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如鏡的精緻感,反而從這種細瑣的破碎和拚合中透出一種執著來。白色的眼白用貝殼製成,
瞳孔、虹膜都用黑曜石點綴,這些材料都具有較強的抗腐蝕性能。整個麵具簡潔而嚴肅,隻
是旨在勾勒出大致的臉部輪廓。但是,又不像是要起什麽遮蓋或保護的作用,因為麵具隻蓋
到頸部。那麽,這種單獨對臉的裝飾有什麽意義?這張突出的麵具又如何同陵墓主人的身分
相統一呢?
臉確實是人身上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因為它最經常地處於視野的中心位置。臉也是人最
早熟悉的一種視覺形象,3個月大的嬰兒就能夠辨別出一張陌生的臉孔,母親或其他養育者
熟悉的臉能對嬰兒起到鎮靜作用。
同時,臉又是人自我意識中最在意的一個部位。臉是人身上除背後以外唯一一個自己看
不見而又必須麵對他人的部分。從古希臘關於水仙少年臨水自照的自戀故事,到我國古代青
銅鏡背透影的精湛工藝,都可見出人們對容顏的精益求精和豐富想像。
人們對臉的敏感和裝飾熱情亙古不易,經久不衰。自古到今,多少美賦佳篇吟誦歌唱都
圍繞這一主題,幾乎所有的文化、所有的語言中都有占絕對優勢的內容、語彙描畫一顰一笑、
眉目唇齒。英語中描寫各種形態的笑的詞彙就有一打,漢語中目字偏旁的漢字為數更多。
“盯”、“瞠”、“瞪”、“瞄”、“睚眥”,都是直視,但各自的細微差別一望便知,“眺”、“盼”,
“眯”、“瞅”、“睬”、“睥睨”,則更是寫盡了眼神流轉中的種種情緒流露。
從藝術表現的角度看,臉所占據的地位更加重要。在考古發現的文化遺蹟中,臉幾乎成
了人的象徵符號。許多鐫刻在金屬物件上的紋飾,寫畫在陶器、漆器、布帛上的圖案,以及
石壁或大地藝術中的刻畫,都誇張地突出了臉部的特寫,有的甚至放棄四肢軀幹的表現,隻
保留人臉的基本造型,瑪雅人的象形文字即如此。這種表現手法在現代繪畫、雕刻藝術中成
為一種刻意追求的風格,而它的原始、樸素的形態在兒童自發的、幼稚的繪畫中就有表現。
人臉的這種強大的表現功能很早就為人類所認識,並且成為人類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項
道具。
無論是在宗教儀式上還是在社會地位的標識中,頭臉的裝飾、紋花都是最為重要的內容
之一。
在瑪雅文化最重要的一類線索,瑪雅社會殘存的建築物、雕刻、繪畫、陶器等實物中,
人臉不僅占據了不容忽視的比例,而且,人物臉部絢麗多彩的塗抹和花樣眾多的麵具,頭上
所戴的羽飾高帽,把整個頭部擴大到人身的三分之一,身體其他部位都被壓縮得短小精悍。
不加飾物、不抹不戴的隻有俘虜和供獻祭的人。無論是武士還是樂師,不是在臉頰、眼圈抹
上各種顏料,點畫出各種幾何圖案(現代印第安人仍保留這種武士標記),就是在頭上戴各
種動物造型(也都是動物的頭部造型)。那些身居特殊地位的首領和祭司則有特殊的裝飾。
一種特殊的高帽或羽冠把他們同其他人區分開來。
這類“稀奇古怪”的打扮在其他民族、其他文化中也並不少見。圖騰崇拜中的動物裝扮、
動物麵具,中國戲曲中的特徵臉譜,英國傳統的法庭上儀式化的假髮裝束,印度寺廟中佛像
的高冠,各民族傳統中豐富多彩卻又有固定程式的頭飾(光看我國各民族的傳統代表性服飾,
頭部包裝就是最重要也最顯眼的區別性標誌)。羽毛、粘土、金屬、貝殼、皮毛、草葦、花
卉、竹木、刺繡、各種包紮打結的手法,一切可用的材料都被盡可能地用上,所謂珠翠滿頭,
一切想得到的纏繞、捲曲、束直的方法也都被想出來處理頭部,直至今天的男女式髮型層出
不窮。
頭臉是人的門麵。頭臉裝飾遂成為社會身分的最好標識。最常見的例子就是冠冕。有地
位身分的人總是用特製的別人無權使用的帽子來標識自己的身分,務必使自己“冠冕堂皇”。
西方社會中男士的禮帽到很晚近時仍是紳士們的重要標誌。古代中國人對加冠頂戴的重視更
非同小可。弱冠及笄不僅是標誌成熟和社會正式接納的儀式,而且被定義為一種社會屬性的
象徵。各級官員、各種身分的人所戴的帽子在歷朝歷代都是作為製度來擬定和執行的。更不
用說帝王一級的頭飾,更是獨一無二的專門寫真了。
瑪雅祭司在社會生活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有時祭司同時又是首領。瑪雅人的城市總
是以神廟為中心,瑪雅文字、天文曆法、占卜大事都是祭司一手操縱和傳承的。本文開始處
介紹的陵墓和遺體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重要的瑪雅遺蹟之一,遺體所戴的青玉麵具隻有在另
一位首領身上發現過。青玉是瑪雅人表示尊貴的東西。有的祭司甚至銼掉牙齒,鑲上青玉。
</br>
瞳孔、虹膜都用黑曜石點綴,這些材料都具有較強的抗腐蝕性能。整個麵具簡潔而嚴肅,隻
是旨在勾勒出大致的臉部輪廓。但是,又不像是要起什麽遮蓋或保護的作用,因為麵具隻蓋
到頸部。那麽,這種單獨對臉的裝飾有什麽意義?這張突出的麵具又如何同陵墓主人的身分
相統一呢?
