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忙得底朝天,李靜怡自是少不得幫忙,萬氏也處理著不少瑣碎的小事,還要照看尤清婉和尤清妍,全家唯二的閑人,尤啟鬆和李濤自然就被安排了回京的任務。


    京城裏尤文傑一家聽聞尤啟鬆和李濤回府也是很高興,尤文德把嫡長子派回來可不就是重視嗎,一下回來兩個十五六歲的秀才可不顯得他們尤家的教養嗎,至於李濤姓李這個問題就被華麗麗的無視了。


    尤啟鬆回了京自然少不了去拜訪尤清媛,雖然娘家離京還不到一年,尤清媛卻是覺得仿佛過了幾輩子,如今看見弟弟和表弟忍不住紅了眼眶。


    賈敬對這兩個年紀輕輕就已經是秀才的孩子很有好感,賈珍也和小舅子很親近,幾人聊了半天,用過晚飯尤啟鬆和李濤告辭回了尤文傑府,他們是回京幫襯尤淑雅的婚事的自是沒有住到寧安侯府的道理。


    尤啟鬆和李濤到了沒兩天,趙氏的娘家侄子也到了。


    趙氏娘家是當地的鄉紳,她的父親原本是做師爺的,哥哥也是個舉人,在尤文傑入仕之後一段時間發現分到當地的正是他一個關係不錯的同科,於是寫信送了重禮,又拖尤文德幫忙,趙氏的哥哥是舉人按理也可以做官,於是兩家廢了點功夫把趙氏的哥哥安排做了個正八品的主薄,趙氏的哥哥科舉上不行,但是有個做師爺的父親,做官還是不錯的,熬了七八年到底為出身所限如今也是正七品的縣令,趙家也算是官宦人家了。


    趙氏的侄子年紀比尤啟鬆稍大,也是書生,隻不過還沒去考,身上沒有功名,都是讀書人倒也和尤啟鬆尤啟柏幾人說得到一塊。


    幾天後,尤淑雅出嫁了,尤文傑不比尤文德家底豐厚,但是對於打理家產也是頗為在行,尤淑雅又是他唯一的女兒,給的嫁妝十分豐厚,再加上尤文德,尤清媛等等給的巨額添妝,尤淑雅的嫁妝達到了足足七十六抬。


    尤淑雅不過是五品官家女,嫁到的也是普通官宦人家的周家,這樣多的嫁妝實在是驚人了,反正周家是滿意的不得了,原本以為五六十抬就夠體麵了,沒想到會有這麽大的驚喜。


    在看見尤啟鬆和尤清媛之後就更開心了,這可是實在親戚,代表的可是三品大員和一座候府啊。


    婚禮時邢氏也去了,比起不愛出門的賈母和王氏,她是愛參加聚會的,即使和別人說不了幾句話,那她的身份也是一品誥命夫人不是。


    當邢氏看見尤淑雅的嫁妝時,不由有些羨慕,她要是有這樣的嫁妝日子會比現在好很多吧,再一想到尤淑雅嫁進五品官家都有這樣的嫁妝,自己帶進將軍府的東西怕是實在拿不出手,怪不得賈赦嫌棄了。


    尤淑雅婚禮結束後,尤啟鬆和李濤就啟程回家了,李氏已經傳來消息,李靜怡的婚事有著落了。


    要說李靜怡自幼跟著李氏到了尤府,跟府裏的小姐沒兩樣,但是對外無論如何她都還是無父無母的孤女,真要追根溯源也不過是舉人的女兒,即使她的教養再好,在婚事上也艱難。


    李氏對自己的親侄女的婚事自然上心,李靜怡直到現在都沒訂親何嚐不是李氏看不上那些人的原因,如今定下的這家,李氏也是和尤文德打聽過好長時間才定下來的。


    這李靜怡定下的卻是青州知府的嫡長子,已經有了舉人功名在身,李氏暗中查了很長時間,人品有保證,而且青州知府看著隻是個從四品,但是李氏和尤文德打聽過了這位卻是董家嫡次子,董家老爺子正是當朝正二品戶部尚書,李靜怡相當於嫁到了董家二房,而且這青州知府已經幹了有幾年怕是快要高升了。


