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有關的事情。
這從個體來講,是生命力的表達在尋求對象。也就是說,自我實現,工作,忙碌,本身
是人的高層次需要,仿佛溫飽、安全、愛是需要一樣。從群體而言,也是釋放群體內部緊張
的一種方式。世界上沒有第二種動物像人類這樣以如此之大的規模常年聚居。由生存空間的
相互交叉、相互侵入而造成的緊張,如果不能成功地被引導向群體外部(如部落間戰爭),
或者被有組織地聚集於非生物性的對象(比如石建築),難免對群體構成不穩走的威脅,而
這種既符合個體需要又符合群體需要的根本趨勢,也正是不斷推動人類文明進程的根本動力
之
人若不是把動物用來休閑的時光和精力用來忙碌,何來文明?
為了第一需要
當我們看到瑪雅人留下的那麽多廟壇、球場、觀測台,不禁會想像與我們一樣的同類生
物是如何勝任這樣巨大的體腦勞動的,他們的飲食起居有沒有特別之處。最簡單他說,他們
以什麽為生,吃什麽?
回答是瑪雅人食物的80%是玉米,各式各樣的玉米。相應地,玉米種植也就幾乎是瑪
雅農業的全部。
在建築、雕刻、文字、曆法等方麵都有超凡造詣的瑪雅人在農業發展上特別遲純嗎?如
果這麽說,則著實有些冤枉了他們。瑪雅人至今仍沿用著3000年來基本不變的農業模式:
種玉米。但這得歸因於他們居住的這片草木繁盛、石灰岩居多、土層低淺的熱帶雨林土地。
今天,瑪雅人用鐵製的工具取代了以前的石斧尖棒,但耕種方式和工具仍然局限於祖宗
留下的老規矩。先伐木,後燒林,再播種,然後每年變換玉米地的場址。使用的工具是淬火
的尖頭植種棒(xul),石斧(bat),還有用來裝玉米種子的草袋(chim)。
那麽,為什麽沒有其他方式或用具適應瑪雅人這片土地呢?第一,此地土層很淺,一般
隻有幾英寸深,間或出現一些小坑,也不過一、二英尺深而已,而且實為罕見。再者,當地
天然石灰岩露出地表的情況很多,無論你用什麽農具翻土,犁、鋤、鏟、杴、耙,都是白搭。
美國一些農業專家前去實地考察之後也不得不承認,瑪雅人的方法就是最佳選擇。如果把現
代農業機
械開進這片密林,那隻能是殺雞用牛刀,大而無當。
既然玉米農業構成瑪雅人口糧的大部分,又是瑪雅農業的全部,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具
體耕作的步驟。種玉米的整個過程分為11個步驟。
第1步,選址。這不僅是萬事開頭難的一步,也是很有技巧的一步。在這樣不利的耕作
條件下,找地是很辛苦的事。農夫至少得花一整天時間,仔細觀察林中樹木、草叢的長勢,
樹越高,灌木叢越密,它們腳底下的泥土也就越肥。然後他得考慮地與水源的遠近。在尤卡
但半島北幹旱區地表水有限的地方,瑪雅農夫至少要使他的地盡可能靠近某個水窪。在地本
身的因素考慮到之後,還得參考它與村子的距離。這就看各人運氣了,一般情況下總在二、
三英裏以外,有時為找一塊合適的地,也會迫得人走上一整天、甚至兩天的路程。尤其當鄰
近的地力都用盡之後,就自然會向遠處發展。這種無可奈何的“離鄉背井”或許也是中美洲
地區歷史上飛地較多的原因之一,也可能直接或間接地促成瑪雅聚居地的遷移。
選好地之後,農夫將之劃成小塊,用石塊在每小塊四角作標記。丈量土地的工具是一根
20多米長的繩子。有趣的是,考慮到鳥雀的侵犯,農夫在量地時總是比每小塊應有的邊長
(20米)多放出一點,仿佛裁衣服留貼邊,這些餘量是“貼”給鳥雀的。
第2步,伐木。第1步中說是地,實際上與我們平常概念中的田地完全是兩碼事。它們
根本就是一片林子,等著農夫把地平線以上的部分全部搬走。這個“搬走”,若真像動畫片
裏麵那樣能瞬間完成就好了,可惜瑪雅農夫還得用石斧(現在是大砍刀加鐵斧,以前隻有石
斧)把立體削成平麵。一般情況下,總是矮樹、爬藤類植物和灌木叢先砍,等這些占據低空
間的東西全部剷除後,再去應付那些參天大樹。有時樹太高大,隻能先剝了樹皮,讓它慢慢
枯死。砍下的樹木還常被堆起來輔助接下去的燒林工作。以平均一塊地含100小塊計算,
一個農夫用鐵製工具需花50天才能幹完這第2步的工作,以前用石斧砍伐的速度和勞動強
度就可想而知了。
第3步,燒林。砍伐的時間一般是在上年的8月,那時正處雨季高峰,草木所含水分充
足,最易砍伐。而燒林的日子卻要等到3、4月份,等到2、3月份的驕陽把那些砍下的草
本徹底曬幹。具體燒林的日子得是個有大風的天氣。有記錄表明,這個日子是由祭司仔細選
定的。這些特殊的瑪雅知識分子用他們的天文觀察和神學感應充當天氣預報員。火先在迎風
</br>
這從個體來講,是生命力的表達在尋求對象。也就是說,自我實現,工作,忙碌,本身
是人的高層次需要,仿佛溫飽、安全、愛是需要一樣。從群體而言,也是釋放群體內部緊張
的一種方式。世界上沒有第二種動物像人類這樣以如此之大的規模常年聚居。由生存空間的
相互交叉、相互侵入而造成的緊張,如果不能成功地被引導向群體外部(如部落間戰爭),
或者被有組織地聚集於非生物性的對象(比如石建築),難免對群體構成不穩走的威脅,而
這種既符合個體需要又符合群體需要的根本趨勢,也正是不斷推動人類文明進程的根本動力
之
人若不是把動物用來休閑的時光和精力用來忙碌,何來文明?
