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遨龍級星際戰艦
科幻:從零開始打造超級文明 作者:要山之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框架目測長度超過190米,寬度在60米左右。
“哦,下一步將是外部防護裝甲、引擎和核電機組、武器單元?”安然沉聲問。
嶽達點頭:“不錯,防護裝甲會最後安裝。
“下一步將安裝武器單元和戰艦引擎設備,之後是核電機組,然後是外部內外層防護裝甲,最後是生存保障係統安裝和測試!”
“預計首批戰艦何時可以下線?”安然看著忙碌的現場,問道。
“全部下線預計要到年中,大概七個月後。”
安然聽了點了點頭,他心中默算了下,其他兩大總裝中心進度估計也和這裏差不多。
也就是說今年下半年將有12艘遨龍級戰艦下線。
這次一次性上馬12艘重型星際戰艦,為何會直接省略了前期測試定型的環節?
一個原因主要是在於所設計的遨龍級戰艦的所有技術數據和性能指標,都輸入到50台玄智一號超導光腦搭建的超算中心,進行了為期半年時間的模擬測試。
另一個原因是娜迦人大軍大規模來襲可能隨時降臨,時間緊迫。
因此,時不待我,不得不省去了中間大量測試環節,留待首批裝備後再進行。
遨龍是大瀚首款重型星際戰艦,全長200米,高30米,寬60米,主艦體外形是棱角分明的水平態雙錐體結構,設計總重5.3萬噸。
人員配置:80人
裝配10台5500噸超大推力爆轟引擎,最大航速80公裏每秒,理論開機續航裏程5000萬公裏。
外層防護裝甲元鋼增至30公分,中間高強度碳纖維60公分,總防護厚度90公分,基本上免疫第一防線阻擊戰中娜迦人使用的各型武器攻擊。
戰艦主控係統配備了一台玄智一號超級光腦。
首次裝備了一套量子通信裝置。
武器配備:10座1.8萬千瓦功率的激光炮,可單獨自由攻擊,可組成激光陣列集中能量束展開能量疊加攻擊,理論上一炮可瞬間擊毀相當於繳獲的娜迦戰艦防禦等級的飛行器。
4座超大功率的超導電磁軌道炮,導軌長100米,炮彈重15公斤,初始速度120公裏每秒,射速30發一分鍾。
彈頭采用元鋼彈芯,鎢鋼合金複合動能打擊彈頭,無堅不摧。
戰艦上配備重型複合核導彈50枚。
4座5000千瓦的防禦型激光炮,4套電磁力發射的密集陣金屬彈幕防禦武器係統。
兩座攔截導彈發射巢,每座基數250枚小型超高速攔截導彈。
遨龍級星際戰艦配備了四套135萬千瓦功率的核電寶。
完全能滿足戰艦上各型高耗能武器和設備的正常使用。
下半年大瀚太空軍將會真正擁有12艘自己的重型星際戰艦。
看著有些奇特的框架結構,安然轉過頭問向嶽流雲:
“流雲,這款戰艦是你們設計的,具體什麽性能參數你最了解。
“從現在的輪廓上看,這種棱角分明的水平態雙錐體結構,與我們的傳統設計思路極大不同,你們是怎麽想到這種設計方案的?”