    這樣的董家會看上李靜怡與其說是有心跟李家結親不如說是和想和尤家結親,京裏的董老大人很看好尤文德。


    等李濤回來聽說了情況以後也是很滿意,他們自己的情況自己怎麽會不知,李靜怡這門婚事實在是高攀了。


    沒幾天李氏趁著上香祈福的由頭讓李靜怡和董家公子見了一麵之後,李靜怡雖然羞紅了臉,但是瞧著也是願意的,於是兩家的婚事就這樣訂下了。


    李靜怡開始了待嫁生涯,李氏卻是越來越忙,李靜怡是訂下了,但是嫁妝等等也有的忙。


    李靜怡自幼長在尤家,尤文德待她和女兒無異,自是也從小攢下了一筆嫁妝,李靜怡雖然沒有尤清媛那樣生母還有一筆嫁妝,但是她卻比尤清媛晚嫁好幾年,這幾年尤文德又高升,家產頻增,是以李靜怡,近幾年置辦的嫁妝很是不少,等到她出嫁時雖說絕比不上尤清媛也不會太差。


    讓借住的親戚的嫁妝超過府裏的嫡長女簡直就是打尤清媛的臉麵了,李氏怎麽也不會犯這樣的錯。


    李氏本來一邊忙著給李靜怡打理嫁妝一邊又開始考慮尤啟鬆和李濤的婚事,沒想到尤文德跟她說等兩個孩子中舉之後再說,男孩子不急。


    李濤更狠,直接和姑母說準備考上進士再成婚,李氏和尤文德也明白,尤府可以給李靜怡準備嫁妝,但是卻沒有給李濤分家產的道理,李濤日後實際上能繼承的隻有李家當年的幾畝地和一個小鋪子,比起李靜怡是大大不如,如果他在不爭氣,實在難娶到一個合適的妻子,遂也就隨了他。


    另一邊尤文德最近忙了個底朝天,而且看這趨勢近幾年都不會消停。


    尤啟鬆和李濤則又投入到新一輪的學習裏,他們準備明年參加府試。


    連尤清婉和尤清妍也在學習,兩個小傢夥如今已經七歲了,在京城的時候,李氏就給她們請回來了嬤嬤,先生直接就是當初尤清媛和李靜怡的那位。


    要說萬氏也當真是慈母,完全替女兒考慮,尤清婉和尤清妍記事以後,萬氏就時常帶著她們親近李氏,恨不得直接把孩子放在李氏那。


    尤清婉姐妹是庶女,即使萬氏是良妾也改變不了她們的身份,但是如果能有個養在名聲甚好的嫡母身邊的名頭,卻是實實在在的抬身份。


    萬氏的心思如何滿得過李氏,念她一片慈母之心,而兩個將來要外嫁的女兒又礙不著什麽,正好可以承歡膝下,李氏也就將她們接到身邊,親自教養起兩個孩子,而且向來不攔著萬氏看孩子,對外也都說從小養在嫡母身邊。


    如此作為到讓尤文德感念,畢竟這對女兒對他來說多少有些不同,萬氏和兩個小姑娘也真心實意的感激李氏。


    第20章 眾喜臨門


    尤文德運氣還不錯河堤擋住了大水的衝擊,但也損毀嚴重,今年沒事明後年就不一定了,治水勢在必行,然而治水從古以來都是大難題,常言道“堵不如疏”,但是疏又哪裏是那麽好疏通的,尤文德借鑑前世的經驗,最後也隻得採取半堵半疏的辦法,這註定是個大工程沒個三兩年完不了事,尤文德上奏聖人得了批準後開始了忙碌的時光。


    匆匆的大半年就過去了,李靜怡出嫁了,帶著尤家準備的八十八抬嫁妝開始了新的生活,李靜怡出嫁後,李濤獨自狠狠哭了一場,他們是雙胞胎,自幼相依為命,如今即使知道妹妹嫁的不錯,心裏終究也空嘮嘮的。


    等三朝回門的時候更是拉著這個比他還大兩歲的妹夫絮絮叨叨了大半天,好在看氣色李靜怡過的還不錯,內院裏李氏拉著李靜怡說了不少私房話,她能教的已經都教了,至於能過成什麽樣也隻能看她自己了。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同人)紅樓之官宦尤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永遠藍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永遠藍天並收藏(紅樓同人)紅樓之官宦尤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