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小姑家走親戚
幸運來臨:彩票中了五千萬 作者:可能王嗬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下午三點多。
王可他們一行人和大姑一家告別離去。
這一頓飯,大家吃得津津有味,說得真心實意,聊得熱火朝天。
對於老表吳奕敏有自己創業、開小餐館的想法。
眾人都比較看好,也給予了一些建議和力所能及的幫助。
而大家的支持和鼓勵,也令他信心倍增。
有了想法就要付出努力和行動,這樣才會有成功的希望,收獲屬於自己的成果。
而且吳奕敏已經決定最近就回彭城辭了工作,盡快找地租門麵開幹了。
對此,王可、王振和王賀三個當表哥的,一人讚助一萬塊錢對他表示支持。
還告訴他,如果開店成功,記得請他們吃飯,開店賠了也不要緊,反正一萬塊錢也不要他還了。
王可雖然很有錢,但依然沒有多給,而是和兩個堂哥一樣。
因為真正的幫助不是施舍,而是尊重與理解,不是表麵的親近,而是內心的關懷。
而且王可更喜歡用一種比較隱秘和低調的方式,去幫助一些真正需要幫助,並且能幫助起來的人。
大張旗鼓,隻會招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還容易遭受他人嫉妒。
最重要的是,幫助一個人與其給錢給物,不如教會他們自立自強的道理和方法。
畢竟“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隻有擁有了持續創造價值的能力,才能真正擺脫困境、自力更生、自強不息。
……
對於王可來說,今天算是這幾天走親戚比較舒服和放鬆的。
沒有之前那麽多亂七八糟的人和事。
這種親情是他比較享受,並樂於接受的。
離開大姑家,王可他們並沒有回家,而是一起來到小姑家。
這次也隻是送禮坐坐,逗留一會就走了。
正好蘇紫琪也來認認門。
小姑家的家庭情況一直以來都是比較可以的,家就在鎮上。
有地利之便,小姑父還會做點小生意,除了會木工,還開過熟食店,賣過小商品等。
二層小樓在王可上大學的時候就住上了。
不說掙什麽大錢,養家糊口是綽綽有餘。
關鍵是三個孩子都比較爭氣,學習都不差。
到了小姑家後,小姑一家熱情地招呼迎他們,也給泡上了茶。
屋裏彌漫著淡淡的茶香。
小姑父笑著說道:“哈哈,這茶葉還不錯吧,聞著味就香,這還是我一個親戚特意送給我的,你們享福啦。”
王賀聞言笑著打趣道:“哈哈,小姑父,你說的那個親戚該不會就在現場吧?”
其他人聽了都笑起來。
“哈哈哈……”
蘇紫琪笑完,開口玩笑道:“既然茶葉這麽好,小姑父下次就應該讓這個親戚多送點,我想他應該不缺茶葉。”
其他人目光看了看王可,又是哄堂大笑。
連王可禁不住笑了出來,這茶葉還真是他送的。
小姑父接著調侃道:“有小琪你這句話就行了,那我下次打電話給他多要點,我這親戚可是非常愛媳婦的。”
王可隨即點頭表示道:“嗯,這個我也知道。”
這個他可太知道了。
……
一時間,屋裏充滿了歡聲笑語。
大家在客廳圍坐在一起喝著茶,輕鬆愉悅地聊著家常。
王爸對著兩個外甥女問道:“小娜、小嫻,我記得你們今年研究生畢業,還要再往上考博士嘛?”
小姑聞言表示道:“我是不想讓她倆再學了,這過了年都二十六啦,她們和小可一般大,小可都結婚要生子了。”
“而且女孩子有研究生學曆就很行了,沒必要那麽高的學曆,再讀博士都三十啦,也應該出來社會多經曆一下。”
“像小穎就挺好的,工作幾年在職學習考也行,而且想學習不一定非得在學校,換個環境也換換腦子。”
妹妹李淑嫻開口說道:“我不想再考博士了,一直在學校也感覺沒意思了,活了26年,光上學都上了二十年。”
姐姐李淑娜看了看自己老媽,正準備張口說什麽。
小姑父率先表示道:“你們不用管你媽怎麽想的,隻要你們想繼續讀博士,爸一定拿錢供你們。”
王可這時心想,這樣的家庭氛圍真不錯。
二伯家就有些重男輕女了。
李淑娜想了想,回應道:“爸,我想先工作兩年看看吧,到時候想讀博士還可以再申博,而且我們工作掙錢了,你和媽也不用再花錢啦。”
小姑父李自誠聞言點點頭,朗聲道:“隨你們吧,隻要你們自己想好了就行。”
對此王爸、王可等人倒是沒有發表意見。
像王可,倒不是他當初不想考研究生,而是考不上,學習實力不允許。
而現在則是沒有必要了,以他的實力和情況也不需要這些外在東西證明和點綴了。
而像蘇紫琪本科畢業就不讀了,不是沒有實力,而是想不想的問題。
如果沒有王可這個意外,她大概率會繼續深造或出國留學,人家可是貨真價實的學霸,學習實力杠杠的。
現在夫妻倆人學曆平等了,雖然含金量天差地別,但都是本科啊。
這時,王可又開口問了一句:“哎,小娜、小嫻,你們研究生畢業,年後是不是就開始實習啦?”
