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道改製細則宣讀完畢後,朝堂上的官員們都左右互相看看,皆從對方眼中露出凝重之色。
無論是取消衛所製,還是新組建的永寧軍,亦或是大明水師,都足夠令他們吃驚。
這其中最讓他們震驚的,還是永寧軍竟然歸屬兵部節製,這其實是對大明長久以來統兵權與調兵權的改動,也是兩百多年來文武官員爭鬥的核心點。
而這次改製,是以明文規定了權屬,永寧軍將歸屬兵部,都督府的虎賁軍以及近衛軍則獨立於兵部之外。
兵額最多的永寧軍雖然歸了兵部,但同樣要受兵馬元帥的節製,就是不知以後張世康卸任兵馬元帥後,天子還會不會任命新的兵馬元帥,否則這改了幾乎也相當於沒改。
雖然覺得很震驚,但是滿朝的官員卻並未如同前幾年那樣,一窩蜂的跪倒在地或是反駁、或是死諫。
片刻之後,朝堂上就自動的冷靜下來。
接下來王承恩又宣讀了另外的四道改製細則,這些細則都是圍繞年前廷議時的宗室、勳戚、官員待遇調整,以及戶籍製度改革、賑災、取消徭役製度進行。
是當初廷議初策的完整改良版,底子仍舊是張世康提出的那一套,但經過內閣十幾天的商議,又根據大明的實際情況略作了修改。
這些修改意見張世康當然也看了,覺得沒什麽大問題之後,崇禎皇帝這才同意昭告天下。
所有的改製細則宣讀完畢後,朝堂上一下子就喧鬧的如同菜市場。
軍製改革與文官們影響不大,畢竟當今天子把軍權全權交給了兵馬元帥,兵馬元帥怎麽改他們說了也不算。
可另外的四則改革,就令他們更為震驚了,尤其是給官員漲俸那一則。
細則裏不僅說明了漲俸原因,還列出了每一級官員漲俸的幅度,最關鍵的是,幅度還挺大,最最關鍵的是,細則規定,俸祿不再以實物衝抵,皆發銀兩。
能站在朝堂上的,幾乎都是被廠衛篩查過多遍,個個兩袖清風、窮得蕩氣回腸的官員。
朝廷給他們加俸祿,實在是令他們喜不自禁,寒窗苦讀十年,官場沉浮又十年,窮了大半輩子,這一下子幸福來得太突然。
有幾個上了年紀的官員竟然暈倒在地,也是令張世康哭笑不得。
更令官員們吃驚的是,朝廷竟然給宗室和勳戚都降低了俸祿。
要知道,宗室和勳戚與國朝同休,除非是迫不得已,曆代大明天子都不曾苛待宗室和勳戚。
而目前的朝廷,無疑是不缺銀子的,可是當今的天子,仍舊大大降低了宗室和勳戚的待遇。
不少有些見識的官員都悄摸看了一眼張世康。
他們都明白,當今天子如果真有這等魄力,大明早不是先前的模樣。
這些改製,多半都是張世康搗鼓出來的。
於是,他們發覺自己越來越看不懂張世康了,身為勳貴,還是國朝頂級勳貴。
自己給自己降俸祿,還將自己背後的勳戚階層都給得罪光了。
這個人,到底是為了什麽呢?
張世康見不少人瞅自己,隨即就瞪了回去。
張世康如果怕得罪人,就不會殺那麽多人了。
或許是看那群苦哈哈的文官太過高興,張世康幽幽的在朝堂上道:
“諸位大人,莫忘記漲俸細則的最後一條。”
官員漲俸細則的最後一條是,自漲俸細則公布之後,凡貪汙一百兩及以上查明無誤之官員,剝皮充草,懸於門庭。
這條祖製若不是正式提起,大部分官員幾乎都要忘了。
“謝侯爺提醒,我等官員所思者國也,誰敢貪贓枉法,海某自彈劾之。”戶部尚書海中期替在場文官反駁道。
說罷,他又轉身對朝堂上的諸多文臣同僚道:
“諸位同仁,陛下給我等漲俸,去了我等的後顧之憂。
此後但行政務,切勿失了本心,忘記聖人之教誨,若為銅臭使家族蒙羞,不值也!
