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相信是碰到了‘鬼’,但並不‘驅鬼’,每天發高燒,罵起來:‘鬼呀!是你來找我,若喜歡金銀財寶,要去找運氣更壞的人,我是不會給你的啦!’這是他的作戰方法,但是,鬼執拗地不走,他母親擔心,找算命者驅逐鬼。所謂的鬼,顯然是指赤腳大頭神。於是準備紙錢:金紙一千、銀紙三百、線香五支、大身白虎一對、飯一碗、湯一碗、蛋一個,從病榻送出去至一百二十步外的地方。於是燒金銀紙,第二天,霍然退燒了。其實並沒有許鬼怪什麽東西,一周之間堅持不懈,鬼怪不得不認輸。老人這樣說著豪放地笑了。
‘追憶談’結束,老人說:‘那就走吧!太明!’他抬起腰站起來,又領先走。越過穿龍頸,視界開?了。醒目的新綠茶園一望無際,遙遠的青綠盡頭,橫著如洗過一般清爽的中央山脈。太明剛剛聽到的有關穿龍頸奇異的昔話,好像一場白日夢似的了無痕跡了。
從相思樹蔭下,傳來了年輕女子們的歌聲,那是採茶女卑俗的山歌。因為太明他們的腳步聲,歌聲突然停止。某種期待,使她們閉嘴。但是,看到了對方,她們便表示:‘哼!老阿伯和小孩啦!’失望的臉色明顯的流露出來,她們說些開玩笑的話,發出淫媚的笑聲。
‘風俗習慣相當不好的地方。’老人苦澀地喃喃說著,加快腳步巴不得早一刻走開那裏。當時士君子和讀書人的風習不唱山歌,老人對山歌忌如蛇蠍,仿佛聽了山歌會汙及他的耳朵似的。
不久兩人走下一片鬆樹的大斜坡,來到麵對著有榕樹廣場的雲梯書院。書院隔著榕樹與一所廟相對,利用廟方的一棟房屋做為教室。狹窄的空間也有三、四十個學生,朗讀聲與學生們的嬉笑聲混合,那雜然的教場氣氛,傳到了外麵。老人帶著太明走進暗淡的建築物裏麵。因為從明亮的戶外突然踏入光線陰暗的室內,一時視界看不清楚,但眼睛適應了,室內的樣子便徐徐清楚地顯現出來。一隅有一張床,那上麵放置著一個方形的煙托盤。煙托盤上有一個酒精燈般的封燈,淡淡的小火光寂寥地閃著。而那暗淡的火光陰沈地照出雜亂地散放著的煙筒、煙盒、煙挑等鴉片吸飲用具,和在其旁邊躺著的一個瘦老人。床前的桌子上堆積著書本,插著幾支硃筆的筆筒(這時距夏天還有一段時間,筆筒裏卻插著一把髒汙的羽毛扇,格外顯眼),正麵牆壁上有孔子像,線香的煙如縷裊裊上升,這一切使室內沉澱的隱居般的空氣,更濃厚地顯出來。
老人走到床前,很有禮貌地叫一聲:“彭先生!‘床上的老人遲鈍地睜開眼睛,注視著對方:’呀!胡先生!‘他從床上跳起來說:’哎呀!久違久違!‘出乎意外的是有勁的美好聲音。
彭先生下了床,端正威儀,去探視隔壁的教場,喝斥一聲什麽,頑童們的吵嚷聲音,便頓時鴉雀無聲了。
彭先生和胡老人是同窗的窮秀才,他在學生時代曾經受過胡老人的照顧。勤勉苦讀有成考中秀才,他拜訪各大戶人家時,富翁們贈予他祝賀的紅包,因此彭秀才成為稍富有的小康了。但是他轉眼就把那些錢花掉了,又恢復為原來的貧窮。
他仿佛說,這樣才適合於我……。
在鄉下,讀書人的工作說來不過是地理師、醫生、算命、教書等這幾種。彭秀才選擇走教書之途,成為雲梯書院的教師,夢想著未來是舉人或進士,而在學問上精進的充實自己。但是,台灣成為日本帝國的殖民地,教育法也隨之改變,舊來的登龍之途被封閉了。彭秀才對於舉人或進士的夢想幻滅,三十年恍若一場夢,他的生涯空虛地為私塾教育奉獻。這與其說是為地方作育英才,不如說是藉以餬口較為適切。但是,他跟胡老人談話時喜歡用文言文的的‘斯文墜地’、‘吾道衰微’等之詞嗟嘆漢學的不振,又連對胡太明說話也用:“貴公子幾歲?‘之類鄭重其事的措辭。這是他對於失落的事物的依依難捨,也是傲氣。太明依照老人事先教他的話對答,使彭秀才很高興。老人希望把為太明托彭秀才教育,所以今天帶他來。彭秀才指出從通學的距離而言,對九歲的太明來說路途太遠,建議暫且再等一年。但是,胡老人無論如何要讓其孫子接受漢學教育,而因為村子裏學童讀漢文的書房都被關閉了,現在,除了賴雲梯書院外別無地方。連這所雲梯書院,都不知幾時會遭受到關閉的命運,情勢如此,無法從長計議再等一年。
