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司空暫隱,皇後也一身素服,吃齋念佛起來,是個人都知道這是以退為進。
但太後就是要進,而且要進得徹底,皇帝不敢違背她,索性將所有的事務都交給了楊太傅,自己在東觀躲清靜。
甄皇後懼熱,天氣一熱,她就是慵懶無力,胸悶咳喘,各家女眷陸續進宮看望。
薑淳既然來了洛陽,又新封了忠毅侯,她自然也得進宮以表心意,這天收拾妥當,便與謝氏一同進宮去了。
甄皇後的寢殿是昭陽宮,薑淳跟著其他幾個女眷正殿等了半個時辰,才有大宮女過來傳喚。深宮悠悠,非禮勿看非禮勿聽非禮勿言,薑淳埋著頭跟著前麵的人往偏殿去。
推開雕花木門,諸多女眷聞聲轉過頭來,伴著細小的低語,各家都是精心裝扮過的,有的端莊大方,有的溫柔嫻靜,有的嬌美可愛,但又不至於太過眨眼,滿屋子風光各異,猶如春園,百花齊放,暗自流芳。
迎麵上首位是皇後的位置,她現在還沒來,有一道屏風隔住眾人視線,屏風描摹著高山流水,如夢如幻,行雲薄霧,一看便出自大師手筆。
整個偏殿富貴不缺雅致,承托出主人好品味,想來也是,甄皇後乃是六宮主位,她爹是三朝重臣,她自然也是嬌滴滴養出來,眼光不會差。
謝氏拉了拉她的衣角,跟著宮女的引導坐在末尾,薑淳安坐好之後,突然發覺對麵有一個女眷十分眼熟。
她仔細一看,那女眷雖然妝容濃厚精緻,但那細長的狹眸,淡漠的氣質依舊很熟悉。
居然是袁蔓。
謝氏感覺到她的驚詫,小聲道:“她今時可與你我不同了,她現在是汝南王的側妃。”
薑淳一驚,袁蔓原先是有婚約的,許的是太學博士孫家。可文官向來極重清譽,袁家出了那樣的事,想必婚事肯定黃了。
薑淳內心裏有一絲可惜,要知道汝南王乃是皇帝王叔,是蕭岐叔叔輩的人,已經年近半百了,而袁蔓才十九,正是青春年華。
再加上汝南王擁兵一方,脾氣殘忍暴躁,絕不是個會憐香惜玉的人。
薑淳捧心皺眉,引來坐在一旁的楊卉側目。
人一進來她便注意到了,主要是薑淳與其他女眷相比,相貌確實太過突出,美則罷了,那通身氣度並不是一個十七八歲女子能擁有的。
楊卉眼睛一直盯著她,暗自喃喃道:“這是哪家的女眷,好俊俏的樣貌,以前倒是沒有見過。”
這話偏偏傳到了袁蔓耳朵裏,她微微一笑,搖著團扇道:“姑娘不知?她便是齊王的前王妃。”
楊卉秀眉一凜,“原來是她。”
第37章 爭鋒
之前太後那般暗示齊王,他十分冷淡,楊卉麵上掛不住,之後有人告訴楊卉齊王怕是還戀著前王妃。
相傳齊王十分寵愛他的這位王妃,王妃盛寵時要風得風,要雨得雨,隻是不明白為何就和離了。
有傳言說是王妃久不生育,老王妃要逼齊王納側妃而和離的,也有人說王妃拿錢填補母舅家,被發現了而和離的,更有人說王妃命格與齊王不符,和離乃是天命的,總之眾說紛紜。
楊卉倒是從不相信什麽命理之說,齊王玉樹蘭芝,振振公子,哪個女子能不愛?
無奈齊王高冷寡言,真像是個得道的方士,楊卉還疑惑什麽模樣的女子能得他青睞,能這般縱容寵愛,今日得見薑淳,楊卉瞭然三分,又服氣又惱怒。
服氣的是,薑淳真如雨滴芙蓉,光彩照人,清麗無儔。惱怒的是都已經和離了,齊王居然還念著她,麵對自己敷衍無情。
相比之下,她父親是車騎將軍,祖父是當朝太傅,姑祖母是太後,皇帝將政事都交給了楊家,她與公主有何異?
