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姐,爹娘可知曉小安和何家閨女之間的事兒?”
身為兄長,大安對唯一的弟弟小安的終身大事極為上心,但他長期不在家,也做不到如女子般細膩的去留意,所以隻能跟姐姐這裏打聽。
“關於這個問題……咋說呢?”
楊若晴揉了揉太陽穴,頗有點為難。
“我就跟你這麽說了吧,小安和何蓮兒之間或許互生好感的事兒,目前還隻是存於我心中的猜測和感覺,我最近的一回找小安那求證,他都還是保持否定的態度,也不知道是還沒確定愛沒愛上呢,還是愛上了不好意思承認,那麽大個的小夥子了偏偏這方麵磨磨唧唧像個娘們。”
聽到楊若晴這般說,大安也有點忍俊不禁。
他能想象出小安當時那漲得麵紅耳赤抓耳撓腮的樣子。
“而爹娘那邊呢,我也摸過底,他們不管是對何家,還是對何蓮兒這個姑娘本身都是很滿意的。”
大安應聲道:“這個我也能猜到,我們爹娘從來不講究什麽門當戶對,也沒有那種瞧不起人的觀念。”
楊若晴點頭,“咱爹娘確實不在意女方家的那些外在條件,甚至嫁妝不嫁妝的都不計較,可咱爹娘有個底線。”
“啥底線?”
“小安不能入贅!”
大安沉默了。
何家唯一的兒子何青鬆沒了,何家二老膝下就一個何蓮兒,於情於理都不太可能把唯一的閨女嫁出去。
“招婿上門……這確實是一道坎啊,誰都很難邁過去。”
大安沉吟了一番後輕聲說。
“對啊,所以我猜測這一條應該也是小安遲遲沒有下定決心的主要原因,他骨子裏是一個很孝順的兒子,不想讓父母傷心。”
不怪楊若晴這麽說,不管在哪個時空哪個年代,男權,一直占據社會的主導。
但凡去入贅做上門女婿的,不管出於那種原因,總會被社會大眾認為是該男子能力欠缺,又或者是他身後的家庭條件不好。
這對男人來說,有傷尊嚴。
但說到底,這些所謂的傷尊嚴啊,社會輿論的壓力啊,說白了依舊還是自己強加給自己的負擔。
當一個人真的豁出去了,不在乎那些,那麽,他隨著自己的本心走,是嫁還是入贅,都是快樂的。
隻是想要做到那一層,此人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一:他對那女孩子的愛無法自拔,世間再沒有其他女子可以取代她,這輩子非她不可了。
二:此人強大的心態,不畏懼任何流言蜚語和異樣目光。
三:他身後家人的包容和支持。
以上三點,稍微有哪一點欠缺,都很難成事兒,即便強行成了事兒,小兩口婚後的日子也不會和諧幸福。
“如此說來,小安也挺不容易的。”
大安的聲音,將楊若晴的思緒拽回了現實。
“大安啊,蘇家的事兒你有跟咱爹娘那裏提一嘴嗎?”她突然問。
大安搖頭,“還沒,我必須先征詢了小安這個當事人的意見後,方可告知父母。”
(
婚姻大事,不是兒戲,一旦告訴了父母,就代表著要正式進入議親流程了。
倘若再生變數,殃及麵太大了。
楊若晴趕緊叮囑大安:“蘇家的事兒,暫且不要讓咱爹娘曉得,他們對何家為難,但蘇家可就是百分百滿意了,存在一定變數的事兒咱先不讓他們曉得。”
大安對楊若晴這投來一個讓她放心的眼神。
“姐,你莫擔心,我明白。”
……
一連等了三天,小安都沒回來,眼看著都臘月二十五了,家家戶戶都在著手打年豆腐。
豆腐這門技術活,是楊若晴帶到這個世界的。
可以說,她是這個世界的豆腐鼻祖,當初起家的第一桶金也是通過買豆腐賺來的。
後來她將生意轉戰其他地方,研磨豆腐這門技藝也沒藏著掖著,在村裏推廣開來。
再到後來,十裏八村,甚至大半個大齊的人都會研磨豆腐了,可見這古人的學習能力也是非常強悍的。
這不,每年到了臘月二十以後,家家戶戶打年豆腐,熬麥芽糖,熱火朝天的為過年準備著。
這不,楊華忠家後院也在熱火朝天的忙活著。
楊華忠,楊華洲,楊永進,孫家,這四家把黃豆子湊到一塊兒打豆腐。
從磨豆漿,到煮豆漿,一家出一個人湊一塊兒幹活。
當豆腐腦煮好的時候,孫氏和鮑素雲抱出一摞碗來到院子裏。
楊華忠拿著葫蘆瓢,照著每一隻碗裏舀一勺又嫩又滑的豆腐腦,孫氏和鮑素雲將這些豆腐腦整齊的擺放在邊上的桌上。
“大家夥兒過來喝豆腐腦啊,甜的鹹的自個加啊!”