結果由於胡老人熱心的主張,要讓太明入雲梯書院,因為無法通學要讓他寄宿。老人雖捨不得讓可愛的孫子離家,但為了他的教育,不得不這樣做。
告辭時,彭秀才把由紅紐繩串的一厘錢一百二十枚的銅板一吊,掛在太明頸項贈予。而在苦楝花薰的四月,太明穿了母親做的布鞋,辮髮上戴瓜皮帽,入學雲梯書院了。
雲梯書院
胡太明開始時讀三字經。跟著先生的朗讀之後口誦。跟著覆誦兩遍後自己一個人獨習,一周之間要三、四次,當麵背誦給先生聽。
從艱深的人生哲學到人文歷史由格言構成的三字經,對少年來說是太深奧了。他們隻是認識字的讀書。因為太明在家裏時學習了若幹的字,讀三字經不覺得困難辛苦。課業的學習順利。但雲梯書院的頑童們,在勤勉學習的餘暇,會發生一些愉快事件,下象棋、玩捉迷藏還可以,卻甚至半有趣地偷摘附近鄰人的蔬菜或水果。偷摘的水果,春天是桃子和李子,夏天少不了龍眼,秋天則是番石榴、柚子、柿子等,獲得之水果格外豐富,冬天有橘子。頑童們的偷摘蔬果橫行,像每天必作的事情,常常趁彭秀才午睡的時間而行(他很喜歡午睡,從中午起每天必睡二小時)。而他們的淘氣常引起近鄰人的物議。有趣的是頑童們的行為,自然而然的有原則,例如書院之鄰的老好人老阿公的園子等,要偷摘盡可以偷摘,卻免於被偷,而那有名的吝嗇把拾得物藏起來的老阿婆的園子,是他們掠奪的對象。她戒備得越嚴密,頑童們就越感到鑽漏洞的喜悅。這與其說是他們喜歡偷摘水果,不如說是他們對於這種行為-苦心絞腦汁想出來的狡智計策,巧妙地達成的過程,使他們感到真有說不出的魅力。
</br>
‘追憶談’結束,老人說:‘那就走吧!太明!’他抬起腰站起來,又領先走。越過穿龍頸,視界開?了。醒目的新綠茶園一望無際,遙遠的青綠盡頭,橫著如洗過一般清爽的中央山脈。太明剛剛聽到的有關穿龍頸奇異的昔話,好像一場白日夢似的了無痕跡了。
從相思樹蔭下,傳來了年輕女子們的歌聲,那是採茶女卑俗的山歌。因為太明他們的腳步聲,歌聲突然停止。某種期待,使她們閉嘴。但是,看到了對方,她們便表示:‘哼!老阿伯和小孩啦!’失望的臉色明顯的流露出來,她們說些開玩笑的話,發出淫媚的笑聲。
‘風俗習慣相當不好的地方。’老人苦澀地喃喃說著,加快腳步巴不得早一刻走開那裏。當時士君子和讀書人的風習不唱山歌,老人對山歌忌如蛇蠍,仿佛聽了山歌會汙及他的耳朵似的。
不久兩人走下一片鬆樹的大斜坡,來到麵對著有榕樹廣場的雲梯書院。書院隔著榕樹與一所廟相對,利用廟方的一棟房屋做為教室。狹窄的空間也有三、四十個學生,朗讀聲與學生們的嬉笑聲混合,那雜然的教場氣氛,傳到了外麵。老人帶著太明走進暗淡的建築物裏麵。因為從明亮的戶外突然踏入光線陰暗的室內,一時視界看不清楚,但眼睛適應了,室內的樣子便徐徐清楚地顯現出來。一隅有一張床,那上麵放置著一個方形的煙托盤。煙托盤上有一個酒精燈般的封燈,淡淡的小火光寂寥地閃著。而那暗淡的火光陰沈地照出雜亂地散放著的煙筒、煙盒、煙挑等鴉片吸飲用具,和在其旁邊躺著的一個瘦老人。床前的桌子上堆積著書本,插著幾支硃筆的筆筒(這時距夏天還有一段時間,筆筒裏卻插著一把髒汙的羽毛扇,格外顯眼),正麵牆壁上有孔子像,線香的煙如縷裊裊上升,這一切使室內沉澱的隱居般的空氣,更濃厚地顯出來。