臉確實是人身上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因為它最經常地處於視野的中心位置。臉也是人最
早熟悉的一種視覺形象,3個月大的嬰兒就能夠辨別出一張陌生的臉孔,母親或其他養育者
熟悉的臉能對嬰兒起到鎮靜作用。
同時,臉又是人自我意識中最在意的一個部位。臉是人身上除背後以外唯一一個自己看
不見而又必須麵對他人的部分。從古希臘關於水仙少年臨水自照的自戀故事,到我國古代青
銅鏡背透影的精湛工藝,都可見出人們對容顏的精益求精和豐富想像。
人們對臉的敏感和裝飾熱情亙古不易,經久不衰。自古到今,多少美賦佳篇吟誦歌唱都
圍繞這一主題,幾乎所有的文化、所有的語言中都有占絕對優勢的內容、語彙描畫一顰一笑、
眉目唇齒。英語中描寫各種形態的笑的詞彙就有一打,漢語中目字偏旁的漢字為數更多。
“盯”、“瞠”、“瞪”、“瞄”、“睚眥”,都是直視,但各自的細微差別一望便知,“眺”、“盼”,
“眯”、“瞅”、“睬”、“睥睨”,則更是寫盡了眼神流轉中的種種情緒流露。
從藝術表現的角度看,臉所占據的地位更加重要。在考古發現的文化遺蹟中,臉幾乎成
了人的象徵符號。許多鐫刻在金屬物件上的紋飾,寫畫在陶器、漆器、布帛上的圖案,以及
石壁或大地藝術中的刻畫,都誇張地突出了臉部的特寫,有的甚至放棄四肢軀幹的表現,隻
保留人臉的基本造型,瑪雅人的象形文字即如此。這種表現手法在現代繪畫、雕刻藝術中成
為一種刻意追求的風格,而它的原始、樸素的形態在兒童自發的、幼稚的繪畫中就有表現。
人臉的這種強大的表現功能很早就為人類所認識,並且成為人類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項
道具。
無論是在宗教儀式上還是在社會地位的標識中,頭臉的裝飾、紋花都是最為重要的內容
之一。
在瑪雅文化最重要的一類線索,瑪雅社會殘存的建築物、雕刻、繪畫、陶器等實物中,
人臉不僅占據了不容忽視的比例,而且,人物臉部絢麗多彩的塗抹和花樣眾多的麵具,頭上
所戴的羽飾高帽,把整個頭部擴大到人身的三分之一,身體其他部位都被壓縮得短小精悍。
不加飾物、不抹不戴的隻有俘虜和供獻祭的人。無論是武士還是樂師,不是在臉頰、眼圈抹
上各種顏料,點畫出各種幾何圖案(現代印第安人仍保留這種武士標記),就是在頭上戴各
種動物造型(也都是動物的頭部造型)。那些身居特殊地位的首領和祭司則有特殊的裝飾。
一種特殊的高帽或羽冠把他們同其他人區分開來。
這類“稀奇古怪”的打扮在其他民族、其他文化中也並不少見。圖騰崇拜中的動物裝扮、
動物麵具,中國戲曲中的特徵臉譜,英國傳統的法庭上儀式化的假髮裝束,印度寺廟中佛像
的高冠,各民族傳統中豐富多彩卻又有固定程式的頭飾(光看我國各民族的傳統代表性服飾,
頭部包裝就是最重要也最顯眼的區別性標誌)。羽毛、粘土、金屬、貝殼、皮毛、草葦、花
卉、竹木、刺繡、各種包紮打結的手法,一切可用的材料都被盡可能地用上,所謂珠翠滿頭,
一切想得到的纏繞、捲曲、束直的方法也都被想出來處理頭部,直至今天的男女式髮型層出
不窮。
頭臉是人的門麵。頭臉裝飾遂成為社會身分的最好標識。最常見的例子就是冠冕。有地
位身分的人總是用特製的別人無權使用的帽子來標識自己的身分,務必使自己“冠冕堂皇”。
西方社會中男士的禮帽到很晚近時仍是紳士們的重要標誌。古代中國人對加冠頂戴的重視更
非同小可。弱冠及笄不僅是標誌成熟和社會正式接納的儀式,而且被定義為一種社會屬性的
象徵。各級官員、各種身分的人所戴的帽子在歷朝歷代都是作為製度來擬定和執行的。更不
用說帝王一級的頭飾,更是獨一無二的專門寫真了。
瑪雅祭司在社會生活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有時祭司同時又是首領。瑪雅人的城市總
是以神廟為中心,瑪雅文字、天文曆法、占卜大事都是祭司一手操縱和傳承的。本文開始處
介紹的陵墓和遺體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重要的瑪雅遺蹟之一,遺體所戴的青玉麵具隻有在另
一位首領身上發現過。青玉是瑪雅人表示尊貴的東西。有的祭司甚至銼掉牙齒,鑲上青玉。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