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朱厚照的胡攪蠻纏
我家醫館通古代,朱標上門求醫 作者:封侯書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厚照的老爹弘治皇帝時有三個著名閣臣,李東陽、劉健、謝遷。
時人稱其為‘李公謀劉公斷,謝公尤侃侃’。
翻譯翻譯,就是說李東陽善於謀劃但沒有足夠的決斷力,劉健敢打敢拚但腦子不是太夠用,而謝遷是個不粘鍋,廢話文學集大成者。
朱厚照很清楚他們的作風,知道他們靠不住,所以一繼位就重用劉瑾等太監,與文官爭權。
劉健氣不過,拉著李東陽和謝遷請辭。
朱厚照準了,但沒完全準。
他隻讓劉健和謝遷回老家了,獨留李東陽做內閣首輔,看中的就是李東陽好謀無斷、猶豫不決的性格。
自正德元年開始,李東陽多次請辭或借故請假。
正德隻批假條,不批辭呈,就是不肯放李東陽走,反而各種找理由給他加官進勳,把他架在火上烤,弄得李東陽痛並快樂著。
隨著朱厚照這一單獨點名,李東陽好謀無斷的性格再次體現了出來。
他的內心開始頻繁波動。
原來陛下故意提開海的事兒,是為了用寶鈔、內閣等事來堵不想開海的官員的嘴。
這說明官員們的不斷上奏已經讓陛下煩透了。
若此時我們依舊堅持海禁,那內閣製度又該用什麽理由繼續維持?
我們又該怎麽拒絕那廢紙一樣的寶鈔?
為今之計,隻有轉而支持開海,闡明個中利害,舍小保大。
可是這話不能由老夫來說。
否則少不了一個迎合上意、貪戀權位的評價。
屆時朝野沸騰,老夫還要不要名聲了?
但陛下已經點名,想不開口也不行啊。
“……不如還是聽聽大臣們的想法?”考慮了半天,李東陽也隻憋出了一句推托之詞。
一眾等著他拿主意的官員不禁有些失望。
朱厚照卻很滿意,笑了笑,繼續緊逼:“朕要恢複祖製,廢除內閣製度,你這個內閣首輔不說話,卻讓別人說?”
“這……。”
“若你覺得內閣製度不該廢,也就是說你覺得祖製並非不可更改,那這麽多人上書繼續海禁的奏折,你這個內閣首輔為何裝作沒看見?
還是說你對開海本身就有意見?既然如此,為何你不上書直言?”
“啊這……。”
見這位老上司被難住,武英殿大學士楊廷和看不下去了:“陛下,祖宗成法不可變,但也得看實際狀況。
寶鈔自洪武年間誕生至今,已有一百多年,貶值嚴重,此時再以它為主要俸祿,官員們會餓死。
至於內閣,雖然太祖爺時並未成立,但已有四殿兩閣六位大學士,如明初著名大臣吳沉,便是首位東閣大學士。
而到了永樂一朝,太宗下令正式成立內閣,這祖宗二字中,自然包括太宗陛下。
海禁則不同,開海之後,百姓紛紛湧出大明去經商,風險太大,不好管理,且長此以往,種田的農民都沒心思侍弄土地,國家豈能穩定?”
朱厚照反駁:“開海之後國庫稅收暴增,楊閣老你是一點不提啊。
如今之內閣的權柄比太祖太宗時不知高了多少,你也是置若罔聞。
朕懂了,對你們有利的祖宗之法便想盡辦法支持,反之則想盡辦法詆毀,對吧?”
楊廷和張了張嘴,有心繼續狡辯,終是沒有開口。
作為朱厚照在東宮時的師父之一,楊廷和太清楚自己這位弟子的口才和思維,深知若是繼續爭辯下去,對方嘴裏指不定還要吐出什麽驚世之語,最終結果隻能是得不償失。
見楊廷和也被問住,李東陽不得不接過話頭:“陛下,臣保證以後不會再有官員就開海之事上折子。”
朱厚照逼問:“若還有呢?”
“那臣就親自去找他,絕不勞煩陛下。”
“內閣首輔就是內閣首輔,真能為朕分憂啊。”
李東陽仿佛沒聽懂朱厚照諷刺的話語,恭敬的說了聲‘陛下過獎’,隨即退回班列。
朱厚照笑的十分滿意:“散朝吧。”
說罷,朱厚照揣著手率先離開。
李承乾連忙跟上。
走在回豹房的路上,李承乾再也忍不住了,問道:“正德皇帝,明明都已經開海了,你隻需要繼續不理那些奏折就是,何必非要開這次朝會?
看那些大臣的樣子,也不像是就此服氣,以後可能還會暗中搗亂,你莫非是想敲山震虎?”
