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閣閣老,六部主官進宮了,幾位肱骨大臣麵麵相覷,十分詫異。
今天海陵郡主大婚,洪文帝這麽著急催他們進宮,必然是出了大事。
幾人互相試探詢問了好一會,也沒能從彼此口中問出什麽。
不一會,大皇子來了,蕭湛來了,洪文帝也來了。
拜見過皇帝之後,正欲說正事,肖公公進來稟報:“啟稟皇上,永平侯、汾陽長公主求見。”
洪文帝麵無表情:“宣。”
眾臣越發納悶,今天永平侯世子娶妻,永平侯與汾陽長公主不在府中等著喝兒媳婦茶,無端端跑來麵聖做什麽。
更奇怪的是皇上竟然讓他們進來了。
難道今天的事跟永平侯府有關係?
永平侯寧鶴卿、汾陽長公主很快走進大殿,行禮之後,汾陽長公主立刻說明了來意:“皇兄,今日寧軒與海陵大婚,蕭湛卻無端端讓人抓了寧軒,這是故意落寧軒與海陵的臉麵,也是故意落我這個長公主的臉麵。皇兄就算不疼我這個妹妹,也該心疼海陵,她母親早亡,若我們不能替她做主,她還能靠誰呢?求皇兄為寧軒做主,讓蕭湛即刻放人,以免誤了吉時,耽誤海陵的婚事。”
汾陽長公主的這番話當即引起騷動,幾位大臣雖未開口說話,卻紛紛從彼此眼中看到了愕然。
蕭湛竟然抓了寧軒?
怪不得婚禮不能進行了!
怪不得永平侯與汾陽長公主會著急?
這到底是怎麽回事?
眾人驚詫莫名,紛紛望向洪文帝。
“海陵是朕唯一的外甥女,朕自然疼她。正是因為疼她,朕才不能將她嫁給奸惡之徒。”洪文帝聲音冷淡,不怒自威:“老大,你說,你查到了什麽?”
“是。父皇。”
大皇子應聲而出,走到大殿中央,先把顧金亭被謀害案說了一遍,然後道:
“……我把江令媛帶回府中,嚴加看管,不停審訊,本想從她口中撬出線索,沒想到江令媛當天夜裏便死了。”
“當時所有的線索都斷了,江令媛是最關鍵的人物,我三令五申讓人好好看著江令媛,千萬不能讓她死,雖然動刑,卻不是要命的大刑,又讓人好好看管,不許人靠近,沒想到她還是死了。”
大皇子咬著牙,一臉痛恨愧疚:“兒臣無能,沒能把人看住,辜負了父皇的信任。江令媛死無對證,兒臣縱然無辜,卻百口莫辯。事後回想,當晚靠近江令媛的除了我,便隻有寧軒。”
“這不可能!”汾陽長公主當即反駁,“寧軒與你焦不離孟,孟不離焦,他指使江令媛謀害顧金亭,陷害於你,對他沒有任何好處。你是受了誰的挑唆,竟然連一起長大情同親生的兄弟也懷疑了?”
大皇子一聲苦笑,痛心疾首:“姑母,你也說我跟寧軒情同親生,我怎麽會懷疑他?我將他視作兄弟心腹,對他堅信不疑。哪怕江令宛有個姐姐叫江令媛,在清心庵這件事是他告訴我的,我對他都不曾有一絲一毫的懷疑。”
“我一直懷疑是旁人,直到前天,有個婦人到我府上求見,給我遞上一封密信。”
“這封密信是江令媛寫的,許是情況緊急,她咬破手指寫在一塊布上,明明白白交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信上說,指使她的人正是寧軒,但是寧軒抓了她的把柄,她不得不為寧軒辦事。雖然寧軒許諾事成之後就放她走,但是她信不過寧軒,所以寫了一封密信讓那婦人收著,一旦她死了,就讓那婦人把信交出來,替她沉冤昭雪。”
大皇子說著,把密信拿出,交給洪文帝。
汾陽長公主臉色變了,永平侯也大驚失色,朝臣們更是訝然。
誰能想到峰迴路轉,幕後真兇竟然又指向了寧軒。那寧軒為什麽要陷害大皇子?
