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裏,老爺子喝了一口茶水,對那清風道長說道:


    “道長老弟,這麽說來,對於這件事情,咱倆又說到一塊兒了?


    既然這種事情古已有之,我也就放心了。


    杏兒還小,一切也得順其自然。


    將來若是兩個小孩兒都有意,天香娘那裏,就煩請你去多給美言幾句吧!”


    清風道長很高興的答應了。


    看看今夜天色已晚,明天清風道長還得在山裏趕路。


    於是,劉老爺子先吩咐老伴為清風道長準備一點幹糧和禮品。


    他自己則到隔壁去告訴老大,讓他去通知杏兒哥:


    明天一大早,讓他陪伴他的師父回那三清觀。


    老爺子歸來後,這老哥倆也就早點歇息了。


    咱們再說杏兒哥與天香那邊。


    那天,因為菊花心直口快,對那小天香說了一句:“你就嫁給我們杏兒得了!”


    說得小天香羞臊的跑進了裏屋。


    進了裏屋以後,姑娘一直是趴在門縫中,聽廚房裏的說話聲。


    當聽到菊花嬸嬸和杏兒哥的娘,一直是在不住口的誇獎自己時,姑娘的心裏是甜蜜蜜的。


    不知怎麽了,連自己也不明白,經過這幾天的接觸,在姑娘這心裏,真得感覺到自己已經離不開杏兒哥了。


    隻要與杏兒哥在一起,自己就感覺到愉快;


    隻要杏兒哥離開一會兒,心裏就感覺到若有所失;


    隻要一想到杏兒哥,心中就開始狂跳。


    可是,自己的娘還在家裏望著自己,自己今天必須要離開山莊,回自己家了。


    一想到就要與杏兒哥分別了,心裏,竟然感覺得有些難過。


    自己在個屋子裏,不知不覺中眼睛濕潤了,幾顆淚珠兒滴了下來。


    剛想用手背抹掉淚珠兒,這時,杏兒哥進來了。


    看天香一個人正在那裏擦眼抹淚的,傻小子哪知道姑娘的心思呢?還以為天香是生菊花嬸嬸的氣了。


    急忙問道:“天香,你怎麽真得生七嬸的氣了?”


    看杏兒哥來問,天香趕忙用手背把眼睛擦幹淨,對他沒有好氣的說道:


    “誰說我生七嬸的氣了?


    我在生我自己的氣,我在生你小杏兒的氣。”


    “天香,我可沒得罪你呀!”杏兒哥莫名其妙的說道。


    “可是,小杏兒,你也沒關心過人家呀。”


    天香耍賴般的說道。


    “那……”一句話說得杏兒哥不知如何回答了。


    “小杏兒,我不和你說了。


    今天晌午我就要回家了。


    你再想氣我,都找不著我了。”天香有點氣呼呼的說道。


    “天香,你就再住一天唄。”杏兒哥也有些舍不得的說道。


    “不行,再住一天的話,那我娘就會不放心,甚至都會找到這裏的。”天香說道。


    “那,我得去告訴我娘和七嬸去。


    還要告訴我爺爺和清風道長!”


    不由分說,杏兒哥說完就朝外屋走去。


    走到外屋,杏兒哥把天香要走的意思,向娘和七嬸表達清楚以後,全家人都想留姑娘多住幾天。


    可是,三嫂和菊花都是做娘親的,她們完全理解天香娘的心思:女兒家不能在外麵過宿多留。


    因此,就決定:中午為天香包餃子餞行,下午有杏兒哥陪伴,把姑娘一直送到家。


    於是,趕快做好了早飯,一家人吃完了早飯,就興衝衝的忙活著包餃子。


    這還是天香生來第一次、看到人們是怎樣包餃子的。


    說實話,她跟著她娘修煉,這麽多年來,總是在野外避開人群,從南到北而來,別說是包餃子了,就是餃子是什麽樣,也從來沒有見過。


    因此,她看著別人忙活,有心要幫忙,又恐越幫越忙,隻得在一旁坐著,好奇的問這問那。


    好在杏兒哥滿肚子學問,凡是天香問到的問題,他基本上都能回答。


    連三嫂和菊花嬸嬸以及紅兒,都聽得連連點頭。


    看到菊花嬸嬸包出來的餃子,形如月牙,白白胖胖,覺得挺有意思的。


    她問道:“七嬸,這,為什麽叫餃子呢?”