朱厚照搖頭:“不,這隻是一道前菜,大菜還在後邊呢,到時候你就知道了。”
“好吧。”
……
朱棣帶著麗妃出院,回了洪熙時空。
洪熙時空的大明朝即將對倭作戰,朱棣這種老殺才自然不肯錯過盛事。
考慮到他的身體還需療養,李中孚要求他和朱高熾一樣、務必每天過來做常規體檢,領藥回去吃。
如此一來,朱棣最多參與一下前期的兵馬調動和戰略戰術製定,沒法跟著朱瞻基一起去前線。
幾天後的深夜。
朱高煦和朱高燧帶著精心挑選的五萬精兵於具備穿越功能的龍帳外集合。
與此同時,正德時空的劉瑾也被派到了仁愛醫館負責開門。
朱厚照和李承乾更是早就在豹房那邊等著。
“雖然仁愛醫館很隔音,李大夫也默認我們利用仁愛醫館運送兵力,但那終究是李大夫的地方。
我們大軍過境時務必快速、安靜,你倆記住了沒?”朱棣親自來為兩個兒子送行,臨分別時,兀自不放心的叮囑。
朱高煦和朱高燧連連答應。
“大家跟我走吧,一個一個跟上,別擠,也別掉隊。”朱高煦轉身麵向五萬大軍,揮手下令。
他隨即第一個走進龍帳。
其餘人紛紛跟上。
唯有朱高燧沒動。
按照計劃,他要負責壓陣。
進入仁愛醫館後,朱高煦對著劉瑾點了點頭。
劉瑾連忙將門打開。
朱高煦邁步而出,轉眼便到了正德時空。
“老祖宗來了,辛苦辛苦。”斜倚在一塊石頭上拿著風扇亂扇的朱厚照第一個發現朱高煦,樂得蹦了起來。
知道自己在曆史上的下場後,朱高煦可不待見朱瞻基了,連帶著對朱高熾也意見不小。
可對於朱厚照這個跳脫聰明的小子,他是真喜歡:“來了,你小子在這兒等我們?準備好宵夜了沒?”
“那肯定準備的有,整整五萬桶泡麵和五萬根火腿腸、鹵蛋,我花了一千兩銀子跟李大夫買的。”
“算你小子懂事。”
不多時,五萬人馬都過來了。
劉瑾也巴巴跑了過來,向朱厚照匯報:“啟稟陛下,人都過來了,期間並沒有發出太大聲音,也沒吵醒李大夫。”
朱厚照點頭:“很好,去安排人給將士們發泡麵、火腿腸和鹵蛋吧。”
“是。”
少頃,泡麵泡好了。
大家人手一桶泡麵,站在原地‘呼嚕嚕’吃著。
一邊吃,朱高煦一邊問:“你小子的計劃進行到哪一步了?”
時人稱其為‘李公謀劉公斷,謝公尤侃侃’。
翻譯翻譯,就是說李東陽善於謀劃但沒有足夠的決斷力,劉健敢打敢拚但腦子不是太夠用,而謝遷是個不粘鍋,廢話文學集大成者。
朱厚照很清楚他們的作風,知道他們靠不住,所以一繼位就重用劉瑾等太監,與文官爭權。
劉健氣不過,拉著李東陽和謝遷請辭。
朱厚照準了,但沒完全準。
他隻讓劉健和謝遷回老家了,獨留李東陽做內閣首輔,看中的就是李東陽好謀無斷、猶豫不決的性格。
自正德元年開始,李東陽多次請辭或借故請假。
正德隻批假條,不批辭呈,就是不肯放李東陽走,反而各種找理由給他加官進勳,把他架在火上烤,弄得李東陽痛並快樂著。
隨著朱厚照這一單獨點名,李東陽好謀無斷的性格再次體現了出來。
他的內心開始頻繁波動。
原來陛下故意提開海的事兒,是為了用寶鈔、內閣等事來堵不想開海的官員的嘴。
這說明官員們的不斷上奏已經讓陛下煩透了。
若此時我們依舊堅持海禁,那內閣製度又該用什麽理由繼續維持?
我們又該怎麽拒絕那廢紙一樣的寶鈔?
為今之計,隻有轉而支持開海,闡明個中利害,舍小保大。
可是這話不能由老夫來說。
否則少不了一個迎合上意、貪戀權位的評價。
屆時朝野沸騰,老夫還要不要名聲了?
但陛下已經點名,想不開口也不行啊。
“……不如還是聽聽大臣們的想法?”考慮了半天,李東陽也隻憋出了一句推托之詞。
一眾等著他拿主意的官員不禁有些失望。
朱厚照卻很滿意,笑了笑,繼續緊逼:“朕要恢複祖製,廢除內閣製度,你這個內閣首輔不說話,卻讓別人說?”
“這……。”
“若你覺得內閣製度不該廢,也就是說你覺得祖製並非不可更改,那這麽多人上書繼續海禁的奏折,你這個內閣首輔為何裝作沒看見?
還是說你對開海本身就有意見?既然如此,為何你不上書直言?”