該不會是大皇子自己幹的,想讓寧軒做替罪羔羊吧?
洪文帝看了血書,不置可否,隻冷著臉吩咐:“把寧軒帶上來。”
……
寧軒還穿著大紅吉服,他剛一出現,永平侯就忍不住朝他那邊走了兩步:“阿軒,你沒事吧?”
寧軒狀態如常,除了臉孔稍顯沉鬱之外,與之前並無不同。
他沖永平侯搖了搖頭,快步上前,跪地行禮。
在瘟疫藥方泄露的時候,他就察覺到不妙,立刻銷毀證據,存放藥材的地點已經清理幹淨,趙耀也已身中數劍,跌入湖中,絕無生還的可能。
洪文帝雖心狠手辣,卻不失為一個講理的帝王,有汾陽長公主、海陵郡主、李太後在,蕭湛沒有證據,休想撼動他分毫。
隻是寧軒沒想到大殿裏竟然會有這麽多人,大皇子來了,內閣大臣與六部大臣也來了,氣氛壓抑,讓人喘不過氣來。
“微臣寧軒,見過皇上。”寧軒一撩大紅衣擺,穩穩跪地,一派世家子弟風範。
洪文帝麵無表情,聲音冷漠:“寧軒,你好大的膽子,竟敢指使江令媛謀害朝廷命官,嫁禍大皇子,證據確鑿,你還不認罪?”
寧軒一驚,萬萬沒想到竟然是因為這件事,他更沒想到會是大皇子告發了他。
突如其來的變故讓寧軒措手不及,他悚然變色,立刻否認:“皇上,微臣與顧金亭無冤無仇,與大皇子是嫡嫡親的表兄弟,微臣焉會做出陷害大皇子之事?這件事一定是誤會。”
</br>
內閣閣老,六部主官進宮了,幾位肱骨大臣麵麵相覷,十分詫異。
今天海陵郡主大婚,洪文帝這麽著急催他們進宮,必然是出了大事。
幾人互相試探詢問了好一會,也沒能從彼此口中問出什麽。
不一會,大皇子來了,蕭湛來了,洪文帝也來了。
拜見過皇帝之後,正欲說正事,肖公公進來稟報:“啟稟皇上,永平侯、汾陽長公主求見。”
洪文帝麵無表情:“宣。”
眾臣越發納悶,今天永平侯世子娶妻,永平侯與汾陽長公主不在府中等著喝兒媳婦茶,無端端跑來麵聖做什麽。
更奇怪的是皇上竟然讓他們進來了。
難道今天的事跟永平侯府有關係?
永平侯寧鶴卿、汾陽長公主很快走進大殿,行禮之後,汾陽長公主立刻說明了來意:“皇兄,今日寧軒與海陵大婚,蕭湛卻無端端讓人抓了寧軒,這是故意落寧軒與海陵的臉麵,也是故意落我這個長公主的臉麵。皇兄就算不疼我這個妹妹,也該心疼海陵,她母親早亡,若我們不能替她做主,她還能靠誰呢?求皇兄為寧軒做主,讓蕭湛即刻放人,以免誤了吉時,耽誤海陵的婚事。”
汾陽長公主的這番話當即引起騷動,幾位大臣雖未開口說話,卻紛紛從彼此眼中看到了愕然。
蕭湛竟然抓了寧軒?
怪不得婚禮不能進行了!
怪不得永平侯與汾陽長公主會著急?
這到底是怎麽回事?
眾人驚詫莫名,紛紛望向洪文帝。
“海陵是朕唯一的外甥女,朕自然疼她。正是因為疼她,朕才不能將她嫁給奸惡之徒。”洪文帝聲音冷淡,不怒自威:“老大,你說,你查到了什麽?”
