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頁
粉墨春秋(汪精衛政權的登場與散場 作者:高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因此,張宗昌深切了解,這一次假想作戰的失敗,後果 比真的從火線上垮下來還要嚴重;但怕影響士氣,對部下不 能說破其中的道理,隻是不斷地鼓勵,要大家無論如何得咬 緊牙關拚到底;”一到了目的地就好了!”這”好了”之中,包 括娼賭在內。
到得演習日程,預定攻占陣地的時刻;張宗昌帶著他的 五光十色的部隊,居然渡過蛤蟆河,到達目的地。張宗昌一 半是真的竭蹶不支;一半是做作,到得”統裁官”所在地的 一處高地前麵,從馬上一個筋鬥翻下來——他的腿長,實際 上等於由馬上跨了下來,隨即撲倒在爛泥地裏,口吐白沫,即 還力竭聲嘶地大喊:”殺啊!沖啊!”
親臨高地觀陣的”老帥”大為感動;郭鬆齡亦無法再事 苛求,反而送個人情,作了很好的一篇講評。張宗昌的願望 達到了。
到了民國13年4月,吉林督軍孫烈臣病故,遺缺由張作 相接任,讓出第27師的番號給”少帥”張學良。吳俊升仍是 29師師長。這兩師的番號是北方政府所承認的;另外”暫編 奉天陸軍第一師”,派李景林為師長。依照郭鬆齡的建議,所 有的部隊,整編為27個步兵旅,5個騎兵旅,每旅以3個團 為標準,用統一番號。張宗昌是”東三省陸軍第三旅”旅長; 郭鬆齡是第二旅旅長,下轄步兵三團之外,另有炮兵一團,兵 強械利,是”老帥”的”羽林軍”。
張宗昌也是粗中有細的人物,看出郭鬆齡必將大用;李 景林正在走運,於是倡議結盟,老大李景林、老二張宗昌、老 三郭鬆齡、老麽張學良。這4個人在關帝廟裏磕過頭;也還 要給老帥磕頭。行完大禮,張宗昌代表”異姓手足”,有所陳 述。 ”我們給老帥打天下。”他說:”大家都不要地盤;隻要老 帥多賞點兒錢,讓俺弟兄玩兒得痛快就行。”
平時直係名義上的領袖曹錕,得”安福係”之助,以重 賄當選總統;張作霖認為師出有名,再度討伐曲時機成熟了, 於是由郭鬆齡派他所資助的留日學生戴世才,到四川活動,聯 絡劉湘,預備大舉。到得13年9月”齊、盧戰爭”爆發,齊 是江蘇督軍齊燮元;盧是浙江督軍盧永祥,一為直係,一為 皖係;皖係亦曾為直係所敗,所以張作霖通電響應盧永祥;同 時聲明奉天因受直係壓迫,非一決雌雄不可。
於是直奉雙方,立即展開了軍事行動。奉方討直的部隊, 仍稱為”鎮威軍,張作霖自任總司令,以總參議楊宇霆為參 謀長;下轄6個軍,以第三軍實力最強;這一軍的軍長、副 軍長,正是張學良、郭鬆齡。
作戰的方略是第三軍與薑登選的第一軍,組成聯軍,擔 當山海關正麵進攻;李景林為正、張宗昌為副的第二軍與第 六軍旗兵,西向熱河,分攻朝陽、赤峰;第四、五兩軍是由 老將張作相、吳俊升率領,便讓他們布防在錦州、綏中一帶 作為預備隊。
部署既定,下令開拔;曹錕得報,憂心如焚,以十萬火 急的電報打給開府洛陽的吳佩孚,催促他進京,共商大計。
