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掃戰場並搜集兩千多人的戰利品的活不是一個小工程,有人願意代勞江塵自然樂得輕鬆一些。
倒是出人意料的是,那些皇室子弟居然也願意放下身段幫忙清理,可見對他們來說,玄元太一宗遺跡的誘惑力有多大。
而在佘興江一行人開始清理以後,江塵立刻收起吞噬歸來的小金,進入一處山洞,查看起這次的收獲。
這次大戰足足擊殺了兩千多名武靈,其中有大約八成都是開啟了天門的武修。
而在戰鬥過程中,江塵始終沒有忘了讓小金吞噬他們的靈氣與道紋。
整場下來,江塵體內儲存的靈液無數,丹田裏的道紋數量,也突破了三百大關,並且其中大部分的體積都達到了黃豆大小。
此時江塵能明顯感覺到,腦子裏像是被一次性塞進了無數知識,明明還未開始感悟掌控這些道紋,光是其逸散的法則,就已經讓江塵感到頭腦發脹,可見這次收獲有多大。
“不過看起來,武靈階段能感悟的法則,最多也隻能讓道紋達到黃豆大小了,而這也是武靈階段的極限。”
江塵看著體內那密密麻麻聚在一起的道紋,這樣的場景恐怕能嚇死一群人。
在大齊皇朝,即便是那些被稱為妖孽的存在,武靈階段領悟的道紋最多也隻是個位數。
即便突破武王後,有機會領悟其他法則,但最終也是少之又少。
然而江塵體內的道紋,卻已經高達三百多個,且大部分都到了現階段的極限。
這種情況下,如果他願意以這些道紋為基礎,學習更多地階以上武技的話,能挑選的武技範圍也是多的嚇人。
這等道紋數量,最終能夠鑄造的根基,恐怕也是到了前不見古人的地步。
而之所以能有這些收獲,還要感謝四大家族子弟們的不吝饋贈。
希望這些好心人下了地府以後,還能像這輩子一樣投個好胎。
“三百多道紋已經很多了,不僅有各種常見法則,就連那些罕見的,也大多數都已經吞噬,就算想要再增加,相信也加不了多少了。”
江塵迅速看完了道紋之後,又看向小金。
此時小金肚子圓鼓鼓的,將整條龍都撐成了一個圓球。
剛才查看時沒有看到六個武王的收獲,想來還在這家夥肚子裏留著。
“小金,將剛才吞噬的都吐出來吧,讓我看看這次有哪些收獲。”
江塵說著,心裏不由得期待起來。
之前與祝妖姬交戰時,就想過小金吞噬武王會有什麽收獲,可惜後來祝妖姬投降,也就沒有了機會。
至於李景倫等少數幾個臨陣突破武王的,也因為死的時候小金恰好在其他位置沒能及時吞噬。
現在終於有了六名武王的斬獲,也不知道這些武王,能為自己帶來什麽好處。
他們突破以後,早已將道紋凝結鑄造為道台,而自己尚未突破武王,還能有所收獲嗎?
帶著心裏的疑惑,江塵用神識緊緊觀察著體內的圓球。
很快,聽到吩咐的小金一張口,一大團耀眼的金光從它口中吐了出來。
待金光出現的那一刻,江塵整個人都愣住了。
隻見那金光中包含的,除了大量的淡金色靈液外,還有整整六座層層堆疊的高台。
這些高台高低不一,每一個都是由不同顏色的“磚塊”組成,其中有三個為四種顏色組成,兩個為五種,餘下一個為六種。
而江塵能清楚地感知到,這些高台中的不同顏色的“磚塊”,分別對應著不同的法則。
“劍之法則、火之法則、雷之法則、金之法則、水之法則、力之法則……”
“這些東西,不會就是道台吧?”