“嘿嘿嘿,院長,我還以為你不會問,我可是等了你好幾個月了。”嶽流雲憨笑道。
“別不著調,快點說說!”安然催促。
當初他也好奇遨龍級戰艦的外形設計,不過在看到超算中心模擬測試的驗證結果,加上對嶽流雲團隊的信任,便沒有過問這一問題。
現在正好有實體框架在這,好奇心又上來。
“這方麵主要考慮幾個方麵:
“一是武器安裝,雙錐體結構視角好,可以讓我們將武器單元布置到錐體的上下每一麵上,不管是攻擊還是防禦,做到了無死角。”
“第二,雙錐體結構設計,再配上我們的新型全頻段隱身技術,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少我們暴露在敵人的探測雷達上。”
“第三,采用雙錐體結構,我們可以將十台引擎優化到艦體棱角上,結合矢量轉向技術,在超級光腦智能係統控製下,我們就可以讓戰艦進行各個小角度快速戰術機動,極大增強我們戰艦的機動靈活性能。”
“第四點,也是我們從未來發展考慮。
“空間場驅動技術日漸成熟,未來將會成為下一代主力軍用飛行器的標配動力。
“戰艦畢竟是大家夥,製造起來周期很長,不僅耗費巨大的人力,還要耗費海量的材料。
“本著一艦傳三代的思路,我們大膽的采用了新型雙錐體結構。
“而且上麵所有安裝的設備單元都采用了模塊化的設計方案,就是考慮到未來換裝新引擎和武器裝備等升級的方便。
“這樣我們就可以在原艦體上稍加改進,不需要再製造新艦,即能節省時間又節省了大量人力和資源。”
安然聽了這一番解釋後,心中的好奇心也終於有了答案,他讚賞的點了下頭:
“原來如此,不錯,流雲,你們考慮的很周到,這種發展性的創新思維非常好。”
“嘿嘿嘿,都是您平時給我們灌輸的先進理念,我們隻是結合實際拿來應用而已。”嶽流雲不好意思的做了個摸後腦勺的動作,不過因為穿戴著厚實的防護裝甲,結果摸了個寂寞。
旁邊的嶽品學見好友如此囧態,差點沒忽住笑岀來。
“品學,你們最近的爆轟引擎潛力挖掘研究工作進展如何?”安然扭頭看向另一邊的嶽品學。
在今天上午見識到了太虛飛行器的恐怖高速後,遨龍80公裏每秒的最大速度,頓時讓他覺得不香了。
“院長,更大推力等級的技術提升已經在實驗室研究中有些眉目,我想很快就會拿岀成果。
“不過,趕不上前麵兩批次戰艦的裝備計劃中。”嶽品學如實的匯報。
“已經有眉目了?預計性能提升多少?”安然眼中一亮,問道。
“是的,挖掘了一些潛力岀來,這次突破的方向是加速性上,預計能將速度再提升30-50%之間。
“現在隻是在實驗室環境下評估的性能提升指標,具體要等實測才能知道結果。”
“那還不錯,可以突破百公裏每秒,目前一段時間夠用。”安然肯定的點了下頭。
接下來,三人在嶽達的陪同和介紹下,將第一戰艦總裝中心參觀了一遍。
通過這次參觀,三人也大體了解到總裝中心的基本情況,發現了一些需要盡快解決的技術問題。
“哦,下一步將是外部防護裝甲、引擎和核電機組、武器單元?”安然沉聲問。
嶽達點頭:“不錯,防護裝甲會最後安裝。
“下一步將安裝武器單元和戰艦引擎設備,之後是核電機組,然後是外部內外層防護裝甲,最後是生存保障係統安裝和測試!”
“預計首批戰艦何時可以下線?”安然看著忙碌的現場,問道。
“全部下線預計要到年中,大概七個月後。”
安然聽了點了點頭,他心中默算了下,其他兩大總裝中心進度估計也和這裏差不多。
也就是說今年下半年將有12艘遨龍級戰艦下線。
這次一次性上馬12艘重型星際戰艦,為何會直接省略了前期測試定型的環節?
一個原因主要是在於所設計的遨龍級戰艦的所有技術數據和性能指標,都輸入到50台玄智一號超導光腦搭建的超算中心,進行了為期半年時間的模擬測試。
另一個原因是娜迦人大軍大規模來襲可能隨時降臨,時間緊迫。
因此,時不待我,不得不省去了中間大量測試環節,留待首批裝備後再進行。
遨龍是大瀚首款重型星際戰艦,全長200米,高30米,寬60米,主艦體外形是棱角分明的水平態雙錐體結構,設計總重5.3萬噸。
人員配置:80人
裝配10台5500噸超大推力爆轟引擎,最大航速80公裏每秒,理論開機續航裏程5000萬公裏。
外層防護裝甲元鋼增至30公分,中間高強度碳纖維60公分,總防護厚度90公分,基本上免疫第一防線阻擊戰中娜迦人使用的各型武器攻擊。
戰艦主控係統配備了一台玄智一號超級光腦。
首次裝備了一套量子通信裝置。
武器配備:10座1.8萬千瓦功率的激光炮,可單獨自由攻擊,可組成激光陣列集中能量束展開能量疊加攻擊,理論上一炮可瞬間擊毀相當於繳獲的娜迦戰艦防禦等級的飛行器。
4座超大功率的超導電磁軌道炮,導軌長100米,炮彈重15公斤,初始速度120公裏每秒,射速30發一分鍾。
彈頭采用元鋼彈芯,鎢鋼合金複合動能打擊彈頭,無堅不摧。
戰艦上配備重型複合核導彈50枚。
4座5000千瓦的防禦型激光炮,4套電磁力發射的密集陣金屬彈幕防禦武器係統。
兩座攔截導彈發射巢,每座基數250枚小型超高速攔截導彈。
遨龍級星際戰艦配備了四套135萬千瓦功率的核電寶。
完全能滿足戰艦上各型高耗能武器和設備的正常使用。
下半年大瀚太空軍將會真正擁有12艘自己的重型星際戰艦。
看著有些奇特的框架結構,安然轉過頭問向嶽流雲:
“流雲,這款戰艦是你們設計的,具體什麽性能參數你最了解。
“從現在的輪廓上看,這種棱角分明的水平態雙錐體結構,與我們的傳統設計思路極大不同,你們是怎麽想到這種設計方案的?”
