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成立皇家商號!
重生宋徽宗,帶領大宋走向巔峰 作者:筆鋒愛吃番茄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製造局內,畢氏三兄弟!
“臣,參見皇上!”
此時,三人的臉上,全都帶著一抹激動之色。
看到趙佶到來,趕忙行禮!
“平身吧,朕聽何相說,你三人在活字印刷術上,有了突破性的進展?”
畢氏三兄弟對視了一眼,最後,由提出了關鍵意見的畢文星,上前答道。
“陛下,臣等兄弟三人,在曆時三代的改進當中,發現,現在的膠泥印,容易殘缺,不能耐久,且不易上墨。
再加上和與雕版印刷術相比,活字在大小上容易出現差別,導致印刷出來的成品不夠整潔。”
聽聞此言,趙佶內心表示認同,隨後略有深意的詢問道。
“可是找到了解決之法?”
兄弟三人聞言,嘿嘿一笑,然後畢文星繼續回答道。
“是的,陛下,在來到製造局之後,臣等發現,我大宋生產出來的百煉鋼刀,幾乎是一模一樣。
再加上陛下您當初的建議,我兄弟三人,先是用鐵來製作模具,然後生產了一批出來。
在確定了,能解決大小不一和不耐用的缺點以後,又用不同的金屬進行實驗,最終解決了不易上墨的問題。”
趙佶聞言,大笑了一聲道。
“好,還真是出乎了朕的預料,原本朕以為,還要很久才能研製成功那!”
畢氏兄弟聞言,同樣點了點頭道。
“原本,臣等也以為需要不短的時間,但是沒想到,剛到製造局,就獲得了啟發。
這裏麵的人,都是能工巧匠啊,我們雖然研究的方向不同,但偶爾聊天之下,卻能給彼此一些不一樣的靈感!”
聽到這些,趙佶很是開心,而且他表示理解。
他們都有一股子對所做之物的熱情,都想要做到最好。他們不怕困難,不怕失敗,總是帶著好奇心去探尋那些我們看不見、摸不著的真相。
所以,他們往往能給到彼此一些意想不到的靈感。
在趙佶看來,如果一個國家,想要真正的進步,那這些人,絕對是重中之重。
否則,偌大的華夏,必然會再次經曆那血與淚的百年。
趙佶既然來了,就絕對不會再讓這樣的事情發生。
“大膽,放心的去做,缺少錢,朕給你們拿,缺人手,朕給你們找,總之,隻要能創造出新的東西,那朕就會給你們獎賞!”
畢家兄弟聞言,突然有了一種熱淚盈眶的感覺,同時,內心有了一絲感慨,如果他們的祖父能活在這個時代。
那絕對會成為一個偉大的匠人吧!
三兄弟,此時都在想,等今年家祭之時,一定要告訴祖父這個好消息。
當趙佶一行人,走出製造局的時候,心情都是大好。
有了這活字印刷術,那麽接下來,他們就能加快書籍的印刷了,大宋的紙張之術,已經非常完善了。
隻要活字印刷術改造成功,那接下來就能讓更多的寒門士子有書讀。
也許不久的將來,趙佶能夠在大宋,實現普及全民文化知識也說不定啊!
“何相,朕準備成立皇家商號!”
何執中聞言,微微一愣。
“陛下,皇家商號,不是在薑妃那裏,已經算成立了嘛?”
雖然薑瑾瑜三女沒有入宮,但是何執中依舊稱呼其為薑妃,一是,幾女本就是趙佶的女人,無論如何,該有的尊重得有。
二是,這三女,和其他人不同,她們三人,可是實實在在的是大宋的錢罐子。
每年交給朝廷的錢,可以說是不計其數。
光趙佶的內帑,都早已被三女填的滿滿當當。
不僅如此,這次對吐蕃用兵,三女也是出了大力的,雖然,以前的何執中看不慣商人,但這三女,還真的除外了。
不僅如此,此時的三女,給巴蜀等地,已經帶來了無限的商業活力。
據說現在的巴蜀,已經人人,以大宋子民自居了。
這其中,三女算是起到了不小的作用那。
因為在趙佶占領了金沙江以東的地方之後,三女就把生意帶了過去,不僅給當地的百姓提供了無數的生存之路。
還改善了那裏的民生,再加上趙佶派遣的官員,利用當地的環境,開始播種土豆,紅薯等農作物。
巴蜀之地,算是第一批直接認可自己是大宋子民身份的吐蕃人了。
趙佶聽到何執中的話,微微一笑道。
“還是太小了,她們三人,最多算是皇家商號的一部分!”