江塵瞳孔一縮,心髒撲通撲通狂跳。
武修突破武王的標誌,便是以道紋築基淬煉,在丹田內打造出代表著不同法則的道台。
而這些道台,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武王的實力來源。
如果說,武靈階段領悟的道紋,僅僅隻能引動天地之力加持己身的話,那麽武王階段就已經可以主動吸收天地之力,將其儲存在道台之中了。
這些天地之力,以及暴漲的法則感悟,足以讓武王呼風喚雨,翻山覆海。
雖然真實不一定有這麽誇張,但武王階段,的確是武修在修煉之路上一個巨大的分水嶺。
其實力,絕不是武靈能夠比擬的。
而今日江塵之所以能夠大獲全勝,一方麵是因為陣法給力,另一方麵,也是因為那些武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還並不是完全體的武王。
他們才剛剛突破,無論武技還是對法則的適應,乃至對天地之力的應用,都還未曾涉及。
包括祝妖姬與李玉恒在內,都是這種情況。
如果給他們足夠的時間,讓他們積累成長,今日的戰鬥,可能又是另外一種結果了。
當然這一切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小金居然將他們的道台吞噬後帶了回來!
這意味著什麽?
江塵看著這幾座道台,想要用靈力嚐試觸碰,卻又不敢嚐試。
這可是武王之後才能打造的道台!
這東西放在自己一個武靈體內,就像是一個定時炸彈,萬一突然炸開,裏麵的天地之力驟然爆發,自己這個小武靈可能就要暴死當場了!
不過再一想,小金作為自己的武魂,似乎也沒必要害自己。
難不成,這玩意兒對自己是無害的?
正當江塵心中疑惑之時,丹田內的道台突然產生異動!
隻見那幾座道台,忽然轟然分解開來。
就像是被人打碎了一般,化為一片碎片,隨後又逐漸化為一團團霧氣。
顏色相同的霧氣相互融合壯大,其他霧氣則靜靜漂浮。
等到這些道台全部分解,江塵體內的幾種對應法則的道紋,突然像是找到了美食一般,從中激射出一道道法則之力凝結的絲線,就像是某種植物的根須一般,開始吸收對應法則的霧氣。
隨後,這些霧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縮小。
而那幾道法則,則在黃豆大小的基礎上不斷增大。
一毫米、兩毫米、三毫米……
直到幾道法則壯大到雞蛋蛋黃大小,才終於停止了增長,那幾團霧氣,也早已被吸收幹淨。
倒是出人意料的是,那些皇室子弟居然也願意放下身段幫忙清理,可見對他們來說,玄元太一宗遺跡的誘惑力有多大。
而在佘興江一行人開始清理以後,江塵立刻收起吞噬歸來的小金,進入一處山洞,查看起這次的收獲。
這次大戰足足擊殺了兩千多名武靈,其中有大約八成都是開啟了天門的武修。
而在戰鬥過程中,江塵始終沒有忘了讓小金吞噬他們的靈氣與道紋。
整場下來,江塵體內儲存的靈液無數,丹田裏的道紋數量,也突破了三百大關,並且其中大部分的體積都達到了黃豆大小。
此時江塵能明顯感覺到,腦子裏像是被一次性塞進了無數知識,明明還未開始感悟掌控這些道紋,光是其逸散的法則,就已經讓江塵感到頭腦發脹,可見這次收獲有多大。
“不過看起來,武靈階段能感悟的法則,最多也隻能讓道紋達到黃豆大小了,而這也是武靈階段的極限。”
江塵看著體內那密密麻麻聚在一起的道紋,這樣的場景恐怕能嚇死一群人。
在大齊皇朝,即便是那些被稱為妖孽的存在,武靈階段領悟的道紋最多也隻是個位數。
即便突破武王後,有機會領悟其他法則,但最終也是少之又少。
然而江塵體內的道紋,卻已經高達三百多個,且大部分都到了現階段的極限。
這種情況下,如果他願意以這些道紋為基礎,學習更多地階以上武技的話,能挑選的武技範圍也是多的嚇人。
這等道紋數量,最終能夠鑄造的根基,恐怕也是到了前不見古人的地步。
而之所以能有這些收獲,還要感謝四大家族子弟們的不吝饋贈。
希望這些好心人下了地府以後,還能像這輩子一樣投個好胎。
“三百多道紋已經很多了,不僅有各種常見法則,就連那些罕見的,也大多數都已經吞噬,就算想要再增加,相信也加不了多少了。”
江塵迅速看完了道紋之後,又看向小金。
此時小金肚子圓鼓鼓的,將整條龍都撐成了一個圓球。
剛才查看時沒有看到六個武王的收獲,想來還在這家夥肚子裏留著。
“小金,將剛才吞噬的都吐出來吧,讓我看看這次有哪些收獲。”
江塵說著,心裏不由得期待起來。
之前與祝妖姬交戰時,就想過小金吞噬武王會有什麽收獲,可惜後來祝妖姬投降,也就沒有了機會。
至於李景倫等少數幾個臨陣突破武王的,也因為死的時候小金恰好在其他位置沒能及時吞噬。
現在終於有了六名武王的斬獲,也不知道這些武王,能為自己帶來什麽好處。
他們突破以後,早已將道紋凝結鑄造為道台,而自己尚未突破武王,還能有所收獲嗎?
