
除了府衙,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帶著紅袖套的大媽大娘們,每隔數十米就有一個來回查看!
就看到一位大媽指著一位災民道:“這些垃圾趕緊送到指定的地點去,不然今天克扣一個饅頭!”
那位災民一聽臉色大變,口中答應著“好,好!”,一溜煙地把那些垃圾拿走了!
李迪問道:“範大人,這是為何?”
範大人道:“李大人,這些老媽子是街道衛生監督員,檢查每個地方的衛生情況,不準亂扔垃圾,不準隨地大小便,不準隨地吐痰,違者一天減少一個饅頭的糧食!”
李迪聽了為之莞爾,“這個辦法甚好!”
再往前走,又看到數十個年輕的災民在清理積水,一個個揮汗如雨!
趙辰解釋道:“大人,這是以工代賑,除了可以吃飽,每人每天可以多發二個饅頭!”
“可有人願意?”李迪問道。
“報名者絡繹不絕!”
李迪聽了陷入了沉思,泗州救災井然有序,這個世子趙辰手段高絕,果然名不虛傳!
時近中午,外麵正在施粥,各個街道上排滿了一列列的災民,一個個沉默不語,幾名壯漢在旁邊監督,看起來井然有序!
李迪發現這裏的災民竟然如此老實,與前麵在其他州縣看到的鬧哄哄的樣子決然不同,問道:“這些災民怎麽如此老實有序?”
負責維護秩序的一位官員道:“回稟欽差大人,我們一天二次施粥,有喧嘩者減少一頓,有鬧事者餓一天!”
李迪點點頭,道:“甚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等到李迪視察完畢,他看向趙辰的眼神變了,這個世子果然如傳說中有經世之才,如此混亂的局麵竟然讓他整治的井然有序!
李迪走進粥桶,臉色陡然一變,道:“這粥怎麽如此渾濁不堪?”
趙辰解釋道:“不少富戶前來蹭食,晚輩隻能在粥裏麵灑下一些砂石,不影響災民健康!”
“這!”
李迪沉思良久,然後歎氣道:“人性如此,能夠想出此策,實屬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