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
大房的楊永青跟餘金桂要成親了。
雖然,老楊頭和譚氏他們都不喜歡餘金桂,可是,耐不住楊永青執拗啊。
在過去得半年裏,楊永青和餘金桂一起去了別的鎮子找事做,是過完年才回來的。
而且回來了都不是住在老楊家,兩口子一塊兒住在餘金寶家。
這會子說是要回來辦兩桌酒席,算是正式領餘金桂進老楊家門。
所以,楊永仙哥仨正忙著收拾前院的屋子呢。
而四房的喜事就是,四叔他們要給陳彪那邊送一節禮,這節禮送過去,等到端午,或者中秋的時候,陳彪就可以正式入贅菊兒家做上門女婿了。
所以照著時間的先後來排,大家夥兒現在正在忙著楊永青的事情,因為他日子訂好了,正月十六,過完元宵就迎娶餘金桂。
夜裏,楊永進和曹八妹兩口子,楊永智還有趙柳兒兩口子都來了楊華忠家商量這件事。
楊永進道:“這屋子是早前就分好了的,就算四弟他們去年下半年去了鄰鎮,他們那一間半屋我們也沒動過,一直給他留著呢。”
“這趟我們就是把他們那一間整屋打掃下,刷下牆壁和桌上的灰塵,再貼點大紅喜字啥的。”
“那屋裏有一張床,一張桌子和四把凳子,其他的東西,我和大哥,三弟合計了下,打算給他置辦一套衣裳櫃子,還有灶房的鍋碗瓢盆。”
“那聘金啥的,是四弟的事兒,他們還沒成親就住在一起了,想必聘金嫁妝這一塊他們自個有個商量的,用不著咱擔心。四弟也沒跟我們哥幾個交心這些,咱也不問了。三叔,你覺著這樣成不?”楊永進問楊華忠。
楊華忠沉吟了一番後,道:“青小子混成那樣,你們這幾個做哥哥的還能這樣幫襯他,當真不容易。”
“我看這樣就成了,至於辦酒席那塊……”
楊永智從懷裏掏出五百文錢來,道:“放了五百文在我這,讓我緊著這錢置辦。”
“五百文?”楊華忠看了眼拿錢,粗略算了下道:“照著眼下這酒席的標準,一桌飯菜算下來最起碼得將近三百文錢,五百文錢兩桌飯都有點夠嗆啊!”
楊永進道:“光是咱老楊家的人排排坐,就已經滿滿兩桌了,再算上姑姑和小爺爺這些實實在在的親戚,還有村裏的幾個村老,長庚叔大牛叔他們,就算咱老楊家的婦人孩子不上桌,吃點剩飯剩菜,也得準備滿滿的三桌酒席的錢才行啊,沒有九百文錢不能成事兒!”
楊華忠直接從身上掏出五百文錢來塞給楊永智:“這個是我跟他三嬸的賀禮,算進去,差不多能把酒席給辦了。”
楊永智把那五百文錢還給楊華忠,“三叔,你這是做啥?有我們哥幾個,哪裏還要您這個長輩添錢哦?”
楊永進也點頭,“是的,我們哥仨來的時候,就已經合計好了,我們每人再出五百文,算是我們的心意,這樣一來湊在一塊兒,就有二兩銀子了。”
“二兩銀子置辦幾桌酒席,買點炮仗和招呼客人們的瓜子糖果,還有給客人的回禮,這些是足夠了,總不能客人們來了就直接坐著等吃飯,吃完飯就打發人滾蛋啊!”
楊永進的話,把大家夥兒都逗笑了。
楊華忠道:“青小子這婚結的混,咱作為家裏人,能幫襯的就盡量幫襯,畢竟這是他人生中最大的一件事了。”
楊永進兄弟紛紛點頭,大家又就著這酒席的菜單,流程,宴請的親戚朋友名單再次商議了一番後,方才各自散去。
關於楊永青和餘金桂成親,該咋樣隨禮,送多少,送些啥,楊華梅找了個空,專門來楊若晴這商量來了。
因為她們都是老楊家外嫁的閨女嘛,所以這個得一樣。
楊若晴拿了一些點心,讓大白小黑跟駱寶寶和大誌他們去了院子裏玩耍,她自己則跟楊華梅坐在窗下的軟塌上說話。
“我一聽到餘金桂那個名字就煩,青小子這娶個二手貨進門,還是個事兒精。”楊華梅愁苦著一張臉,唉聲歎氣道。
“說起來搞笑,娘家侄子成親,我這個做姑媽的竟然愁苦成這樣,被人聽了笑話。”
“可是晴兒,為啥我就是高興不起來呢?為啥呢?”楊華梅拍著大腿,鬱悶極了。
楊若晴抿著嘴笑,“姑姑,你就別操那麽多心了好不好?這是小堂哥自個的選擇,也是他的緣分。”
“就算知道是個禍害,娶進門,那禍害的也是小堂哥。”
“咱們該分家的分家了,都是單門獨戶的,怕啥喲!”