帶著心裏的疑惑,江塵用神識緊緊觀察著體內的圓球。
很快,聽到吩咐的小金一張口,一大團耀眼的金光從它口中吐了出來。
待金光出現的那一刻,江塵整個人都愣住了。
隻見那金光中包含的,除了大量的淡金色靈液外,還有整整六座層層堆疊的高台。
這些高台高低不一,每一個都是由不同顏色的“磚塊”組成,其中有三個為四種顏色組成,兩個為五種,餘下一個為六種。
而江塵能清楚地感知到,這些高台中的不同顏色的“磚塊”,分別對應著不同的法則。
“劍之法則、火之法則、雷之法則、金之法則、水之法則、力之法則……”
“這些東西,不會就是道台吧?”
江塵瞳孔一縮,心髒撲通撲通狂跳。
武修突破武王的標誌,便是以道紋築基淬煉,在丹田內打造出代表著不同法則的道台。
而這些道台,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武王的實力來源。
如果說,武靈階段領悟的道紋,僅僅隻能引動天地之力加持己身的話,那麽武王階段就已經可以主動吸收天地之力,將其儲存在道台之中了。
這些天地之力,以及暴漲的法則感悟,足以讓武王呼風喚雨,翻山覆海。
雖然真實不一定有這麽誇張,但武王階段,的確是武修在修煉之路上一個巨大的分水嶺。
其實力,絕不是武靈能夠比擬的。
而今日江塵之所以能夠大獲全勝,一方麵是因為陣法給力,另一方麵,也是因為那些武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還並不是完全體的武王。
他們才剛剛突破,無論武技還是對法則的適應,乃至對天地之力的應用,都還未曾涉及。
包括祝妖姬與李玉恒在內,都是這種情況。
如果給他們足夠的時間,讓他們積累成長,今日的戰鬥,可能又是另外一種結果了。
當然這一切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小金居然將他們的道台吞噬後帶了回來!
這意味著什麽?
江塵看著這幾座道台,想要用靈力嚐試觸碰,卻又不敢嚐試。
這可是武王之後才能打造的道台!
這東西放在自己一個武靈體內,就像是一個定時炸彈,萬一突然炸開,裏麵的天地之力驟然爆發,自己這個小武靈可能就要暴死當場了!
不過再一想,小金作為自己的武魂,似乎也沒必要害自己。
難不成,這玩意兒對自己是無害的?
正當江塵心中疑惑之時,丹田內的道台突然產生異動!
隻見那幾座道台,忽然轟然分解開來。
就像是被人打碎了一般,化為一片碎片,隨後又逐漸化為一團團霧氣。
顏色相同的霧氣相互融合壯大,其他霧氣則靜靜漂浮。
等到這些道台全部分解,江塵體內的幾種對應法則的道紋,突然像是找到了美食一般,從中激射出一道道法則之力凝結的絲線,就像是某種植物的根須一般,開始吸收對應法則的霧氣。
隨後,這些霧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縮小。
而那幾道法則,則在黃豆大小的基礎上不斷增大。
一毫米、兩毫米、三毫米……
直到幾道法則壯大到雞蛋蛋黃大小,才終於停止了增長,那幾團霧氣,也早已被吸收幹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