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一朝的寶船要想趕製夠數,且得一段時間,而我們商量過了,最好是由正德一朝來打這個先鋒,因為我們具備最良好的發行寶鈔的環境。


    聽說李大夫你有個背包,裏麵能裝下很多很大的東西,不知可否借我使使,我去洪武一朝和洪熙一朝裝點寶船。”朱厚照笑道。


    李中孚答應道:“沒問題,等我吃完飯,就去樓上給你拿。”


    “謝謝李大夫。”


    李中孚順嘴問道:“這次攻打倭奴,你就沒想著禦駕親征?”


    朱厚照義正言辭的說道:“我作為皇帝,豈能置身危險之中?正所謂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還是讓老祖宗朱高煦和我的內閣首輔、威武大將軍朱壽去就行了。”


    李中孚:……


    朱壽不就是你自己嗎?


    “那你打算讓誰監國?”李中孚追問。


    一聽這話音,朱厚照就知道瞞不住李中孚:“嘿嘿,我打算讓李承乾監國,李世民不是讓他去後世好好學學嘛,我覺得直接上手實操比站在一旁看學得更快。


    另外我打算讓興王朱佑杬領戶部尚書銜,去給他打下手,他兒子是未來的嘉靖皇帝,本事不錯,值得培養,若我將來還是沒子嗣,就讓他當儲君。


    若我有子嗣,則以他們父子為榜樣,號召宗室們各謀生路,積極入朝做官,改革宗室製度。”


    李中孚點了點頭:“不愧是你,那我就靜等你的好消息了。”


    “你就瞧好吧李大夫,我肯定不讓你失望。”


    不久之後,李承乾回來了。


    當他從朱厚照嘴裏聽見讓自己監國的旨意,剛喝進嘴裏的茶水直接噴了出去:“我,大唐太子,跑到你們大明去監國?”


    朱厚照擦掉臉上的茶水:“有什麽問題嗎?正所謂千裏之行始於足下,兄弟,我相信你。”


    “這……可是倭奴之戰不是幾天就能打完的,你興許得忙幾個月,而且後續還要劃定疆域、安撫百姓等等,你搞不好一兩年都回不來。”


    “那你就監國一兩年。”


    李承乾:……


    我一個大唐太子,跑到大明一監國就是一兩年可還行?


    李大夫真沒說錯,你朱厚照的腦袋確實生的跟一般人不一樣。


    不過該說不說,這種被人信任的感覺是真好。


    我感覺就連父皇也不會對我這麽放心。


    “好吧,這事我接了,我必定努力進步,為你安定後方,絕不會讓大明在我手上出岔子。”猶豫了一會兒,李承乾保證道。


    朱厚照拍了拍他的肩膀:“就該這樣,你可是太子,你父皇都得給你幾分麵子,不要畏手畏腳的。


    等倭奴問題解決,將來我還要親征蒙古,到時候我封你為天策上將,帶你去馳騁疆場,保管你得到最大程度的曆練,超過你父親李世民。


    如果你立功夠多,我還可以封你為王,就……唐王吧。”


    說到這兒,朱厚照似乎想起高興的事情,嘿嘿一笑:“若是你不甘心等著你爹駕崩,你也可以來一出玄武門之變,到時候兄弟我派兵幫你。”


    李承乾:……


    “大可不必。”


    “哈哈。”


    ……


    準備準備之後,朱厚照就化名朱壽跟著朱高煦出京了。


    要換了其他人,指定不能給他打掩護。


    可朱高煦是誰呀。


    沒事都能整出事的主兒。


    他可太愛朱厚照這放蕩不羈的性格了。


    非但幫著打掩護,他還幫著出主意呢。


    就這樣,堂堂大明朝的皇帝,愣是無聲無息到了沿海,大臣們才知道他不見了。


    就在大臣們蜂擁著上書請皇帝露麵時,朱高燧陪著李承乾和朱佑杬拿著朱厚照留的聖旨過來了。


    聽完聖旨上關於李承乾監國、朱高燧和朱佑杬從旁協助的旨意,大臣們心裏直罵娘。


    輔佐的其中一個是太宗的兒子也就算了。


    怎麽監國的是唐太宗的兒子?


