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進貨
重生九零:想當個富二代不過分吧 作者:靜水11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不了實在賣不出去就不收工錢。
結果真正開始賣衣服以後才發現,這賣衣服跟擺攤賣菜、賣水果也沒多大區別,沒什麽害怕的。
“好,都吃,都吃。”吳書鳳也端起碗吃飯,忙活了一上午想,還真的餓了。
“小姨,我媽說你進了很多貨回來,現在還剩的多不?”
“剩的不算多,賣了大半了,放心,肯定能賣完的。
這幾天再加把勁,到後麵再搞點優惠促銷,大甩賣,買一贈一。
肯定不會砸在手裏的。”吳書鳳一聽羅葉問這話,想必是準備回去給吳書容匯報的。
吳書鳳也不想大姐擔心自己的貨砸在手裏。
誰都知道,這些貨最好是在年前賣完。
不然過完年慢慢開春了,誰會買這麽厚的羽絨服呀,到時更不好賣了。
即使賣,這價格肯定會更低。
“對了,你有沒有喜歡的衣服褲子,小姨送你。
這些衣服款式都還不錯,
放心,你小姨我的眼光還是沒問題的。”吳書鳳想著羅葉好不容易來一趟,幹脆讓羅葉喜歡什麽自己選。
“小姨,你之前送我的衣服,我都穿不完,就不要了,留著賣錢吧。”小姨一個人大老遠的去省城進貨運回來也不容易。
吃完飯,等鋪子裏人少了,羅葉就回去了。
這一回去,就見大姑爺帶著李俊表哥來家裏了,沒想到家裏這麽熱鬧。
“羅葉,回來了呀,這麽晚回來,吃午飯沒呢?”李清見羅葉回來了,笑嗬嗬的打招呼。
“大姑爺好,我吃過午飯了。”
“表哥好,”羅葉進屋喊人。
李俊:“妹妹好,”
“那什麽,時候差不多了,家裏還有事,我們就回去了。
今天的事,謝謝了他大舅舅和大舅媽了。”李清見羅葉回來了,反正事情也談的差不多了,就拉著李俊,準備回去了。
“不用客氣,你們直接去廠裏登記拿貨就行。”羅文和吳書容起身送兩人出門。
兩人走了,羅葉才問道:“媽,大姑爺剛剛來幹啥?”
“哦,你李俊表哥準備體驗下賺錢的樂趣,準備在我們廠裏拿一批產品去鎮上擺攤。”羅文在吳書容開口前,直接接過話。
明顯不想讓羅葉知道太多。
羅葉一副你看我會信的眼神看著自家老爹。
吳書容打圓場:“唉,這不快過年了嗎?李俊想自己賺點零花錢,就讓你大姑爺帶著他來了。”
羅葉疑惑:“我記得咱們那日化廠裏麵拿貨是要給押金的吧?”
完全沒必要呀,日化廠裏,給押金就拿貨,又不需要找什麽老板?
下麵的員工就給辦了。
之前村裏有幾個老嬸子,見楊素素在村裏大曬場上賣廠裏產品,偶爾也能賣出去一些,就起了小心思。
反正閑著也是閑著,有個進項也不錯。
想著能不能先賒賬,進一批貨拿去賣,賣了再給錢。
因這事就找到了吳淑芬那裏。
吳淑芬琢磨著多個人售賣,也多個銷路。
反正都是村裏人,也不怕他們真的拿貨跑了,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廟。
後來大家一琢磨,就專門針對本村人想了兩條銷售辦法。當然針對其他人又是另外的規定的。
其一,由村裏人協助代售,所售貨物數量,廠方給予提成。
村裏人無需承擔風險,亦無需投入資金。
其二,村裏人繳納一定押金,拿貨售賣,待售出後,回廠結算。
若未售出,隻要不影響二次銷售,可直接退回廠裏。事畢,押金退還。
互惠互利的事情,村裏的婆婆大爺們,想賺錢的婦人們都可以動員起來。
於是這事一傳開,還真有很多閑著沒事的婦人和婆婆們起了小心思。
為了方便大家拿貨,吳淑芬又專門拉了一批貨回來。
方便大家來家裏拿貨,也免得大家往廠裏跑了。
這拉回來一批貨,沒兩天就村裏人被瓜分完了。
吳淑芬也沒再去拉貨回來,該分的人都分的差不多了,如果再有想法,下次直接去廠裏拿貨就好。
於是李清就帶著李俊找上了羅文。
“恩,給押金,反正押金是可以退的。”吳書容問了句:“對了,你小姨鋪子上的衣服好賣不?生意咋樣?”