再看薑淳,祖上冒青煙陪著先帝出了兩趟塞外,再走狗屎運救了先帝,得了一個末微不堪提的亭侯,居然還當上了王妃,老天有眼,還是和離了,看來薑家這輩子就止步於此了。
楊卉揚揚下巴,冷哼一聲,此時屏風後有動靜了,大家起身,垂首而立,薑淳站在最後並不顯眼,她偷偷打量,隻見兩片屏風緩慢推開,兩隊宮女徐徐而出,全場靜默無聲,八對宮女站立兩旁,一邊捧著些錦盒,漆盤,茶碗之類,一邊是團扇,拂塵,羅帕之類。
各自到位站定了,兩個大宮女扶著一個絕美婦人走出來,慢慢坐下,靠著白玉引枕。
薑淳探出頭去還想再將皇後的相貌看的仔細些,隻感覺兩道精光掃過臉頰,她心尖一抖,低下頭去。
那兩道精光來自於皇後?
此時大宮女給皇後捧了茶,皇後淺淺抿了一口,柔聲道:“都起來吧。”
眾人齊聲道是,各自安坐下,薑淳再看那首位上的皇後,麵若桃花,烏髮如瀑,唇如朱,眼如墨,柔和嫻靜,該是將近四十的年紀,但保養得當,看上去不過三十左右。
隻是近日病痛纏身,再加上穿了一身素色,看上去弱質纖纖,不勝於風。
這樣一個柔弱的皇後,也能跟太後都得風生水起?那剛剛犀利的眼神莫不是自己的錯覺?
甄皇後眼神掃過眾人,笑著柔聲說道:“難為各位惦記著,本宮身子實在不濟,沒能及時接見。”
左手下方一婦人道:“皇後娘娘說笑了,我們能知娘娘安好即可,不見就不見了,娘娘身體不好,我們怎敢抱怨其他呢。”
</br>
但太後就是要進,而且要進得徹底,皇帝不敢違背她,索性將所有的事務都交給了楊太傅,自己在東觀躲清靜。
甄皇後懼熱,天氣一熱,她就是慵懶無力,胸悶咳喘,各家女眷陸續進宮看望。
薑淳既然來了洛陽,又新封了忠毅侯,她自然也得進宮以表心意,這天收拾妥當,便與謝氏一同進宮去了。
甄皇後的寢殿是昭陽宮,薑淳跟著其他幾個女眷正殿等了半個時辰,才有大宮女過來傳喚。深宮悠悠,非禮勿看非禮勿聽非禮勿言,薑淳埋著頭跟著前麵的人往偏殿去。
推開雕花木門,諸多女眷聞聲轉過頭來,伴著細小的低語,各家都是精心裝扮過的,有的端莊大方,有的溫柔嫻靜,有的嬌美可愛,但又不至於太過眨眼,滿屋子風光各異,猶如春園,百花齊放,暗自流芳。
迎麵上首位是皇後的位置,她現在還沒來,有一道屏風隔住眾人視線,屏風描摹著高山流水,如夢如幻,行雲薄霧,一看便出自大師手筆。
整個偏殿富貴不缺雅致,承托出主人好品味,想來也是,甄皇後乃是六宮主位,她爹是三朝重臣,她自然也是嬌滴滴養出來,眼光不會差。
謝氏拉了拉她的衣角,跟著宮女的引導坐在末尾,薑淳安坐好之後,突然發覺對麵有一個女眷十分眼熟。
她仔細一看,那女眷雖然妝容濃厚精緻,但那細長的狹眸,淡漠的氣質依舊很熟悉。
居然是袁蔓。
謝氏感覺到她的驚詫,小聲道:“她今時可與你我不同了,她現在是汝南王的側妃。”
薑淳一驚,袁蔓原先是有婚約的,許的是太學博士孫家。可文官向來極重清譽,袁家出了那樣的事,想必婚事肯定黃了。
薑淳內心裏有一絲可惜,要知道汝南王乃是皇帝王叔,是蕭岐叔叔輩的人,已經年近半百了,而袁蔓才十九,正是青春年華。
