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其他的人牽扯其中嗎?”薑淳佯裝驚訝道。
她重生而來,當然曉得蕭岐後來處理了一大批涉案的官員,可惜的是其中居然沒有紫英伯。
薑淳得先想個辦法,把禍水往伯爵府引起,讓官中插手進來,好好查查府中醃臢事並那些糊塗帳目,到時候再尋個機會,向蕭岐表白所有的前因後果。
正好她手上也有些證據,隻愁有人敢來蓋棺定論。
“當然了,”蕭岐說,“此事一兩人怎麽能成氣候。”
薑淳道:“這樣的說來,倒是得好好查一查,隻是有些人根基穩麵子大,殿下怕是動不得。”
這句話點在蕭岐的心上,他道:“博戲風靡齊國,本是休閑,現在已經演變成了豪賭,上至公侯大臣,下至平民百姓無不沉溺其中。於官來說,耽誤公務,於民來說,荒廢農商,風氣不正,民何以安生呢。”
這是生氣了呀。
薑淳心想,但我從來都是站在你這邊呀,我沒有說禁賭不對呀。
她掂量著怎麽把話說開了,蕭岐突然問道:“若是查到王妃家,查到紫英伯頭上,王妃該如何”
薑淳聞言猛地揚起臉來。
什麽?!有線索嗎?
要查了嗎?
該如何?
我要放鞭炮啊。
心中的狂喜如滔天巨浪,一浪高過一浪,卻也不能表露出來,薑淳掐著自己的大腿,好容易擺出一副委屈糾結的表情。
她說:“殿下做事向來思慮周全,若袁家真有牽扯…”
薑淳握住蕭岐的手,看著他,將欽慕和信任盛在眼睛裏,她道:“臣妾永遠跟隨您。”
其實蕭岐有想過他該如何跟薑淳說這件事,畢竟也是她的娘家。
但她簡單兩句話,將自己的顧慮都打消了。
說起來恐怕別人不信,從小到大,從騎馬射箭到處理政事,作為王爵之位唯一的繼承人,他聽到最多的不是奉承與鼓勵,而是不行。
每走一步,每行一事,都有無數的聲音告誡他,不行不可以,要慎之又慎。
一要顧慮這副病身子,二是要顧慮人情世故,三是要顧慮齊王的威儀。
要詢問母親老王妃的意見,要詢問長姐縣主的意見,文官清流忠言逆耳,武官粗狂也有良策。
王爵不直接參與政務與軍事,所以還好把握好與各個州府的州牧和都尉大人的關係。
除此以外,還有各個幕僚與相公。
聽來聽去,一件事做到後麵已經變了味。
蕭岐也希望有個人無條件的支持信任自己,能將他的病弱先放在一旁,先把他當作一個二十來歲,想有點作為的青年。
好在,薑淳便就是這樣的人。
蕭岐心想,她雖然久居後宮,與外界看似沒聯繫,但心裏自有桿秤,能恰如其分地感知自己的情緒,明了自己的心意。
這是上天給予的福氣,是他二十年來最大的驚喜。
蕭岐反握住將薑淳的手,輕聲道:“你知道我的心思,我也會顧及的你的感受。你且放心。”
薑淳哪知道蕭岐這般九曲迴腸,心道千萬不要顧及我的感受,越快把人擼下來越好。
正經事說完,晶蘭剛好把藥捧進來,薑淳伸手一模,還有些燙,便放在一碗有涼水的漆碟中降降溫。
蕭岐趁著這個空當,將晶蘭叫到一旁,低聲道:“讓你處理的東西,都弄好了?”
晶蘭點頭,“殿下放心。”
薑淳回頭,笑嘻嘻問:“放心什麽”
“放….”
“沒什麽。”蕭岐走到她身旁,道:“我該喝藥了。”
晶蘭走出內室,心裏惴惴不安,在烏漆嘛黑的偏室內看著一方帶著落紅的床單,直犯愁。
王爺這是給她一個大難題啊。
終於圓房了本來是好事,咋偏變成這樣。
要圓之前的謊話不說,居然還要瞞著王妃本人。
都是夫妻了,還抹不開這個麵兒?王爺也太害臊了吧。
說到底,這玩意兒該怎麽辦呢。
晶蘭將被單包成一個包袱,琢磨著眾人都在前麵伺候主子,她繞到後麵的一片竹林裏。
幹脆埋了吧。
晶蘭又一想,不行。
這片林子要時常鬆土,要是有日被花匠挖出來了,簡直不敢想像。
晶蘭抱著包袱在嘉月殿找了半天,終於尋摸到一塊假山石後麵。
這地方是個死角,背後是段宮牆 ,平日太監宮女不常往這兒過,連灑掃和花匠也不往這兒來。
埋這兒就挺好,晶蘭環顧四周,悄無聲息拿出小鋤頭挖了個洞,將東西埋進去。
埋了也不算是完事,等哪天王妃出門了,人少的時候,將東西燒了這才一了百了呢。
她正盤算著,隻聽假山外麵一個女子呼道:“誰?誰在哪兒?”