為了第一需要
當我們看到瑪雅人留下的那麽多廟壇、球場、觀測台,不禁會想像與我們一樣的同類生
物是如何勝任這樣巨大的體腦勞動的,他們的飲食起居有沒有特別之處。最簡單他說,他們
以什麽為生,吃什麽?
回答是瑪雅人食物的80%是玉米,各式各樣的玉米。相應地,玉米種植也就幾乎是瑪
雅農業的全部。
在建築、雕刻、文字、曆法等方麵都有超凡造詣的瑪雅人在農業發展上特別遲純嗎?如
果這麽說,則著實有些冤枉了他們。瑪雅人至今仍沿用著3000年來基本不變的農業模式:
種玉米。但這得歸因於他們居住的這片草木繁盛、石灰岩居多、土層低淺的熱帶雨林土地。
今天,瑪雅人用鐵製的工具取代了以前的石斧尖棒,但耕種方式和工具仍然局限於祖宗
留下的老規矩。先伐木,後燒林,再播種,然後每年變換玉米地的場址。使用的工具是淬火
的尖頭植種棒(xul),石斧(bat),還有用來裝玉米種子的草袋(chim)。
那麽,為什麽沒有其他方式或用具適應瑪雅人這片土地呢?第一,此地土層很淺,一般
隻有幾英寸深,間或出現一些小坑,也不過一、二英尺深而已,而且實為罕見。再者,當地
天然石灰岩露出地表的情況很多,無論你用什麽農具翻土,犁、鋤、鏟、杴、耙,都是白搭。
美國一些農業專家前去實地考察之後也不得不承認,瑪雅人的方法就是最佳選擇。如果把現
代農業機
械開進這片密林,那隻能是殺雞用牛刀,大而無當。
既然玉米農業構成瑪雅人口糧的大部分,又是瑪雅農業的全部,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具
體耕作的步驟。種玉米的整個過程分為11個步驟。
第1步,選址。這不僅是萬事開頭難的一步,也是很有技巧的一步。在這樣不利的耕作
條件下,找地是很辛苦的事。農夫至少得花一整天時間,仔細觀察林中樹木、草叢的長勢,
樹越高,灌木叢越密,它們腳底下的泥土也就越肥。然後他得考慮地與水源的遠近。在尤卡
但半島北幹旱區地表水有限的地方,瑪雅農夫至少要使他的地盡可能靠近某個水窪。在地本
身的因素考慮到之後,還得參考它與村子的距離。這就看各人運氣了,一般情況下總在二、
三英裏以外,有時為找一塊合適的地,也會迫得人走上一整天、甚至兩天的路程。尤其當鄰
近的地力都用盡之後,就自然會向遠處發展。這種無可奈何的“離鄉背井”或許也是中美洲
地區歷史上飛地較多的原因之一,也可能直接或間接地促成瑪雅聚居地的遷移。
選好地之後,農夫將之劃成小塊,用石塊在每小塊四角作標記。丈量土地的工具是一根
20多米長的繩子。有趣的是,考慮到鳥雀的侵犯,農夫在量地時總是比每小塊應有的邊長
(20米)多放出一點,仿佛裁衣服留貼邊,這些餘量是“貼”給鳥雀的。
第2步,伐木。第1步中說是地,實際上與我們平常概念中的田地完全是兩碼事。它們
根本就是一片林子,等著農夫把地平線以上的部分全部搬走。這個“搬走”,若真像動畫片
裏麵那樣能瞬間完成就好了,可惜瑪雅農夫還得用石斧(現在是大砍刀加鐵斧,以前隻有石
斧)把立體削成平麵。一般情況下,總是矮樹、爬藤類植物和灌木叢先砍,等這些占據低空
間的東西全部剷除後,再去應付那些參天大樹。有時樹太高大,隻能先剝了樹皮,讓它慢慢
枯死。砍下的樹木還常被堆起來輔助接下去的燒林工作。以平均一塊地含100小塊計算,
一個農夫用鐵製工具需花50天才能幹完這第2步的工作,以前用石斧砍伐的速度和勞動強
度就可想而知了。
第3步,燒林。砍伐的時間一般是在上年的8月,那時正處雨季高峰,草木所含水分充
足,最易砍伐。而燒林的日子卻要等到3、4月份,等到2、3月份的驕陽把那些砍下的草
本徹底曬幹。具體燒林的日子得是個有大風的天氣。有記錄表明,這個日子是由祭司仔細選
定的。這些特殊的瑪雅知識分子用他們的天文觀察和神學感應充當天氣預報員。火先在迎風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