吳佩孚也知道直係的將領,各懷私心,貌合神離;新兵 既未練成,糧餉亦有問題,跟兵精糧足,唯張作霖之命是聽 的奉軍,不可同日而語。但既已成為直係的實際領袖,自然 責無旁貸,硬著頭皮,專車進京,就任”討逆軍總司令。”
奉軍兵分三路,吳佩孚針鋒相對,在頤和園四照堂點了 三路人馬,第一軍彭壽莘是主力,抵擋山海關一路;第二軍 王懷慶對敵朝陽方麵的李景林;第三軍馮玉祥出承德去應付 奉天的騎兵。另外又預備了10路援軍,總兵力不下20萬人 之多。
馮玉祥以翻覆出名,吳佩孚對他當然存著戒心,一方麵 許以奉張一垮,保舉他做東三省巡閱使;一方麵卻以十路援 軍,部署在京畿各地,目的是防馮玉祥有異心。結果,他還 是在黃膺白策動,段祺瑞支持之下,倒了吳佩孚的戈。結果 是曹錕被囚,”秀才”被放,連帶溥儀被逐;仿佛明朝徐有貞 一手策劃”奪門之變”那樣,黃膺白一手造成”首都革命”, 也是件得意之事。
不過,就算馮玉祥不倒戈,吳佩孚也未見得能免卻失敗 的命運,因為其餘兩路打得也不好,王懷慶一軍首告失利,熱 河的朝陽,開魯先後失守。攻山海關的第1、第3聯軍。由郭 鬆齡自左翼攻擊榆關正麵;韓麟春自右翼攻擊九門口。直軍 居高臨下,堅守陣地,在形勢上處於有利地位,因而一時無 法拿得下來。
出海關不破,即令熱河方麵得利,並不能改變大局;於 是兩軍正副軍長薑登選、韓麟春;張學良、郭鬆齡聚在一起 研究,決定了聲東擊西之計,山海關正麵留一個旅,兩個補 充團,作為佯攻;郭鬆齡帶三個旅,增援右翼,集中全力攻 九門口。
九門口又九門水口,亦就是吳三桂請清兵,多爾袞大敗 李自成的”一片石”。山海關的”邊牆”自南而北,一折往西, 關隘無數;最南麵靠海的一道關,在明朝名為南海口關,又 名老龍;此關之西30裏便是秦皇島。如果能出奇兵,由北麵 義院口關已經奪得的據點石門塞,出擊吳梅村”圓圓曲”中 所謂”電掃黃巾定黑山”的黑山窯,往南直指秦皇島,則守 九門口與檢關的直軍被截歸路,可不戰而成擒。
</br>
到得演習日程,預定攻占陣地的時刻;張宗昌帶著他的 五光十色的部隊,居然渡過蛤蟆河,到達目的地。張宗昌一 半是真的竭蹶不支;一半是做作,到得”統裁官”所在地的 一處高地前麵,從馬上一個筋鬥翻下來——他的腿長,實際 上等於由馬上跨了下來,隨即撲倒在爛泥地裏,口吐白沫,即 還力竭聲嘶地大喊:”殺啊!沖啊!”
親臨高地觀陣的”老帥”大為感動;郭鬆齡亦無法再事 苛求,反而送個人情,作了很好的一篇講評。張宗昌的願望 達到了。
到了民國13年4月,吉林督軍孫烈臣病故,遺缺由張作 相接任,讓出第27師的番號給”少帥”張學良。吳俊升仍是 29師師長。這兩師的番號是北方政府所承認的;另外”暫編 奉天陸軍第一師”,派李景林為師長。依照郭鬆齡的建議,所 有的部隊,整編為27個步兵旅,5個騎兵旅,每旅以3個團 為標準,用統一番號。張宗昌是”東三省陸軍第三旅”旅長; 郭鬆齡是第二旅旅長,下轄步兵三團之外,另有炮兵一團,兵 強械利,是”老帥”的”羽林軍”。
張宗昌也是粗中有細的人物,看出郭鬆齡必將大用;李 景林正在走運,於是倡議結盟,老大李景林、老二張宗昌、老 三郭鬆齡、老麽張學良。這4個人在關帝廟裏磕過頭;也還 要給老帥磕頭。行完大禮,張宗昌代表”異姓手足”,有所陳 述。 ”我們給老帥打天下。”他說:”大家都不要地盤;隻要老 帥多賞點兒錢,讓俺弟兄玩兒得痛快就行。”
