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講戰術的學問
從院隊教練開始的執教生涯 作者:地球儀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安排戰術是一門學問,如何讓球員貫徹戰術也是一門學問。
像韓洋這種憨批,雖然確實聽話,讓他往東絕不往西,但是以他基礎的理解能力,單純告訴他“靈活跑位”,他可能隻會懵懵懂懂地滿場瞎跑。
這也是當下國內草根足球的共性問題。
當同年齡段的部分足球發達國家的年輕人,正在隨處可見的球場上為自己的社區球隊戰鬥時,同年齡段的國內年輕人卻隻能尋求價格仍然高昂且並不普及的足球興趣班,才能獲得並不是很係統的足球指導。
這也導致國內的年輕踢球者並沒有獲得學習的連續性。
碩果累累的法國克萊方丹足球基地曾經總結出一套培養青少年運動員的學習階段劃分,這個階段劃分不僅僅作用於未來活躍在職業賽場上的年輕球員,也可以對業餘球員的發展有所啟發。
在他們看來,球員在11歲以前尚且處於身心愉悅的體驗階段,找到足球的樂趣是踢球的目的。在這個階段過度強調球員技術動作標準與否,或許不僅不能讓球員有所收獲,還會讓球員喪失對足球的興趣。一些有天賦的球員首先在這一階段展現出自己與其他人的不同之處。
而12到15歲,則是早期訓練階段,這一階段不僅要求技術方麵的訓練,更看重心智方麵的提高。要讓球員明白如何看待比賽,如何正確對待勝利與失敗,如何應對困難。
第三階段在16歲時到來,此時出現了明顯的分流,經過選拔的天賦少年將在比賽中得到戰術方麵的培養,並且完善身體條件。一些更具有天賦的球員甚至在19歲以前就已經踏入了職業賽場。
但平心而論,大部分國內的青年草根足球愛好者往往在18歲仍然沒有完成第二階段的培養,更不用說戰術方麵的理解。這一情況對於魏樂來說,最明顯的要求就是要更加謹慎地安排戰術、訓練甚至措辭。
張鐵在今天之前還在擔心球隊未來的訓練質量,雖然他對魏樂的上任沒什麽意見,但是他不太確定魏樂是否真的可以勝任教練的職責,但這一切擔心與不安在魏樂清楚地點出了每個人的優缺點後化為烏有。
魏樂雖然點出了隊友們的大部分的優勢與劣勢,但是他刻意避開了劉子航、劉子宇的意誌力問題,他認為這兩個人的情況如此反常,當眾點出反而可能會適得其反。
魏樂一直都是個善於表達的人,對於當眾講話自然是不怵的。但是張鐵覺得魏樂的演講能力最近看來是更上一層樓。
在此前,魏樂總能在賽前用幾句話將隊友們的士氣抬到最高點,這也是讓張鐵最羨慕和佩服的一點。而當提到戰術,魏樂的表達能力似乎更好地得到了發揚。
魏樂覺得,球隊如果想在接下來的比賽中贏球,就應該保證首先自己不發生失誤。因此技術與配合是這段時間球隊訓練的重點內容。在魏樂看來,僅僅告訴隊友“應該做什麽”是不夠的,這種看似簡單直接的要求,可能可以讓球員在訓練中表現出色。
但是在比賽中,場麵千變萬化,球員根據教練的指示不一定就能有好的效果,那麽這種情況下該怎麽做,就是球員需要思考的。而如果在清楚“應該做什麽”的基礎上知道“為什麽這麽做”,球員就可以成為教練意圖的真正貫徹者,而不僅僅是提線木偶。
足球比賽不像是實況足球或者fifa係列遊戲的經理模式,教練可以操控每一名球員的每一步動作。
比如當提到陣型,魏樂刻意避開了講解“陣型”,而是更加強調每名球員的職責。
現在魏樂筆記本上展示的一套4231也並不是始終固定的陣型,魏樂鼓勵球員自由思考,突破這些條框的限製。
他要求在防守階段,韓洋需要更多發揮速度優勢,拖慢對方在這一路進攻的節奏,逼迫對手放棄快攻。這就要求他在防守中更多回撤,甚至和邊後衛王辰站在同一平行線。他也鼓勵當中場不能取得突破時,王晶可以適當回撤,作為支點,而將破門的任務交給邊鋒甚至中前衛。
而沒接受過專業戰術指導的王辰甚至舉一反三,提出自己需要向中間收攏,縮小中後衛之間的空間,並且給回防的韓洋以更多發揮的空間。
魏樂對他的舉一反三大加讚賞。這也讓在足球方麵,大部分時間都是被批評者的王辰頗為自豪。而實際上,在防守中出現王辰所提及的情況,所展現的陣型就不再是4231了,甚至有些傾向於541陣型。
魏樂覺得,把球員禁錮在陣型中並不科學,就算是他所提到的希望承擔更多防守職責,謹慎前壓的中後衛張欣,也可以看機會在中圈附近接應隊友傳球。這也讓有一顆進攻心的張欣很是滿意,有些浮想聯翩時,魏樂把他拉了回來。
“但是你仍然需要謹慎為先,苟字當先。你是門將前的最後一道屏障,如果你一直在前麵不回來,後衛線就失去了本身的屏障作用。”
張欣連連點頭表示理解。
魏樂環顧球員,覺得自己的講解頗有效果。他認為,讓球員貫徹自己的戰術思想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他也清楚就算是現在大家表麵上都聽懂了,在接下來的訓練和比賽中,也會有不知所措的時候。