吾等謝陛下聖恩!”
海中期說罷,率先跪倒在地,其餘文臣也都相繼拜倒謝恩。
勳戚這邊就十分難受了,別人漲工資要謝恩,他們降了工資,也要謝恩。
英國公張之極、定國公徐允楨為首拜倒後,其餘勳戚也都相繼跪地謝恩。
不過勳戚們也並沒有太過鬱悶,一來鬱悶也沒用,不論是天子還是張世康,他們都惹不起。
二來勳戚又不靠薪俸過活,三來,張世康可是答應了他們,要帶他們做海貿掙更多銀子的。
張世康他們可惹不起,看看南京那群開國勳貴們的遭遇就知道了。
剛才宣讀完對近衛軍的封賞之後,天子便表達了對南京勳貴的極度失望。
不僅下令將南京勳貴全部除爵,還對那些勳貴下了殺手,張慎言那幾個東林大儒甚至被當庭判了淩遲。
南京勳貴可是占了大明勳戚的一半,說除爵就除爵,說殺光就殺光。
朝堂上的勳貴一時間甚至都有點慶幸,得虧是當初自己慫了,否則那下場不見得有南京那邊好。
張世康這大侄子,看似笑嗬嗬,殺人可真狠啊!
朝會結束之後,崇禎皇帝剛一離開,滿朝文武就再度喧鬧起來,聊的也無非就是剛才的改製,但更多的還是漲俸祿這件大喜事。
甚至有一部分官員,還對張世康表達謝意,不過最終都隻得到了張世康的一記白眼。
張世康還是喜歡他們那一副桀驁不馴的樣子。
最重要的是,他本就是超級大權臣,身份使然,即使崇禎老哥再信任他,還是得跟文官劃清界限。
這人呐,就不能膨脹。
曆史給人類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從不吸取教訓。
但張世康卻是有自知之明的。
文武官員們都往外走,一群勳戚不自覺的就衝張世康圍了過去,其中泰寧侯陳延祚衝在最前頭。
“大侄子呀,你的那個海貿生意,到底啥時候開始呀?”
陳延祚因為有兒子陳濤在近衛軍中,而且還因功封了伯,早已沒了當初被張世康騙捐銀子的怨念。
正相反,看看京城官員的下場、再看看南京勳貴們的下場,他覺得自己是因禍得福了。
可如今他家的所有鋪子都要如數繳納商稅,家裏的良田也被收了,薪俸也降了。
身為賺錢小能手的陳延祚,想賺錢都快想瘋了。
但國內的生意就那樣,再拓展也拓展不到哪兒去,反倒是張世康之前跟他說過的海貿。
陳延祚派人去了東南沿海一番調研,發現張世康這大侄子還真沒騙人。
海貿裏蘊藏的利潤,根本就不是他在國內再拓展幾個鋪子能比的。
原本另外幾個勳戚同僚,還想拉著他單幹,但被陳延祚嚴詞拒絕了,並告誡他們,想好好活著,就老實的上船一塊幹。
陳延祚能成為北京城勳戚裏生意做的最大的,當然得益於他精明的頭腦。
海貿這生意,看似利潤龐大,但蘊含的風險也絕對不小,這些風險不僅包括時常發生的海難,也包括競爭者。
他早就打聽清楚了,海洋貿易的競爭者,大多都是不講武德的,說搶你就搶你,弄不好就是人船皆無的下場。
海外不僅有海盜,還有荷蘭國、弗朗機國等的殖民者,這些對手都非一家一戶可以對抗的。
陳延祚告訴跟他相熟的幾個勳貴,唯有背靠張世康這座大山,才能從海貿中安全的分一杯羹。
陳延祚算是看出來了,張世康這大侄子什麽都吃,就是從來都不吃虧。
是以,陳延祚好不容易逮到機會,立即就問張世康海貿的事。
張世康要辦的事兒實在太多了,但好在海貿也算是他要做的事裏比較靠前的,便反問道:
“諸位世叔世伯且先說說,最近一年都做了什麽準備吧。
畢竟能不能拿到船票,可不能光憑一張嘴對吧?”