    當了一輩子官兒,我們也沒在別朝太子手下聽令啊!


    陛下真是越來越胡鬧了。


    可是大臣們又能說什麽?


    經過前麵兩次折騰,他們躺平的躺平,擺爛的擺爛,除了一個楊廷和,一個個都是能不開口就不開口,比秋天裏的斑鳩還能蟄伏。


    這事就這麽莫名其妙的定下了。


    李承乾和朱厚熜倒也不負眾望,處理起朝政來頗有條理。


    李承乾尤其善於處理軍務和外交事宜,整體風格偏向於大開大合,跟李世民少說有七分相像。


    而朱佑杬心細如發,對吏治、錢糧等方麵相當敏感。


    兩人配合之下,竟有種天作之合的感覺。


    就連楊廷和也挑不出毛病來。


    反倒覺得就讓他倆代掌天子權力也挺好。


    最起碼比那個愛折騰、經常打的人措手不及的正德皇帝好。


    但很快楊廷和就否決了這一想法。


    他逐漸發現隨著戰爭打響,朱佑杬按照皇帝設計而發行的寶鈔出奇的順利。


    就連很多官員都大量持有寶鈔,一點都不怕它再出事似得。


    民間百姓也都很信任新寶鈔,被大大調動了積極性。


    以至於戰爭打的越久,大明居然反而越富。


    就連與海外各國、島、族群的交易也變得越發頻繁,各種關稅收的手軟。


    楊廷和於是不得不承認,正德皇帝還是有幾把刷子!


    仁愛醫館這邊則一如既往的平和,並沒有什麽變動。


    唯一的區別是舊的病人康複離開,新的病人繼續到來,或領藥走人,或住院療養。


    李中孚樂得如此,每天看看病,做做飯,品嚐品嚐美食,練練字,逗逗孩子,玩玩遊戲,過得跟神仙似得。


    這天,李中孚正在一樓製造水丸,一個五十來歲、身穿龍袍、和李世民長得有些相像的老頭兒突然出現在大門口。


    自從李承乾跑到正德一朝留學,李二也派了太監過來當守門人。


    大唐守門人是個六十多歲的老太監,李二對他頗為尊重。


    據說是因為這個老太監是李家還沒成為皇室之前的管事,以前在太原時專門負責過李家幾兄弟的起居飲食。


    老太監本來正默默吹著泡泡,見到這老皇帝,大喜過望,‘呸’的吐掉泡泡糖,跪下道:“太上皇,您可算過來了,奴婢想死您了。”


    李淵微微皺眉。


    太上皇?


    朕才登基九年,皇帝還沒做夠,怎麽就成了太上皇?


    “你是劉平?”看著眼前這個有些熟悉的老太監,李淵驚問道。


    “對,奴婢是劉平。”


    “你怎麽老了這麽多?”


    “太上皇容秉……巴拉巴拉。”


    李淵:(⊙o⊙)…


    許久後,李淵長長歎了口氣:“玄武門之變!事情竟會發展到如此地步,他們可是親兄弟啊!”


    李中孚早就聽見他們的說話聲了,但並未幹涉。


    盡管這段時間以來,李淵是繼朱厚照之後來的第一個皇帝。


    他對自己的定位一直很清晰,就是一治病救人的大夫而已。


    有時興致來了,跟古人科普一下知識沒問題,但他可不是他們的保姆,做不到麵麵俱到。


    既然有人給李淵做科普,他可不想多事。


    說句不好聽的,別說唐太宗、明太祖,就是三皇五帝或始皇帝來了,他最多禮遇有加,絕不會當舔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家醫館通古代,朱標上門求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封侯書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封侯書生並收藏我家醫館通古代,朱標上門求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