聽到趙佶的話,何執中微微一愣。
“陛下,想要如何成立這皇家商號!”
“朕打算,將這印刷之事,從國子監中抽出來,單獨成立一個部門。
因為這活字印刷術投入以後,將會大大加快書籍的印刷,等到那個時候,光印四書五經等書,就有些大材小用了!”
何執中雖然還不知道趙佶的真實想法,但他肯定知道,此時的趙佶一定想到了更多的東西。
“陛下,可是還有其他打算?”
趙佶聞言,大笑了一聲。
“知我者,何相也,朕打算以後得一些政令,國事,勝仗等事,以時報的形式印刷出來,發往州縣。”
聽到時報二字,何執中有些發愣,他還是第一次聽到這個詞。
趙佶知道何執中不懂,笑著解釋道。
“你可以理解為一種信息傳播的方式,就如這四書五經,它們記載的是文化知識,而這時報,記載的可能是短期,甚至當天發生的事情。”
“何相對龐家兄妹的事情,是否還有印象?”
何執中聞言,點了點頭。
“你想一下,如果當初有時報,能及時把停止花石綱的事情,發往各州各縣,那他們,還敢私自曲解朝廷的政令嗎?
即使大部分人不識字,但是可不是每個人都不識字啊,隻要有人能監督,那一些官員,就不敢過於放肆!”
何執中聞言,才明白了趙佶所說的時報的意義。
隨後,何執中仿佛被打通了思路一般,笑著說道。
“如果一些政令可以通過這種方式發布出去,那各地百姓,就有了參考,一旦差距過大,通過皇城司或者錦衣衛,就能第一時間獲得各地的情況?”
趙佶聽到何執中的話,大笑了一聲。
“不錯,看來何相已經明白了這時報的意義了!”
“臣,參見皇上!”
此時,三人的臉上,全都帶著一抹激動之色。
看到趙佶到來,趕忙行禮!
“平身吧,朕聽何相說,你三人在活字印刷術上,有了突破性的進展?”
畢氏三兄弟對視了一眼,最後,由提出了關鍵意見的畢文星,上前答道。
“陛下,臣等兄弟三人,在曆時三代的改進當中,發現,現在的膠泥印,容易殘缺,不能耐久,且不易上墨。
再加上和與雕版印刷術相比,活字在大小上容易出現差別,導致印刷出來的成品不夠整潔。”
聽聞此言,趙佶內心表示認同,隨後略有深意的詢問道。
“可是找到了解決之法?”
兄弟三人聞言,嘿嘿一笑,然後畢文星繼續回答道。
“是的,陛下,在來到製造局之後,臣等發現,我大宋生產出來的百煉鋼刀,幾乎是一模一樣。
再加上陛下您當初的建議,我兄弟三人,先是用鐵來製作模具,然後生產了一批出來。
在確定了,能解決大小不一和不耐用的缺點以後,又用不同的金屬進行實驗,最終解決了不易上墨的問題。”
趙佶聞言,大笑了一聲道。
“好,還真是出乎了朕的預料,原本朕以為,還要很久才能研製成功那!”
畢氏兄弟聞言,同樣點了點頭道。
“原本,臣等也以為需要不短的時間,但是沒想到,剛到製造局,就獲得了啟發。
這裏麵的人,都是能工巧匠啊,我們雖然研究的方向不同,但偶爾聊天之下,卻能給彼此一些不一樣的靈感!”
聽到這些,趙佶很是開心,而且他表示理解。
他們都有一股子對所做之物的熱情,都想要做到最好。他們不怕困難,不怕失敗,總是帶著好奇心去探尋那些我們看不見、摸不著的真相。
所以,他們往往能給到彼此一些意想不到的靈感。
在趙佶看來,如果一個國家,想要真正的進步,那這些人,絕對是重中之重。
否則,偌大的華夏,必然會再次經曆那血與淚的百年。
趙佶既然來了,就絕對不會再讓這樣的事情發生。
“大膽,放心的去做,缺少錢,朕給你們拿,缺人手,朕給你們找,總之,隻要能創造出新的東西,那朕就會給你們獎賞!”