“啊這……。”
見這位老上司被難住,武英殿大學士楊廷和看不下去了:“陛下,祖宗成法不可變,但也得看實際狀況。
寶鈔自洪武年間誕生至今,已有一百多年,貶值嚴重,此時再以它為主要俸祿,官員們會餓死。
至於內閣,雖然太祖爺時並未成立,但已有四殿兩閣六位大學士,如明初著名大臣吳沉,便是首位東閣大學士。
而到了永樂一朝,太宗下令正式成立內閣,這祖宗二字中,自然包括太宗陛下。
海禁則不同,開海之後,百姓紛紛湧出大明去經商,風險太大,不好管理,且長此以往,種田的農民都沒心思侍弄土地,國家豈能穩定?”
朱厚照反駁:“開海之後國庫稅收暴增,楊閣老你是一點不提啊。
如今之內閣的權柄比太祖太宗時不知高了多少,你也是置若罔聞。
朕懂了,對你們有利的祖宗之法便想盡辦法支持,反之則想盡辦法詆毀,對吧?”
楊廷和張了張嘴,有心繼續狡辯,終是沒有開口。
作為朱厚照在東宮時的師父之一,楊廷和太清楚自己這位弟子的口才和思維,深知若是繼續爭辯下去,對方嘴裏指不定還要吐出什麽驚世之語,最終結果隻能是得不償失。
見楊廷和也被問住,李東陽不得不接過話頭:“陛下,臣保證以後不會再有官員就開海之事上折子。”
朱厚照逼問:“若還有呢?”
“那臣就親自去找他,絕不勞煩陛下。”
“內閣首輔就是內閣首輔,真能為朕分憂啊。”
李東陽仿佛沒聽懂朱厚照諷刺的話語,恭敬的說了聲‘陛下過獎’,隨即退回班列。
朱厚照笑的十分滿意:“散朝吧。”
說罷,朱厚照揣著手率先離開。
李承乾連忙跟上。
走在回豹房的路上,李承乾再也忍不住了,問道:“正德皇帝,明明都已經開海了,你隻需要繼續不理那些奏折就是,何必非要開這次朝會?
看那些大臣的樣子,也不像是就此服氣,以後可能還會暗中搗亂,你莫非是想敲山震虎?”
朱厚照搖頭:“不,這隻是一道前菜,大菜還在後邊呢,到時候你就知道了。”
“好吧。”
……
朱棣帶著麗妃出院,回了洪熙時空。
洪熙時空的大明朝即將對倭作戰,朱棣這種老殺才自然不肯錯過盛事。
考慮到他的身體還需療養,李中孚要求他和朱高熾一樣、務必每天過來做常規體檢,領藥回去吃。
如此一來,朱棣最多參與一下前期的兵馬調動和戰略戰術製定,沒法跟著朱瞻基一起去前線。
幾天後的深夜。
朱高煦和朱高燧帶著精心挑選的五萬精兵於具備穿越功能的龍帳外集合。
與此同時,正德時空的劉瑾也被派到了仁愛醫館負責開門。
朱厚照和李承乾更是早就在豹房那邊等著。
“雖然仁愛醫館很隔音,李大夫也默認我們利用仁愛醫館運送兵力,但那終究是李大夫的地方。
我們大軍過境時務必快速、安靜,你倆記住了沒?”朱棣親自來為兩個兒子送行,臨分別時,兀自不放心的叮囑。
朱高煦和朱高燧連連答應。
“大家跟我走吧,一個一個跟上,別擠,也別掉隊。”朱高煦轉身麵向五萬大軍,揮手下令。
他隨即第一個走進龍帳。
其餘人紛紛跟上。
唯有朱高燧沒動。
按照計劃,他要負責壓陣。
進入仁愛醫館後,朱高煦對著劉瑾點了點頭。
劉瑾連忙將門打開。
朱高煦邁步而出,轉眼便到了正德時空。
“老祖宗來了,辛苦辛苦。”斜倚在一塊石頭上拿著風扇亂扇的朱厚照第一個發現朱高煦,樂得蹦了起來。
知道自己在曆史上的下場後,朱高煦可不待見朱瞻基了,連帶著對朱高熾也意見不小。
可對於朱厚照這個跳脫聰明的小子,他是真喜歡:“來了,你小子在這兒等我們?準備好宵夜了沒?”
“那肯定準備的有,整整五萬桶泡麵和五萬根火腿腸、鹵蛋,我花了一千兩銀子跟李大夫買的。”
“算你小子懂事。”
不多時,五萬人馬都過來了。
劉瑾也巴巴跑了過來,向朱厚照匯報:“啟稟陛下,人都過來了,期間並沒有發出太大聲音,也沒吵醒李大夫。”
朱厚照點頭:“很好,去安排人給將士們發泡麵、火腿腸和鹵蛋吧。”
“是。”
少頃,泡麵泡好了。
大家人手一桶泡麵,站在原地‘呼嚕嚕’吃著。
一邊吃,朱高煦一邊問:“你小子的計劃進行到哪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