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滄桑變了,秋始無聲。伴得落紅東去,流水有餘馨;隻


    極目煙蕪,寒蛩夜月,愁秣陵。


    大家仔細一看,果不其然,一開頭”護林心事”,使用的 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典故;此外”東 流”、”驚飈”、”青萍”,無一不是詠落花,與”落葉”何幹?


    言先生又指出:”已分去潮俱渺,回汐又重經”,落葉隨 波逐流,本應入於汪洋大海;居然復歸原處,但時序已由春 入秋,於是”有出水根寒、拿空枝老”,虛寫落葉,接一句 “同訴飄零”,則落花竟與落葉在秋水中合流了。這種詞境,從 古至今所無,隻存在於汪精衛心目中;奇極新極,而千鈞筆 力,轉折無痕,就詞論詞,當然值得喝一聲彩。


    下半闋仍舊是落花與落葉合詠;細細看去,是落花招邀 落葉同遊。詞中最微妙之處,在畫一條春與秋的界限;菊與 蘭並無落葉,則落葉必是”春榮”的花木,與落花同根一樹, 本是夙昔儔侶。至於”菊芳蘭秀”,暗指孤芳自賞,亦言崖岸 自高;更是”落花”提醒”落葉”:今昔異時,榮枯判然。   ”天心搖落”之秋,非我輩當今之時,合該淪落。這是警告, 但也不妨說是挑撥。


    以下”槭槭蕭蕭裏,要滄桑變了,秋始無聲”之句寫的 秋聲,可從兩方麵來看,就大處言:前方將士的廝殺吶喊,後 方難民的窮極籲天,在在皆是秋聲。除非”滄桑變了,秋始 無聲”;若問滄桑如何變法?則是另外創造一個春天。


    就小處言,由秋入冬,滄桑人變;落葉作薪,供炊取暖, 自然就沒有”槭槭蕭蕭”的秋聲了。


    這滄桑之變,便是汪精衛念茲在茲的一件大事。就小處 言,是滄桑變我;就大處言,不妨我變滄桑,何舍何取,不 待智者後知。不過汪精衛心裏是這麽想,但剛到河內時,前 途茫茫,還不敢作何豪語;隻好以”落花”自擬,這樣勸告 “落葉”:此時此地,你隻有被犧牲的分兒!不如趁早辭枝,隨 我東下;至少還可以沾染我的一點香氣。


    “東下到何處?自然是南京。結語動這以離黍之思,恰是 無可奈何之語。”言先生問道,”各位看我這首箋詞如何?”


    在滿座無聲中,有個甫來自重慶的汪係人物,夷然若失 地說:”原來汪先生把我們比作落葉,這也未免太匪夷所思 了。”


    “我覺得汪先生自擬為’落紅’,才真是匪夷所思。”另有 個人說:”’輕薄桃花逐水流’,何自輕自賤如此?”


    “此亦不得不然!既然把蔣先生比作傲霜枝、王者香,就 不能不自擬為桃李。隻是’似得落紅東去’,隻有遺臭,何 ‘有餘馨’?”陳公博大為搖頭:”汪先生一生自視太高自信太 過,真正害了他!”


    “足下既然看汪先生如此之深刻,何以每一次汪先生有所 行動,總有你參加?”有個陳公博的好朋友,而不算汪係的客 人,這樣率真地問。


    “唉!”陳公博痛苦地說:”莫知其然而然!”


    他喝了口酒,眉宇間顯得困惑萬分;座客知道他正在回 憶往事,都不願打擾他,靜悄悄地銜杯等待他作下一步的陳 述。


    “擴大會議失敗以後,我到歐洲去住了半年;二十年廣州 有非常會議的召集,我就沒有過問。到了9月裏,我有一個 打算,想試試進行黨的團結。坐船回來,經過錫蘭界倫堡,聽 到九一八事變的消息;我記得當夜在船上做了一首詩:’海上 淒清百感生,頻年擾攘未休兵;獨留肝膽對明月,老去方知 厭黨爭。’這可以想見我當時的心。”


    “團結亦不容易。眾議紛紜、從何做起。”


    “從自己做起。”陳公博接口說道:”從二十年年底回南京 以後,我對實際政治從來不批評;對於黨也從不表示意見。老 實說,我不是沒有批評、沒有意見;隻覺得多一種意見,就 多一種糾紛。再說,我要想想我的意見,是不是絕對好的;就 是好、也要看能不能行得通?不是絕對的好,不必說;好而 行不通也不必說。我隻有一心願:黨萬萬不可分裂;蔣先生 跟汪先生千萬要合作到底!唉,到底又分裂了。”   ”這一次的責任——。”有人含蓄地沒有再說下去。


    陳公博此時亦不願先分辨責任;管自己說下去:”求黨的 團結,不但在我實業部4年如此;離開實業部仍然如此。我 記得實業部卸任以後,張嶽軍先生承蔣先生之命來徵求我同 意,出使義大利,我堅辭不就。為什麽呢?老母在堂,不忍 遠遊,固然是原因之一;而最主要的,還是因為汪先生出國 治療,我再奉使遠方,一定會有謠言發生。黨內一有謠言,結 果有時非意料所及,常理可度,所以我下定決心,不離南京, 一直到八一三為止。”   ”不過,”有人笑道:”星期五夜車到上海;星期天夜車回 南京,是’照例公事’”。


    陳公博笑而不答;然後臉色又轉為嚴肅,”去年在漢口, 黨的統一呼聲又起。有一天立夫跟辭修到德明飯店來看我;辭 修很率直,他說:‘過去黨的糾紛,我們三個人都應該負責任。’ 我笑著回答:‘在民國廿一年以前,可以說我應該負兩分責任; 廿一年以後,我絕不負任何責任。’立夫同意我的話。就是那 兩分責任,現在回想,也有點不可思議。”   ”請舉例以明之。”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粉墨春秋(汪精衛政權的登場與散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高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高陽並收藏粉墨春秋(汪精衛政權的登場與散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