“生意好的很,說句人山人海,都不誇張。
喊了一上午,嘴巴都說幹了,客人太多了,現場太吵雜,說話都要靠吼,不然聽不清。”
羅葉這一形容下來,吳書容就放心了。
生意好就好,不然開春了,這些厚衣服,還真隻能打折了。
“爸,要不,我明天也去鎮上擺個攤,賣咱們廠裏的產品吧。
我看最近采購年貨的人特別多,每天都有很多人趕集,生意好的很。”平時都是隔天,才趕一次集。
這臨近過年了,鎮上天天都在趕集,而且人還特別多,大家都是背著個背篼,大包小包的采購年貨。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最近鎮上那狹窄的街道上,真的是人擠人。
往前一看全是頭,往後一看全是頭。
是平時趕集的人數的好幾倍。
“你想去,就去,不過得先拿貨,這樣,我現在去給你載點貨回來?”
既然閨女想去折騰,羅文也沒意見,反正快過年了,也沒啥事。
總比成天待在家裏看書,不出門的好。
出去放鬆放鬆也行。
“不用那麽麻煩,
爸,我們明天一早去拿吧。
拿了貨以後,順便把我送到鎮上。”這樣自己還可以搭個順風車,也不用騎自行車去了。
“行呀,那我們明天早晨早點起床,早點出發。
先去廠裏拿點貨,再去鎮上。”羅文想著明天中午約了人,上午正好順路送閨女去鎮上,也沒什麽。
盡管現在日化廠停止生產放假了,但廠裏的保安還是照樣在上班的。
庫房員工也還沒放假,每天都有人值班。
羅群聽說羅葉要去鎮上擺攤,鬧著要一起去擺攤。
羅葉見羅群想去,也沒意見,正好多個人搭把手。
結果真正開始賣衣服以後才發現,這賣衣服跟擺攤賣菜、賣水果也沒多大區別,沒什麽害怕的。
“好,都吃,都吃。”吳書鳳也端起碗吃飯,忙活了一上午想,還真的餓了。
“小姨,我媽說你進了很多貨回來,現在還剩的多不?”
“剩的不算多,賣了大半了,放心,肯定能賣完的。
這幾天再加把勁,到後麵再搞點優惠促銷,大甩賣,買一贈一。
肯定不會砸在手裏的。”吳書鳳一聽羅葉問這話,想必是準備回去給吳書容匯報的。
吳書鳳也不想大姐擔心自己的貨砸在手裏。
誰都知道,這些貨最好是在年前賣完。
不然過完年慢慢開春了,誰會買這麽厚的羽絨服呀,到時更不好賣了。
即使賣,這價格肯定會更低。
“對了,你有沒有喜歡的衣服褲子,小姨送你。
這些衣服款式都還不錯,
放心,你小姨我的眼光還是沒問題的。”吳書鳳想著羅葉好不容易來一趟,幹脆讓羅葉喜歡什麽自己選。
“小姨,你之前送我的衣服,我都穿不完,就不要了,留著賣錢吧。”小姨一個人大老遠的去省城進貨運回來也不容易。
吃完飯,等鋪子裏人少了,羅葉就回去了。
這一回去,就見大姑爺帶著李俊表哥來家裏了,沒想到家裏這麽熱鬧。
“羅葉,回來了呀,這麽晚回來,吃午飯沒呢?”李清見羅葉回來了,笑嗬嗬的打招呼。
“大姑爺好,我吃過午飯了。”
“表哥好,”羅葉進屋喊人。
李俊:“妹妹好,”
“那什麽,時候差不多了,家裏還有事,我們就回去了。
今天的事,謝謝了他大舅舅和大舅媽了。”李清見羅葉回來了,反正事情也談的差不多了,就拉著李俊,準備回去了。
“不用客氣,你們直接去廠裏登記拿貨就行。”羅文和吳書容起身送兩人出門。
兩人走了,羅葉才問道:“媽,大姑爺剛剛來幹啥?”