晶蘭默默拍了拍額頭,怎麽偏偏這會兒被人撞見呢。
也沒有時間抱怨,晶蘭趕緊將土弄平了,將鋤頭藏在假山裏麵,又將腰間的衣帶鬆了鬆。
佯裝提著裙子走出來。
外麵那人提著個燈籠,晶蘭摸黑來的,眯著眼睛瞧不見對麵的人。
那人往近處走了些,看了一會兒,道:“嗨,原來是晶蘭啊。”
</br>
她重生而來,當然曉得蕭岐後來處理了一大批涉案的官員,可惜的是其中居然沒有紫英伯。
薑淳得先想個辦法,把禍水往伯爵府引起,讓官中插手進來,好好查查府中醃臢事並那些糊塗帳目,到時候再尋個機會,向蕭岐表白所有的前因後果。
正好她手上也有些證據,隻愁有人敢來蓋棺定論。
“當然了,”蕭岐說,“此事一兩人怎麽能成氣候。”
薑淳道:“這樣的說來,倒是得好好查一查,隻是有些人根基穩麵子大,殿下怕是動不得。”
這句話點在蕭岐的心上,他道:“博戲風靡齊國,本是休閑,現在已經演變成了豪賭,上至公侯大臣,下至平民百姓無不沉溺其中。於官來說,耽誤公務,於民來說,荒廢農商,風氣不正,民何以安生呢。”
這是生氣了呀。
薑淳心想,但我從來都是站在你這邊呀,我沒有說禁賭不對呀。
她掂量著怎麽把話說開了,蕭岐突然問道:“若是查到王妃家,查到紫英伯頭上,王妃該如何”
薑淳聞言猛地揚起臉來。
什麽?!有線索嗎?
要查了嗎?
該如何?
我要放鞭炮啊。
心中的狂喜如滔天巨浪,一浪高過一浪,卻也不能表露出來,薑淳掐著自己的大腿,好容易擺出一副委屈糾結的表情。
她說:“殿下做事向來思慮周全,若袁家真有牽扯…”
薑淳握住蕭岐的手,看著他,將欽慕和信任盛在眼睛裏,她道:“臣妾永遠跟隨您。”
其實蕭岐有想過他該如何跟薑淳說這件事,畢竟也是她的娘家。
但她簡單兩句話,將自己的顧慮都打消了。
說起來恐怕別人不信,從小到大,從騎馬射箭到處理政事,作為王爵之位唯一的繼承人,他聽到最多的不是奉承與鼓勵,而是不行。
每走一步,每行一事,都有無數的聲音告誡他,不行不可以,要慎之又慎。
一要顧慮這副病身子,二是要顧慮人情世故,三是要顧慮齊王的威儀。
要詢問母親老王妃的意見,要詢問長姐縣主的意見,文官清流忠言逆耳,武官粗狂也有良策。
王爵不直接參與政務與軍事,所以還好把握好與各個州府的州牧和都尉大人的關係。
除此以外,還有各個幕僚與相公。
聽來聽去,一件事做到後麵已經變了味。
蕭岐也希望有個人無條件的支持信任自己,能將他的病弱先放在一旁,先把他當作一個二十來歲,想有點作為的青年。
好在,薑淳便就是這樣的人。
蕭岐心想,她雖然久居後宮,與外界看似沒聯繫,但心裏自有桿秤,能恰如其分地感知自己的情緒,明了自己的心意。
這是上天給予的福氣,是他二十年來最大的驚喜。
蕭岐反握住將薑淳的手,輕聲道:“你知道我的心思,我也會顧及的你的感受。你且放心。”
薑淳哪知道蕭岐這般九曲迴腸,心道千萬不要顧及我的感受,越快把人擼下來越好。
正經事說完,晶蘭剛好把藥捧進來,薑淳伸手一模,還有些燙,便放在一碗有涼水的漆碟中降降溫。
蕭岐趁著這個空當,將晶蘭叫到一旁,低聲道:“讓你處理的東西,都弄好了?”
晶蘭點頭,“殿下放心。”
薑淳回頭,笑嘻嘻問:“放心什麽”
“放….”
“沒什麽。”蕭岐走到她身旁,道:“我該喝藥了。”
晶蘭走出內室,心裏惴惴不安,在烏漆嘛黑的偏室內看著一方帶著落紅的床單,直犯愁。
王爺這是給她一個大難題啊。
終於圓房了本來是好事,咋偏變成這樣。
要圓之前的謊話不說,居然還要瞞著王妃本人。
都是夫妻了,還抹不開這個麵兒?王爺也太害臊了吧。
說到底,這玩意兒該怎麽辦呢。
晶蘭將被單包成一個包袱,琢磨著眾人都在前麵伺候主子,她繞到後麵的一片竹林裏。
幹脆埋了吧。
晶蘭又一想,不行。
這片林子要時常鬆土,要是有日被花匠挖出來了,簡直不敢想像。
晶蘭抱著包袱在嘉月殿找了半天,終於尋摸到一塊假山石後麵。
這地方是個死角,背後是段宮牆 ,平日太監宮女不常往這兒過,連灑掃和花匠也不往這兒來。
埋這兒就挺好,晶蘭環顧四周,悄無聲息拿出小鋤頭挖了個洞,將東西埋進去。
埋了也不算是完事,等哪天王妃出門了,人少的時候,將東西燒了這才一了百了呢。
她正盤算著,隻聽假山外麵一個女子呼道:“誰?誰在哪兒?”
晶蘭默默拍了拍額頭,怎麽偏偏這會兒被人撞見呢。
也沒有時間抱怨,晶蘭趕緊將土弄平了,將鋤頭藏在假山裏麵,又將腰間的衣帶鬆了鬆。
佯裝提著裙子走出來。
外麵那人提著個燈籠,晶蘭摸黑來的,眯著眼睛瞧不見對麵的人。
那人往近處走了些,看了一會兒,道:“嗨,原來是晶蘭啊。”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