李淑嫻應道:“對,但每個學校、每個專業還不一樣,基本上學校都會給安排實習單位,像我姐她們學校上學期就開始實習了,時間也長。”
“一般實習三個月到六個月之間,這是一門必修課程,看學院、導師安排,我是年後開學去實習三個月,回來畢業答辯。”
接著李淑娜也給解釋了一下。
王可聞言應了一聲,看來研究生實習和本科實習的流程也差不了多少。
不過本科是沒有那麽複雜、嚴格。
反正他的實習就是糊弄過去的,而且實習證明可以隨便開。
“行吧,你們女孩子在外麵多注意點,小心被人騙,有什麽事可以給我打電話。”
李淑娜和李淑嫻聽了開心的答應了一聲。
“嘻嘻,好的,謝謝哥。”
小姑和小姑父對此也非常高興,對侄子王可更是連誇帶謝。
……
後麵小姑父又給王可等人拿著一些精致的木雕小物件,說是自己閑暇時候做的手工。
有魯班鎖、小動物、小兵器……
王可等人接過把玩,不住稱讚手藝精巧。
閑聊間,時間過得很快。
王可看了看表,下午四點半了,差不多該離開了。
於是他們起身告辭,小姑一家雖有不舍但也知道他們還有其他事情。
離開小姑家後,王可長舒了一口氣。
這一趟走親戚下來,他才算感受到了親情的溫度。
接下來,王可一家就和堂哥王振、王賀他們分道揚鑣。
王可他們前往縣城去忙一下可欣海鮮店的事,明天初七就要開門營業啦。
而王振、王正他們則開車回大王廟家。
…………
王可他們一行人和大姑一家告別離去。
這一頓飯,大家吃得津津有味,說得真心實意,聊得熱火朝天。
對於老表吳奕敏有自己創業、開小餐館的想法。
眾人都比較看好,也給予了一些建議和力所能及的幫助。
而大家的支持和鼓勵,也令他信心倍增。
有了想法就要付出努力和行動,這樣才會有成功的希望,收獲屬於自己的成果。
而且吳奕敏已經決定最近就回彭城辭了工作,盡快找地租門麵開幹了。
對此,王可、王振和王賀三個當表哥的,一人讚助一萬塊錢對他表示支持。
還告訴他,如果開店成功,記得請他們吃飯,開店賠了也不要緊,反正一萬塊錢也不要他還了。
王可雖然很有錢,但依然沒有多給,而是和兩個堂哥一樣。
因為真正的幫助不是施舍,而是尊重與理解,不是表麵的親近,而是內心的關懷。
而且王可更喜歡用一種比較隱秘和低調的方式,去幫助一些真正需要幫助,並且能幫助起來的人。
大張旗鼓,隻會招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還容易遭受他人嫉妒。
最重要的是,幫助一個人與其給錢給物,不如教會他們自立自強的道理和方法。
畢竟“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隻有擁有了持續創造價值的能力,才能真正擺脫困境、自力更生、自強不息。
……
對於王可來說,今天算是這幾天走親戚比較舒服和放鬆的。
沒有之前那麽多亂七八糟的人和事。
這種親情是他比較享受,並樂於接受的。
離開大姑家,王可他們並沒有回家,而是一起來到小姑家。
這次也隻是送禮坐坐,逗留一會就走了。
正好蘇紫琪也來認認門。
小姑家的家庭情況一直以來都是比較可以的,家就在鎮上。
有地利之便,小姑父還會做點小生意,除了會木工,還開過熟食店,賣過小商品等。
二層小樓在王可上大學的時候就住上了。
不說掙什麽大錢,養家糊口是綽綽有餘。
關鍵是三個孩子都比較爭氣,學習都不差。
到了小姑家後,小姑一家熱情地招呼迎他們,也給泡上了茶。
屋裏彌漫著淡淡的茶香。
小姑父笑著說道:“哈哈,這茶葉還不錯吧,聞著味就香,這還是我一個親戚特意送給我的,你們享福啦。”
王賀聞言笑著打趣道:“哈哈,小姑父,你說的那個親戚該不會就在現場吧?”