    菊花當然回答不出來。


    杏兒哥就接上話把,說道:


    “天香,告訴你吧,這餃子是東漢年間,著名郎中張仲景發明的。


    他自幼苦學醫書,博采眾長,成為中醫學的奠基人。


    他著有《傷寒雜病論》,集醫家之大成,被曆代醫者奉為經典。


    張仲景有名言:“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為良相,亦當為良醫。”


    張仲景不僅醫術高明,什麽疑難雜症都能手到病除。


    而且醫德高尚,無論窮人和富人,他都認真施治,挽救了無數的性命。


    相傳張仲景任長沙太守時,常為百姓除疾醫病。


    有一年,當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門口壘起大鍋,舍藥救人,深得長沙人民的愛戴。


    張仲景從長沙告老還鄉時,正好趕上冬至以前。


    走到家鄉白河岸邊,見很多窮苦百姓忍饑受寒,耳朵都凍爛了。


    原來當時傷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


    他心裏非常難受,決心救治他們。


    張仲景回到家,求醫的人特別多,他忙的不可開交,但是,他心裏總掛記著那些凍爛耳朵的窮百姓。


    他仿照在長沙的辦法,叫弟子在南陽東關的一塊空地上搭起醫棚,架起大鍋。


    在冬至那天開張,向窮人舍藥治傷。


    張仲景的藥名叫“祛寒嬌耳湯”,是總結漢代300多年臨床實踐而成的。


    其做法是用羊肉和一些祛寒藥材在鍋裏煮熬,煮好後,再把這些東西撈出來切碎,用麵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


    下鍋煮熟後分給乞藥的病人。


    每人兩隻嬌耳、一碗湯。


    人們吃下祛寒湯後渾身發熱,血液通暢,兩耳變暖。


    老百姓從冬至吃到除夕,抵禦了傷寒,治好了凍耳。


    張仲景舍藥一直持續到大年三十。


    大年初一,人們慶祝新年,也慶祝爛耳康複,就仿嬌耳的樣子做過年的食物,並在初一早上吃。


    人們稱這種食物為“餃耳”、“餃子”或“扁食”。


    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紀念張仲景開棚舍藥和治愈病人的日子。


    張仲景距今已近1600年,但他舍“祛寒嬌耳湯”的故事,一直在民間廣為流傳。


    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們吃著餃子,心裏仍記掛著張仲景的恩情。


    這就流傳出了:“冬至吃餃子,一冬不得凍瘡”的說法。


    今天,我們用不著用“嬌耳”來治凍爛的耳朵了,但是,餃子卻已成了人們最常見、最愛吃的食品了。”


    杏兒哥繪聲繪色地講著,天香姑娘認真的聽著。


    等到杏兒哥講完這一段後,天香姑娘雖然心中很佩服杏兒哥的講解,但是,看大家都在認真的聽,嘴上還是說道:


    “杏兒,你這不是編故事熊我們大家吧?”


    聽到天香守著娘和七嬸這樣說自己,杏兒哥有點生氣了,對天香說道:


    “你願意相信就相信,不願意相信就不信,這是曆史知識,怎麽能說我是編故事熊大家呢?”


    看杏兒哥真的有些生氣了,菊花嬸與三嫂覺得這兩個人拌嘴挺好玩的。


    也沒有吱聲,隻是相視一笑,兩個人不約而同的看著他倆。


    那小天香,真是一個機靈鬼,會氣人也會哄人,他看杏兒哥真的有點生氣了。


    自己先是嘿嘿的一笑,然後,又對那杏兒哥說道:


    “小杏兒,你不用不高興。


    聖人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你說的那麽好,怎麽讓人相信你說得是真的呢?


    你若不是熊人,是在與我們講曆史知識的話。


    那麽,關於餃子,你就再講一段故事給我們聽聽,我們也就相信你了。”


    聽到天香如此說來,杏兒哥當然是不會認輸的了,那小孩兒脾氣又上來了。


    因此,沒有好氣的對天香說道:


    “講一段就講一段,你真的以為我不會講了呀?


    你好好的聽著:關於餃子,我這裏還有一段故事。


    你若不相信,先把你的耳朵捂上。”


    小天香笑嘻嘻的說道:


    “小杏兒,你先講嘛,我沒聽到,怎麽知道你是不是又在熊我們呀?”


    於是,杏兒哥又講了下麵這段在民間流傳了很久的故事:


    “話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決戰蒼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鹿鳴山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鹿鳴山穀並收藏決戰蒼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