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樓樓主
我們的生命實踐,處處都在向我們證明“不貳”。
所謂“時時示世人,世人自不識”。
例如,我們抬頭仰望星空,明星何其遠,為什麽會出現在我們眼前呢?
再例如,我們為什麽會有同情心,惻隱心等良知和良心呢?
我們為什麽會被無私奉獻,為他人犧牲自己的行為所感動呢?
為什麽我們會覺得幫助別人可以安慰自己呢?
我們還有“神通”可以證明,這“神通”就是現代科技。
就以互聯網為例,這可以說是一種“他心通”。
將來還有更多的科學技術可以用來證明“不貳”。
比如,如果我們有了電影《源代碼》那樣的技術,我們就可以親自去體驗一下別人是如何明白“不貳”的。
如果我沒有說錯的話,其實,整個生命(即宇宙)的發展史,包括人類的曆史,就是證明“不貳”的過程。
------------------------------------------------------------------------------
樂樂認為生命和宇宙文明在基本規律和原則上是沒有太大差別的。這一點和樓主很類似。
20樓樓主
看不慣自己的人往往也看不慣別人。
對自己嚴格要求的人常常也苛求他人。
想象的確解決不了問題。還是要等實踐來慢慢證明。
這將是個漫長的,甚至可能是無窮無盡的過程。
因為我們多少都有一點點自虐,一點點偏執,一點點分裂。
(原來是一個我,分裂成了能知的我,和所知的我的身體,我的思想,我的念頭……)
不是短時間內就能治好的。
------------------------------------------------------------------------------
21樓樓主
上文的重點在於能知與所知不貳,
也就是說:隻有一個知,不分能知與所知。
《論語》: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知”的背後還隱藏著,依托著無量的“不知”。
任何個體(的知)都是整體/集體(全知全能)的某一方麵的閃現。[.mianhuatang.info超多好看小說]
好比白駒過隙,又好比神龍不見頭尾。
然而如果沒有一滴滴水,又哪裏來的大海呢?
個體(自)與集體/整體(他)也是不貳的。
集體/整體不可能脫離一個個個體而獨立存在。
而每一個個體的形成/成就其實都是集體/全體的功勞。
舉個例子,每個人都有父母,父母又各有自己的父母,……
如此推算我們的祖先真是數不清了,
然而其中隻要有一個出了問題,就沒有我們了。
這是從身體的角度舉的例子。
前麵所說的“個體”主要還是指我們每個當下的“知”。
集體/整體不可能脫離一個個個體而獨立存在。
我們每個當下的“知”同樣時刻也離不開集體/整體。
打個比方,我們眼前都各有一個電腦屏幕,看著各自的內容,然而連在同一個互聯網上。
“千江有水千江月”,看似不同,其實是同一個月的倒影。
(千萬不可以為這個月是脫離於我們,高高在上的。任何比喻都是拙劣的)
我們都在同一片大海裏,我們是一體的。
------------------------------------------------------------------------------
22樓樓主
上文試圖說明個體與集體不貳。
但是感覺還是過於偏於集體了。
“沒有一滴滴水,就沒有大海”這個比喻容易讓我們誤以為個體是微不足道的。
似乎一滴水的有無鹹淡,影響不了大海。
其實不然。
前麵我還打過一個水晶球的比喻,
我們並不是生活在宇宙中的一粒灰塵上的一種微生物。
相反,整個宇宙隻是我們的知這顆水晶球上暫時的幻象。
我們每個當下的知,來自集體的全知全能,
我們的每一個心念也必將反饋給集體/整體。
曾經聽人說:宇宙就象一個攝錄機,記錄下了一切。
我則以為一切都記錄在我們的潛意識(乃至集體潛意識,集體無意識)裏。
更重要的是,我們的這一個知(心念)將成為依托那一個知的“不知”。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如果有一個生命越獄成功了,那絕不是他個人的本事,
而是我們的每一個知所共同成就的。
而他的越獄成功,也意味者我們都成功越獄了。
因為他與我們是不貳的,是一體的。
體現在哪裏呢?
