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楊素素擺攤
重生九零:想當個富二代不過分吧 作者:靜水11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至於羅文,既然羅明家想要進貨,羅文也沒什麽不同意的。
答應以最低價給羅明出貨。
本來本錢羅文打算的是,等他們這批貨賣出去了,再收錢。
實在賣不出去大不了把貨退回來也行。
好歹是自己親弟弟,能幫一把也是好的。
但劉春梅堅持先給錢,不賒賬。
既然劉春梅堅持,羅文也沒意見。
反正這貨也進的不多,就算賣不出去,留著也可以自家用呀。
於是這事就這麽定了。
然後劉春梅不由分說地拽著楊素素去大曬場擺攤去了。
本來楊素素壓根不想去的,但沒辦法呀,
誰讓劉春梅根本不會算術呢。
哪怕隻是簡簡單單地賣點東西,應該向客人收取多少費用,又要向人家找多少零錢,她完全就是一筆糊塗賬。
能怎麽辦?
楊素素也隻好跟過去,幫著算賬、收錢找錢。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才剛剛擺攤第一天,劉春梅就腳底抹油,跑路了。
原因是桃花山開業了,大嫂吳書容那山上招人幹活,於是劉春梅就拍拍屁股走人,去桃花山上幹活了去。
留下孤零零一個人獨自擺攤的楊素素,望著劉春梅跑路的背影,氣的咬牙切齒:。。。。。。沒想到終日打雁,卻叫雁啄了眼。
氣死人了!
家裏的傻子居然變聰明了!
居然套路自己給她打工賺錢,想的美。
可這貨都是給了錢的,不賣能怎麽辦?這麽多貨呢。
留在家裏自己用嗎?
如果這貨退給羅文,指不定羅文怎麽編排自己呢。
楊素素又拉不下那麵子。
於是當天晚上羅明回到家時,隔的老遠,就聽到屋裏傳來了自家老娘和媳婦的陣陣吵嚷聲和咒罵聲。
羅明:。。。。。。這日子過的真是比桃花節還熱鬧呀。
除了楊素素這種被迫擺攤的,也有很多老年人主動擺攤。
反正在家閑著也是閑著,地裏的活,也不是天天都要去幹的,畢竟土地就那麽點。
所以就有老婆子背著家裏的煤爐來曬場上擺攤了。
當真是拿出了幾十年的下廚手藝,什麽做蛋餃呀,做涼麵呀,真的是百花齊放。
反正大部分食材都是家裏的,也不需要專門花錢買。
實在賣不出去就拿回家給自家人吃,也不算浪費,也就費點時間。
羅葉之前所讀的村小的學生們,這次春遊也來到了羅葉他們家桃花山上的山頂。
既可以賞桃花,又可以野炊,還可以爬爬山運動運動,一舉多得。
羅葉也按照約定邀請小夥伴們來家裏看桃花。
盡管今天是周六,但羅群和羅狀都不在家,所以也沒來找羅葉玩。
他們家裏羅明去廠裏上班去了,劉春梅去山上幫吳書容幹活去了。
楊素素又去村裏大曬場上擺攤去了。
於是羅狀沒人帶,羅群的任務就是帶著羅狀,別讓他跑丟了。
所以一大早楊素素去大曬場擺攤,羅群也帶著羅狀一起跟著去了。
“羅葉,羅葉,”韓梅帶著一群人來的時候,就在羅葉院子外大喊了。
今天羅葉知道他們要來,其實院子門是敞開的,但韓梅並沒有直接進入院子,而是和其他人一起站在院子門外大喊了幾聲。
“來了,來了。”羅葉從屋裏出來,看到大家都來了,連忙招呼:“大家快進來,把自行車一起推進來,放院子裏。”
“哇,羅葉,我還是第一次來你家。以前都是在門口路過。”王冬冬以前還真沒進過羅葉家。
王冬冬每次來外婆家玩的時候,也都是遠遠看過羅葉家而已。