……
無論是取消衛所製,還是新組建的永寧軍,亦或是大明水師,都足夠令他們吃驚。
這其中最讓他們震驚的,還是永寧軍竟然歸屬兵部節製,這其實是對大明長久以來統兵權與調兵權的改動,也是兩百多年來文武官員爭鬥的核心點。
而這次改製,是以明文規定了權屬,永寧軍將歸屬兵部,都督府的虎賁軍以及近衛軍則獨立於兵部之外。
兵額最多的永寧軍雖然歸了兵部,但同樣要受兵馬元帥的節製,就是不知以後張世康卸任兵馬元帥後,天子還會不會任命新的兵馬元帥,否則這改了幾乎也相當於沒改。
雖然覺得很震驚,但是滿朝的官員卻並未如同前幾年那樣,一窩蜂的跪倒在地或是反駁、或是死諫。
片刻之後,朝堂上就自動的冷靜下來。
接下來王承恩又宣讀了另外的四道改製細則,這些細則都是圍繞年前廷議時的宗室、勳戚、官員待遇調整,以及戶籍製度改革、賑災、取消徭役製度進行。
是當初廷議初策的完整改良版,底子仍舊是張世康提出的那一套,但經過內閣十幾天的商議,又根據大明的實際情況略作了修改。
這些修改意見張世康當然也看了,覺得沒什麽大問題之後,崇禎皇帝這才同意昭告天下。
所有的改製細則宣讀完畢後,朝堂上一下子就喧鬧的如同菜市場。
軍製改革與文官們影響不大,畢竟當今天子把軍權全權交給了兵馬元帥,兵馬元帥怎麽改他們說了也不算。
可另外的四則改革,就令他們更為震驚了,尤其是給官員漲俸那一則。
細則裏不僅說明了漲俸原因,還列出了每一級官員漲俸的幅度,最關鍵的是,幅度還挺大,最最關鍵的是,細則規定,俸祿不再以實物衝抵,皆發銀兩。
能站在朝堂上的,幾乎都是被廠衛篩查過多遍,個個兩袖清風、窮得蕩氣回腸的官員。
朝廷給他們加俸祿,實在是令他們喜不自禁,寒窗苦讀十年,官場沉浮又十年,窮了大半輩子,這一下子幸福來得太突然。
有幾個上了年紀的官員竟然暈倒在地,也是令張世康哭笑不得。
更令官員們吃驚的是,朝廷竟然給宗室和勳戚都降低了俸祿。
要知道,宗室和勳戚與國朝同休,除非是迫不得已,曆代大明天子都不曾苛待宗室和勳戚。
而目前的朝廷,無疑是不缺銀子的,可是當今的天子,仍舊大大降低了宗室和勳戚的待遇。
不少有些見識的官員都悄摸看了一眼張世康。
他們都明白,當今天子如果真有這等魄力,大明早不是先前的模樣。
這些改製,多半都是張世康搗鼓出來的。
於是,他們發覺自己越來越看不懂張世康了,身為勳貴,還是國朝頂級勳貴。
自己給自己降俸祿,還將自己背後的勳戚階層都給得罪光了。
這個人,到底是為了什麽呢?
張世康見不少人瞅自己,隨即就瞪了回去。
張世康如果怕得罪人,就不會殺那麽多人了。
或許是看那群苦哈哈的文官太過高興,張世康幽幽的在朝堂上道:
“諸位大人,莫忘記漲俸細則的最後一條。”
官員漲俸細則的最後一條是,自漲俸細則公布之後,凡貪汙一百兩及以上查明無誤之官員,剝皮充草,懸於門庭。
這條祖製若不是正式提起,大部分官員幾乎都要忘了。
“謝侯爺提醒,我等官員所思者國也,誰敢貪贓枉法,海某自彈劾之。”戶部尚書海中期替在場文官反駁道。
說罷,他又轉身對朝堂上的諸多文臣同僚道:
“諸位同仁,陛下給我等漲俸,去了我等的後顧之憂。
此後但行政務,切勿失了本心,忘記聖人之教誨,若為銅臭使家族蒙羞,不值也!