畢家兄弟聞言,突然有了一種熱淚盈眶的感覺,同時,內心有了一絲感慨,如果他們的祖父能活在這個時代。
那絕對會成為一個偉大的匠人吧!
三兄弟,此時都在想,等今年家祭之時,一定要告訴祖父這個好消息。
當趙佶一行人,走出製造局的時候,心情都是大好。
有了這活字印刷術,那麽接下來,他們就能加快書籍的印刷了,大宋的紙張之術,已經非常完善了。
隻要活字印刷術改造成功,那接下來就能讓更多的寒門士子有書讀。
也許不久的將來,趙佶能夠在大宋,實現普及全民文化知識也說不定啊!
“何相,朕準備成立皇家商號!”
何執中聞言,微微一愣。
“陛下,皇家商號,不是在薑妃那裏,已經算成立了嘛?”
雖然薑瑾瑜三女沒有入宮,但是何執中依舊稱呼其為薑妃,一是,幾女本就是趙佶的女人,無論如何,該有的尊重得有。
二是,這三女,和其他人不同,她們三人,可是實實在在的是大宋的錢罐子。
每年交給朝廷的錢,可以說是不計其數。
光趙佶的內帑,都早已被三女填的滿滿當當。
不僅如此,這次對吐蕃用兵,三女也是出了大力的,雖然,以前的何執中看不慣商人,但這三女,還真的除外了。
不僅如此,此時的三女,給巴蜀等地,已經帶來了無限的商業活力。
據說現在的巴蜀,已經人人,以大宋子民自居了。
這其中,三女算是起到了不小的作用那。
因為在趙佶占領了金沙江以東的地方之後,三女就把生意帶了過去,不僅給當地的百姓提供了無數的生存之路。
還改善了那裏的民生,再加上趙佶派遣的官員,利用當地的環境,開始播種土豆,紅薯等農作物。
巴蜀之地,算是第一批直接認可自己是大宋子民身份的吐蕃人了。
趙佶聽到何執中的話,微微一笑道。
“還是太小了,她們三人,最多算是皇家商號的一部分!”
聽到趙佶的話,何執中微微一愣。
“陛下,想要如何成立這皇家商號!”
“朕打算,將這印刷之事,從國子監中抽出來,單獨成立一個部門。
因為這活字印刷術投入以後,將會大大加快書籍的印刷,等到那個時候,光印四書五經等書,就有些大材小用了!”
何執中雖然還不知道趙佶的真實想法,但他肯定知道,此時的趙佶一定想到了更多的東西。
“陛下,可是還有其他打算?”
趙佶聞言,大笑了一聲。
“知我者,何相也,朕打算以後得一些政令,國事,勝仗等事,以時報的形式印刷出來,發往州縣。”
聽到時報二字,何執中有些發愣,他還是第一次聽到這個詞。
趙佶知道何執中不懂,笑著解釋道。
“你可以理解為一種信息傳播的方式,就如這四書五經,它們記載的是文化知識,而這時報,記載的可能是短期,甚至當天發生的事情。”
“何相對龐家兄妹的事情,是否還有印象?”
何執中聞言,點了點頭。
“你想一下,如果當初有時報,能及時把停止花石綱的事情,發往各州各縣,那他們,還敢私自曲解朝廷的政令嗎?
即使大部分人不識字,但是可不是每個人都不識字啊,隻要有人能監督,那一些官員,就不敢過於放肆!”
何執中聞言,才明白了趙佶所說的時報的意義。
隨後,何執中仿佛被打通了思路一般,笑著說道。
“如果一些政令可以通過這種方式發布出去,那各地百姓,就有了參考,一旦差距過大,通過皇城司或者錦衣衛,就能第一時間獲得各地的情況?”
趙佶聽到何執中的話,大笑了一聲。
“不錯,看來何相已經明白了這時報的意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