“再說了,就算你不樂意,可小堂哥樂意,當塊寶似的執意要娶進門,咱又能咋樣?過自個的日子吧!”楊若晴道。
楊華梅道:“是啊,也是我太喜歡操心了,我主要是看永仙被李繡心折騰成那副樣子,打心眼裏心疼他。”
“生怕永青步永仙的後塵。”
楊若晴搖搖頭,“關於這一點,你完全不用擔心,”
“大堂哥跟李繡心是娶進門之後才在一塊兒生活,互相磨合的,之前並不清楚彼此的生活習慣和真實的脾性。”
“而小堂哥早已跟餘金桂在一起同居了半年了,這次回來說白了就是補一場酒席,讓他們的關係變得名正言順。”她道。
楊華梅道:“我懂了,先上船後補票,所以這破船是個啥樣,都心知肚明了。”
楊若晴再次笑了,“姑你說話實在是太風趣了,逗死我了。”
楊華梅道:“好了,咱不笑了,說點正經的吧,這趟打算隨禮多少?”
楊若晴想了下,道:“村裏那些有交情的人家應該是送三十到四十文,咱就送六十文吧,其他的東西就不買了。”
楊華梅道:“六十文太多了,就四十文得了,就算送六百文,他們兩口子也不會記得的。”
“送多少收多少,下回咱們這些人家有點啥事兒,他們也不會想著要來還禮的!”她道。
楊若晴道:“至少比村裏人恭賀的禮金要高一點才行,咱咋說也是嫡親的姑姑和堂妹,”
/72//.html
大房的楊永青跟餘金桂要成親了。
雖然,老楊頭和譚氏他們都不喜歡餘金桂,可是,耐不住楊永青執拗啊。
在過去得半年裏,楊永青和餘金桂一起去了別的鎮子找事做,是過完年才回來的。
而且回來了都不是住在老楊家,兩口子一塊兒住在餘金寶家。
這會子說是要回來辦兩桌酒席,算是正式領餘金桂進老楊家門。
所以,楊永仙哥仨正忙著收拾前院的屋子呢。
而四房的喜事就是,四叔他們要給陳彪那邊送一節禮,這節禮送過去,等到端午,或者中秋的時候,陳彪就可以正式入贅菊兒家做上門女婿了。
所以照著時間的先後來排,大家夥兒現在正在忙著楊永青的事情,因為他日子訂好了,正月十六,過完元宵就迎娶餘金桂。
夜裏,楊永進和曹八妹兩口子,楊永智還有趙柳兒兩口子都來了楊華忠家商量這件事。
楊永進道:“這屋子是早前就分好了的,就算四弟他們去年下半年去了鄰鎮,他們那一間半屋我們也沒動過,一直給他留著呢。”
“這趟我們就是把他們那一間整屋打掃下,刷下牆壁和桌上的灰塵,再貼點大紅喜字啥的。”
“那屋裏有一張床,一張桌子和四把凳子,其他的東西,我和大哥,三弟合計了下,打算給他置辦一套衣裳櫃子,還有灶房的鍋碗瓢盆。”
“那聘金啥的,是四弟的事兒,他們還沒成親就住在一起了,想必聘金嫁妝這一塊他們自個有個商量的,用不著咱擔心。四弟也沒跟我們哥幾個交心這些,咱也不問了。三叔,你覺著這樣成不?”楊永進問楊華忠。
楊華忠沉吟了一番後,道:“青小子混成那樣,你們這幾個做哥哥的還能這樣幫襯他,當真不容易。”
“我看這樣就成了,至於辦酒席那塊……”
楊永智從懷裏掏出五百文錢來,道:“放了五百文在我這,讓我緊著這錢置辦。”
“五百文?”楊華忠看了眼拿錢,粗略算了下道:“照著眼下這酒席的標準,一桌飯菜算下來最起碼得將近三百文錢,五百文錢兩桌飯都有點夠嗆啊!”