吾等謝陛下聖恩!”
海中期說罷,率先跪倒在地,其餘文臣也都相繼拜倒謝恩。
勳戚這邊就十分難受了,別人漲工資要謝恩,他們降了工資,也要謝恩。
英國公張之極、定國公徐允楨為首拜倒後,其餘勳戚也都相繼跪地謝恩。
不過勳戚們也並沒有太過鬱悶,一來鬱悶也沒用,不論是天子還是張世康,他們都惹不起。
二來勳戚又不靠薪俸過活,三來,張世康可是答應了他們,要帶他們做海貿掙更多銀子的。
張世康他們可惹不起,看看南京那群開國勳貴們的遭遇就知道了。
剛才宣讀完對近衛軍的封賞之後,天子便表達了對南京勳貴的極度失望。
不僅下令將南京勳貴全部除爵,還對那些勳貴下了殺手,張慎言那幾個東林大儒甚至被當庭判了淩遲。
南京勳貴可是占了大明勳戚的一半,說除爵就除爵,說殺光就殺光。
朝堂上的勳貴一時間甚至都有點慶幸,得虧是當初自己慫了,否則那下場不見得有南京那邊好。
張世康這大侄子,看似笑嗬嗬,殺人可真狠啊!
朝會結束之後,崇禎皇帝剛一離開,滿朝文武就再度喧鬧起來,聊的也無非就是剛才的改製,但更多的還是漲俸祿這件大喜事。
甚至有一部分官員,還對張世康表達謝意,不過最終都隻得到了張世康的一記白眼。
張世康還是喜歡他們那一副桀驁不馴的樣子。
最重要的是,他本就是超級大權臣,身份使然,即使崇禎老哥再信任他,還是得跟文官劃清界限。
這人呐,就不能膨脹。
曆史給人類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從不吸取教訓。
但張世康卻是有自知之明的。
文武官員們都往外走,一群勳戚不自覺的就衝張世康圍了過去,其中泰寧侯陳延祚衝在最前頭。
“大侄子呀,你的那個海貿生意,到底啥時候開始呀?”
陳延祚因為有兒子陳濤在近衛軍中,而且還因功封了伯,早已沒了當初被張世康騙捐銀子的怨念。
正相反,看看京城官員的下場、再看看南京勳貴們的下場,他覺得自己是因禍得福了。
可如今他家的所有鋪子都要如數繳納商稅,家裏的良田也被收了,薪俸也降了。
身為賺錢小能手的陳延祚,想賺錢都快想瘋了。
但國內的生意就那樣,再拓展也拓展不到哪兒去,反倒是張世康之前跟他說過的海貿。
陳延祚派人去了東南沿海一番調研,發現張世康這大侄子還真沒騙人。
海貿裏蘊藏的利潤,根本就不是他在國內再拓展幾個鋪子能比的。
原本另外幾個勳戚同僚,還想拉著他單幹,但被陳延祚嚴詞拒絕了,並告誡他們,想好好活著,就老實的上船一塊幹。
陳延祚能成為北京城勳戚裏生意做的最大的,當然得益於他精明的頭腦。
海貿這生意,看似利潤龐大,但蘊含的風險也絕對不小,這些風險不僅包括時常發生的海難,也包括競爭者。
他早就打聽清楚了,海洋貿易的競爭者,大多都是不講武德的,說搶你就搶你,弄不好就是人船皆無的下場。
海外不僅有海盜,還有荷蘭國、弗朗機國等的殖民者,這些對手都非一家一戶可以對抗的。
陳延祚告訴跟他相熟的幾個勳貴,唯有背靠張世康這座大山,才能從海貿中安全的分一杯羹。
陳延祚算是看出來了,張世康這大侄子什麽都吃,就是從來都不吃虧。
是以,陳延祚好不容易逮到機會,立即就問張世康海貿的事。
張世康要辦的事兒實在太多了,但好在海貿也算是他要做的事裏比較靠前的,便反問道:
“諸位世叔世伯且先說說,最近一年都做了什麽準備吧。
畢竟能不能拿到船票,可不能光憑一張嘴對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