“嘿嘿嘿,院長,我還以為你不會問,我可是等了你好幾個月了。”嶽流雲憨笑道。
“別不著調,快點說說!”安然催促。
當初他也好奇遨龍級戰艦的外形設計,不過在看到超算中心模擬測試的驗證結果,加上對嶽流雲團隊的信任,便沒有過問這一問題。
現在正好有實體框架在這,好奇心又上來。
“這方麵主要考慮幾個方麵:
“一是武器安裝,雙錐體結構視角好,可以讓我們將武器單元布置到錐體的上下每一麵上,不管是攻擊還是防禦,做到了無死角。”
“第二,雙錐體結構設計,再配上我們的新型全頻段隱身技術,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少我們暴露在敵人的探測雷達上。”
“第三,采用雙錐體結構,我們可以將十台引擎優化到艦體棱角上,結合矢量轉向技術,在超級光腦智能係統控製下,我們就可以讓戰艦進行各個小角度快速戰術機動,極大增強我們戰艦的機動靈活性能。”
“第四點,也是我們從未來發展考慮。
“空間場驅動技術日漸成熟,未來將會成為下一代主力軍用飛行器的標配動力。
“戰艦畢竟是大家夥,製造起來周期很長,不僅耗費巨大的人力,還要耗費海量的材料。
“本著一艦傳三代的思路,我們大膽的采用了新型雙錐體結構。
“而且上麵所有安裝的設備單元都采用了模塊化的設計方案,就是考慮到未來換裝新引擎和武器裝備等升級的方便。
“這樣我們就可以在原艦體上稍加改進,不需要再製造新艦,即能節省時間又節省了大量人力和資源。”
安然聽了這一番解釋後,心中的好奇心也終於有了答案,他讚賞的點了下頭:
“原來如此,不錯,流雲,你們考慮的很周到,這種發展性的創新思維非常好。”
“嘿嘿嘿,都是您平時給我們灌輸的先進理念,我們隻是結合實際拿來應用而已。”嶽流雲不好意思的做了個摸後腦勺的動作,不過因為穿戴著厚實的防護裝甲,結果摸了個寂寞。
旁邊的嶽品學見好友如此囧態,差點沒忽住笑岀來。
“品學,你們最近的爆轟引擎潛力挖掘研究工作進展如何?”安然扭頭看向另一邊的嶽品學。
在今天上午見識到了太虛飛行器的恐怖高速後,遨龍80公裏每秒的最大速度,頓時讓他覺得不香了。
“院長,更大推力等級的技術提升已經在實驗室研究中有些眉目,我想很快就會拿岀成果。
“不過,趕不上前麵兩批次戰艦的裝備計劃中。”嶽品學如實的匯報。
“已經有眉目了?預計性能提升多少?”安然眼中一亮,問道。
“是的,挖掘了一些潛力岀來,這次突破的方向是加速性上,預計能將速度再提升30-50%之間。
“現在隻是在實驗室環境下評估的性能提升指標,具體要等實測才能知道結果。”
“那還不錯,可以突破百公裏每秒,目前一段時間夠用。”安然肯定的點了下頭。
接下來,三人在嶽達的陪同和介紹下,將第一戰艦總裝中心參觀了一遍。
通過這次參觀,三人也大體了解到總裝中心的基本情況,發現了一些需要盡快解決的技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