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劉一同的安排,王玉蓮連夜和上級組織取得聯繫。省委敵工部盛川部長親自命令,為了保護“海鯊”同誌的安全,即刻採取封口行動。


    8處的葉中校陪著山下一郎來到了雲港保密局的會議室,王福奎推說有事沒來。其實,他是不想看見日本人。


    劉一同,張明亮,吳連舉和其他處室的負責人,分別帶著自己的女下屬在會議室外等著。指認的結果可想而知,一無所獲。


    今天就屬張明亮情緒不好。當得知日本人是來指認“海鯊”的時候,他再一次埋怨起命運來。保密局有“紅箭”和“海鯊”,這已經不是秘密了,但“海鯊”是女的,隻有他自己知道。本想留著以後打翻身仗,這下可好,日本人一來,已經沒有秘密了。


    指認沒有結果,可範大紅曾經言之鑿鑿,肯定有一名代號“海鯊”的**女特工,就潛伏在雲港軍統站,一定有他的根據。葉中校決定明天開始擴大指認範圍,把家屬和幫傭中的女性也納入進來。


    時不我待,封口行動到了開始的時候。今天晚上,必須除掉山下一郎。


    入夜,喬裝後的劉一同潛入茂發酒店。避開張明亮布置的警戒,摸到了山下一郎的房門口,劉一同警覺地向四周看了看,掏出工具準備打開門鎖。忽然,房裏好像有動靜。


    “這個小日本,這麽晚了還沒睡”劉一同迅速走到樓層轉彎處,隱藏起來。


    山下一郎出了房間,搖搖晃晃的向樓下走去。他喜歡喝酒,但過去隻喝清酒,晚上葉上校陪他喝了不少雙溝,這可比清酒厲害多了。睡到半夜,口幹舌燥,心裏難受得緊,房間裏的水早已喝完,隻好拎著水瓶下樓,到接待大廳去找。暗處的劉一同,見山下一郎走下樓梯,隨即輕手輕腳得進了屋。


    山下一郎的酒還沒清醒,路都走不穩。到大廳差點摔了一跤。一個負責警戒的保密局特工上前參扶著他,另一個拿起水瓶幫他到鍋爐房打開水。事後,兩人將歪歪倒倒的山下一郎送回了房間。


    早上,劉一同還沒起床,老李頭就在樓下喊他下去聽電話。昨天夜裏,老李頭給他留了門,現在剛睡了不到3個小時。


    電話那頭是昨晚在局裏值夜班的吳連舉。雖然劉一同並不分管情報處,可近來吳連舉總有點無事獻殷勤。


    “山下一郎死了。”吳連舉的語速有些快。


    “什麽?怎麽死了呢?張明亮不是派人警戒了麽。是他殺?”


    “我去看了一下,現場不像他殺,初步確定是觸電死的。行動處的人正在調查。”


    “好好的怎麽會觸電呢。好吧,我這就過去。”


    山下一郎的確死了,這正是劉一同想要聽到的消息。昨天夜裏,他在山下的房間偽裝了意外觸電現場。使山下的死看起來是因為酒醉造成的意外事件,接觸過山下的兩名特工以及酒店的服務生,都證明山下酒醉,也為觸電意外提供了佐證。隻好不了了之,8處再厲害也沒有辦法,現場證據和證人證言,使人不得不相信,這確實是一起意外事件。


    “海鯊”轉危為安。


    第二節 掩護


    1947年6月,劉鄧大軍強渡黃河,千裏挺進大別山,直接威脅國民黨政府的統治中心南京和武漢。陳毅、粟裕領導下的華東野戰軍挺進豫皖蘇;陳賡、謝富治兵團挺進豫西。三路大軍,互相策應,在黃河與長江之間的廣大地區形成了一個“品”字形的戰略態勢,這就牽製了南線國民黨軍一半以上的兵力,使中原地區由國軍進攻解放區的重要後方,變成了解放軍奪取全國勝利的前進基地。這一變化,極具戰略意義,從根本上改寫了全國戰場的格局。


    江蘇一下子從後方變成了戰爭的第一線,原本還算平靜的雲港再也沒有了平靜。


    劉一同的任務越來越重,我軍劍鋒直指江蘇,情報搜集量明顯大增。王玉蓮與上級的無線電聯絡頻率越來越高,每次收發報時間也都比原來延長很多。劉一同明白,保密局情報處可能已經盯上了自己的電台。


    移動收發報增加了敵人鎖定電台位置的難度,也同樣影響收發報信號的穩定。因此,劉一同一般採取短電文移動發,長電文固定發的方式和上級聯絡。盡量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及時把情報傳遞出去。


    王玉蓮越來越老練,怎麽看都不向參加地下工作沒多久,反而給人一種老地下工作者的感覺。劉一同給她弄了幾本黨的理論書籍,王玉蓮看後思想上有了轉變,對自己所從事的事業有了新的認識,信仰的種子不知不覺中已經生根發芽。身邊這些gcd人捨生忘死,為理想信念勇敢戰鬥的行動,更加直接的讓她看到gcd員的高尚與偉大,她為能與他們並肩戰鬥感到自豪,也為自己的選擇感到慶幸。她從一個為愛而活的普通女性,正逐漸成長成為信仰和理想而奮鬥的戰士。


    吳連舉已經加了兩天夜班。情報處最近被一個神秘電台弄得疲於奔命,有時剛鎖定位置,第二天信號就換了地方,有時信號位置始終處在移動狀態,而且時有時無,簡直像個幽靈。來回折騰了好幾趟,監聽組長氣得直罵娘。吳連舉向王福奎作了匯報,憑著多年經驗,王福奎判斷,這個電台應該經常處在交通工具上,要求加強重點時段各種交通工具的檢查。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色之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也莫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也莫言並收藏紅色之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