沒錯,在桌子上分別放著糖罐和鹽罐,切碎的香蔥沫子和香菜沫子,炒熟的白芝麻,搗碎的花生碎。
大人孩子全都一窩蜂湧過來,端起碗按照自己的口味加料。
楊若晴帶著駱寶寶也混雜其中。
娘倆個都喜歡喝甜豆腐腦,糖加了一勺又一勺。
大家夥兒端著碗喝著豆腐腦,聊著天,大孫氏甚至還拿著一隻木桶過來接了豆腐水回家去,說是用豆腐水給小順子哥倆擦澡,來年皮膚好,不生瘡。
聽得曹八妹也心動了,趕緊回家去找了盆也過來接豆腐水。
過年的氣氛,悄然彌漫在人群中,每個人都充滿了幹勁和期待。
孫氏端起碗,喝了一口豆腐腦就忍不住想到了還在外沒有回家的小兒子。
“哎,這都好幾天過去了,你小安弟弟咋還不回來呢?”
楊若晴蹲在一旁正喝的有滋味,聞言頭也不抬的道:“不是說了嘛,得先幫何家置辦年貨啊,何家缺人手。”
孫氏輕輕搖頭,“小安最喜歡喝豆腐腦了,去年沒趕上,今年又沒趕上。”
“娘,沒趕上也沒事兒,這東西咱平時家裏磨豆腐也有的。”
“平時磨的跟咱這臘月年豆腐磨的能一樣嗎?”
“咋就不一樣了?不都是拿黃豆子去磨出來的漿煮開了凝固了得嘛?”
孫氏蹙眉,“哎,不說了,趁熱喝吧。”
楊若晴笑了笑,沒再說啥,端起碗接著喝。
看包子孫氏的態度,小安過年沒早些回家她都要忍不住念叨,惦記,這倘若小安真要去何家做上門女婿,包子孫氏哪能接受得了啊!
();
();
。
();“姐,爹娘可知曉小安和何家閨女之間的事兒?”
身為兄長,大安對唯一的弟弟小安的終身大事極為上心,但他長期不在家,也做不到如女子般細膩的去留意,所以隻能跟姐姐這裏打聽。
“關於這個問題……咋說呢?”
楊若晴揉了揉太陽穴,頗有點為難。
“我就跟你這麽說了吧,小安和何蓮兒之間或許互生好感的事兒,目前還隻是存於我心中的猜測和感覺,我最近的一回找小安那求證,他都還是保持否定的態度,也不知道是還沒確定愛沒愛上呢,還是愛上了不好意思承認,那麽大個的小夥子了偏偏這方麵磨磨唧唧像個娘們。”
聽到楊若晴這般說,大安也有點忍俊不禁。
他能想象出小安當時那漲得麵紅耳赤抓耳撓腮的樣子。
“而爹娘那邊呢,我也摸過底,他們不管是對何家,還是對何蓮兒這個姑娘本身都是很滿意的。”
大安應聲道:“這個我也能猜到,我們爹娘從來不講究什麽門當戶對,也沒有那種瞧不起人的觀念。”
楊若晴點頭,“咱爹娘確實不在意女方家的那些外在條件,甚至嫁妝不嫁妝的都不計較,可咱爹娘有個底線。”
“啥底線?”
“小安不能入贅!”