“是。父皇。”
大皇子應聲而出,走到大殿中央,先把顧金亭被謀害案說了一遍,然後道:
“……我把江令媛帶回府中,嚴加看管,不停審訊,本想從她口中撬出線索,沒想到江令媛當天夜裏便死了。”
“當時所有的線索都斷了,江令媛是最關鍵的人物,我三令五申讓人好好看著江令媛,千萬不能讓她死,雖然動刑,卻不是要命的大刑,又讓人好好看管,不許人靠近,沒想到她還是死了。”
大皇子咬著牙,一臉痛恨愧疚:“兒臣無能,沒能把人看住,辜負了父皇的信任。江令媛死無對證,兒臣縱然無辜,卻百口莫辯。事後回想,當晚靠近江令媛的除了我,便隻有寧軒。”
“這不可能!”汾陽長公主當即反駁,“寧軒與你焦不離孟,孟不離焦,他指使江令媛謀害顧金亭,陷害於你,對他沒有任何好處。你是受了誰的挑唆,竟然連一起長大情同親生的兄弟也懷疑了?”
大皇子一聲苦笑,痛心疾首:“姑母,你也說我跟寧軒情同親生,我怎麽會懷疑他?我將他視作兄弟心腹,對他堅信不疑。哪怕江令宛有個姐姐叫江令媛,在清心庵這件事是他告訴我的,我對他都不曾有一絲一毫的懷疑。”
“我一直懷疑是旁人,直到前天,有個婦人到我府上求見,給我遞上一封密信。”
“這封密信是江令媛寫的,許是情況緊急,她咬破手指寫在一塊布上,明明白白交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信上說,指使她的人正是寧軒,但是寧軒抓了她的把柄,她不得不為寧軒辦事。雖然寧軒許諾事成之後就放她走,但是她信不過寧軒,所以寫了一封密信讓那婦人收著,一旦她死了,就讓那婦人把信交出來,替她沉冤昭雪。”
大皇子說著,把密信拿出,交給洪文帝。
汾陽長公主臉色變了,永平侯也大驚失色,朝臣們更是訝然。
誰能想到峰迴路轉,幕後真兇竟然又指向了寧軒。那寧軒為什麽要陷害大皇子?
該不會是大皇子自己幹的,想讓寧軒做替罪羔羊吧?
洪文帝看了血書,不置可否,隻冷著臉吩咐:“把寧軒帶上來。”
……
寧軒還穿著大紅吉服,他剛一出現,永平侯就忍不住朝他那邊走了兩步:“阿軒,你沒事吧?”
寧軒狀態如常,除了臉孔稍顯沉鬱之外,與之前並無不同。
他沖永平侯搖了搖頭,快步上前,跪地行禮。
在瘟疫藥方泄露的時候,他就察覺到不妙,立刻銷毀證據,存放藥材的地點已經清理幹淨,趙耀也已身中數劍,跌入湖中,絕無生還的可能。
洪文帝雖心狠手辣,卻不失為一個講理的帝王,有汾陽長公主、海陵郡主、李太後在,蕭湛沒有證據,休想撼動他分毫。
隻是寧軒沒想到大殿裏竟然會有這麽多人,大皇子來了,內閣大臣與六部大臣也來了,氣氛壓抑,讓人喘不過氣來。
“微臣寧軒,見過皇上。”寧軒一撩大紅衣擺,穩穩跪地,一派世家子弟風範。
洪文帝麵無表情,聲音冷漠:“寧軒,你好大的膽子,竟敢指使江令媛謀害朝廷命官,嫁禍大皇子,證據確鑿,你還不認罪?”
寧軒一驚,萬萬沒想到竟然是因為這件事,他更沒想到會是大皇子告發了他。
突如其來的變故讓寧軒措手不及,他悚然變色,立刻否認:“皇上,微臣與顧金亭無冤無仇,與大皇子是嫡嫡親的表兄弟,微臣焉會做出陷害大皇子之事?這件事一定是誤會。”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