就體現在我們知行合一的生命/生活實踐中。
------------------------------------------------------------------------------
23樓樓主
《論語》: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知”的背後還隱藏著,依托著無量的“不知”。
我隻知當下的知,不知其他的知。
而正是無數無量無窮的其他的知(能所不貳,心物不貳的知)共同成就了我當下的知。
這可能不是《論語》的原意,我隻是借題發揮而已。
前麵我打過一個電影膠片的比喻。
我們每個當下的知,就象一格膠片。
我們的一生就好比一場電影。
我們既是觀眾(知),又是主演(行)。
這就叫知行合一,或者叫知行本一,知行不貳。
這可能也不是古人的原意。
我常常是借古人的話說自己的事。
容易讓人誤解。
------------------------------------------------------------------------------
24樓樓主
《道德經》開篇寫道: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
如果“欲觀”之心與“天地”“萬物”的對立就意味著一切的開始的話,
那麽明白並證明了“不貳”,是否就意味著一切的結束呢?
有可能。
也許有一些聰明的生命早就勘破了這一點,他們不願意結束,才千方百計地加以阻止吧。
然而如果他們也明白“不貳”,就意味著生命的整體早就明白“不貳”了,那麽每一個生命也必將親證“不貳”。
其實是無從阻止的。
頂多也就是延緩而已。
有趣的是:難道說他們就是錯的嗎,或者說是邪惡的嗎?
未必啊。
他們其實就是些自虐狂,或者強迫症患者而已。
他們陷在自己玩自己的遊戲裏不能自拔了。
不要嘲笑他們,他們就是我們啊。
我們多少都有一點心理障礙,
恰恰就是追求完美造成了強迫症之類的心理障礙啊。
有一天,也許我們會感謝我們心中的自虐情節,
因為如果隻有金色一種顏色,甜一種滋味,那是很乏味的。
------------------------------------------------------------------------------
26樓樓主
“我們的這一個知(心念)將成為依托那一個知的“不知”。”
-----------------------------
舉個例子,假設我突起無名火(這一個知/心念),打了我兒子一巴掌,我兒子感到疼了(那一個知)
但他“不知”我為什麽會打他。
------------------------------------------------------------------------------
27樓樓主
我是無法逃離我的。
而且,自他不二,能觀之我與所觀之世界乃至一切其他生命不貳。
想要拋棄他人,逃離這個世界,或者單獨解脫,退出江湖,
就象我要逃離我一樣,同樣是行不通的。
(有感而發,不是針對你的)
隻有那些真正無私忘我,奉獻犧牲者,才是真的越獄成功了。
而我隻是在灌水而已。
如果說有什麽目的,也是為了自己更加明白而已。
也還是出於私心,不值一笑。
------------------------------------------------------------------------------
28樓樓主
隻是,就象我無法逃離我一樣,我怎麽放下我呢?“無我”的我不還是我嗎?
------------------------------------------------------------------------------
29樓樓我們明白了“自他不貳”,
我們自己未必能得到什麽好處。
我們仍舊是個平常人,平凡人,普通人。
照樣會有缺點,會犯錯誤。
然而,哪怕隻有一個生命明白了“不貳”,都意味者整體生命(即萬千宇宙)明白了“不二”。
每一個生命(即世界)都將親證自他不貳。
前麵我打過一個電影膠片的比喻。
我們每個當下的知,就象一格膠片。
我們的一生就好比一場電影。
我們(不僅指人類,包括所有生命)既是觀眾(知),又是主演(行)。
這些電影是交織在一起的。共同匯成一部大戲。
如果說以前這部大戲的主題是自他對立的話。
那麽在某個生命越獄成功以後就改成證明自他不貳了。
具體是什麽內容,是我們所難以想象的。
因為那不僅僅是人類之間互證不貳,而是所有生命之間互證不貳。
而且,那些被我們認為是非生命的,也未必就沒有知。
(如果連所謂的無情也有知的話,那他們就是最無私的生命。
正所謂:道是無情勝有情了)
這將是怎樣的一部大戲啊。
世界走向和平?大同?時空旅遊?長生不老?返老還童?......這就能概括了嗎?
隻能算是個開幕前的小節目吧。】
------------------------------------------------------------------------------
樂樂看完了帖子回到思考中。
目前就如同中世紀(15世紀左右)做貿易的意大利一樣,有了文藝複興的樣子。很明顯,貿易繁盛給了人足夠的金錢和思考空間。
自他不二簡言之自己和他人的真知(對世界)沒有什麽差別。個人體會不到是你沒有領悟而已。
聖人之所以以百姓心為心,很顯然,自他不貳。能看到別人和自己沒有差別的,這樣的你也就近乎聖人了。
樂樂了解到的未來和大家,和國外的諸多的人們,都是一樣的。或許有這樣或者那樣的錯誤,不過曾經作為寫手的樂樂都能領悟的話,你們又為何不能領悟呢?