再加上汝南王擁兵一方,脾氣殘忍暴躁,絕不是個會憐香惜玉的人。
薑淳捧心皺眉,引來坐在一旁的楊卉側目。
人一進來她便注意到了,主要是薑淳與其他女眷相比,相貌確實太過突出,美則罷了,那通身氣度並不是一個十七八歲女子能擁有的。
楊卉眼睛一直盯著她,暗自喃喃道:“這是哪家的女眷,好俊俏的樣貌,以前倒是沒有見過。”
這話偏偏傳到了袁蔓耳朵裏,她微微一笑,搖著團扇道:“姑娘不知?她便是齊王的前王妃。”
楊卉秀眉一凜,“原來是她。”
第37章 爭鋒
之前太後那般暗示齊王,他十分冷淡,楊卉麵上掛不住,之後有人告訴楊卉齊王怕是還戀著前王妃。
相傳齊王十分寵愛他的這位王妃,王妃盛寵時要風得風,要雨得雨,隻是不明白為何就和離了。
有傳言說是王妃久不生育,老王妃要逼齊王納側妃而和離的,也有人說王妃拿錢填補母舅家,被發現了而和離的,更有人說王妃命格與齊王不符,和離乃是天命的,總之眾說紛紜。
楊卉倒是從不相信什麽命理之說,齊王玉樹蘭芝,振振公子,哪個女子能不愛?
無奈齊王高冷寡言,真像是個得道的方士,楊卉還疑惑什麽模樣的女子能得他青睞,能這般縱容寵愛,今日得見薑淳,楊卉瞭然三分,又服氣又惱怒。
服氣的是,薑淳真如雨滴芙蓉,光彩照人,清麗無儔。惱怒的是都已經和離了,齊王居然還念著她,麵對自己敷衍無情。
相比之下,她父親是車騎將軍,祖父是當朝太傅,姑祖母是太後,皇帝將政事都交給了楊家,她與公主有何異?
再看薑淳,祖上冒青煙陪著先帝出了兩趟塞外,再走狗屎運救了先帝,得了一個末微不堪提的亭侯,居然還當上了王妃,老天有眼,還是和離了,看來薑家這輩子就止步於此了。
楊卉揚揚下巴,冷哼一聲,此時屏風後有動靜了,大家起身,垂首而立,薑淳站在最後並不顯眼,她偷偷打量,隻見兩片屏風緩慢推開,兩隊宮女徐徐而出,全場靜默無聲,八對宮女站立兩旁,一邊捧著些錦盒,漆盤,茶碗之類,一邊是團扇,拂塵,羅帕之類。
各自到位站定了,兩個大宮女扶著一個絕美婦人走出來,慢慢坐下,靠著白玉引枕。
薑淳探出頭去還想再將皇後的相貌看的仔細些,隻感覺兩道精光掃過臉頰,她心尖一抖,低下頭去。
那兩道精光來自於皇後?
此時大宮女給皇後捧了茶,皇後淺淺抿了一口,柔聲道:“都起來吧。”
眾人齊聲道是,各自安坐下,薑淳再看那首位上的皇後,麵若桃花,烏髮如瀑,唇如朱,眼如墨,柔和嫻靜,該是將近四十的年紀,但保養得當,看上去不過三十左右。
隻是近日病痛纏身,再加上穿了一身素色,看上去弱質纖纖,不勝於風。
這樣一個柔弱的皇後,也能跟太後都得風生水起?那剛剛犀利的眼神莫不是自己的錯覺?
甄皇後眼神掃過眾人,笑著柔聲說道:“難為各位惦記著,本宮身子實在不濟,沒能及時接見。”
左手下方一婦人道:“皇後娘娘說笑了,我們能知娘娘安好即可,不見就不見了,娘娘身體不好,我們怎敢抱怨其他呢。”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