從外觀看,一直都知道羅葉家很漂亮,
現代簡約風格的二層小樓,簡單素雅的配色,更顯得幹淨大氣。
沒想到進到院子裏,看著更是好看。
院子裏打理的幹淨整潔。
院子左側靠圍牆下的花台裏種滿了果樹。
現在正是桃花盛開的季節,院子裏的桃花樹上,一簇簇花朵如天邊的雲霞般燦爛,如少女的笑靨般明媚,爭奇鬥豔,很是美麗。
粉色的花瓣隨風搖曳,淡淡的花香飄散在空氣中。
讓人心情愉悅。
院子右側圍牆上爬滿牆頭的薔薇,已經長滿了花骨朵,含苞待放,
薔薇花下種著一些低矮的灌木,如茉莉花,杜鵑,指甲花,那邊角落裏還有一株金銀花,都很隨性的生長著。
院子一角還搭建了一個木質的架子,架子上盤滿了葡萄藤,架子下有一個小秋千。
整個院子充滿生機和活力,讓人感到舒適和愜意,也能感覺到主人家無處不透露著的溫馨。
“你現在不就來了?大家快進屋坐會兒,喝點水。
等下我帶你們去山上看桃花。”羅葉招呼眾人進屋坐。
“今天叔叔阿姨不在家嗎?”韓梅進屋,把從家裏提來的枇杷放在了桌上,
“這是我媽讓我提來的,自家種的,個頭有點小,但味道不錯。我媽說給叔叔阿姨嚐嚐味。”
韓梅媽媽種了很多枇杷樹,現在枇杷才剛上市,在鎮上賣的還是有點小貴的。
畢竟成熟的枇杷還是有點少,物以稀為貴嘛。
等過段時間枇杷大批上市,價格就降下來了。
“謝謝韓梅,幫我謝謝阿姨。
韓梅,你回家的時候,順便幫我代阿姨問聲好。”羅葉連忙道謝。
“我爸上班去了。
我媽在山上,最近桃花開的好,每天來看桃花的客人都很多。
我媽一大早就去山上忙活了。”羅葉給大家解釋了句,最近家裏確實忙。
“我媽讓我提來的柚子。
自家種的,家裏的兩株大柚子樹,沒剩幾顆柚子了。
雖然個頭小了些,但水份還沒幹,味道不錯。”王冬冬把提來的兩顆大柚子放在了桌上。
其中柚子在過年前就成熟了,本來家裏的柚子就沒拿去賣,所以都是吃的時候再摘。
這不,吃的時候,都是先挑的個頭大的吃,現在樹上也沒剩多少了。
其他人也把各自帶來的東西放在了桌上。
都是自家種的,多多少少也是一份心意。
孩子去同學家做客,作為家長,也不好讓自家孩子空著手去,所以大家都準備了些。
答應以最低價給羅明出貨。
本來本錢羅文打算的是,等他們這批貨賣出去了,再收錢。
實在賣不出去大不了把貨退回來也行。
好歹是自己親弟弟,能幫一把也是好的。
但劉春梅堅持先給錢,不賒賬。
既然劉春梅堅持,羅文也沒意見。
反正這貨也進的不多,就算賣不出去,留著也可以自家用呀。
於是這事就這麽定了。
然後劉春梅不由分說地拽著楊素素去大曬場擺攤去了。
本來楊素素壓根不想去的,但沒辦法呀,
誰讓劉春梅根本不會算術呢。
哪怕隻是簡簡單單地賣點東西,應該向客人收取多少費用,又要向人家找多少零錢,她完全就是一筆糊塗賬。
能怎麽辦?
楊素素也隻好跟過去,幫著算賬、收錢找錢。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才剛剛擺攤第一天,劉春梅就腳底抹油,跑路了。
原因是桃花山開業了,大嫂吳書容那山上招人幹活,於是劉春梅就拍拍屁股走人,去桃花山上幹活了去。
留下孤零零一個人獨自擺攤的楊素素,望著劉春梅跑路的背影,氣的咬牙切齒:。。。。。。沒想到終日打雁,卻叫雁啄了眼。
氣死人了!
家裏的傻子居然變聰明了!
居然套路自己給她打工賺錢,想的美。
可這貨都是給了錢的,不賣能怎麽辦?這麽多貨呢。
留在家裏自己用嗎?