我們的生命實踐,處處都在向我們證明“不貳”。
所謂“時時示世人,世人自不識”。
例如,我們抬頭仰望星空,明星何其遠,為什麽會出現在我們眼前呢?
再例如,我們為什麽會有同情心,惻隱心等良知和良心呢?
我們為什麽會被無私奉獻,為他人犧牲自己的行為所感動呢?
為什麽我們會覺得幫助別人可以安慰自己呢?
我們還有“神通”可以證明,這“神通”就是現代科技。
就以互聯網為例,這可以說是一種“他心通”。
將來還有更多的科學技術可以用來證明“不貳”。
比如,如果我們有了電影《源代碼》那樣的技術,我們就可以親自去體驗一下別人是如何明白“不貳”的。
如果我沒有說錯的話,其實,整個生命(即宇宙)的發展史,包括人類的曆史,就是證明“不貳”的過程。
------------------------------------------------------------------------------
樂樂認為生命和宇宙文明在基本規律和原則上是沒有太大差別的。這一點和樓主很類似。
20樓樓主
看不慣自己的人往往也看不慣別人。
對自己嚴格要求的人常常也苛求他人。
想象的確解決不了問題。還是要等實踐來慢慢證明。
這將是個漫長的,甚至可能是無窮無盡的過程。
因為我們多少都有一點點自虐,一點點偏執,一點點分裂。
(原來是一個我,分裂成了能知的我,和所知的我的身體,我的思想,我的念頭……)
不是短時間內就能治好的。
------------------------------------------------------------------------------
21樓樓主
上文的重點在於能知與所知不貳,
也就是說:隻有一個知,不分能知與所知。
《論語》: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知”的背後還隱藏著,依托著無量的“不知”。
任何個體(的知)都是整體/集體(全知全能)的某一方麵的閃現。[.mianhuatang.info超多好看小說]
好比白駒過隙,又好比神龍不見頭尾。
然而如果沒有一滴滴水,又哪裏來的大海呢?
個體(自)與集體/整體(他)也是不貳的。
集體/整體不可能脫離一個個個體而獨立存在。
而每一個個體的形成/成就其實都是集體/全體的功勞。
舉個例子,每個人都有父母,父母又各有自己的父母,……
如此推算我們的祖先真是數不清了,
然而其中隻要有一個出了問題,就沒有我們了。
這是從身體的角度舉的例子。
前麵所說的“個體”主要還是指我們每個當下的“知”。
集體/整體不可能脫離一個個個體而獨立存在。
我們每個當下的“知”同樣時刻也離不開集體/整體。
打個比方,我們眼前都各有一個電腦屏幕,看著各自的內容,然而連在同一個互聯網上。
“千江有水千江月”,看似不同,其實是同一個月的倒影。
(千萬不可以為這個月是脫離於我們,高高在上的。任何比喻都是拙劣的)
我們都在同一片大海裏,我們是一體的。
------------------------------------------------------------------------------
22樓樓主
上文試圖說明個體與集體不貳。
但是感覺還是過於偏於集體了。
“沒有一滴滴水,就沒有大海”這個比喻容易讓我們誤以為個體是微不足道的。
似乎一滴水的有無鹹淡,影響不了大海。
其實不然。
前麵我還打過一個水晶球的比喻,
我們並不是生活在宇宙中的一粒灰塵上的一種微生物。
相反,整個宇宙隻是我們的知這顆水晶球上暫時的幻象。
我們每個當下的知,來自集體的全知全能,
我們的每一個心念也必將反饋給集體/整體。
曾經聽人說:宇宙就象一個攝錄機,記錄下了一切。
我則以為一切都記錄在我們的潛意識(乃至集體潛意識,集體無意識)裏。
更重要的是,我們的這一個知(心念)將成為依托那一個知的“不知”。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如果有一個生命越獄成功了,那絕不是他個人的本事,
而是我們的每一個知所共同成就的。
而他的越獄成功,也意味者我們都成功越獄了。
因為他與我們是不貳的,是一體的。
體現在哪裏呢?