他並不著急,如果隻靠幾句隻言片語就能充分理解和貫徹足球戰術,那訓練又有什麽用呢。
像韓洋這種憨批,雖然確實聽話,讓他往東絕不往西,但是以他基礎的理解能力,單純告訴他“靈活跑位”,他可能隻會懵懵懂懂地滿場瞎跑。
這也是當下國內草根足球的共性問題。
當同年齡段的部分足球發達國家的年輕人,正在隨處可見的球場上為自己的社區球隊戰鬥時,同年齡段的國內年輕人卻隻能尋求價格仍然高昂且並不普及的足球興趣班,才能獲得並不是很係統的足球指導。
這也導致國內的年輕踢球者並沒有獲得學習的連續性。
碩果累累的法國克萊方丹足球基地曾經總結出一套培養青少年運動員的學習階段劃分,這個階段劃分不僅僅作用於未來活躍在職業賽場上的年輕球員,也可以對業餘球員的發展有所啟發。
在他們看來,球員在11歲以前尚且處於身心愉悅的體驗階段,找到足球的樂趣是踢球的目的。在這個階段過度強調球員技術動作標準與否,或許不僅不能讓球員有所收獲,還會讓球員喪失對足球的興趣。一些有天賦的球員首先在這一階段展現出自己與其他人的不同之處。
而12到15歲,則是早期訓練階段,這一階段不僅要求技術方麵的訓練,更看重心智方麵的提高。要讓球員明白如何看待比賽,如何正確對待勝利與失敗,如何應對困難。
第三階段在16歲時到來,此時出現了明顯的分流,經過選拔的天賦少年將在比賽中得到戰術方麵的培養,並且完善身體條件。一些更具有天賦的球員甚至在19歲以前就已經踏入了職業賽場。
但平心而論,大部分國內的青年草根足球愛好者往往在18歲仍然沒有完成第二階段的培養,更不用說戰術方麵的理解。這一情況對於魏樂來說,最明顯的要求就是要更加謹慎地安排戰術、訓練甚至措辭。
張鐵在今天之前還在擔心球隊未來的訓練質量,雖然他對魏樂的上任沒什麽意見,但是他不太確定魏樂是否真的可以勝任教練的職責,但這一切擔心與不安在魏樂清楚地點出了每個人的優缺點後化為烏有。
魏樂雖然點出了隊友們的大部分的優勢與劣勢,但是他刻意避開了劉子航、劉子宇的意誌力問題,他認為這兩個人的情況如此反常,當眾點出反而可能會適得其反。
魏樂一直都是個善於表達的人,對於當眾講話自然是不怵的。但是張鐵覺得魏樂的演講能力最近看來是更上一層樓。
在此前,魏樂總能在賽前用幾句話將隊友們的士氣抬到最高點,這也是讓張鐵最羨慕和佩服的一點。而當提到戰術,魏樂的表達能力似乎更好地得到了發揚。
魏樂覺得,球隊如果想在接下來的比賽中贏球,就應該保證首先自己不發生失誤。因此技術與配合是這段時間球隊訓練的重點內容。在魏樂看來,僅僅告訴隊友“應該做什麽”是不夠的,這種看似簡單直接的要求,可能可以讓球員在訓練中表現出色。
但是在比賽中,場麵千變萬化,球員根據教練的指示不一定就能有好的效果,那麽這種情況下該怎麽做,就是球員需要思考的。而如果在清楚“應該做什麽”的基礎上知道“為什麽這麽做”,球員就可以成為教練意圖的真正貫徹者,而不僅僅是提線木偶。
足球比賽不像是實況足球或者fifa係列遊戲的經理模式,教練可以操控每一名球員的每一步動作。
比如當提到陣型,魏樂刻意避開了講解“陣型”,而是更加強調每名球員的職責。
現在魏樂筆記本上展示的一套4231也並不是始終固定的陣型,魏樂鼓勵球員自由思考,突破這些條框的限製。
他要求在防守階段,韓洋需要更多發揮速度優勢,拖慢對方在這一路進攻的節奏,逼迫對手放棄快攻。這就要求他在防守中更多回撤,甚至和邊後衛王辰站在同一平行線。他也鼓勵當中場不能取得突破時,王晶可以適當回撤,作為支點,而將破門的任務交給邊鋒甚至中前衛。
而沒接受過專業戰術指導的王辰甚至舉一反三,提出自己需要向中間收攏,縮小中後衛之間的空間,並且給回防的韓洋以更多發揮的空間。
魏樂對他的舉一反三大加讚賞。這也讓在足球方麵,大部分時間都是被批評者的王辰頗為自豪。而實際上,在防守中出現王辰所提及的情況,所展現的陣型就不再是4231了,甚至有些傾向於541陣型。
魏樂覺得,把球員禁錮在陣型中並不科學,就算是他所提到的希望承擔更多防守職責,謹慎前壓的中後衛張欣,也可以看機會在中圈附近接應隊友傳球。這也讓有一顆進攻心的張欣很是滿意,有些浮想聯翩時,魏樂把他拉了回來。
“但是你仍然需要謹慎為先,苟字當先。你是門將前的最後一道屏障,如果你一直在前麵不回來,後衛線就失去了本身的屏障作用。”
張欣連連點頭表示理解。
魏樂環顧球員,覺得自己的講解頗有效果。他認為,讓球員貫徹自己的戰術思想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他也清楚就算是現在大家表麵上都聽懂了,在接下來的訓練和比賽中,也會有不知所措的時候。
他並不著急,如果隻靠幾句隻言片語就能充分理解和貫徹足球戰術,那訓練又有什麽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