老人走到床前,很有禮貌地叫一聲:“彭先生!‘床上的老人遲鈍地睜開眼睛,注視著對方:’呀!胡先生!‘他從床上跳起來說:’哎呀!久違久違!‘出乎意外的是有勁的美好聲音。
彭先生下了床,端正威儀,去探視隔壁的教場,喝斥一聲什麽,頑童們的吵嚷聲音,便頓時鴉雀無聲了。
彭先生和胡老人是同窗的窮秀才,他在學生時代曾經受過胡老人的照顧。勤勉苦讀有成考中秀才,他拜訪各大戶人家時,富翁們贈予他祝賀的紅包,因此彭秀才成為稍富有的小康了。但是他轉眼就把那些錢花掉了,又恢復為原來的貧窮。
他仿佛說,這樣才適合於我……。
在鄉下,讀書人的工作說來不過是地理師、醫生、算命、教書等這幾種。彭秀才選擇走教書之途,成為雲梯書院的教師,夢想著未來是舉人或進士,而在學問上精進的充實自己。但是,台灣成為日本帝國的殖民地,教育法也隨之改變,舊來的登龍之途被封閉了。彭秀才對於舉人或進士的夢想幻滅,三十年恍若一場夢,他的生涯空虛地為私塾教育奉獻。這與其說是為地方作育英才,不如說是藉以餬口較為適切。但是,他跟胡老人談話時喜歡用文言文的的‘斯文墜地’、‘吾道衰微’等之詞嗟嘆漢學的不振,又連對胡太明說話也用:“貴公子幾歲?‘之類鄭重其事的措辭。這是他對於失落的事物的依依難捨,也是傲氣。太明依照老人事先教他的話對答,使彭秀才很高興。老人希望把為太明托彭秀才教育,所以今天帶他來。彭秀才指出從通學的距離而言,對九歲的太明來說路途太遠,建議暫且再等一年。但是,胡老人無論如何要讓其孫子接受漢學教育,而因為村子裏學童讀漢文的書房都被關閉了,現在,除了賴雲梯書院外別無地方。連這所雲梯書院,都不知幾時會遭受到關閉的命運,情勢如此,無法從長計議再等一年。
結果由於胡老人熱心的主張,要讓太明入雲梯書院,因為無法通學要讓他寄宿。老人雖捨不得讓可愛的孫子離家,但為了他的教育,不得不這樣做。
告辭時,彭秀才把由紅紐繩串的一厘錢一百二十枚的銅板一吊,掛在太明頸項贈予。而在苦楝花薰的四月,太明穿了母親做的布鞋,辮髮上戴瓜皮帽,入學雲梯書院了。
雲梯書院
胡太明開始時讀三字經。跟著先生的朗讀之後口誦。跟著覆誦兩遍後自己一個人獨習,一周之間要三、四次,當麵背誦給先生聽。
從艱深的人生哲學到人文歷史由格言構成的三字經,對少年來說是太深奧了。他們隻是認識字的讀書。因為太明在家裏時學習了若幹的字,讀三字經不覺得困難辛苦。課業的學習順利。但雲梯書院的頑童們,在勤勉學習的餘暇,會發生一些愉快事件,下象棋、玩捉迷藏還可以,卻甚至半有趣地偷摘附近鄰人的蔬菜或水果。偷摘的水果,春天是桃子和李子,夏天少不了龍眼,秋天則是番石榴、柚子、柿子等,獲得之水果格外豐富,冬天有橘子。頑童們的偷摘蔬果橫行,像每天必作的事情,常常趁彭秀才午睡的時間而行(他很喜歡午睡,從中午起每天必睡二小時)。而他們的淘氣常引起近鄰人的物議。有趣的是頑童們的行為,自然而然的有原則,例如書院之鄰的老好人老阿公的園子等,要偷摘盡可以偷摘,卻免於被偷,而那有名的吝嗇把拾得物藏起來的老阿婆的園子,是他們掠奪的對象。她戒備得越嚴密,頑童們就越感到鑽漏洞的喜悅。這與其說是他們喜歡偷摘水果,不如說是他們對於這種行為-苦心絞腦汁想出來的狡智計策,巧妙地達成的過程,使他們感到真有說不出的魅力。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