平時直係名義上的領袖曹錕,得”安福係”之助,以重 賄當選總統;張作霖認為師出有名,再度討伐曲時機成熟了, 於是由郭鬆齡派他所資助的留日學生戴世才,到四川活動,聯 絡劉湘,預備大舉。到得13年9月”齊、盧戰爭”爆發,齊 是江蘇督軍齊燮元;盧是浙江督軍盧永祥,一為直係,一為 皖係;皖係亦曾為直係所敗,所以張作霖通電響應盧永祥;同 時聲明奉天因受直係壓迫,非一決雌雄不可。
於是直奉雙方,立即展開了軍事行動。奉方討直的部隊, 仍稱為”鎮威軍,張作霖自任總司令,以總參議楊宇霆為參 謀長;下轄6個軍,以第三軍實力最強;這一軍的軍長、副 軍長,正是張學良、郭鬆齡。
作戰的方略是第三軍與薑登選的第一軍,組成聯軍,擔 當山海關正麵進攻;李景林為正、張宗昌為副的第二軍與第 六軍旗兵,西向熱河,分攻朝陽、赤峰;第四、五兩軍是由 老將張作相、吳俊升率領,便讓他們布防在錦州、綏中一帶 作為預備隊。
部署既定,下令開拔;曹錕得報,憂心如焚,以十萬火 急的電報打給開府洛陽的吳佩孚,催促他進京,共商大計。
吳佩孚也知道直係的將領,各懷私心,貌合神離;新兵 既未練成,糧餉亦有問題,跟兵精糧足,唯張作霖之命是聽 的奉軍,不可同日而語。但既已成為直係的實際領袖,自然 責無旁貸,硬著頭皮,專車進京,就任”討逆軍總司令。”
奉軍兵分三路,吳佩孚針鋒相對,在頤和園四照堂點了 三路人馬,第一軍彭壽莘是主力,抵擋山海關一路;第二軍 王懷慶對敵朝陽方麵的李景林;第三軍馮玉祥出承德去應付 奉天的騎兵。另外又預備了10路援軍,總兵力不下20萬人 之多。
馮玉祥以翻覆出名,吳佩孚對他當然存著戒心,一方麵 許以奉張一垮,保舉他做東三省巡閱使;一方麵卻以十路援 軍,部署在京畿各地,目的是防馮玉祥有異心。結果,他還 是在黃膺白策動,段祺瑞支持之下,倒了吳佩孚的戈。結果 是曹錕被囚,”秀才”被放,連帶溥儀被逐;仿佛明朝徐有貞 一手策劃”奪門之變”那樣,黃膺白一手造成”首都革命”, 也是件得意之事。
不過,就算馮玉祥不倒戈,吳佩孚也未見得能免卻失敗 的命運,因為其餘兩路打得也不好,王懷慶一軍首告失利,熱 河的朝陽,開魯先後失守。攻山海關的第1、第3聯軍。由郭 鬆齡自左翼攻擊榆關正麵;韓麟春自右翼攻擊九門口。直軍 居高臨下,堅守陣地,在形勢上處於有利地位,因而一時無 法拿得下來。
出海關不破,即令熱河方麵得利,並不能改變大局;於 是兩軍正副軍長薑登選、韓麟春;張學良、郭鬆齡聚在一起 研究,決定了聲東擊西之計,山海關正麵留一個旅,兩個補 充團,作為佯攻;郭鬆齡帶三個旅,增援右翼,集中全力攻 九門口。
九門口又九門水口,亦就是吳三桂請清兵,多爾袞大敗 李自成的”一片石”。山海關的”邊牆”自南而北,一折往西, 關隘無數;最南麵靠海的一道關,在明朝名為南海口關,又 名老龍;此關之西30裏便是秦皇島。如果能出奇兵,由北麵 義院口關已經奪得的據點石門塞,出擊吳梅村”圓圓曲”中 所謂”電掃黃巾定黑山”的黑山窯,往南直指秦皇島,則守 九門口與檢關的直軍被截歸路,可不戰而成擒。
</br>