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福陽公主的親娘因為爭寵而謀害另一個妃子,導致被打入冷宮。


    後來,福陽公主被記到另一名妃子名下撫養,但是去年那名妃子因病去世了。


    本就不是親生的孩子,如今又鬧出這件事,皇後變得更加不喜歡福陽公主,但又考慮到她可能搞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把戲,於是特意指派幾個宮女日夜看守福陽。


    然後,皇後帶著福馨公主,乘坐鳳輦,去慈寧宮,親自向太後解釋土鯉魚“耙耳朵”失蹤的結局。


    聽說“耙耳朵”已經死了,太後當即掉下眼淚,看起來挺傷心。


    福馨公主在旁邊,懂事地安慰太後,輕撫後背,柔聲說道:“皇祖母,''耙耳朵''在天有靈,肯定感激您對它的疼愛,即使投胎轉世,也一定想著報答您。”


    太後深吸一口氣,表情突然變得固執,斬釘截鐵地道:“福陽肯定是被冤枉的。”


    福馨公主和皇後都大吃一驚,飛快地對視一眼。


    太後用手絹擦兩下眼淚,繼續頑固地說道:“把''耙耳朵''弄死,再故意埋福陽的宮殿裏,這顯然是栽贓嫁禍。”


    “福陽是個孝順孩子,明知道那是我特別喜愛的魚,她怎麽可能幹出這種事?”


    “而且,如果不是福陽提醒我,我恐怕不能及時發現''耙耳朵''遭遇不測。”


    “皇後,你再仔細查查,查出幕後黑手。”


    皇後暫時無言以對,眼神複雜,心情難以言喻,暗忖:人證物證俱在,證據確鑿,這事擺明就是福陽幹的。您老人家非說不相信,為了一條魚,非要鬧得沒完沒了?


    片刻後,皇後表麵上答應太後的要求,但疲憊感讓她心中產生厭煩。不過,她用微笑掩飾得很好,沒有表現出厭煩,反而又安慰太後幾句。


    作為六宮之主,管理後宮是她的權力,同時也是責任和義務。而且,在這以孝治天下的世道,她作為皇家兒媳,孝順太後,為太後解憂,也顯得理所應當。


    但是,她並非愚孝之人,眼前的太後婆婆擺明了不講理、節外生枝。


    甚至把她當什麽牛馬使喚嗎?一下子指東,一下子又指西,一遇到麻煩,就一口一句:“皇後,你查查……”


    或者:“皇後,你去審問……”


    或者:“去把皇後叫來……”


    一個聰明人,偏偏天天忍受一個“愚人”的指揮、擺布,偏偏又處在等級森嚴的皇宮裏。


    皇後顧及母儀天下的身份,無法表現出撒潑、吵架的舉動,於是表麵上對太後恭敬,等轉身之後,則打算敷衍了事,處罰那兩個幫福陽抓魚的太監即可,不打算節外生枝。


    等皇後告辭離開後,福馨公主繼續陪伴太後。


    太後雖然母憑子貴,有個皇帝兒子,但她有大齡婦人的通病,愛囉嗦,愛埋怨別人,甚至迷信神神鬼鬼之事。


    此時,她拉著福馨公主的手,神情暗含惱怒和猜忌,不斷地小聲抱怨:“上次我就懷疑,那個唐伴讀''妖女''的嫌疑不是假的。”


    “肯定是她和蘇貴妃陷害福陽。”


    “蘇貴妃是狐狸精變的,把皇帝迷得神魂顛倒。唉,天下男子都好色,一代傳一代。”


    “福馨,你乖,千萬別再靠近蘇貴妃和那個唐伴讀,別被她們騙了。”


    ……


    福馨公主親耳聽這些荒誕的話,心裏尷尬極了,表麵上流露既驚訝又好奇的乖巧神情,沒有反駁太後。


    但是,她如坐針氈,巴不得快點告辭,免得耳朵被汙染,暗忖:皇祖母真是奇怪,把幹壞事的人當好人,袒護著。反而把無辜者當壞人,時刻針對著。


    這種腦子,居然能養出皇帝兒子,順利成為高高在上的太後,真是奇了怪了。


    過了一會兒,太後終於乏了,福馨公主趁機告辭離開。


    一路上,她輕輕歎氣,百思不得其解,並打算給小玩伴清圓寫封信。


    在信中,她沒透露福陽是主謀的情況,也沒明說太後的毛病,她隱晦地跟小玩伴探討,如果長輩不明智,晚輩該如何應對?


    後來,她又關心小玩伴額頭上的傷處愈合情況,又亂七八糟地聊一聊琴棋書畫。


    然後,她去向皇後撒嬌,懇求皇後同意她派太監出宮去給唐清圓送信和一些禮物。


    對待親生女兒,皇後比較寵愛,笑著答應,態度爽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財主招上門女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渝愛二順渝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渝愛二順渝可並收藏小財主招上門女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