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說白慕被大黑熊拉去胡天海地,不過估摸著白慕現在真心沒這個意思。[.mianhuatang.info超多好看小說]隻說現在俗世之間因為修真界的異變也慢慢有了一些異動,便說在夏侯宋朝的邊境,北方的遊牧民族大舉進犯,在南方的海上也出現了數量眾多的海盜。便是在夏侯宋朝的境內,也有多起小股的起義不斷的衍生出來。不過這些事情暫時還擊不垮夏侯宋朝這個龐然大物,畢竟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在夏侯宋朝的首都汴京,仍然是一副歌舞升平的景象,好像對於外界的世界絲毫不了解,或者說,那些戰火壓根殃及不到這個駐兵四十萬的大都市。


    “子玉,你這篇《百姓足,孰與不足》破題一句莫不如改成‘民既負於下,君既富於上’,這樣的話,文章方才中正”陳翰林拿著一張宣紙,輕輕的吟誦之後,緩聲說道。夏侯良在下手,思慮一番之後,作揖應是。陳翰林看到自己這個學生一副誠懇的模樣,不由的滿意的點點頭。陳翰林今年四十又五,不過是一個翰林院小小的六品翰林。不夠這陳翰林乃是二十年前的進士,青年便榮登皇榜,成為二甲進士,更是在後麵一舉考入了翰林院,成為清貴之官。不過朝中無人,再加上陳翰林自己也是那種迂腐之人,不肯隨大流。所以便在翰林院一呆二十年,這二十年來,見升遷無望。陳翰林便下了苦功夫做學問,因此在這莫大的汴京也有極為響亮的名堂。而夏侯良乃是出生皇族,雖然是落魄了,但是皇家玉蝶之上仍有名號。在來到汴京之後,尋了門路,和夏侯良這一脈一位血緣較近的王爺在天子偶然提起夏侯良這一脈,又說了些夏侯良祖上的功績。天子念及夏侯良年幼,再加上乃是皇室宗親,更是父母早喪,便賞了一個正三品輔國將軍的爵位。


    隻是在這汴京之中,公侯多如狗。夏侯良這個輔國將軍實在是不夠看,在加上一些勢利眼的四處打秋風,夏侯良的俸祿甚至不夠日常花銷,更別說去跑官了。夏侯良一怒之下,便決心投身科舉,恰好先皇準許總是鎮國將軍以下的宗師可以另謀出路,所以夏侯良便真的想走著一條路,期待來日功成名就,改變這個國家,施展自己的抱負。隻是良師難尋,夏侯良找了多人,也沒有找到一個願意教他的大儒,這也實在是夏侯良口袋裏沒錢。最後找到陳翰林的時候,夏侯良在陳翰林門前苦等三日之久,才將陳翰林感動,拜入陳翰林門下學習。


    “民既富於下,君自富於上。蓋君之富,藏於民者也,民既富矣,君豈有獨貧之理哉?有若深言君民一體之意,以告哀公。蓋謂:公之加賦,以用之不足也;欲足其用,盍先足其民乎?誠能百畝而徹,恒存節用愛人之心,什一而征,不為厲民自養之計,則民力所處,不困於征求。”陳翰林將自己心中所做的文章說了一下,大感滿意,不由的搖頭晃腦起來,顯得十分滑稽。夏侯良也不在意老師的醜態,隻是慢慢的咀嚼陳翰林方才所言。


    等陳翰林在自己的世界之中爽夠了,方道“子玉,你的學問也能下場一試了,年輕人還是盡快的下場的好,若是老了以後,那便是金榜題名也無甚樂趣了”。看著滿臉笑容的陳翰林,夏侯良心中一喜,恭聲道“多謝老師教誨”。“我這裏還有兩個題目,趁著今日還早,你便將它與我做出來吧,不必寫出來,你隻是口上說出來即可”陳翰林不知道想到了什麽,突然道。夏侯良一驚,往日這個時候陳翰林都是打發自己回去的,畢竟已經是日落西山,天色不早了。不想陳翰林竟然還有兩道題目,再說方才陳翰林讓自己本科下場,要知道憑著自己的身份是無需參加前麵的考試的,隻需要參加最後的會試便可,而會試還有一個月便開始了。不會是陳翰林知道了題目才讓自己下場的吧,要知道陳翰林這個老家夥最好麵子,自己下場若是不中,他臉上肯定非常不好看。


    不過,夏侯良想想之後,便將這個念頭甩出去了,如果陳翰林真有這個本事,現在怎麽可能還是一個小小的翰林。陳翰林哪裏知道夏侯良這片刻之間閃過那麽多念頭,自顧自的將題目說出來,乃是“子謂顏淵曰”一節中的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另一篇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其實陳翰林倒也不是知道這個考試題目,便如夏侯良所想,若是他有這個本事,怎麽還會呆在翰林院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早就升遷到其他油水多的衙門去了。隻不過前幾日,負責這一次大考的吏部尚書曾經找過翰林院祭酒,兩人相談的時候,陳翰林恰好去送東西,在門口聽到了這兩個題目。因為陳翰林多年來一直是老實本分,所以二人也不將他當回事,說話的時候也沒有刻意的避著他。不過夏侯良倒是真有下場的學問了,所以陳翰林才會有這個提議。再加上那天聽到這個題目,陳翰林便抱著可有可無的心態提出來讓夏侯良作作,反正之後也不留夏侯良吃飯,不費錢。