大安沉默了。
何家唯一的兒子何青鬆沒了,何家二老膝下就一個何蓮兒,於情於理都不太可能把唯一的閨女嫁出去。
“招婿上門……這確實是一道坎啊,誰都很難邁過去。”
大安沉吟了一番後輕聲說。
“對啊,所以我猜測這一條應該也是小安遲遲沒有下定決心的主要原因,他骨子裏是一個很孝順的兒子,不想讓父母傷心。”
不怪楊若晴這麽說,不管在哪個時空哪個年代,男權,一直占據社會的主導。
但凡去入贅做上門女婿的,不管出於那種原因,總會被社會大眾認為是該男子能力欠缺,又或者是他身後的家庭條件不好。
這對男人來說,有傷尊嚴。
但說到底,這些所謂的傷尊嚴啊,社會輿論的壓力啊,說白了依舊還是自己強加給自己的負擔。
當一個人真的豁出去了,不在乎那些,那麽,他隨著自己的本心走,是嫁還是入贅,都是快樂的。
隻是想要做到那一層,此人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一:他對那女孩子的愛無法自拔,世間再沒有其他女子可以取代她,這輩子非她不可了。
二:此人強大的心態,不畏懼任何流言蜚語和異樣目光。
三:他身後家人的包容和支持。
以上三點,稍微有哪一點欠缺,都很難成事兒,即便強行成了事兒,小兩口婚後的日子也不會和諧幸福。
“如此說來,小安也挺不容易的。”
大安的聲音,將楊若晴的思緒拽回了現實。
“大安啊,蘇家的事兒你有跟咱爹娘那裏提一嘴嗎?”她突然問。
大安搖頭,“還沒,我必須先征詢了小安這個當事人的意見後,方可告知父母。”
(
婚姻大事,不是兒戲,一旦告訴了父母,就代表著要正式進入議親流程了。
倘若再生變數,殃及麵太大了。
楊若晴趕緊叮囑大安:“蘇家的事兒,暫且不要讓咱爹娘曉得,他們對何家為難,但蘇家可就是百分百滿意了,存在一定變數的事兒咱先不讓他們曉得。”
大安對楊若晴這投來一個讓她放心的眼神。
“姐,你莫擔心,我明白。”
……
一連等了三天,小安都沒回來,眼看著都臘月二十五了,家家戶戶都在著手打年豆腐。
豆腐這門技術活,是楊若晴帶到這個世界的。
可以說,她是這個世界的豆腐鼻祖,當初起家的第一桶金也是通過買豆腐賺來的。
後來她將生意轉戰其他地方,研磨豆腐這門技藝也沒藏著掖著,在村裏推廣開來。
再到後來,十裏八村,甚至大半個大齊的人都會研磨豆腐了,可見這古人的學習能力也是非常強悍的。
這不,每年到了臘月二十以後,家家戶戶打年豆腐,熬麥芽糖,熱火朝天的為過年準備著。
這不,楊華忠家後院也在熱火朝天的忙活著。
楊華忠,楊華洲,楊永進,孫家,這四家把黃豆子湊到一塊兒打豆腐。
從磨豆漿,到煮豆漿,一家出一個人湊一塊兒幹活。
當豆腐腦煮好的時候,孫氏和鮑素雲抱出一摞碗來到院子裏。
楊華忠拿著葫蘆瓢,照著每一隻碗裏舀一勺又嫩又滑的豆腐腦,孫氏和鮑素雲將這些豆腐腦整齊的擺放在邊上的桌上。
“大家夥兒過來喝豆腐腦啊,甜的鹹的自個加啊!”
沒錯,在桌子上分別放著糖罐和鹽罐,切碎的香蔥沫子和香菜沫子,炒熟的白芝麻,搗碎的花生碎。
大人孩子全都一窩蜂湧過來,端起碗按照自己的口味加料。
楊若晴帶著駱寶寶也混雜其中。
娘倆個都喜歡喝甜豆腐腦,糖加了一勺又一勺。
大家夥兒端著碗喝著豆腐腦,聊著天,大孫氏甚至還拿著一隻木桶過來接了豆腐水回家去,說是用豆腐水給小順子哥倆擦澡,來年皮膚好,不生瘡。
聽得曹八妹也心動了,趕緊回家去找了盆也過來接豆腐水。
過年的氣氛,悄然彌漫在人群中,每個人都充滿了幹勁和期待。
孫氏端起碗,喝了一口豆腐腦就忍不住想到了還在外沒有回家的小兒子。
“哎,這都好幾天過去了,你小安弟弟咋還不回來呢?”
楊若晴蹲在一旁正喝的有滋味,聞言頭也不抬的道:“不是說了嘛,得先幫何家置辦年貨啊,何家缺人手。”
孫氏輕輕搖頭,“小安最喜歡喝豆腐腦了,去年沒趕上,今年又沒趕上。”
“娘,沒趕上也沒事兒,這東西咱平時家裏磨豆腐也有的。”
“平時磨的跟咱這臘月年豆腐磨的能一樣嗎?”
“咋就不一樣了?不都是拿黃豆子去磨出來的漿煮開了凝固了得嘛?”
孫氏蹙眉,“哎,不說了,趁熱喝吧。”
楊若晴笑了笑,沒再說啥,端起碗接著喝。
看包子孫氏的態度,小安過年沒早些回家她都要忍不住念叨,惦記,這倘若小安真要去何家做上門女婿,包子孫氏哪能接受得了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