“哦,你李俊表哥準備體驗下賺錢的樂趣,準備在我們廠裏拿一批產品去鎮上擺攤。”羅文在吳書容開口前,直接接過話。
明顯不想讓羅葉知道太多。
羅葉一副你看我會信的眼神看著自家老爹。
吳書容打圓場:“唉,這不快過年了嗎?李俊想自己賺點零花錢,就讓你大姑爺帶著他來了。”
羅葉疑惑:“我記得咱們那日化廠裏麵拿貨是要給押金的吧?”
完全沒必要呀,日化廠裏,給押金就拿貨,又不需要找什麽老板?
下麵的員工就給辦了。
之前村裏有幾個老嬸子,見楊素素在村裏大曬場上賣廠裏產品,偶爾也能賣出去一些,就起了小心思。
反正閑著也是閑著,有個進項也不錯。
想著能不能先賒賬,進一批貨拿去賣,賣了再給錢。
因這事就找到了吳淑芬那裏。
吳淑芬琢磨著多個人售賣,也多個銷路。
反正都是村裏人,也不怕他們真的拿貨跑了,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廟。
後來大家一琢磨,就專門針對本村人想了兩條銷售辦法。當然針對其他人又是另外的規定的。
其一,由村裏人協助代售,所售貨物數量,廠方給予提成。
村裏人無需承擔風險,亦無需投入資金。
其二,村裏人繳納一定押金,拿貨售賣,待售出後,回廠結算。
若未售出,隻要不影響二次銷售,可直接退回廠裏。事畢,押金退還。
互惠互利的事情,村裏的婆婆大爺們,想賺錢的婦人們都可以動員起來。
於是這事一傳開,還真有很多閑著沒事的婦人和婆婆們起了小心思。
為了方便大家拿貨,吳淑芬又專門拉了一批貨回來。
方便大家來家裏拿貨,也免得大家往廠裏跑了。
這拉回來一批貨,沒兩天就村裏人被瓜分完了。
吳淑芬也沒再去拉貨回來,該分的人都分的差不多了,如果再有想法,下次直接去廠裏拿貨就好。
於是李清就帶著李俊找上了羅文。
“恩,給押金,反正押金是可以退的。”吳書容問了句:“對了,你小姨鋪子上的衣服好賣不?生意咋樣?”
“生意好的很,說句人山人海,都不誇張。
喊了一上午,嘴巴都說幹了,客人太多了,現場太吵雜,說話都要靠吼,不然聽不清。”
羅葉這一形容下來,吳書容就放心了。
生意好就好,不然開春了,這些厚衣服,還真隻能打折了。
“爸,要不,我明天也去鎮上擺個攤,賣咱們廠裏的產品吧。
我看最近采購年貨的人特別多,每天都有很多人趕集,生意好的很。”平時都是隔天,才趕一次集。
這臨近過年了,鎮上天天都在趕集,而且人還特別多,大家都是背著個背篼,大包小包的采購年貨。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最近鎮上那狹窄的街道上,真的是人擠人。
往前一看全是頭,往後一看全是頭。
是平時趕集的人數的好幾倍。
“你想去,就去,不過得先拿貨,這樣,我現在去給你載點貨回來?”
既然閨女想去折騰,羅文也沒意見,反正快過年了,也沒啥事。
總比成天待在家裏看書,不出門的好。
出去放鬆放鬆也行。
“不用那麽麻煩,
爸,我們明天一早去拿吧。
拿了貨以後,順便把我送到鎮上。”這樣自己還可以搭個順風車,也不用騎自行車去了。
“行呀,那我們明天早晨早點起床,早點出發。
先去廠裏拿點貨,再去鎮上。”羅文想著明天中午約了人,上午正好順路送閨女去鎮上,也沒什麽。
盡管現在日化廠停止生產放假了,但廠裏的保安還是照樣在上班的。
庫房員工也還沒放假,每天都有人值班。
羅群聽說羅葉要去鎮上擺攤,鬧著要一起去擺攤。
羅葉見羅群想去,也沒意見,正好多個人搭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