如果這貨退給羅文,指不定羅文怎麽編排自己呢。
楊素素又拉不下那麵子。
於是當天晚上羅明回到家時,隔的老遠,就聽到屋裏傳來了自家老娘和媳婦的陣陣吵嚷聲和咒罵聲。
羅明:。。。。。。這日子過的真是比桃花節還熱鬧呀。
除了楊素素這種被迫擺攤的,也有很多老年人主動擺攤。
反正在家閑著也是閑著,地裏的活,也不是天天都要去幹的,畢竟土地就那麽點。
所以就有老婆子背著家裏的煤爐來曬場上擺攤了。
當真是拿出了幾十年的下廚手藝,什麽做蛋餃呀,做涼麵呀,真的是百花齊放。
反正大部分食材都是家裏的,也不需要專門花錢買。
實在賣不出去就拿回家給自家人吃,也不算浪費,也就費點時間。
羅葉之前所讀的村小的學生們,這次春遊也來到了羅葉他們家桃花山上的山頂。
既可以賞桃花,又可以野炊,還可以爬爬山運動運動,一舉多得。
羅葉也按照約定邀請小夥伴們來家裏看桃花。
盡管今天是周六,但羅群和羅狀都不在家,所以也沒來找羅葉玩。
他們家裏羅明去廠裏上班去了,劉春梅去山上幫吳書容幹活去了。
楊素素又去村裏大曬場上擺攤去了。
於是羅狀沒人帶,羅群的任務就是帶著羅狀,別讓他跑丟了。
所以一大早楊素素去大曬場擺攤,羅群也帶著羅狀一起跟著去了。
“羅葉,羅葉,”韓梅帶著一群人來的時候,就在羅葉院子外大喊了。
今天羅葉知道他們要來,其實院子門是敞開的,但韓梅並沒有直接進入院子,而是和其他人一起站在院子門外大喊了幾聲。
“來了,來了。”羅葉從屋裏出來,看到大家都來了,連忙招呼:“大家快進來,把自行車一起推進來,放院子裏。”
“哇,羅葉,我還是第一次來你家。以前都是在門口路過。”王冬冬以前還真沒進過羅葉家。
王冬冬每次來外婆家玩的時候,也都是遠遠看過羅葉家而已。
從外觀看,一直都知道羅葉家很漂亮,
現代簡約風格的二層小樓,簡單素雅的配色,更顯得幹淨大氣。
沒想到進到院子裏,看著更是好看。
院子裏打理的幹淨整潔。
院子左側靠圍牆下的花台裏種滿了果樹。
現在正是桃花盛開的季節,院子裏的桃花樹上,一簇簇花朵如天邊的雲霞般燦爛,如少女的笑靨般明媚,爭奇鬥豔,很是美麗。
粉色的花瓣隨風搖曳,淡淡的花香飄散在空氣中。
讓人心情愉悅。
院子右側圍牆上爬滿牆頭的薔薇,已經長滿了花骨朵,含苞待放,
薔薇花下種著一些低矮的灌木,如茉莉花,杜鵑,指甲花,那邊角落裏還有一株金銀花,都很隨性的生長著。
院子一角還搭建了一個木質的架子,架子上盤滿了葡萄藤,架子下有一個小秋千。
整個院子充滿生機和活力,讓人感到舒適和愜意,也能感覺到主人家無處不透露著的溫馨。
“你現在不就來了?大家快進屋坐會兒,喝點水。
等下我帶你們去山上看桃花。”羅葉招呼眾人進屋坐。
“今天叔叔阿姨不在家嗎?”韓梅進屋,把從家裏提來的枇杷放在了桌上,
“這是我媽讓我提來的,自家種的,個頭有點小,但味道不錯。我媽說給叔叔阿姨嚐嚐味。”
韓梅媽媽種了很多枇杷樹,現在枇杷才剛上市,在鎮上賣的還是有點小貴的。
畢竟成熟的枇杷還是有點少,物以稀為貴嘛。
等過段時間枇杷大批上市,價格就降下來了。
“謝謝韓梅,幫我謝謝阿姨。
韓梅,你回家的時候,順便幫我代阿姨問聲好。”羅葉連忙道謝。
“我爸上班去了。
我媽在山上,最近桃花開的好,每天來看桃花的客人都很多。
我媽一大早就去山上忙活了。”羅葉給大家解釋了句,最近家裏確實忙。
“我媽讓我提來的柚子。
自家種的,家裏的兩株大柚子樹,沒剩幾顆柚子了。
雖然個頭小了些,但水份還沒幹,味道不錯。”王冬冬把提來的兩顆大柚子放在了桌上。
其中柚子在過年前就成熟了,本來家裏的柚子就沒拿去賣,所以都是吃的時候再摘。
這不,吃的時候,都是先挑的個頭大的吃,現在樹上也沒剩多少了。
其他人也把各自帶來的東西放在了桌上。
都是自家種的,多多少少也是一份心意。
孩子去同學家做客,作為家長,也不好讓自家孩子空著手去,所以大家都準備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