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還以為甄氏會反撲,哪知道甄氏一蹶不振,反讓太後一脈得了最大的好處。
總歸,歷朝歷代,皇帝尋仙問藥都不是好事。蕭岐心中有慮,就一定要查個明白。這點性格,也不知是好是壞,走一步算一步。
薑沉的右手臂被她家姐姐包了十來層繃帶,若不是蘇公公攔著,薑淳簡直要把人包成一個粽子。
薑淳讓他在房中好生休息,晚間再吃飯,但這點皮肉傷對薑沉來說不算什麽,他拉住要走的姐姐道:“那個,阿姐,聽說你在給我…”
說到這裏,薑沉的臉已經紅了一半,薑淳會意,屏退了眾人。
他別過臉去,羞赧開口,“我不想成親。”
“為何?”薑淳道:“ 你已經滿十五了,該是成家立業的時候了。”
薑沉說:“我是男兒,家中唯一的男丁,應該事業為先,現在不過是軍中的一個校尉,相比咱爹的功勳,實在微不足道。”
薑淳笑了,所謂時勢造英雄。
他二人的爹爹忠毅侯薑桓,作為一個農戶,為一口熱飯,十來歲投軍,沒過幾年就遇到了柔然和鮮卑部落叛亂,屢次侵擾邊境,邊關報急。
那時先帝正值壯年,龍威虎猛,力排眾議,禦駕親征,先後幾次與蠻夷在北境交戰,一路驅趕深入敵軍腹地,卻不想中了對方請君入甕的奸計。
寒冬臘月,黃沙荒漠,風雪迷途,三萬將士,不戰而敗,先帝幾乎要臨陣託孤,這時候薑桓愣是背著先帝走出大雪荒漠,並帶著一隊三百人的輕騎,直殺入敵營取來將領的項上人頭,大振士氣。
何為時勢,這就是時勢。
若沒有這幾場戰事,沒有蠻夷擾邊,沒有先帝禦駕親征,薑桓一個農戶出身的士兵就算再過十年,怕也隻是個校尉,也就是薑沉現在的位置。
身為兒子的他還想再造父親當年的奇功,除非邊境再度陷入戰火,他能再在混亂中勤王,否則就隻有慢慢熬著。
薑淳懂得這番道理,但麵對躊躇滿誌的弟弟,她不好直言。再者,按照前世的軌跡,沒出幾月中原真的要再燃戰火,她可不想薑沉在其中成了炮灰。
她耐心道:“娶了媳婦也不耽誤建功立業啊。”
“耽誤!”薑沉道,“娶了媳婦,就要生兒子,生了兒子,就要照顧小孩,要照顧小孩還怎麽能安心戍守邊疆。”
薑淳一愣,道:“你要戍守邊疆?不是已經換防到京畿了嗎?”
薑沉自知失言,結巴道,“是,是換防,但馬上又要去山丹關了。”
山丹關是大雍西北的邊塞要地,毗鄰羯族部落,是進中原的必過之路。
薑淳道:“不是說好了嗎,讓封三哥走走關係,將你調回長沙國虎頭軍,你也答應了,你竟是騙我的嗎?”
薑沉低頭囁喏,“阿姐這樣張羅,三哥又在場,我不好拂你麵子,隻能先答應下來。”
薑淳將手中的剪子重重擱在陶案上,背過身去,氣惱衝到頭頂,但又不知道說什麽。
她想起一年前,薑沉與自己說,她為其籌謀的,規劃的一切,都不是真正想要的。
前世的節點越來越近,她真的坐不住了,讓她眼睜睜地看著弟弟遇險或是身隕,萬般做不到。
但誰又能說,薑沉一定會死?前世他不也是失蹤了嘛?說不定他投到了哪個將軍帳下,去了江南,有了一番事業也說不準。
人這一生求神拜佛,都想要窺得天機,預知後事,仿佛這樣就能事事有所準備,趨利避害,本該是件很爽很順的事。
但卻忽略了一點,人,也是其中最大的變數。你能預料事件,卻料不準人心。
他人所思所想,所作作為,未必都能如你所願。
薑淳不發一言,麵色深沉,薑沉以為她氣極,不敢再說話了。
薑淳走後,他在屋子裏呆不住,便無聊地左右閑蕩,蹭到後院時,看到桃霜指揮在一間屋中收拾箱櫃。
這屋子平時是放雜物用的,他們本就暫留京城,東西不多,桃霜現下把那些不多的東西裝箱。
他走近問道:“你在做什麽?”
桃霜慌忙轉身,見是小侯爺鬆了口氣,笑道:“姑娘吩咐了,把一些東西歸置一下,要回家的時候就不會丟三落四了。”
“回家?”薑沉道:“阿姐真要回開陽?”