其他人聽了都笑起來。
“哈哈哈……”
蘇紫琪笑完,開口玩笑道:“既然茶葉這麽好,小姑父下次就應該讓這個親戚多送點,我想他應該不缺茶葉。”
其他人目光看了看王可,又是哄堂大笑。
連王可禁不住笑了出來,這茶葉還真是他送的。
小姑父接著調侃道:“有小琪你這句話就行了,那我下次打電話給他多要點,我這親戚可是非常愛媳婦的。”
王可隨即點頭表示道:“嗯,這個我也知道。”
這個他可太知道了。
……
一時間,屋裏充滿了歡聲笑語。
大家在客廳圍坐在一起喝著茶,輕鬆愉悅地聊著家常。
王爸對著兩個外甥女問道:“小娜、小嫻,我記得你們今年研究生畢業,還要再往上考博士嘛?”
小姑聞言表示道:“我是不想讓她倆再學了,這過了年都二十六啦,她們和小可一般大,小可都結婚要生子了。”
“而且女孩子有研究生學曆就很行了,沒必要那麽高的學曆,再讀博士都三十啦,也應該出來社會多經曆一下。”
“像小穎就挺好的,工作幾年在職學習考也行,而且想學習不一定非得在學校,換個環境也換換腦子。”
妹妹李淑嫻開口說道:“我不想再考博士了,一直在學校也感覺沒意思了,活了26年,光上學都上了二十年。”
姐姐李淑娜看了看自己老媽,正準備張口說什麽。
小姑父率先表示道:“你們不用管你媽怎麽想的,隻要你們想繼續讀博士,爸一定拿錢供你們。”
王可這時心想,這樣的家庭氛圍真不錯。
二伯家就有些重男輕女了。
李淑娜想了想,回應道:“爸,我想先工作兩年看看吧,到時候想讀博士還可以再申博,而且我們工作掙錢了,你和媽也不用再花錢啦。”
小姑父李自誠聞言點點頭,朗聲道:“隨你們吧,隻要你們自己想好了就行。”
對此王爸、王可等人倒是沒有發表意見。
像王可,倒不是他當初不想考研究生,而是考不上,學習實力不允許。
而現在則是沒有必要了,以他的實力和情況也不需要這些外在東西證明和點綴了。
而像蘇紫琪本科畢業就不讀了,不是沒有實力,而是想不想的問題。
如果沒有王可這個意外,她大概率會繼續深造或出國留學,人家可是貨真價實的學霸,學習實力杠杠的。
現在夫妻倆人學曆平等了,雖然含金量天差地別,但都是本科啊。
這時,王可又開口問了一句:“哎,小娜、小嫻,你們研究生畢業,年後是不是就開始實習啦?”
李淑嫻應道:“對,但每個學校、每個專業還不一樣,基本上學校都會給安排實習單位,像我姐她們學校上學期就開始實習了,時間也長。”
“一般實習三個月到六個月之間,這是一門必修課程,看學院、導師安排,我是年後開學去實習三個月,回來畢業答辯。”
接著李淑娜也給解釋了一下。
王可聞言應了一聲,看來研究生實習和本科實習的流程也差不了多少。
不過本科是沒有那麽複雜、嚴格。
反正他的實習就是糊弄過去的,而且實習證明可以隨便開。
“行吧,你們女孩子在外麵多注意點,小心被人騙,有什麽事可以給我打電話。”
李淑娜和李淑嫻聽了開心的答應了一聲。
“嘻嘻,好的,謝謝哥。”
小姑和小姑父對此也非常高興,對侄子王可更是連誇帶謝。
……
後麵小姑父又給王可等人拿著一些精致的木雕小物件,說是自己閑暇時候做的手工。
有魯班鎖、小動物、小兵器……
王可等人接過把玩,不住稱讚手藝精巧。
閑聊間,時間過得很快。
王可看了看表,下午四點半了,差不多該離開了。
於是他們起身告辭,小姑一家雖有不舍但也知道他們還有其他事情。
離開小姑家後,王可長舒了一口氣。
這一趟走親戚下來,他才算感受到了親情的溫度。
接下來,王可一家就和堂哥王振、王賀他們分道揚鑣。
王可他們前往縣城去忙一下可欣海鮮店的事,明天初七就要開門營業啦。
而王振、王正他們則開車回大王廟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