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的陰影


    要來的事終於來了。中國大陸的蘆溝橋轟的一發槍聲,在升高的危機上點火。


    對於蘆溝橋事變的發展,各方麵的人看法不一樣。


    ‘與滿州事變同性質的,不會發展成全麵性戰爭。’也有這種樂觀論。因此以隔岸觀火的態度對待,老人有這種看法的比較多。但是戰火從華北擴大到上海時,那樂觀論調消失了,在人人緊張的注視著之前,事態終於發展成全麵的兩國的衝突。然後便是一瀉千裏了。太明對這歷史性的大轉變感到惘然。


    隨著戰爭的發展,台灣也立刻染上戰時的色彩。


    無論是農村或街上,人們所談的話都是戰爭,歡送出征軍人或軍夫的旗子處處飄揚。並且展開‘國民精神總動員’運動,連鄉村的每一個角落都召開宣傳其總動員的演講會,這時除了戶長,連家庭主婦到青年男女都被動員,去聽鄉長、校長、保正等的講話。


    有一天午後,太明和鄰家米店老闆一起去聽演講會,這一天的演講會是有關於獻出黃金的總動員,為了‘膺懲暴支’,呼籲人民獻出持有的全部黃金。鄉長和演講人都強調私藏黃金者不配做‘國民’,而且以保正與甲長都清楚知道管轄保內持有黃金者的姓名,來威脅人民自動獻出黃金,以免追悔私藏不獻。


    演講會結束的歸途,太明和米店老闆慢慢走回家,他們兩人的前後,也有從公會堂出來的群眾,三三五五一群的走著。那當兒聽見走在前麵的兩個婦女的高聲交談的話:‘我的戒指?我從未戴過它,我想沒有關係吧。’‘不不,結婚典禮時保正來了的,他看過。’‘可是,它是結婚的紀念嘛。’‘……如果被搜索到了,就糟糕了!’那中年主婦這樣說,提醒年輕的媳婦。說到這裏大概是發覺太明兩人從她們背後漸漸走近了,而吃驚地立刻停止說話,而且突然加快腳步拉大距離。大概她們誤認太明是保甲人員。太明覺得無趣。米店老闆用客家話說:‘開新山賣老田。’他這話的意思是,賣了好田來開墾,也就是新田還沒開墾好時,連老田都賣了的警句。太明隻是輕輕點頭表示同意默默的未發一言。兩人沉默片刻,米店老闆又發出這樣一句警語:‘鞭長不達腹背。’也就是說,鞭子過長,無搔癢的用處。太明領悟反問:‘你的意思是說徒勞無功嗎?’米店老闆顯露出正是這個意思的神情。


    ‘胡先生是有見識的人。中國廣袤有四百餘州,一省抗戰一年也要十八年。這好像在大操場上追捉老鼠一樣,搞得不好,老鼠沒有捉到,人倒精疲力盡了。’他又接著講了一些中國歷代的興亡史,他似乎頗有漢學的素養,喜歡使用這種富於暗示的話。他又說:‘第三保的保正口口聲聲說“聖戰”、“非國民”,究竟日本的正義在哪裏呢?’他發泄平日的憤懣。


    太明對此找不出話回答,隻是默默地走著。


    供出貴金屬的當局要求,在婦女們之間引起很大的恐慌。太明的身邊,也為了捐獻金耳環的問題,妹妹秋雲和哥哥誌剛意見對立。誌剛自從當了保正後,就變成一個熱心的支持戰爭者,因此對於供出貴金屬也很積極,他為了保正就立刻把房屋裝修成日本式,設神龕,連鄉村罕見的榻榻米室都鋪設了。到神社參拜夫婦齊穿著和服的講究。事變發生了,他對戰爭的氣氛著了狂似的,擔任日本人的先鋒工作,一個人忙得團團轉。對於要求民眾供出貴金屬,他自己為了提高保正的實績,硬要胡家的人捐獻。秋雲出於年輕女性愛首飾之情,對於僅剩的一對耳環躊躇著捐獻,他以半強迫的逼她交出來。並且恐嚇她:‘若遭受到家宅搜索怎麽辦?’或‘你不交出來,我就報告警察!’這樣敵對的態度,一點也不顧手足之情,結果秋雲隻得流下捨不得之淚放棄了。


    有一天,太明在米店的店頭跟老闆閑話時,突然有三個戴委任官製帽的日本人很威風地走進店裏來,幾個坐在門口休息的農民說:‘大人來坐!’說著立刻讓坐,然後悄悄溜走了。這三個日本人,一眼看來便知是米殼檢查員。那些農民剛才正在批評‘米殼管理令’的不合情理。總之,‘米榖管理令’是政府為了戰時工業化而想出來的毒辣法案,是當局為了徵發低廉的勞力,壓低米價,使農村人口轉變為勞動人口的手段。當局頒發米榖管理令,以期收到一箭雙鵰的效果:一方麵保護糖業,另一方麵可以供出勞動力。是政府把由農民的血汗結晶所作的稻米的生產價格掠奪一半以上的計劃。而且更牽強附會到的深犁田事件。這個事件是借土地改良的名義,以實行榨取的政策。因為農民若將稻田依照命令犁到所指定的深度,便不能種稻子,那麽無論你願不願意,都不得不改種甘蔗了。當時日本的官憲雖然用種種手段來壓迫農民,但農民不屈勇敢地反抗,而被關進監獄的人相當多。這次用天皇的敕令,而且又是在戰時情況下,不能隨便反抗命令,所以除了忍氣含淚之外沒別的辦法了。農民正紛紛發牢騷的當兒,那三個日本人來到了米店。


    米店老闆迎接這些不速之客,感到驚慌失措,平常都是由日語說得流利的兒子接待的,但那天恰巧兒子外出。檢查員看他兒子不在,顯然感到不滿的樣子。若他兒子在店裏,凡事懂得應付,習慣周到的招待那些檢查員。米店老闆用一言半語的日本話解釋兒子不在家。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亞細亞的孤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吳濁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吳濁流並收藏亞細亞的孤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