“要啊。”桃霜點頭,“不然小侯爺你紮營軍中,留下姑娘一人在宅子裏,又沒個朋友或親人,在開陽好歹還有族中叔叔嬸嬸能照應,山清水秀,吃穿不愁,多好啊。”
“再說了,”桃霜放低了聲音,“隔壁住著齊王,瓜田李下,多不好聽啊。”
薑沉微微一怔,回房的腳步都有些踉蹌。
他是不是真有些驕縱了,自己好像沒想到這麽多,對姐姐來說怎麽樣才算好,她需要什麽,他好像一直忽略了。
從小到大,薑沉就是被照顧的幼弟,原來在紫英伯府,下人們明裏暗裏苛待姐弟兩,夏天吃食有異味,冬天炭火缺斤少兩,都是常態。
一次他受寒,薑淳想找個郎中,無奈袁府中的管事嬤嬤都是人精,知道二人不受東家待見,便推三阻四。薑淳最後隻能拉下臉去求了沈氏。
</br>
總歸,歷朝歷代,皇帝尋仙問藥都不是好事。蕭岐心中有慮,就一定要查個明白。這點性格,也不知是好是壞,走一步算一步。
薑沉的右手臂被她家姐姐包了十來層繃帶,若不是蘇公公攔著,薑淳簡直要把人包成一個粽子。
薑淳讓他在房中好生休息,晚間再吃飯,但這點皮肉傷對薑沉來說不算什麽,他拉住要走的姐姐道:“那個,阿姐,聽說你在給我…”
說到這裏,薑沉的臉已經紅了一半,薑淳會意,屏退了眾人。
他別過臉去,羞赧開口,“我不想成親。”
“為何?”薑淳道:“ 你已經滿十五了,該是成家立業的時候了。”
薑沉說:“我是男兒,家中唯一的男丁,應該事業為先,現在不過是軍中的一個校尉,相比咱爹的功勳,實在微不足道。”
薑淳笑了,所謂時勢造英雄。
他二人的爹爹忠毅侯薑桓,作為一個農戶,為一口熱飯,十來歲投軍,沒過幾年就遇到了柔然和鮮卑部落叛亂,屢次侵擾邊境,邊關報急。
那時先帝正值壯年,龍威虎猛,力排眾議,禦駕親征,先後幾次與蠻夷在北境交戰,一路驅趕深入敵軍腹地,卻不想中了對方請君入甕的奸計。
寒冬臘月,黃沙荒漠,風雪迷途,三萬將士,不戰而敗,先帝幾乎要臨陣託孤,這時候薑桓愣是背著先帝走出大雪荒漠,並帶著一隊三百人的輕騎,直殺入敵營取來將領的項上人頭,大振士氣。
何為時勢,這就是時勢。
若沒有這幾場戰事,沒有蠻夷擾邊,沒有先帝禦駕親征,薑桓一個農戶出身的士兵就算再過十年,怕也隻是個校尉,也就是薑沉現在的位置。
身為兒子的他還想再造父親當年的奇功,除非邊境再度陷入戰火,他能再在混亂中勤王,否則就隻有慢慢熬著。
薑淳懂得這番道理,但麵對躊躇滿誌的弟弟,她不好直言。再者,按照前世的軌跡,沒出幾月中原真的要再燃戰火,她可不想薑沉在其中成了炮灰。
她耐心道:“娶了媳婦也不耽誤建功立業啊。”
“耽誤!”薑沉道,“娶了媳婦,就要生兒子,生了兒子,就要照顧小孩,要照顧小孩還怎麽能安心戍守邊疆。”
薑淳一愣,道:“你要戍守邊疆?不是已經換防到京畿了嗎?”
薑沉自知失言,結巴道,“是,是換防,但馬上又要去山丹關了。”
山丹關是大雍西北的邊塞要地,毗鄰羯族部落,是進中原的必過之路。
薑淳道:“不是說好了嗎,讓封三哥走走關係,將你調回長沙國虎頭軍,你也答應了,你竟是騙我的嗎?”
薑沉低頭囁喏,“阿姐這樣張羅,三哥又在場,我不好拂你麵子,隻能先答應下來。”
薑淳將手中的剪子重重擱在陶案上,背過身去,氣惱衝到頭頂,但又不知道說什麽。
她想起一年前,薑沉與自己說,她為其籌謀的,規劃的一切,都不是真正想要的。
前世的節點越來越近,她真的坐不住了,讓她眼睜睜地看著弟弟遇險或是身隕,萬般做不到。
但誰又能說,薑沉一定會死?前世他不也是失蹤了嘛?說不定他投到了哪個將軍帳下,去了江南,有了一番事業也說不準。
人這一生求神拜佛,都想要窺得天機,預知後事,仿佛這樣就能事事有所準備,趨利避害,本該是件很爽很順的事。
但卻忽略了一點,人,也是其中最大的變數。你能預料事件,卻料不準人心。
他人所思所想,所作作為,未必都能如你所願。
薑淳不發一言,麵色深沉,薑沉以為她氣極,不敢再說話了。
薑淳走後,他在屋子裏呆不住,便無聊地左右閑蕩,蹭到後院時,看到桃霜指揮在一間屋中收拾箱櫃。
這屋子平時是放雜物用的,他們本就暫留京城,東西不多,桃霜現下把那些不多的東西裝箱。
他走近問道:“你在做什麽?”
桃霜慌忙轉身,見是小侯爺鬆了口氣,笑道:“姑娘吩咐了,把一些東西歸置一下,要回家的時候就不會丟三落四了。”
“回家?”薑沉道:“阿姐真要回開陽?”
“要啊。”桃霜點頭,“不然小侯爺你紮營軍中,留下姑娘一人在宅子裏,又沒個朋友或親人,在開陽好歹還有族中叔叔嬸嬸能照應,山清水秀,吃穿不愁,多好啊。”
“再說了,”桃霜放低了聲音,“隔壁住著齊王,瓜田李下,多不好聽啊。”
薑沉微微一怔,回房的腳步都有些踉蹌。
他是不是真有些驕縱了,自己好像沒想到這麽多,對姐姐來說怎麽樣才算好,她需要什麽,他好像一直忽略了。
從小到大,薑沉就是被照顧的幼弟,原來在紫英伯府,下人們明裏暗裏苛待姐弟兩,夏天吃食有異味,冬天炭火缺斤少兩,都是常態。
一次他受寒,薑淳想找個郎中,無奈袁府中的管事嬤嬤都是人精,知道二人不受東家待見,便推三阻四。薑淳最後隻能拉下臉去求了沈氏。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