就體現在我們知行合一的生命/生活實踐中。
------------------------------------------------------------------------------
23樓樓主
《論語》: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知”的背後還隱藏著,依托著無量的“不知”。
我隻知當下的知,不知其他的知。
而正是無數無量無窮的其他的知(能所不貳,心物不貳的知)共同成就了我當下的知。
這可能不是《論語》的原意,我隻是借題發揮而已。
前麵我打過一個電影膠片的比喻。
我們每個當下的知,就象一格膠片。
我們的一生就好比一場電影。
我們既是觀眾(知),又是主演(行)。
這就叫知行合一,或者叫知行本一,知行不貳。
這可能也不是古人的原意。
我常常是借古人的話說自己的事。
容易讓人誤解。
------------------------------------------------------------------------------
24樓樓主
《道德經》開篇寫道: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
如果“欲觀”之心與“天地”“萬物”的對立就意味著一切的開始的話,
那麽明白並證明了“不貳”,是否就意味著一切的結束呢?
有可能。
也許有一些聰明的生命早就勘破了這一點,他們不願意結束,才千方百計地加以阻止吧。
然而如果他們也明白“不貳”,就意味著生命的整體早就明白“不貳”了,那麽每一個生命也必將親證“不貳”。
其實是無從阻止的。
頂多也就是延緩而已。
有趣的是:難道說他們就是錯的嗎,或者說是邪惡的嗎?
未必啊。
他們其實就是些自虐狂,或者強迫症患者而已。
他們陷在自己玩自己的遊戲裏不能自拔了。
不要嘲笑他們,他們就是我們啊。
我們多少都有一點心理障礙,
恰恰就是追求完美造成了強迫症之類的心理障礙啊。
有一天,也許我們會感謝我們心中的自虐情節,
因為如果隻有金色一種顏色,甜一種滋味,那是很乏味的。
------------------------------------------------------------------------------
26樓樓主
“我們的這一個知(心念)將成為依托那一個知的“不知”。”
-----------------------------
舉個例子,假設我突起無名火(這一個知/心念),打了我兒子一巴掌,我兒子感到疼了(那一個知)
但他“不知”我為什麽會打他。
------------------------------------------------------------------------------
27樓樓主
我是無法逃離我的。
而且,自他不二,能觀之我與所觀之世界乃至一切其他生命不貳。
想要拋棄他人,逃離這個世界,或者單獨解脫,退出江湖,
就象我要逃離我一樣,同樣是行不通的。
(有感而發,不是針對你的)
隻有那些真正無私忘我,奉獻犧牲者,才是真的越獄成功了。
而我隻是在灌水而已。
如果說有什麽目的,也是為了自己更加明白而已。
也還是出於私心,不值一笑。
------------------------------------------------------------------------------
28樓樓主
隻是,就象我無法逃離我一樣,我怎麽放下我呢?“無我”的我不還是我嗎?
------------------------------------------------------------------------------
29樓樓我們明白了“自他不貳”,
我們自己未必能得到什麽好處。
我們仍舊是個平常人,平凡人,普通人。
照樣會有缺點,會犯錯誤。
然而,哪怕隻有一個生命明白了“不貳”,都意味者整體生命(即萬千宇宙)明白了“不二”。
每一個生命(即世界)都將親證自他不貳。
前麵我打過一個電影膠片的比喻。
我們每個當下的知,就象一格膠片。
我們的一生就好比一場電影。
我們(不僅指人類,包括所有生命)既是觀眾(知),又是主演(行)。
這些電影是交織在一起的。共同匯成一部大戲。
如果說以前這部大戲的主題是自他對立的話。
那麽在某個生命越獄成功以後就改成證明自他不貳了。
具體是什麽內容,是我們所難以想象的。
因為那不僅僅是人類之間互證不貳,而是所有生命之間互證不貳。
而且,那些被我們認為是非生命的,也未必就沒有知。
(如果連所謂的無情也有知的話,那他們就是最無私的生命。
正所謂:道是無情勝有情了)
這將是怎樣的一部大戲啊。
世界走向和平?大同?時空旅遊?長生不老?返老還童?......這就能概括了嗎?
隻能算是個開幕前的小節目吧。】
------------------------------------------------------------------------------
樂樂看完了帖子回到思考中。
目前就如同中世紀(15世紀左右)做貿易的意大利一樣,有了文藝複興的樣子。很明顯,貿易繁盛給了人足夠的金錢和思考空間。
自他不二簡言之自己和他人的真知(對世界)沒有什麽差別。個人體會不到是你沒有領悟而已。
聖人之所以以百姓心為心,很顯然,自他不貳。能看到別人和自己沒有差別的,這樣的你也就近乎聖人了。
樂樂了解到的未來和大家,和國外的諸多的人們,都是一樣的。或許有這樣或者那樣的錯誤,不過曾經作為寫手的樂樂都能領悟的話,你們又為何不能領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