    聽見是這題目,夏侯良思索半響才道“聖人行藏之宜,俟能者而始微示之也。蓋聖人之行藏,正不易規,自顏子幾之,而始可與之言矣。故特謂之曰:畢生閱曆,隻一二途以聽人分取焉,而求可以不窮於其際者,往往而鮮也。迨於有可以自信之矣。而或獨得而無與共,獨處而無與言。此意其托之寤歌自適也耶,而吾今幸有以語爾也。回乎,人有積生平之得力,終不自明,而必俟其人發之人有積一心之靜觀,初無所試,而不知他人已識之者,神相告也,故學問誠深,有一候焉,不容終秘矣。回乎,嚐試與爾仰參天時,俯察人事,而中度吾身,用耶舍耶,行耶藏耶?汲於行者蹶,需於行者滯,有如不必於行,而用之則行者乎?此其人非複功名中人也。一於藏者緩,果於藏者殆,有如不必於藏,而舍之則藏者乎,此其人非複泉石中人也。則嚐試擬而求之,意必詩書之內有其人焉。爰是流連以誌之,然吾學之謂何。而此詣竟遙遙終古,則長自負矣。竊念自窮理觀化以來,屢以身涉用舍之交,而充然有餘以自處者,此際亦差堪慰耳。則又嚐身為試之,今者轍環之際有微擅焉,乃日周旋而忽之,然人學之謂何,而此意竟寂寂人間,亦用自歎矣。而獨是晤對忘言之頃,曾不我質行藏之疑,而淵然此中之相發者,此際亦足共慰耳。而吾因念夫我也,念夫我之與爾也。惟我與爾攬事物之歸,而確有以自主,故一任乎人事之遷,而隻自行其性分之素。此時我得其為我,爾亦得其為爾也,用舍何與焉?我兩人長抱此至足者共千古已矣。惟我與爾參神明之變,而順應之無方,故雖積乎道德之厚,而總不爭乎氣數之先,此時我不執為我,爾亦不執為爾也,行藏何事焉?我兩人長留此不知者予造物已矣。有是夫,惟我與爾也夫,而斯時之回,亦怡然得默然解也。”


    看著夏侯良思索半響之後,脫口而出,陳翰林臉上浮現出一絲讚賞之色。點點頭道“你在把下麵一篇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做出來,便算是今日的功課了”。夏侯良點點頭應下,在哪裏皺著眉頭使勁的思索,這文章做的好壞實在是有太多的因素幹擾。就算自己已經做出了一篇好文章,但是不一定自己就還能做出另外一篇好文章。但是不想,大約過了一炷香之後,夏侯良便有了思路。


    夏侯良張口便道“聖經論大人之學,在於盡其道而已矣。蓋道具於人,已而各有當止之善也。大人之學盡是而已,聖經所以首揭之,以為學者立法歟?自昔聖王建國,君民興學設校,所以為扶世導民之具,非強天下之所不欲,而其宏規懿範之存,皆率天下之所當然。是故作於上者,無異教也;由於下者,無異學也。其道可得而言矣,己之德所當明也。故學為明明德焉。人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謂昊天曰明,及爾出王,昊天曰旦,及爾遊衍,非吾心之體乎?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此人之所以有爽德也。謂之明者,明此而已。懋吾時敏緝熙之功,致其丕顯克明之實。洗心濯德,超然於事物之表,而光昭天地之命。蓋吾之德,固天地之德也。德本明,而吾從而明之耳。不然,則道不盡於己,非所以為學矣。民之德所當新也,故學為新民焉。吾與天下之人而俱生,所謂立愛惟親,立敬惟長,始於家邦,終於四海,非吾分之事乎!道有升降,政由俗革,此世之所以有汙俗也。謂之新者,新此而已。盡吾保?綏猷之責,致其裁成輔相之道,通變宜民,脫然於衰世之習,而比隆三代之治。蓋今之民,固三代之民也。民本當新,而吾從而新之耳。不然,則道不盡於人,非所以為學矣。明德新民,又皆有至善所當止也,故學為止至善焉。惟皇建極,惟民歸極,會其有極,歸其有極,孰不有天理之極致乎!知至至之,知終終之,此道之所以無窮盡也。謂之止者,止此而已。有憲天之學,而後可以言格天之功;有格天之功,而後可以言配天之治。不與天地合,其德猶為未明之德也;不與三代同,其治猶為未新之民也。人己之間,道猶有所未盡,而非所以為學之至矣。是則明德以求盡乎為己之道,新民以求盡乎為人之道,止至善以求盡乎明德新民之道,古人無道外之學也如是。”


    說完之後,夏侯良看著一臉震驚的陳翰林,心中真是得意萬分,喜不自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白慕守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齡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齡慕並收藏白慕守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