楊永進道:“光是咱老楊家的人排排坐,就已經滿滿兩桌了,再算上姑姑和小爺爺這些實實在在的親戚,還有村裏的幾個村老,長庚叔大牛叔他們,就算咱老楊家的婦人孩子不上桌,吃點剩飯剩菜,也得準備滿滿的三桌酒席的錢才行啊,沒有九百文錢不能成事兒!”
楊華忠直接從身上掏出五百文錢來塞給楊永智:“這個是我跟他三嬸的賀禮,算進去,差不多能把酒席給辦了。”
楊永智把那五百文錢還給楊華忠,“三叔,你這是做啥?有我們哥幾個,哪裏還要您這個長輩添錢哦?”
楊永進也點頭,“是的,我們哥仨來的時候,就已經合計好了,我們每人再出五百文,算是我們的心意,這樣一來湊在一塊兒,就有二兩銀子了。”
“二兩銀子置辦幾桌酒席,買點炮仗和招呼客人們的瓜子糖果,還有給客人的回禮,這些是足夠了,總不能客人們來了就直接坐著等吃飯,吃完飯就打發人滾蛋啊!”
楊永進的話,把大家夥兒都逗笑了。
楊華忠道:“青小子這婚結的混,咱作為家裏人,能幫襯的就盡量幫襯,畢竟這是他人生中最大的一件事了。”
楊永進兄弟紛紛點頭,大家又就著這酒席的菜單,流程,宴請的親戚朋友名單再次商議了一番後,方才各自散去。
關於楊永青和餘金桂成親,該咋樣隨禮,送多少,送些啥,楊華梅找了個空,專門來楊若晴這商量來了。
因為她們都是老楊家外嫁的閨女嘛,所以這個得一樣。
楊若晴拿了一些點心,讓大白小黑跟駱寶寶和大誌他們去了院子裏玩耍,她自己則跟楊華梅坐在窗下的軟塌上說話。
“我一聽到餘金桂那個名字就煩,青小子這娶個二手貨進門,還是個事兒精。”楊華梅愁苦著一張臉,唉聲歎氣道。
“說起來搞笑,娘家侄子成親,我這個做姑媽的竟然愁苦成這樣,被人聽了笑話。”
“可是晴兒,為啥我就是高興不起來呢?為啥呢?”楊華梅拍著大腿,鬱悶極了。
楊若晴抿著嘴笑,“姑姑,你就別操那麽多心了好不好?這是小堂哥自個的選擇,也是他的緣分。”
“就算知道是個禍害,娶進門,那禍害的也是小堂哥。”
“咱們該分家的分家了,都是單門獨戶的,怕啥喲!”
“再說了,就算你不樂意,可小堂哥樂意,當塊寶似的執意要娶進門,咱又能咋樣?過自個的日子吧!”楊若晴道。
楊華梅道:“是啊,也是我太喜歡操心了,我主要是看永仙被李繡心折騰成那副樣子,打心眼裏心疼他。”
“生怕永青步永仙的後塵。”
楊若晴搖搖頭,“關於這一點,你完全不用擔心,”
“大堂哥跟李繡心是娶進門之後才在一塊兒生活,互相磨合的,之前並不清楚彼此的生活習慣和真實的脾性。”
“而小堂哥早已跟餘金桂在一起同居了半年了,這次回來說白了就是補一場酒席,讓他們的關係變得名正言順。”她道。
楊華梅道:“我懂了,先上船後補票,所以這破船是個啥樣,都心知肚明了。”
楊若晴再次笑了,“姑你說話實在是太風趣了,逗死我了。”
楊華梅道:“好了,咱不笑了,說點正經的吧,這趟打算隨禮多少?”
楊若晴想了下,道:“村裏那些有交情的人家應該是送三十到四十文,咱就送六十文吧,其他的東西就不買了。”
楊華梅道:“六十文太多了,就四十文得了,就算送六百文,他們兩口子也不會記得的。”
“送多少收多少,下回咱們這些人家有點啥事兒,他們也不會想著要來還禮的!”她道。
楊若晴道:“至少比村裏人恭賀的禮金要高一點才行,咱咋說也是嫡親的姑姑和堂妹,”
/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